資源簡介 世界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教學目標分析1.通過史料、圖片,了解《紅樓夢》的作者、創作背景、藝術成就等相關信息,知道昆曲的發展歷程以及京劇的形成、發展和影響。(史料實證)2.通過賞析小說、戲曲片段,知道清朝前期文學藝術的特色,理解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特點,提升文學作品賞析能力。(歷史解釋、唯物史觀)3.通過分析《紅樓夢》、京劇的影響,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價值和突出優勢,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唯物史觀、家國情懷)教材內容分析【本課結構】本課主要講述了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及其鮮明的時代特點。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取得很大成就。但是清朝又處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末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在封建社會允許的范圍內,文化發展的余地又很小。就是在這種夾縫中出現了我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紅樓夢》;戲劇方面,這一時期昆曲藝術發展到頂峰后又逐漸走向衰落。本課內容涉及《紅樓夢》、昆曲與京劇藝術兩部分。【本課重難點】重點:《紅樓夢》、昆曲和京劇的特點。難點:文學藝術是如何體現出時代特點的。【新課導入】 中國傳統戲曲的臉譜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藝術功能,使觀眾能目視外表,窺其心胸。因而,臉譜被譽為角色“心靈的畫面”。紅色的臉譜表示忠勇義烈,如關羽;黑色的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粗率,甚至魯莽,如包拯、李逵等;黃色的臉譜表示彪悍、陰險、兇狠殘暴,如龐涓;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剛強驍勇、粗獷、桀驁不馴,如程咬金等;白色的臉譜一般象征陰險狡詐的人,如曹操等。京劇形成于何時 清朝前期在文學藝術方面有哪些成就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講授】一、紅樓夢出示幻燈片:《紅樓夢》插圖(右圖)教師設問:19世紀初有一句流行語:“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蹦敲?《紅樓夢》是一部怎樣的小說呢 為什么說《紅樓夢》通過對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悲劇的描寫,有力地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 學生回答:賈寶玉痛罵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和封建道學,林黛玉也對封建科舉制度嗤之以鼻;賈寶玉與林黛玉沖破封建禮教的牢籠,大膽地自由戀愛,最終遭到封建舊勢力的殘酷扼殺。但他們的行為不斷撼動著賈府這個封建大家族。教師設問:如果再聯系大觀園內家仆“犯上作亂”和大觀園外農民階級搶田奪地的斗爭,就不難從這幅封建末世的畫卷中看到封建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紅樓夢》為什么被譽為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 學生回答:《紅樓夢》不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還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全書規模宏大,人物眾多,語言優美生動,刻畫人物細膩傳神,塑造了許多性格典型的藝術形象。后人對它的喜愛和評論經久不絕,逐漸形成了一種專門的學問——紅學。接下來請同學們回憶明朝文學中三部最經典的小說,這三部小說和《紅樓夢》一起被譽為我國四大古典名著。著作名稱 作者 成書時間 主要內容 地位《三國志 通俗演義》 羅貫中 元末明初 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錯綜復雜的政治與軍事斗爭,出色地塑造了許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是我國最為流行的長篇歷史小說之一《水滸傳》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描寫了北宋末年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農民起義,塑造了許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漢形象,歌頌了農民的斗爭精神 是我國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西游記》 吳承恩 明朝中期 以民間流傳的唐僧取經故事為題材創作而成。通過塑造孫悟空這個形象,歌頌了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是一部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長篇神話小說《紅樓夢》 曹雪芹、 高鶚 清朝 描寫了賈、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貴族青年的愛情悲劇,鞭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 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師過渡:《紅樓夢》第23回中提到“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這里說到了我國戲曲史上的兩部杰作,你知道是哪兩部嗎 學生回答:《西廂記》《牡丹亭》。二、昆曲與京劇藝術出示幻燈片:《牡丹亭》(右圖)教師設問:《牡丹亭》是誰的作品 學生回答:湯顯祖。教師設問:你知道這部戲劇的藝術形式是什么嗎 學生回答:昆曲。教師講解:我們首先要知道昆曲來源于江蘇昆山一帶,千萬不要想當然地以為是昆明的;其次,昆曲形成于明朝,到清前期發展到高峰,清中期以后因脫離廣大民眾和現實生活而逐漸走向衰落。教師設問:誰知道清朝時昆曲的代表作 學生回答:洪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清朝戲劇的另一個成就就是京劇的形成。出示幻燈片:《京劇臉譜》(右圖)思考:京劇是如何形成的 京劇被譽為中國國粹,它是集歌唱、舞蹈、音樂、美術、文學等多種表現手段于一體的特殊戲劇形式。讓大家共同分享你所了解的京劇吧。可引導學生介紹京劇的表現形式、代表劇目、著名京劇大師等,讓學生出示繪制的臉譜,還可以現場清唱一段。思考:清朝前期的小說和戲劇有哪些共同點 在思想內容上反映了反抗封建統治的主題;在時代背景上反映了封建社會走向衰落的特點。【板書設計】 教材活動答案【課后活動】1.《紅樓夢》問世后,據載: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廟市中,昂其值得數十金,可謂不脛而走者矣。——程偉元《紅樓夢序》想一想:人們為什么熱衷于《紅樓夢》 這部長篇小說的社會歷史意義是什么 (教材P112)[答案] 因為《紅樓夢》思想性強、藝術性高,因此人們熱衷于《紅樓夢》。社會歷史意義:深刻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實和尖銳矛盾,揭露了統治階級的奢靡與丑陋,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2.清朝的畫壇上,活躍在揚州地區的八位畫家被稱為“揚州八怪”,鄭板橋就是其中的一位。查一查:他們的繪畫具有怎樣的風格 (教材P112)[提示] 鄭燮(鄭板橋):擅畫蘭、竹、石、松、菊等,將書法用筆融于繪畫之中, 重視藝術的獨創性和風格的多樣化。高翔:善畫山水花卉,所畫園林小景,多從寫生中來,秀雅蒼潤,自成格局。金農:長于花鳥、山水、人物,尤擅墨梅,造型奇古、拙樸,布局考究,構思別出新意。李鱓:早年畫法工致,后崇尚寫意,喜于畫上作長文題跋,字跡參差錯落,使畫面十分豐富。黃慎:擅長人物寫意,間作花鳥、山水,筆姿荒率,設色大膽。李方膺:筆法蒼勁老厚,剪裁簡潔,不拘形似,活潑生動。汪士慎:工花卉,隨意點筆,清妙多姿,尤擅畫梅。羅聘:畫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蘭、竹等,無所不工,筆調奇創,超逸不群,別具一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