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溶液溶液溶液、溶質、溶劑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溶質:被溶解的物質。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氣體或液體。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水是最常用的溶劑,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為溶劑。注: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溶液的體積不能相加減,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溶質的質量指分散到液體中的那部分物質的質量,未溶解的部分不能算在內。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組成、性質完全相同。如溶液各部分的濃度、密度、顏色等完全一樣。穩定性:指外界條件不變時溶液長期放置,溶質不會從溶液里分離出來。混合物:溶液屬于混合物說明同一溶液中,溶劑只能有一種,但溶質并不一定是一種,可以是兩種或多種。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但它是純凈物,不是溶液。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如FeCl3溶液是黃色的,KMnO4溶液是紫色的,CuSO4溶液是藍色的等(含有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含有Fe3+的溶液呈黃色、含有Cu2+的溶液呈藍色)溶質、溶劑的判斷根據溶液名稱判斷:一般溶質在前,溶劑在后,例如:食鹽水中食鹽是溶質,水是溶劑。根據物質狀態判斷:固體、氣體溶于液體時,固體、氣體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幾種特殊情況的判斷①溶于水發生化學變化的物質,如二氧化碳溶于水,因反應生成碳酸,故溶質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②含有結晶水的物質溶于水,如CuSO4 5H2O溶于水后,結晶水轉化為溶劑,CuSO4為溶質。③當溶液發生化學變化時,反應后的溶液中的溶質不再是原物質。例如:將足量的鐵粉放入適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應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亞鐵而不是硫酸。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有些物質溶解時會使溶液溫度升高,如固體NaOH、濃硫酸、生石灰等(生石灰溶于水為化學放熱CaO+H2O=Ca(OH)2)有些物質溶解時會使溶液溫度降低,如固體NH4NO3等大多數固體物質溶解時溶液溫度基本不變,如固體NaCl等乳化現象乳濁液定義: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 生活中常見的如牛奶和豆漿等。特點:不穩定,靜置分層。乳化概念:洗滌劑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從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層,所形成的乳濁液穩定性增強的現象。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應用①洗滌:用乳化劑(洗滌劑)可以將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②農藥的使用:將農藥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劑后,再溶解在有機溶劑里,混合均勻后制成透明的液體叫乳油。生活中常見的乳化劑有肥皂、洗潔精、洗衣粉、洗衣液等溶解度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定義①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②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說明①要明確“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這兩個前提條件。溶液在某一溫度下和一定量溶劑里對某種固態溶質來說飽和了,但若改變溫度或改變溶劑的量,就可能使溶液變得不飽和。②溶液是否飽和只是對某一溶質而言。例如: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溶劑的食鹽飽和溶液,食鹽不能繼續溶解,但對于其他物質還可以溶解。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飽和溶液(大多數物質)不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極少數物質 如Ca(OH)2)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①溶液的濃、稀是根據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多少來劃分的,而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是按一定條件下溶質能否繼續溶解來劃分的,二者沒有必然聯系。②同種溶質在溫度一定時,飽和溶液一般比不飽和溶液“濃”故: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不飽和溶液既可能是濃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結晶結晶 固體物質從它的飽和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結晶的兩種方法①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 適用于固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的固體物質。如KNO3②蒸發結晶 適用于固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的固體物質。如NaCl結晶的應用 海水曬鹽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固體物質的溶解度①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符號為S②正確理解溶解度概念的要點條件 在一定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不指明溫度時溶解度沒有意義。標準 在100g溶劑里,這是概念中規定的標準,物質溶解量的多少與溶劑量的多少成正比,此處100g是指溶劑質量,而不是溶液質量。狀態 “飽和”規定只有在一定量溶劑中(100g)達到飽和時(溶解溶質的最大量),所溶解的溶質的量才是一個確定的值。單位 “g”因為溶解度實質上是溶質的質量。③影響因素內部因素:溶質和溶劑本身的性質外部因素:溫度,與溶劑量多少沒有關系,因為概念已經規定在100g溶劑里,所以在外部因素中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只與溫度有關。固體物質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①溶解性只是粗略說明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質的一種物理性質。②溶解度是衡量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里溶解性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度/g(20℃) <0.01 0.01~1 1~10 >10溶解性分類 難溶 微溶 可溶 易溶溶解度曲線概念: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在坐標系上表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溶解度曲線的意義①點:曲線上的點:表示物質在對應溫度時的溶解度。兩曲線交點:表示兩物質在某溫度時溶解度相等。②線:表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改變而變化的趨勢。③面:曲線下面的點:表示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曲線上面的點:表示溶液飽和且有未溶固體變化規律①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現在曲線“坡度”比較“陡”,如KNO3②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表現在曲線“坡度”比較“平”,如NaCl③極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表現在曲線“坡度”下降,如Ca(OH)2氣體溶解度定義:壓強為101kPa和一定溫度時,在1體積水里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影響因素①內部因素:溶質和溶劑本身的性質②外部因素:溫度和壓強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如燒水時有氣泡冒出。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溶液的配制配制方法及步驟配制方法 用固體和水配制 用濃溶液和水配制操作步驟 ①計算 ②稱量(量取)③溶解 ④裝瓶并貼標簽 ①計算 ②稱量(量取)③溶解 ④裝瓶并貼標簽常用儀器 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量筒、膠頭滴管 燒杯、玻璃棒、量筒、膠頭滴管導致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的原因天平使用不正確,如藥品、砝碼放反(稱量使用游碼),使藥品稱量質量偏小。量取水的過程中仰視讀數,使水量多了。燒杯不干燥,原來內部就有一些水。固體藥品中含有雜質等。導致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的原因天平使用不正確,如稱量前沒有調平衡,指針偏右,導致藥品稱量多。砝碼生銹量取水的過程中俯視讀數,使水量取少了將量筒中的水倒入燒杯中時,一部分灑在外面等。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方法步驟:溶解 過濾 蒸發溶解、過濾、蒸發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攪拌,加速溶解過濾:引流,防止液體外濺或沖破濾紙蒸發:攪拌,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過濾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燒杯、玻璃棒、漏斗過濾操作的要點可概括為:一貼:濾紙緊貼在漏斗內壁上二低: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液面低于濾紙邊緣三靠:盛液燒杯口緊靠在傾斜的玻璃棒中部,玻璃棒斜靠在三層濾紙一邊,漏斗下端緊靠接液燒杯內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