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6.2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教學目標 (核心素養) 1.政治認同:發展新型民族關系,堅持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發展基層群眾自治制度。2.科學精神: 明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理解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理解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律。3.法治意識:依法維護良好民族關系,促進宗教活動依法進行。教學重點 重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內容以及如何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教學難點 難點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的政治制度2.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教學過程:集體備課 個性設計(手寫補充)一、明確課標要求 1.闡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解釋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義。 二、體系構建 三、考點突破 (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1、民族格局特點: 表現∶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個統一的命運共同體中。 2、各族人民的貢獻:P59,3 我國各族人民共同開拓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疆域,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3、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p60,1 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別行政區。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不同于國家主權)。 4、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可分割:p6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有一部憲法、一個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別行政區都必須接受中央政府統轄。 *知識區分——三種行政區域 (二)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 1.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1)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2)原因: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贏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賴。新中國成立后,全國各族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實現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 (3)處理民族關系的措施(方針):我國始終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P61,1 點對點練習 例題1:(2020.山東卷)基諾族在1979年被認定為我國第56個民族。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是基諾族的主要聚居地,是全國唯一的基諾族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和政府引導扶持下,基諾族人民積極發展當地特色產業。2019年4月,基諾族“整族脫貧”;如今,正朝著全面小康目標邁進。 上述材料表明( ) ①基諾族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了保障②基諾山基諾族鄉人民政府在脫貧工作中依法行使自治權③我國各族人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④我國推動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是什么)含義 (2)(為什么) (3)(怎么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要求:p60,2 (三)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律 1.重視宗教工作的原因: 2.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點對點練習 例題:(2021.廣東卷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把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為新工作的總目標”,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其中,“ 文化潤疆”要求是第一次提出,其著力點是堅持( ) ①鞏固民族自治機關自治權 ②緊貼民生推動高質量發展 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④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教學反思作業內容作業目的表揚的學生及特點有典型錯誤的學生及其問題鞏固作業預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