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教材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單元對應的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必修課程模塊三“政治與法治”的內容要求。《政治與法治》以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為主線,講述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的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奠定政治立場和法治思維的基礎。<二>單元概述分析中國共產黨執政和領導是歷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自身具有先進性,因此必須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這是本書的邏輯起點。本單元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奮斗歷程。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執政理念、指導思想、先鋒模范作用以及中國共產黨永遠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意義。探究了中國共產黨如何通過自身建設實現、鞏固對中國的全面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使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使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三>學情分析1、從學生的知識經驗看,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他們雖已有一些關于中國共產黨的知識儲備,但思維存在著片面性、主觀性問題,缺乏對中國共產黨的理性認識。教師需要尋找合適的情境,設計有梯度的任務,有效組織學生活動,講抽象理論與具體實際相聯系,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使教學在師生互動、開放民主的氛圍中進行,力求深入淺出,寓情于境。2、從學生的情感基礎看,絕大多數學生將來有入黨的愿望,但是動機各異,不少人只是看中入黨背后的利益,需要教師引導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學生端正入黨動機。<四>課標要求(重難點)1、引述憲法序言, 說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闡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的必然性。2、引述黨章規定, 明確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3、理解堅持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意義,闡述應該如何堅持黨的理解。<五>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科學精神:理解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區分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明確黨的先進性,理解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法治意識:明確黨依法執政的重要意義。公共參與: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執政理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教學過程環節一:提前預習,構建思維框圖。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整體感知本單元的內容,圍繞“為什么”“怎么做”對于黨的領導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環節二:情景探究一,導入新課【情境設計】播放《銘記歷史》的說唱視頻。【話題互動】從這段視頻里面我們可以看到近代中國發展的不易,那么大家可以總結出我國近代的基本國情嗎?【階段小結】《銘記歷史》是描述近代中國發展的一段歷史,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近代中國國情對我國發展的影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有多重矛盾,它們相互交織。其中,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他們又決定了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設計意圖:利用有趣新穎的視頻迅速吸引學生注意,直觀呈現近代中國的歷史。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引出對近代中國基本國情以及基本矛盾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后續學習作好鋪墊。【過渡】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中國共產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環節三:情景探究二,探索新知。【情境設計】播放《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視頻。【話題互動】中國共產黨是如何誕生的?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中國革命走向成功中擔任了什么樣的角色?【階段小結】1.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礎。2.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3.五四運動進一步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擔任的是先鋒隊的角色。設計意圖:利用黨誕生的視頻迅速擴充學生對黨的理解,直觀的感受中國共產黨對我國發展的重要意義,增強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話題互動】我們在二十大報告中經常看到這樣的字眼“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等,在這些字眼中我們還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是除了是先鋒隊外還是什么樣的黨?【階段小結】中國共產黨還是人民的黨——中國共產黨的相關知識(表格展示)地位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性質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宗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領導方式 政治領導、組織領導、思想領導執政方式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執政理念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指導思想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員作用 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思想路線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工作路線 群眾路線基本路線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組織原則 民主集中制升華主題:這樣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黨,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給它點贊,驕傲地說,我黨很優秀,很先進!設計意圖:通過表格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清晰明了的理清中國共產黨的相關知識,便于學生加強記憶。且通過對黨深入的了解,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培育學生的建黨精神。【過渡】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現如今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我們又該如何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推動我國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斷發展。環節四:合作探究,重點突破。【情境設計】播放二十大報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片段新聞。小組四人前后合作討論如何堅持黨的領導。討論結束后,小組推舉代表舉手回答討論的措施。(提示:可從不同角度比如黨的自身建設、成為執政黨的原因等)【話題互動】觀看視頻,結合課本知識,合作探究在新時代,我們應該怎么堅持黨的領導?【階段小結】(1)要堅持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從而確保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2)要確保黨始終處于領導核心地位,始終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3)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支持人大、政府、政協、監察委員會、法院、檢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發揮作用,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4)將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各個領域,黨和國家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5)要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加快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步伐,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使黨真正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小結:今天通過這課的學習,我們見證了近代的中國的舉步維艱、未來可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我們愿意為這樣的國、為這樣的黨付出我們的力量,爭做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各自分享想法,注重課堂的生成。同時也可以加強學生自己的理解,為學生之后的入黨打下基礎,增強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升華主題,將本課“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環節五:課堂檢測,及時回顧1.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要防止出現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的無形之墻。讓權力與權利平等對話,才能打掉這堵無形之墻。為此,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應當( C )①堅持民主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②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建立新中國③加強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④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擴大人民民主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設計意圖:通過高考鏈接,與時政熱點相結合,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再一次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三、作業布置結合二十大報告,說說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做出了那些成就?四、教學反思本節課在教學中面臨著兩大難題:1.教材里充滿了“高大上”的理論——概括性表述,難以真學、真信、真用;2.一個單元的內容較多,重難點不好抉擇。本節課在問題情境方面探索了視頻情境的創設,問題情境的內容是完整的、有序的,并且通過觀看視頻、小組合作的形式引發思想的沖突,引導學生體會我黨發展的原因、發展帶給人民的好處,最終自覺堅持黨的領導。本節課學生雖然已將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政治認同內化于心,但其實離踐行政治認同還有一段距離,這就要求我在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結合上作出更多努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