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年度下學期) 七年級歷史學科教案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主備人: 審核人: 使用教師:備課時間:年 月 日 上課時間:年月日教學內容 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宋代農業、手工業發展和商業繁榮的表現,分析宋代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掌握經濟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實,思考宋代經濟發展與經濟重心南移之間的關系。過程與方法 通過提煉自然環境開發、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技術提高與區域發展、商業與市場等關鍵詞,理解這些因素在宋代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知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與現實價值,體會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根本途徑。教學重點 農業的發展;手工業的興旺;南方商業的繁榮。教學難點 理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講授法教具準備 課件 練習題教學設計 個性設計一、激情導入 引課明標 《宋史》中有句話“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意思是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說明兩宋時期,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了南方,所以才有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請同學們想一想,哪些現象說明兩宋時期南方的發展超過了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兩宋時期,農業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蘇湖熟,天下足”;南方的手工業非常繁榮,紡織業、制瓷業、造船業的成就尤為突出;宋代商業的繁榮超過了前代;宋朝的海外貿易也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二、導學引領 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完成配套練習冊自主導學。三、學友互學合作交流 學友之間相互檢查配套練習冊自主研討完成情況,學友互學合作交流,學友共同努力也不能完成的請教老師。四、展示評價精講點撥 農業的發展南方農業發展的原因請同學們觀看《耕獲圖》,圖上分別展示了牛耕、灌溉、插秧、收獲、楊場、入倉。這展示的就是宋代農業的發展。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南方農業發展的原因,從書中尋找答案。教師歸納:從唐朝中晚期至兩宋時期,南方戰亂少;北方人口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兩宋時期,人口增加,墾田面積擴大,耕作技術提高。南方農業發展的表現⑴農業作物:①引入越南的優良品種-占城稻。②宋朝時,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③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⑵經濟作物:①南方各地普遍種植茶樹。②南宋后期,棉花種植向北推進。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棉花的擴大種植促進了哪個行業的發展?(棉紡織業)(二)手工業的興盛1、紡織業(1)絲織業:種類繁多,產量、質量和緙絲、刺繡工藝都遠超前代。民間還出現了紡織專業戶和紡織作坊。(2)棉紡織業:南宋后期,棉紡織業興起,海南島已有比較先進的棉紡織工具,棉紡織品種較多。 2、制瓷業①宋朝是中國瓷器發展史的輝煌時代。②北宋興起的景德鎮,發展成為瓷都。③南宋時,江南地區已經成為我國制瓷業中心。3 、造船業(1) 廣州、泉州、明州的造船業,都有很高的水平,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 (2)北宋東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塢。(3)南宋沿海地區制造的海船,規模大,設計科學,配備了先進的指南針。(三)商業貿易的繁榮1、宋代商業繁榮的條件教師簡略介紹宋代商業繁榮的條件。(自唐朝晚期開始,南方的農業、手工業取得重大的發展,為商業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自北宋開始,南方無戰亂,相對安定,為商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南宋時期,南宋政權重視商業,特別是對外貿易的發展以增加財政收入,促進了商業的繁榮。)2、宋代商業發展的表現學生分組討論:第一組:市鎮發展 (地位、表現)地位:宋代商業繁榮超過了前代表現:(1)宋代黃河、長江及運河沿岸興起了很多商業城市,最大的城市是東京(開封)和臨安(杭州),人口多達百萬。 (2)城市中沿街開設店鋪;(3)經商時間不再受限,出現了早市與夜市;(4)都市的商貿活動也輻射到鄉鎮,形成新的商業區,叫作草市;(5)城市與鄉鎮之間的市鎮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貿易區。 第二組:海外貿易(地位、表現、影響)地位:宋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表現:(1)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指導學生在P45《宋代海外貿易圖》上找到著名的對外貿易港口。)(2)中國商船的蹤跡,近至朝鮮、日本,遠至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3)朝廷在主要港口設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影響:南宋的外貿所得,在財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組:紙幣(原因、時期、地點、地位)原因:(1)商貿的繁榮促進了貨幣交易量的增長,但是市場上流通的金屬貨幣攜帶不便。時期、地點:北宋前期,四川地區,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地位:南宋時期,紙幣發展成為與銅錢并行的貨幣。(四)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經濟發展的結果1、表現宋代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類別 發 展 成 就 發展集中區域農業的發展糧食作物占城稻的引進與推廣;蘇湖成為糧倉;水稻產量居糧食首位蘇州、湖州經濟作物普遍種植茶樹;棉花種植由南向北推進福建、廣東、四川手工業的發展紡織業南方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紡織工具改進 四川、江浙、海南島制瓷業眾多名窯;景德鎮成為瓷都 江西、江南造船業造船業世界領先;世界上最早的船塢 廣州、泉州、明州商業的繁榮商業都市大規模的都市;街市、早市、夜市、草市、市鎮出現杭州對外貿易大商港;對外貿易范圍擴大;外貿收入是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廣州、泉州貨幣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四川從表中可以看出,宋代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中心主要集中于南方。2、過程3、原因①政治方面:北方戰亂而南方相對安定,政府對經濟發展的重視。②經濟方面:1、北民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和大量的勞動力;2、南北方人民共同辛勤勞動。③自然方面:南方氣候較北方好學生討論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1、對我國交通貿易的影響:由于經濟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發展,海上交通和運輸也有了很大的改善。2、對人口分布的影響: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脹,我國南部、東南部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增長。3、對民族關系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使我國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北方人民的南遷,使游牧民族和漢族有了更深更廣泛的交流和合作,促進了民族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發展。4、對南方環境的影響:南方一些地區的過度開發,如“放火燒荒、圍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可持續發展。五、訓練反饋自測自評 做練習冊本課練習題六、課堂小結總結提升作業設計 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板書設計 第9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的表現1、農業: 水稻 茶樹 棉花 種植技術提高和發展區域變化2、手工業: 紡織 制瓷 造船業 技術提高和發展區域變化3、商業:都市 海外貿易 紙幣經濟發展因素1、政治方面:北方戰亂而南方相對安定,政府對經濟發展的重視。2、經濟方面:北民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經驗和大量的勞動力;3、自然方面:南方自然條件優越教學反思核心素養 時空觀念 唯物史觀 家國情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