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鳳陽花鼓又叫雙條鼓,最初表現為兩個人,一人擊鼓,一人口唱小調,歌曲都是較為悲切的內容。舊時期的鳳陽旱澇災荒不斷,許多人唱著花鼓乞討為生,鳳陽花鼓也就成了當時討飯的象征。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牛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思考:舊時期的鳳陽歌帶給同學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如果老師給你們一個調色板,你會用什么樣的顏色來表達歌曲?灰色代表悲傷的心情;黑色代表當時社會的黑暗;棕色代表當時環境的蕭條。 苦難的生活總會過去,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如今的鳳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們看鳳陽如今的美好景象:鳳陽人民的生活條件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舊時期的鳳陽花鼓是乞討的象征,那新時期的鳳陽花鼓又有怎樣的變化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下新時期的鳳陽花鼓!改革開放以后鳳陽花鼓的形式和內容也隨之起了很大的變化,鳳陽花鼓成了人們自娛自樂的工具,凡是遇到喜事接待賓客時鳳陽人總要熱情的表演一番,鳳陽花鼓的名聲也越來越大,近年來還走出國門到外國演出獲得外國友人的贊譽。鳳陽花鼓有鳳陽“一絕”和“東方芭蕾”之美稱,并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的鳳陽歌和舊的鳳陽歌在歌曲的情緒上有什么變化?悲傷→歡快如果現在再給同學們一個調色板,你會用什么樣的顏色來表達這首歌曲?紅色請同學們再聽歌曲,你認為這首歌曲哪個地方最有意思?“得兒鈴鐺飄一飄”是歌曲的襯詞,襯詞是民歌的一大特點。其中“得兒”是模仿鼓震動的聲音,“得兒”是兒化音不能分開唱,“飄一飄”是鼓上的穗子。切 分 音強弱規律:弱 強 弱課后小結: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同學們了解了安徽民歌《鳳陽花鼓》,通過新舊兩首鳳陽歌的對比,感受到了歌曲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情緒,懂得了歌曲產生的時代背景,也明白了民歌的產生來源于生活。那么,老師希望同學們可以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去熱愛生活,發揚民族文化。同 學 們 再 見!張 老 師 再 見!用“大切分”節奏來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