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2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2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教案

資源簡介

世界
第12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課程標準】
知道甘地領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了解印度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斗爭的特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講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埃及的華夫脫運動,讓學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民族民主運動蓬勃發展。(2)通過講述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讓學生理解改革對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3)培養學生再認、再現重要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分析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沒有使印度獲得獨立的原因,培養學生辯證地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1)通過講述甘地、扎格魯爾和卡德納斯的個人經歷,讓學生了解杰出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2)通過講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華夫脫運動的曲折過程,讓學生認識到民族民主運動的成功,離不開民族覺醒和人民的不懈努力
【本課結構】
本課主要講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爆發的三場民族民主運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埃及的華夫脫運動和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本課內容共三目,第一目是“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主要講述的是為了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民族自治,甘地領導印度人民進行了長期的斗爭;第二目是“埃及的華夫脫運動”,主要講述了以扎格魯爾為首的華夫脫黨領導埃及人民開展華夫脫運動等內容;第三目是“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主要講述了卡德納斯領導墨西哥改革及改革的成效。這三部分內容是并列關系,它們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典型代表。
【本課重難點】
重點: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難點: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的原因。
【新課情景導入】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圖片:
  圖片中的人物是甘地,他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他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以爭取印度自治。他一生中曾17次絕食,18次進監獄,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極端分子刺殺身亡。為了紀念甘地的偉大功績,第6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將每年的10月2日,即甘地的誕辰,定為“國際非暴力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甘地偉大的一生。
【探究新知】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材料:
材料一 1609年,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沿海建立起移民據點,1757年開始向內陸擴張領土,多數印度邦保持內部事務的自治,但是必須服從東印度公司的絕對權威。1858年,英國政府正式接管印度的統治,印度也逐漸成為英國在全球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被稱作“王冠上的明珠”。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從印度征召了100多萬人,運走了數百萬噸糧食和軍用物資,還強迫印度負擔了幾億英鎊的軍費。
材料三 1918—1919年,印度農業歉收、疾病流行,1000多萬印度人喪生。
問題:根據三則材料,歸納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背景。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印度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受到殘酷剝削;一戰期間,印度為英國提供兵源、物資、糧食和軍費,導致印度國困民乏;自然災害加劇了印度人民的困境。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教師過渡:一戰中,印度承受巨大犧牲,再加上戰后獲得自治的希望落空,印度人民對英國殖民者更加不滿。在甘地的領導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材料:
材料一 讓我們來看看非暴力抵抗主義的力量所在。顧名思義,它的力量在于對真理堅忍不拔的追求。這種真理,用強有力的字眼來表達就是愛。愛的法則要求我們不要以怨報怨,以暴力對暴力,而要……以德報怨。
——甘地《論非暴力》
材料二 甘地認為,“以牙還牙”的報復原則,只能導致人類喪失理智。人們不能砍掉別人的腦袋強迫他改變信仰,不能用槍彈穿透別人的心臟來強行灌輸仁愛之心。暴力只能孕育暴力,應當以仁慈來改造人類。
材料三 當我絕望時,我會想起:在歷史上,只有真理和愛能得勝,歷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兇手,在短期內或許是所向無敵的,但是終究總是會失敗。
——甘地
問題:結合三則材料,歸納甘地的主要思想主張。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堅持真理——愛與善、仁慈、非暴力。
我們一起思考一下,非暴力的思想貫穿著甘地的一生,非暴力的含義是什么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非暴力的含義就是在堅持真理的同時,寧愿犧牲自己也不向敵人施加暴力。
