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設問:有誰知道地球、月球、太陽的關系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地球是太陽的行星)今天我們要聽一首跟月亮有關的歌曲《小白船》現在認真傾聽,思考下面問題吧。1、歌曲里的小船指的是什么 2、在哪兒漂蕩 3、船上有什么 月亮銀河里桂花樹和白免再次聆聽,這首歌的演唱情緒怎樣?幾拍子?是什么樣的演唱形式?優美、舒情四三拍二聲部合唱小白船是朝鮮民歌,朝鮮民間音樂特點是什么呢?朝鮮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古國,長期以來,朝鮮人民在他們美麗的國土上,創作了,許多優美動人的民歌。朝鮮人民喜歡跳舞,很多民歌的音調和節奏常常和輕盈飄逸的舞蹈動作緊密結合,從旋律上來說,朝鮮音樂中多以mi lsol la為干音。節奏多屬于三拍子體系,八三、 四三、 八六拍等等。當然這三拍子節奏與朝鮮的語言也有關系, 朝鮮語言的重音安排往往形成前長后短或前短后長的節奏型。朝鮮民歌的曲調裝飾音很多,這也是朝鮮歌曲獨特的唱法。讓我們看著歌詞欣賞一遍。同學們覺得這首歌描寫的是什么?《小白船》是一首由尹克榮作詞、作曲,在我國流傳很廣的朝鮮童謠。歌曲描繪了孩子們對神秘宇宙的想像與探求,反映了孩.子們對美好世界的追求。這首歌以十分優美的旋律、寬廣舒展的節奏、鮮明的三拍子韻律,描繪了月亮在夜空中蕩漾的生動景象和美好神奇的意境。歌曲分為兩個樂段,第一個樂段比較深沉,第二樂段平穩、寧靜,最后一音出現最高音“do",把旋律推向高潮,突出了夜空的遼闊和神秘,然后歌曲又很快的回到了寧靜安謐的氣氛中去。觀察歌譜,做節奏小練習。噠 噠 噠 噠 噠噠噠 噠 噠根據四三拍的節奏特點四三拍 強 弱 弱現在讓我們學唱第一樂段,跟著鋼琴用“lu”哼唱旋律。同學們,音高很得非常準。先來做和小游戲吧。(1)同學們分兩組,一組三角鐵及拍手,另一組串鈴及拍腿,為教師范唱伴奏。(2)老師用串鈴為你們伴奏,同學們來歌唱吧。看看,小白船劃的好低,這就是第二個聲部,讓我們跟著鋼琴用“lu”來演唱現在讓我們看著歌詞完整演唱一遍。再次完整演唱,男生唱低聲部,女生唱高聲部。大家唱的真不錯,這么好聽的歌曲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它是在怎么樣的情況下被作者創作出來的吧。《小白船》的原型是朝鮮童謠《半月》 ,原本就是一首安魂曲.作者尹克榮很早便展示出了音樂天賦,1922年被選送到日本學習音樂,在日期間,尹克榮與朝鮮留學生交往密切,時任《兒童》雜志主編的方定煥也慕名而來,鼓勵尹克榮為失去本國音樂的朝鮮兒童創作童謠,兩人一拍即合。1923年9月,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有傳言說朝鮮人會借此趁火打劫,日本民眾開始搜捕朝鮮人,尹克榮也被關押,他深深感受到淪為亡國奴的滋味。被釋放后,尹克榮逃離日本回歸故土。1924年9月,尹克榮的姐夫去世,尹克榮看見她的姐姐常在白天的時候,孤寂地望向天空已出現的半月。受到啟發的尹克榮便以此為題材創作了《半月》,既描繪了姐姐失去親人的寂寥,也暗喻痛失國土的痛苦。尹克榮曾在訪問中談到,創作《半月》的困難在于最后一句,最終,他寫下了即“晨星來引路”的歌詞, 表示希望永遠都存在。《半月》吸收了日本音樂的特點,加上對亡人和故國的思念,所以不同于一般童謠,節奏舒緩、氣氛靜謐、略帶哀傷。不到一年,《半月》傳唱朝鮮半島,就連很多日本人也對此童謠贊不絕口,學著哼唱。在朝鮮的日子里,尹克榮不顧日軍禁令,偷偷以朝鮮話教授兒歌,多次被日軍抓了關押。1935年,尹克榮與第二任妻子渡過圖們江,來到中國東北教書, 一待就是10年。有一天,尹克榮在光明中學聽到了熟悉的歌聲,細聽之下居然是自己創作的《半月》,他訝異自己這首兒歌竟然已傳唱至中國。還有一次, 日本的歌唱宣傳隊到了尹克榮任教的學校表演,居然唱的是日文版《半月》,并聲稱那是一首日本歌曲,令尹克榮哭笑不得。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尹克榮也歷經曲折回到了家鄉,此后尹克榮開了一家布店,并繼續創作,留下了許多知名的兒歌。1951年,人在北京的朝鮮民運斗士金哲男(召昝臺),與朝鮮族作曲家金正平將《半月》譯成中文,并改名《小白船》,從此唱響中國南北。后來這首朝鮮童謠還被選入了音樂教材,登堂入室。自此,《小白船》 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童年必唱的一首童謠。知道了歌曲的背景,讓我們用優美的聲音完整演唱吧。《小白船》這首歌不僅讓我們受到了美的熏陶,還把我們帶入美麗的遐想之中,讓我們領略了廣袤無際的天空是那樣的神奇,那樣的充滿詩情畫意。老師愿同學們現在都努力學好本領,將來一定能夠坐上飛船去探索宇宙奧秘,隨《小白船》音樂列隊走出教室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