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課程標準】認識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性;認識中國堅持科學發展、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性。【學情分析】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有一定了解,但八年級學生傾向于形象思維,對于具體理論的學習,難以理解,因此教師需要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引用史料、圖片等內容,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本課內容。八年級學生世界觀未形成,加強社會主義理論學習,有利于讓學生切實體會“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課上承十一屆三中全會和改革開放,下啟“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學習本課,應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又指導著改革開放,從而理解“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理論對實踐有反作用”的馬克思主義原理。而第11課,“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又是本課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本課,能為學習11課奠定基礎。2、本課內容:本課內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個部分。在原實驗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統編版教材增加了對“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介紹,能使學生更加系統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中國的新發展。【教學目標】唯物史觀: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理解“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理論對實踐有反作用”這一馬克思主義原理;認識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發展的理論。時空觀念:通過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確立過程,理解四大理論在中國的形成順序。史料實證:通過史料研讀,理解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的地位、四大理論的關系等。歷史解釋:理解四大理論的內涵及意義。家國情懷:通過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做貢獻和他的自我評價及遺愿,體會鄧小平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認識“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增強愛國意識。【教學重難點】1、重點:鄧小平理論的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與發展。2、難點:四大理論的科學內涵及意義。【新課推進】【導入】《時代周刊》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刊物之一。1976年到1997年,鄧小平曾8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其中兩度成為年度風云人物。這幅圖1985年9月鄧小平登上《時代周刊》封面,封面上寫著“moving away from Marx”——中國正在遠離馬克思。畫面對毛和鄧兩個不同時代的生活進行了對比。左邊是毛澤東時代,革命的隊伍高舉馬克思畫像,農民在田里插秧;右邊是鄧小平時代,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樓大廈、漢堡包、照相機等消費品。——暗指中國正在脫離社會主義,走向資本主義。改革開放后中國在脫離社會主義,走向資本主義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走進第10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名次解釋: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br/>——鄧小平在中共十二上的講話【邊讀邊解讀】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中講到: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那么中共在革命過程中照抄照搬別國經驗、模式,有哪些教訓呢?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等事件,均是照抄照搬蘇聯經驗,結果導致了黨和革命軍隊損失慘重。因此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開辟了哪一條道路?又形成了什么思想?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這一理論成果。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同樣既要借鑒他國經驗,又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請同學們劃記教材p46第5行—7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在現代化建設中,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上,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發展與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飛躍式發展。它的發展,經歷了四位領導人、包括了四個重大理論成果。鄧小平時期——鄧小平理論江澤民時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胡錦濤時期——“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時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四大理論成果,首先進入第一部分,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一、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自主學習】請同學自主閱讀課本第一部分p46—p48第二段,找出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確立的過程,并將表格中的相關要點劃記下來。【限時兩分鐘】提示大家:先找到時間,再找其他信息。時間 會議(時間) 內容 階段1978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做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初步提出1982年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正式提出1987年 中共十三大 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發展1992年 南方談話 ①②③④⑤⑥ 完善1992年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須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共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 初步確立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最終確立【學生回答后根據表格講解】相信大家已經基本找到了表格中的信息。1、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2、1982年,中共十二大(即: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注意:這節課我們講的這些大會均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而不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鄧小平正式)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觀點。(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頭已經講過了,我們再回顧一遍:在現代化建設時期,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過渡】盡管中共十二大已經明確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應該如何建設?人們還不是很清楚。