在非暴力思想指導下,1920年,甘地號召印度人民掀起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結合教材P53的內容,完成下表。
教師用幻燈片出示表格,總結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開始 1920年,甘地號召印度人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內容 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絕在英國學校讀書;鼓勵發展手工紡織業,抵制英國商品;拒絕納稅;等等
過程 群眾斗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年發生了農民焚燒警察局的事件
結果 甘地認為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范圍,決定停止運動
問題探究:甘地為什么決定停止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甘地認為農民焚燒警察局的事件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范圍,所以停止了運動。說明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的動搖性和妥協性。
教師過渡:1930年甘地發起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圖片:
引導學生結合圖片和教材P53的內容歸納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教師用幻燈片出示表格,總結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開始 1930年,甘地再次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斗爭形式 這次主要采取不服從形式,所以又被稱為“文明不服從運動”
過程 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賦、釋放政治犯、廢除食鹽專賣法等要求。遭到拒絕后,甘地以反對食鹽專賣法為突破口,帶領數十名追隨者步行到海邊,自取海水制鹽。幾個月間,印度城鄉掀起反對殖民政府的運動,一些地方發生武裝暴動。殖民政府發布鎮壓令,逮捕甘地,數萬人被判刑
結果 印度總督與甘地談判,雙方妥協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材料:
材料一 大英帝國近百年的殖民統治在這小小的鹽粒的攻擊下岌岌可危。
——《甘地圖傳》
材料二 不管我們如何譴責不合作運動,但假如我們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識,我們可能會產生嚴重的錯誤。一味地采用高壓,不可能永久解決問題。
——印度總督歐文
問題:兩則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鹽粒”代表印度民族經濟,是印度經濟自由的象征,以自制食鹽抵制西方經濟侵略,維護了印度的民族經濟。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圖片:
  問題探究:結合圖片和教材P54的內容,評價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學生分組討論,探究后教師歸納:
積極作用:甘地發動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局限性:甘地為防止爆發革命,控制了群眾的斗爭方式,保證了資產階級對運動的領導權。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運動,束縛了人民的手腳,反映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在反帝斗爭中的動搖性和妥協性。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圖片:
思考:如何正確認識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的作用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后教師歸納:
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為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作出了杰出貢獻;有利于抵制英國的經濟侵略,復興印度的民族經濟;喚醒了印度人民的抗爭意識,激發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識。
  教師過渡:一戰后的亞非國家,除了印度,埃及也用不同方式進行了反抗殖民統治的斗爭。這些斗爭匯成了一股強大的民族解放的洪流。
二、埃及的華夫脫運動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圖片:
觀察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你對埃及的了解。
學生回顧世界古代史知識,說出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尼羅河貫穿埃及全境,古代埃及文明的代表是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埃及位于非洲大陸東北部,北臨地中海,地處亞非交界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材料:
材料一 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一些亞非國家的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增強。
材料二 俄國十月革命后,中國等國家成立了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國的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政黨或組織得到發展。
材料三 一戰后,戰勝國重新瓜分殖民地導致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一戰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為民族解放運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問題:結合三則材料,歸納埃及華夫脫運動的背景。
學生結合材料和教材P54的內容回答后,教師歸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埃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實際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戰爭期間,埃及經濟快速發展,資產階級逐漸壯大。戰爭結束后,英國繼續維持在埃及的統治, 激起埃及人民的強烈反對。
教師過渡:為維護民族獨立,埃及各階層人民奮起抗爭。這時,一位政治家開始領導埃及民族獨立運動,他就是扎格魯爾。
參考教材P54的內容,歸納扎格魯爾領導埃及華夫脫運動的經過。
