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1課+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教案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1課+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教案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資源簡介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七單元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上承接第六單元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下啟第八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
五四運動拉開了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使得知識分子走上了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道路,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的基礎。中國共產黨誕生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前景,是一個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壯舉。隨后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運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二、教學目標
【唯物史觀】
通過學習,運用唯物史觀的階級斗爭、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及辯證分析看待歷史的有關理論,評價五四運動、國民革命,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時空觀念】
通過《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教科書和配套課件,認識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國民革命時期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
【史料實證】
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解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崛起及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過程、特點及影響,提高學生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歷史解釋】
引導學生運用本課教材中文獻資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認識五四運動促使了中國人民的新覺醒,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起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培養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
【家國情懷】
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五四運動的抗爭、國民大革命蘊含了反抗外來侵略,反對封建壓迫爭取民族獨立富強的民族精神,培養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革命重要意義,國共合作領導國民革命的作用
【難點】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及國共合作的相互聯系和影響
四、教學方法
講述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史料研習法
五、教學過程
【課堂導入】
視頻片段導入
以《覺醒年代》中青年朗誦《青春》的視頻片段導入,1916年,李大釗先生在日本寫下著名的《青春》一文,第一次向國人闡述了再造青春中華的理想主張,號召青年,沖破過去歷史之網羅,破壞陳腐學說之囹圄,以青春的朝氣,青春的理想,喚醒百年沉睡的舊中國,建立青春之中華。
李大釗先生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先生一生的奮斗歷程,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緊密相連。“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10個字是李大釗先生一生的光輝寫照。今天讓我們沿著先輩的革命活動軌跡,學習第21課“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講授新課】
一、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問題情境
師:請同學們結合教材內容及所學知識,再結合老師給出的材料分析,指出五四運動為何爆發?
生:自主學習后,結合材料回答老師的問題。
教師展示出ppt上相關內容,并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史料的分析,課件展示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
背景:國內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以及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準備,1919 年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國人要求中國政府堅持國家主權,這成為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索。
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五四運動的過程。并展示五四運動兩個階段的表格。
過程:
五四運動經過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時間
中心
主力
口號
方式
結果
并展示運動時期學生游行的場景照片和上海工人運動的部分史料。
師:通過學習,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它有什么重大的意義呢?請同學用30秒時間瀏覽一下課本內容,并結合史料分析一下。
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展示多媒體課件上的內容
(3)意義: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學生和工人是這場運動的主力軍,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走上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道路,馬克思主義發展成為新思潮的主流。
設置引思:五四運動中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我們如何理解和區分
小組探究,表格歸納得出比較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異同。
新民主主義革命 就民主主義革命
不同點 領導階級
指導基礎
群眾基礎
革命結果
革命范疇 世界 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世界 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相同點 社會性質
革命性質
革命任務
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總結歸納歷史比較題的方法:
第一步,明確比較對象。首先明確要比較的是哪幾項歷史事物,然后明確要比較的是相同點還是不同點。
第二步,確立比較角度。找準比較點是關鍵。
第三步,組織答案。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異同,掌握比較歷史問題的方法,分析概括比較結果,得出歷史結論,同時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過渡:五四運動后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在工人階級領導下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給備受磨難的中國人帶去了新希望。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請同學們根據課本內容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如何在中國傳播的?
自主學習
老師根據課件講授李大釗等人在傳播馬克思主義中所做的活動。
1、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北京與上海成為宣傳中心。在《新青年》上,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學說。
2、1920 年李大釗又發起中國最早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陳獨秀在上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李達、陳望道、李漢俊等人,投身于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翻譯和宣傳。
3、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意義: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科學理論作指導;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圖片情境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問題情境
師:中國共產黨的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現在請同學們根據教材121頁分析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是什么?等會兒我請幾位同學概括一下。
學生自主學習后進行概括總結
老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再根據課本內容,結合ppt講解中共成立的條件,并進行總結。
1、條件:
(1)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2)中國工人運動的持續發展。
(3)陳獨秀和李大釗最早提出并推動。
(4)共產國際派代表來到中國共商建黨事宜。
(5)上海、北京、廣州、武漢等地相繼建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
師: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已經成熟了,中共一大也在上海嘉興南湖順利舉行,中國共產黨也在這次會議中誕生了,這次會議的內容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展示表格
時間
地點
內容
合作探究
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123頁“歷史縱橫”的內容,同桌之間相互討論,比較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奮斗目標有何不同。
討論結束后,教師總結:
一大的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奮斗目標不符合中國國情,中國當時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們的革命任務主要是反帝反封建,在1922年召開的中國二大就把奮斗目標修改成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因此二大正確分析中共國情,制定的奮斗目標做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
師:我們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開天辟地的大事,它的成立到底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有什么樣的意義呢?
