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抗美援朝一、教材分析本課是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成立后的對外戰爭。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封鎖和威脅下,進行抗美援朝,對鞏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有著重大意義。二、學情分析本課教育對象為八年級學生,該年齡段的學生自我意識迅速增強,有強烈的求知欲、表現欲,期待獲得教師、同伴的贊許和認可。三、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掌握黃繼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跡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戰爭的勝利,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大致過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歷史意義。(二)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利用教材提供的戰役示意圖和圖片,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實分析史實。(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理解志愿軍戰士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認識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鮮參戰是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其性質是反對侵略的正義戰爭。四、重點難點重點:戰斗英雄黃機關、邱少云的英雄事跡;“最可愛的人”難點: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五、教學準備PPT課件、《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視頻等相關史料。六、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回顧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基本內容,再讓學生閱讀單元導語。提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政府通過哪些措施鞏固新生政權的?學生:通過土地改革運動和抗美援朝戰爭來鞏固新中國政權的。教師:可以分為內部措施和外部措施:內部措施是土地改革運動;外部措施是抗美援朝戰爭。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抗美援朝戰爭。由此導入新課。(二)教學經過1.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出示史料,請同學們結合教材,歸納總結有關知識點。教師:請同學們根據教材第一段內容,概括抗美援朝前的背景。學生1: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達到中朝邊境線。學生2:美軍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中國邊境城市。學生3:美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學生4: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請求中國派兵援助。(教師總結概述抗美援朝前的背景)設問:如果你是毛澤東主席的參謀,你認為我國應不應該出兵朝鮮進行援助?學生:(……)(2)出示毛澤東、彭德懷關于出兵朝鮮的講話,得出抗美援朝戰爭的目的:保家衛國。此處教師帶領學生分析史料,了解毛澤東、彭德懷是支持抗美援朝,但在根本上是為了保家衛國。(3)出示表格,讓學生根據教材第二段內容填寫完整。戰爭名稱 抗美援朝出兵時間 1950年10月部隊名稱 中國人民志愿軍司 令 員 彭德懷(4)出示《五次戰役》形勢圖通過地圖,讓學生直觀感受中國人民志愿軍從中朝邊境線鴨綠江把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打回到“三八線”附近,提升學生的民族氣節,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5)引導學生找出結果,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并讓全體學生大聲朗讀,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6)出示史料,分組討論,得出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原因。教師:請同學們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教材,說出你自己的認識。小組1: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小組2:中國共產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小組3:抗美援朝是正義的。(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教師: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了,那么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又有哪些意義呢?請同學們從教材中找出。學生:……教師:請同學們一起朗讀一遍。學生:(齊讀)2.戰斗英雄黃繼光和邱少云出示上甘嶺史料,感受戰爭的慘烈,出示黃繼光、邱少云的史料,感受英雄的偉大。出示《誰是最可愛的人》和《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感受軍人的靈魂,并激發對軍人的崇敬之情。教師: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事跡體現了什么精神?人們為什么稱中國人民志愿軍為“最可愛的人”?學生1: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進而國際主義精神。學生2:因為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這場戰爭,伸張了正義,援助了朝鮮,保衛了祖國,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崇高的榮譽。(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三)課堂小結教師帶領學生通過板書對教材知識進行簡單梳理。七、板書設計第2課 抗美援朝一、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1.背景2.目的3.出兵概況4.過程5.結果6.勝利原因及意義二、戰斗英雄黃繼光和邱少云1.中國人民志愿軍精神2.為什么被稱為“最可愛的人”八、教學反思本課內容安排較為充分,但講述方式的吸引力還不足,課堂活動的設計還需進一步優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