因此在1987年召開的中共十三大中,鄧小平又進一步提出了······3、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含兩層含義:①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②我國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并將長期處于初級階段(所謂初級階段——生產力極不發達的階段)——這一階段開始于1956年底,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時間?!虼宋覀儽仨氄暥荒艹竭@一階段,一步一個腳印、穩打穩扎進行建設,所以鄧小平又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三步走”的具體內容請同學們課后自主閱讀p52的“知識拓展”。中共十三大還明確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簡稱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埻瑢W們劃記p46倒數第二行到第一行。什么是四項基本原則,請看注釋①: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了這四項,才能保證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發生變質。這三者的關系是:經濟建設是工作中心、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過渡】然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卻飽受質疑,人們心中充滿困惑,有哪些質疑呢?(1)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世界,是一個十分動蕩的時期,受西方和平演變政策的影響,發生了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許多社會主義國家搖身一變為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所剩無幾,這不禁讓人們困惑,社會主義制度是否能夠繼續存在。(2)“改革開放”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這種發展途徑到底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發展市場經濟是否在復辟資本主義?而種種質疑的核心所在是:人們對于改革開放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究竟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很困惑。【為解決人們的困惑,八十八歲的鄧小平在1992年,南下考察9個城市,發表了一系列談話——我們統稱為南方談話。】——【播放視頻】請同學們找到視頻中鄧小平發表了哪些觀點。4、1992年,發表南方談話。我們來總結一下“南方談話”的內容,書本正文共提到6點,請同學們劃記下來,標好序號。(1)內容:①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只有通過解放、發展生產力的途徑,才能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而改革開放便是為解放、發展生產力。)(同時,鄧小平還提出了判斷姓資、姓社的標準——即“三個有利于”,請同學看到p47的材料研讀,“三個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總結)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和“三個有利于”的論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保?br/>②強調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即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要堅持一百年不變。)③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囆∑结槍@一論斷,做了一個著名的比喻——“不管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④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畏畏縮縮,像個小腳女人一樣。)⑤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⑥發展才是硬道理。(總結)第②—⑥論述——回答了“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鄧小平南方談話有什么歷史意義呢?我們來看一段材料:請同學們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思考:鄧小平南巡講話有什么歷史意義?注意抓關鍵詞【材料研讀】鄧小平南巡談話要義,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求加速經濟發展,大膽解放思想,破除“姓社姓資”束縛,掃除一切“左”的障礙,使我國經濟迅速跨上一個新臺階。——何平、劉思揚《中國人民的兒子:記者筆下的鄧小平》生回答后展示,南方談話的意義是:(3)意義:進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南方明確了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建設,破除了人們心中的思想包袱,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南方談話的意義為:……)——由于南方談話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它也被稱為繼“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后中國現代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南方談話后不久,為貫徹鄧小平的精神:5、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必須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即:確立了這一理論的在全黨的指導地位,但還沒有正式確認為指導思想。補充回顧:上節課我們講到,中共十四大還提出什么內容?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請把這個筆記補充到48頁的第一行,中共十四大我們提到了兩點內容。)那么鄧小平理論正式被確立為指導思想是什么時候呢?6、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通過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正式確立了鄧小平理論中共指導思想的理論地位。請同學們將本表格的內容在書本上劃記好,再進入下面的學習。【鄧小平去世】然而,不幸的是, 1997年2月19日,正當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蒸蒸日上、香港即將回到祖國懷抱之時,鄧小平同志卻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鄧小平曾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他用畢生奮斗踐行著他的初心。他生前留下遺愿:捐獻角膜、解剖遺體、不留骨灰、撒入大海。1997年3月,隨著他的骨灰撒入大海,這位時代偉人將他的生命完全融入了整個中華大地,激勵著后人牢記使命,奮力前行。 【材料研讀】鄧小平同志這樣說過: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我們中國人民至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我們今天同樣應當說,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開放的新局面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光明前景。——江澤民《在鄧小平同志追悼大會上的悼詞》請用一句話評價鄧小平。結合所學,說明這樣評價他的依據?(30秒)①評價:(根據材料可知,鄧小平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我們把鄧小平稱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②依據:這樣評價他的依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轉化為“鄧小平是如何設計或規劃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程的?!比绾卧O計的——回顧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確立過程。可以說——中國最開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由鄧小平一手辦起來的,因此我們稱他為“……”【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意義】(由上述所學可知——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意義為:)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即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這個問題,毛澤東沒有解決、蘇聯的斯大林也沒有解決,而鄧小平解決了,因此它),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過渡】1997年鄧小平再次登上《時代周刊》1997年3月3日。