生:自主學習,根據課本內容歸納總結。
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合作探究
師: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新在哪些地方?
1、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它不僅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2、中國革命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科學指導思想,為中國人民指明斗爭的目標和走向勝利的道路;
3、中國革命進入了以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4、中國革命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同時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遠大目標。
三、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師:中共成立后,推動了一系列罷工運動的展開,在民間大力開展工人運動,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號召工人“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但罷工運動遭到帝國主義和直系軍閥的殘酷鎮壓。中國共產黨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必須建立革命統一戰線,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通過了關于國共合作問題的決議,國共合作的事宜也被正式提到日程上來。
問題情境
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內容,指出第一次國共合作是如何正式形成的?
自主學習
形成:1924年在共產黨人的參加與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問題情境
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內容,指出國民革命是如何興起的?有何成果?最終結果如何?
自主學習
(1)興起和成果:
以國共兩黨合作為特征的革命統一戰線建立,以“打倒列強,除軍閥”為目標的國民革命興起。1925 年,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消滅了陳炯明的勢力,廣東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和統一。1926 年,北伐戰爭,使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圖片情境
自主學習
(老師展示ppt“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的內容)
失敗:國民黨右派篡奪領導權。1927 年4 月12 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7 月15 日,汪精衛集團在武漢“分共”。至此,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國共合作發動的大革命宣告失敗。
師:為什么這次國共合作最終失敗了呢?給同學們兩分鐘,四人一組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合作探究
(教師展示ppt內容)
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
(1)客觀原因:
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勢力的聯合力量大大超過剛剛興起的革命聯合力量;
革命統一戰線內部出現劇烈分化,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分裂統一戰線;
共產國際的錯誤指導,對釀成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有直接影響。  
(2)主觀原因
以陳獨秀為首的中共中央領導機關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了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
教師總結:總體上講,中國共產黨處于幼年時期,缺乏對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深刻認識,缺乏革命經驗尤其是處理同資產階級的復雜關系的經驗,還不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結合起來。
六【課堂小結】
由老師帶領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并不斷壯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革命帶來新的指導思想,這兩者共同促進了中共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領導力量,中共二大制定了新的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綱領。然而,由于此時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比較薄弱,故極力促成國共合作,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正式建立,新的革命統一戰線形成,國民革命運動迅速展開,但由于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國共第一次合作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上遇到嚴重挫折,接下來中國共產黨將如何探索革命新道路?下節課,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繼續探討“南京國民政府的通知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七【板書設計】
第21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一、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一)五四運動
1.背景
2.過程
3.意義
(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條件
2.標志
3.意義
三、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一)國共合作
(二)國民革命
1.興起
2.高潮: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3.結果:失敗,1927年7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泽县| 托里县| 蓝田县| 达拉特旗| 阿勒泰市| 新绛县| 水城县| 延庆县| 盐山县| 如皋市| 和政县| 和平县| 平江县| 山丹县| 北宁市| 鹿泉市| 临江市| 三原县| 临澧县| 乡宁县| 长岭县| 北碚区| 丰顺县| 遵化市| 永修县| 台湾省| 湄潭县| 山丹县| 鸡西市| 土默特右旗| 黄平县| 靖州| 博爱县| 肇源县| 富锦市| 时尚| 原平市| 监利县| 安新县| 秀山| 牡丹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