教師用幻燈片出示表格,總結華夫脫運動的內容:
華夫脫運動
經過 提出獨立 1918年,扎格魯爾等人向英國政府提出讓埃及完全獨立的要求。他們組織代表團準備到倫敦同英國政府談判,這些人后來發展為華夫脫黨。華夫脫黨的政治主張得到埃及人民的廣泛支持
遭到鎮壓 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魯爾等人,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斗爭
斗爭加劇 各大城市出現和平示威浪潮,部分地區爆發武裝起義,規模逐漸擴大。迫于壓力,殖民政府釋放了扎格魯爾等人,但英國政府仍未承認埃及獨立
結果 經過埃及人民的反復抗爭,1922年,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
意義 華夫脫運動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教師過渡:一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呈現出多種類型和不同的發展道路。除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埃及的華夫脫運動外,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
1.教師用多媒體出示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過渡:
一只叼著蛇的鷹立在仙人掌上,這是嵌在墨西哥的國旗和國徽上的圖案,葳蕤挺拔的仙人掌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雄鷹則是勇敢的象征,這組圖案代表著墨西哥人民世世代代的斗爭精神。1810年9月16日,墨西哥教堂響起了“多洛雷斯呼聲”,它像驚天動地的春雷掀起了墨西哥獨立戰爭的暴風驟雨。1910年,墨西哥人民在“土地與自由”的呼喚下,又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7年,墨西哥政府頒布了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1934年,卡德納斯當選為墨西哥總統,他順應民意,領導了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將民族民主運動推向了又一個高潮,成為20世紀30年代拉丁美洲的重大事件之一。
2.教師用多媒體出示材料:
材料一 1910—1917年的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以迪亞斯為首的代表大地主和外國壟斷資本家利益的獨裁政府,頒布了歷史上著名的1917年憲法。在當時,這是世界上一部比較激進的資產階級憲法,明顯地反映了這場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性質。這場革命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特別是美帝國主義在墨西哥的勢力,動搖了封建大莊園制,為進一步發展民族經濟開辟了道路。
材料二 進一步實施1917年憲法的改革綱領,廢除外國資本和清除國內封建勢力,是墨西哥人民最重要的任務。然而,1917年革命后,頻繁更換的資產階級領袖人物,無意認真推行1917年憲法,他們所熱衷的是如何才能保住個人的權力寶座。
引導學生根據材料和教材P55的內容歸納卡德納斯改革的背景。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1910年,墨西哥發生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墨西哥政府頒布了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但這部憲法并未得到有效實施,墨西哥社會、經濟發展緩慢。
3.教師用幻燈片出示表格,結合教材P55的內容,引導學生完成卡德納斯改革:
卡德納斯改革
開始 1934年,卡德納斯當選為墨西哥總統
目的 改變墨西哥的落后狀況,保證憲法的實施
內容 打擊寡頭勢力,確立中央集權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分配土地,打破少數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將服務業和大型工業收歸國有,謀求民族經濟的獨立與發展;發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等等
意義 卡德納斯改革體現了1917年憲法的要求,鞏固了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為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4.課堂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原因是什么
教師提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下,世界政治形勢的主要變化是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瓦解,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增多,和平成為人類歷史的發展趨勢等。
【課堂小結】
一戰后,亞非拉地區民族民主運動出現了新的高潮和特點。各國人民根據本國實際情況,爭取民族獨立和進行民主改革,他們相互支援,推動了世界民族民主運動的不斷發展,為世界各民族獨立和平等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
【板書設計】
【課后活動】
1.以下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在正確選項后的括號里畫√,錯誤的畫×。(教材P55)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埃及是法國的殖民地 ( × )
1922年,英國承認埃及完全獨立 ( × )
墨西哥的1917年憲法改變了國家的落后狀況 ( × )
卡德納斯改革為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 )
2.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卡德納斯改革的主要內容。(教材P55)
[答案] 打擊寡頭勢力,確立中央集權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分配土地,打破少數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將服務業和大型工業收歸國有,謀求民族經濟的獨立與發展;發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开化县| 天门市| 柘城县| 峨眉山市| 香港| 仁寿县| 霍林郭勒市| 江口县| 南木林县| 兴隆县| 汪清县| 柯坪县| 双桥区| 淮南市| 庆城县| 临沭县| 锦州市| 元阳县| 石景山区| 石渠县| 深水埗区| 成武县| 大方县| 石阡县| 宜章县| 新田县| 陕西省| 桂平市| 信宜市| 南安市| 临西县| 东丽区| 兴山县| 昌黎县| 涟水县| 崇义县| 弥渡县| 湟中县| 柳林县| 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