標題:下一個中國:鄧的繼任者能否把中國變成一個為世界所接受或喜歡的超級力量。鄧的繼任者——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總書記——他們又是如何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呢?這些部分的學習:我們將以自主學習為主、老師講解為輔,請同學們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在書本上劃記好要點。準備好了嗎?我們進入第二部分 江澤民總書記時期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江澤民【自主學習】請同學們快速閱讀p48中共十六大部分的最后一段,找出以下問題答案:(1分鐘)1、十六大賦予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怎樣的地位?2、簡述“三個代表”的核心內容和意義。【學生回答后總結】1、地位確立:中共十六大(2002年)(在2002年召開的中共十六大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它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呢?曾經有同學鬧過笑話,他認為三個代表是馬克思、毛澤東、鄧小平,注意——三個代表不是指三個人,而是指:2、核心內容: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意義:它(在鄧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材料研讀】改革開放發展到21世紀初,經濟高速的發展同時,我國卻也面臨著許多問題——我們看兩段材料:請同學們根據材料回答: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什么問題?材料一:我國生產單位GDP能源消耗是美國的5倍、日本的14.3倍、印度的2.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劉寒春:《論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內蘊及其重大意義》材料二: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長9.5%,為1985年以來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鄉居民收入比卻擴大到3.33:1,絕對差距達到9646元,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差距最大的一年。 ——《中國青年報》2008年8月29日生回答:材料一反映我國經濟發展能源消耗高;材料二反映:城鄉收入差距大,而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傊?,成就雖巨大,但發展方式并不科學。過渡:在這樣的背景下,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思想。三、科學發展觀——胡錦濤【自主學習】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本p49—p50中共十七大和中共十八大的內容,找到以下問題的答案(2分鐘)。1、科學發展觀在哪次大會上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2、簡述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意義。【學生回答后總結】1、地位確立:中共十八大(2012年)2、內涵: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3、意義: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過渡:胡錦濤后,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大大為核心的領導集體的理論成果我們稱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主學習】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本51頁中共十九大的內容,找到以下問題的答案(1分鐘)。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國社會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社會主要矛盾有怎樣的觀點?2、中共十九大,賦予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怎樣的地位?【學生回答后總結】1、(習大大指出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2、新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比:中共八大。)3、地位確立:在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對比分析】這節課從中共十二大講起,到中共十九大,我們學習了八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從十三大開始,歷次大會的主題報告名稱如下:同學們發現他們有什么聯系沒?沒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屆領導人圍繞著“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不斷探索創新。細心的同學會發現,這些報告的名稱措辭又有一些不同,如黨的十六大報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黨的十七大報告為: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黨的十八大報告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體現了不同時期黨的具體工作目標不同。問:既有相同又有不同,這反映了黨的歷次大會有何聯系?——一脈相承、與時俱進;這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工作作風。【結語】2017年11月的《時代周刊》,封面上分別用中文、英文寫著“時代,中國贏了”。這是《時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現兩種語言。里面一篇文章還指出: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中最具實力的國家,而美國則落居第二。這固然有夸大之處,目前我們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高精尖技術水平遠落后于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但這也確實反映了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矚目。【本課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它主要包括四大重要理論成果:1、鄧小平時期的鄧小平理論:中共十四大確立了它在全黨的指導地位,中國十五大將它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它闡明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2、江澤民時期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確立為指導思想。它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3、胡錦濤時期的科學發展觀,在中共十七大上寫入黨章,在中共十八上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4、習近平時期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這四大理論之間同樣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寄語】在與新冠疫情的搏斗中,我們更加能夠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力棒終將落在你們這一代青年身上。習總書記也非常重視青年,他曾如此說: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化現實。——習近平那么什么是中國夢、如何實現中國夢,我們下節課將要學習。謝謝大家的聆聽。【教學反思】本課以時代周刊對鄧小平和中國的評價、以及四大理論的形成和確立為線索,邏輯清晰,化抽象為形象具體,能使學生較為清晰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本課設置了多個史料研讀、自主學習環節,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本課內容多,因為鄧小平理論耗時較多,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時期的內容講授較為倉促,可以適當調整教學節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