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游擊隊歌一、聽賞歌曲《到敵人后方去》回答下列問題1、能說說這是哪個時期的背景嗎?2、在這個時期,中國涌現了許多的抗日隊伍,有八路軍、新四軍、還有一支武裝力量活躍在敵人的后方,給敵人出其不意的打擊,你知道他們是那支隊伍嗎?抗日戰爭時期游擊隊3、歌曲情緒怎么樣?4、它給你怎樣的感受?輕快、有力、流暢、生動、活潑游擊戰士樂觀豪邁、機智勇敢、勇往直前的的性格。師:《到敵人后方去》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歌曲,歌曲旋律挺拔矯健,節奏富于彈性而靈活多變,描繪游擊健兒神速出擊的形象。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反映游擊隊員戰斗生活的歌曲《游擊隊歌》。二、聽賞《游擊隊歌》1、初次聽賞,整體感受。這首歌曲描繪了游擊戰士怎樣的形象?機智、勇敢、樂觀、靈活、頑強的英雄形象。2、再次欣賞,分析歌曲。師:分析它的曲式結構、歌曲情緒、歌曲風格、力度變化、節奏、拍號。曲式結構:歌曲情緒:歌曲風格:力度變化:節奏:拍號:密集、活躍、富于變化A+A’(a+b)輕快、有力、流暢、生動、活潑進行曲風格由弱到中強4/4拍師總結:《游擊隊歌》的節奏活潑、富于變化,曲調輕快、流暢,充滿旺盛的活力,具有鮮明的進行曲風格。3、反映了游擊戰士怎樣的思想情感?歌曲表現了游擊戰士不畏艱難,深入到敵人后方與敵人斗智斗勇的情形,生動刻畫了游擊戰士在敵后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深刻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反擊侵略者的頑強決心。三、學唱歌曲《游擊隊歌》第四拍弱起節奏2、師:你知道什么是弱起或弱起小節嗎?歌曲或樂曲的某一段(句)由弱拍或者強拍的弱位置開始的,叫做弱起。弱起的小節就叫弱起小節,也稱不完全小節。3、弱起節奏練習1、師:本文開頭是第幾拍開始的,采用了什么節奏形式?4、教唱曲譜。第一句、第三句、第七句(2)教唱歌譜。(由慢到快練習) 注意:換氣處(快吸慢呼)(1)師:請同學們在歌譜中找出與下面這句相似的旋律。5、用“beng”模唱曲譜。師:現在我們用“beng”視唱曲譜,要求用輕快、有力、活潑、流暢的聲音演唱。樹立機智、勇敢、靈活、頑強的“游擊戰士”形象。6、帶詞演唱。(1)朗讀歌詞,注意歌詞正確讀音。(2)師:請同學們用剛剛的歌唱狀態小聲帶詞演唱。(教師跟唱引導)(3)教師糾正不準確的地方,指導學生改正,注意咬字清晰,積極歌唱狀態。(4)分組進行練習,播放音樂。(5)師:同學們唱的不錯,接下來我們完整的演唱一遍。7、歌曲處理。演唱歌曲時用行進速度。A段表現游擊戰士勇敢機智,靈活善戰,力度稍弱,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A’段表現游擊戰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力度稍強,用堅定有力、充滿必勝的信心來演唱。四、作品簡介1、師:同學們已經學會了這首歌曲,那么你知道這是誰的作品嗎?賀綠汀:(1903—1999),中國偉大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主要作品:鋼琴曲《牧童短笛》、《搖籃曲》;歌曲《游擊隊歌》、《嘉陵江上》;管弦樂曲《森吉德瑪》;合唱曲《游擊隊歌》、《墾春泥》等。2、創作背景。《游擊隊歌》是賀綠汀在1938年抗日時期創作的一首抗戰歌曲。“八一三”事變爆發后,作者在一個冰冷的煤艙里,一夜之間連詞帶曲寫下這首著名的抗戰歌曲,隨即在華北各敵后根據地傳唱開來,并迅速流傳到全國各地。五、演唱歌曲《游擊隊歌》(1)邊唱邊拍手,進行節奏練習。節奏跟上,學生分組對接進行拍打。(2)邊唱邊踏步,感受歌曲行進速度。注意重音在左腳,踩穩節拍。找學生上臺表演。六、課堂小結在抗戰時期,那么艱難的時刻,游擊戰士都能保持樂觀、積極、勇敢的狀態,在今天這個美好的社會,更加需要同學們把這種樂觀主義的精神保持,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去。七、下課作業:背唱《游擊隊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