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世界第8課 金與南宋的對峙教學目標分析1.通過圖片、史料等,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的史實;通過形勢圖,知道金與南宋對峙的局勢。(時空觀念、史料實證)2.能夠運用相關材料,在一定時空背景下評析宋金和議,學會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考察歷史。(唯物史觀、歷史解釋)3.通過岳飛的英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培養高尚的品質。(家國情懷)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結構】本課講述了女真族的發展情況、金滅遼和北宋的過程,金和南宋既有戰爭矛盾又相互交流與交融,最終宋金形成對峙局面。正確認識各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既加深了對上一課知識的理解,又為理解后面宋朝完成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本課重難點】重點:女真族的興起;金滅遼和北宋。難點:正確評價岳飛抗金和南宋偏安。【新課導入】多媒體出示圖片(右圖):除明十三陵以外,北京還有一座比明十三陵早200余年的大型皇家陵寢,它就是房山區云峰山(又稱九龍山)下埋葬有17位皇帝的金陵。女真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之一,生活在黑龍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11世紀末,完顏阿骨打統一了女真各部。經過幾年堅苦卓絕的對遼征戰,女真族逐漸強大起來,阿骨打于1115年稱帝,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國號大金(遼為“鐵”的意思,完顏阿骨打取國號為金,是以金克鐵之意)。金曾兩次發動對北宋管轄的燕京的戰爭,最后占領了燕京(今北京地區)。那么,女真族到底是怎樣興起的 它與遼、北宋和南宋之間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新課講授】一、女真族的崛起遼宋時期,東北地區的女真族逐漸強大起來。女真族建立的金成為北方主要少數民族政權之一。下面我們來學習女真族的崛起。出示圖片:請同學們結合上節課所學知識及圖片,填表列出這一時期民族政權并立的史實。民族政權 建立時間及民族 杰出首領 都城 采取的強國措施遼北宋西夏金然后講述:女真族是我國東北地區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其祖先是黑水靺鞨。12世紀初期,女真族的杰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接著在會寧稱帝,國號大金。他就是金太祖。二、金滅遼及北宋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相關內容,了解金滅遼和北宋的經過。教師講述:1125年,金滅遼。1127年金滅亡北宋,北宋徽、欽二帝及皇室成員被金軍擄走,史稱靖康之變。三、南宋的偏安北宋滅亡后,宋欽宗的弟弟趙構登上皇位,趙構就是宋高宗,后來定都臨安,史稱南宋。南宋初年,金軍幾次大舉南下,南宋軍民奮起抵抗。岳飛率領的“岳家軍”成為抗金力量中最重要的一支。下面請同學們介紹岳飛及他的事跡。出示幻燈片:岳飛19歲從軍,39歲遇害,其間沒有靠任何人的無端提拔,全靠個人的不懈努力,從一個普通的士兵成長為一員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將。他領導的“岳家軍”也逐漸從小到大、由弱變強,成長為抗金戰爭中的一支勁旅。“岳家軍”不僅作戰勇敢,而且紀律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便是這支軍隊的真實寫照。郾城大戰后,金軍對“岳家軍”聞風喪膽,在當時的金軍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面對這樣大好的抗金形勢,岳飛情不自禁地對部下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這表現了他異常豪邁的英雄氣概。可就在這時,害怕抗金力量壯大的宋高宗和秦檜,卻連發十二道金牌催岳飛班師。岳飛難過之極,慨嘆:“十年之功,廢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在極度悲憤之余,他詠出了那首充滿浩然民族正氣和強烈愛國激情的不朽名篇《滿江紅》。出示幻燈片(右圖): 可就是這樣一位抗金將領,卻被以宋高宗為首的投降派殺害了。講述岳飛被害的過程:岳飛班師后不久,就被解除了兵權,關進了監獄,并于1141年的除夕之夜被宋高宗和宰相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中國古代史上最大的冤獄之一,就這樣鑄成了。岳飛臨刑前,悲憤交集,曾揮筆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以示對宋高宗、秦檜一伙屈殺大將、自毀長城、投降妥協的強烈抗議。迫害岳飛致死的宋高宗和秦檜,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遭到人們的唾棄和鞭撻。據說在建康(今南京)的秦檜墓,雖然豪華氣派,卻成為人們的便溺場所,整日臭氣熏天,被稱為“遺臭冢”。有人曾寫打油詩說:“太師墳上土,遺臭遍天涯。”而跪在岳飛墓前的秦檜鐵像,也沒有交上好運,經常有人投石敲砸甚至便溺,已經重鑄了好多次。今天我們見到的,在岳飛墓前反剪雙手跪著的四個生鐵塑像,是由清人所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其實,因秦檜而無辜受牽連的豈止白鐵,還有檜樹和秦姓之人。檜樹本是一種高大挺拔、四季常青的樹種,可是,秦檜以后,這種樹也蒙受了巨大的恥辱。明朝時,更有人專門在岳飛墓前種下一株檜樹,并從樹干上劈開,這便是人們今天在岳飛墓前見到的“分尸檜”。清朝時,乾隆年間進士秦潤泉來到岳飛墓前,觸景生情,十分慚愧地寫下了兩句詩,表達了自己的心聲:“人從宋后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的確,從秦檜以后,再也沒有人用“檜”字來命名了,檜樹在人們印象中的高大挺拔形象也漸漸被忘卻。岳飛被解除兵權,關進監獄后,宋高宗和秦檜加緊了與金議和的步伐。1141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出示幻燈片:說說宋金和議的內容和結果。學生回答: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遼宋夏金時期中國政局的特點是民族政權并立。因此,我們對這種狀況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在歷史上,兄弟民族之間有和有戰,但和為主流。岳飛抗金是兄弟民族之間的戰爭,沒有侵略與反侵略之分,只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別,岳飛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抗金將領。 教材活動答案【問題思考】岳飛的抗金事跡,數百年來一直被民眾傳頌,人們將他視為民族英雄。想一想:人們為什么尊崇和懷念岳飛 (教材P40)[答案] 因為岳飛所做的事符合人民的利益,有益于人民。【課后活動】1.組織一場故事會,講講有關岳飛的故事。(教材P40)[提示] 參考資料:岳飛(1103—1142年),南宋軍事家、抗金英雄。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他少時勤奮好學,并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岳飛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務農。岳飛青少年時先后向周同、陳廣學習射箭、槍技,成為全縣武藝最高強的人,但因家境貧困,后到相州(今安陽),“為韓魏公(琦)家莊客,耕種為生”。19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1126年,金兵大舉進攻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衛國的戎馬生涯。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紹興六年(1136年),岳飛再次出師北伐,攻占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2.下面是南宋詩人林升寫的《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說一說:這首詩是怎樣描寫南宋偏安的 (教材P40)[答案] 通過寫當年虛假的太平景象,表現了南宋統治階級忘記國恨家仇,茍且偷安,滿足于現狀,把臨時茍安的杭州當作了故都汴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