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教案【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掌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及主要內容;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記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間,理解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經過。二、能力目標1. 通過收集新中國成立的史料,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資料的能力。2.通過組織學生自學歸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會議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歸納歷史事件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我們偉大祖國的歷史有進一步的了解,認識到新中國建立的不易,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的理想。2. 加深對國旗、國歌的認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開國大典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難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同學們,我們上學期結束了中國近代史的學習。在你們的記憶中,中國近代史是一部怎樣的歷史 (學生可能回答:屈辱史,血淚史,挨打史,抗爭史,探索史,老師加以肯定)那么,本學期我們將學習中國現代史內容,中國現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的歷史。這一時期是中國人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探索與發展中國,使中國走向富強、民主、自立的一段發展史。我們將現代史分為以下幾個時期: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1949—1956)、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時期(1956—1966)、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1978—今)。拿破侖曾說過,“中國是一只睡獅,一旦它醒來,整個世界都會為之顫抖” ,那中國這個睡獅是何時醒過來的?中國人站起來的標志是什么?講授新課一.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教師:出示材料,毛主席與周總理對話中說的進京趕考什么?考試試題是什么?學生回答: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教師:出示問題,要求師友互助,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新中國的正式成立做了多方面的準備,做了哪些準備呢?思考: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 ②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主要內容(通過的綱領、作出的決定等)。③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意義。學生:師友互助,回答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是:一個文件:《共同綱領》;一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一個主席:毛澤東;一面國旗:五星紅旗;一首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一個首都:北京;一座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教師補充講解《共同綱領》的作用(臨時憲法)、政協會議召開的意義(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重要準備)。討論:五星紅旗含義、為什么把《義勇軍進行曲》定為國歌 有人認為“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句歌詞不太合適,建議修改一下。你們認為呢?小組討論,然后派代表發言。教師: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只是規定《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1982年12月4日經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決議,正式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探究:閱讀《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請回答:《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中“三年以來”、“三十年以來”、“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別指的是什么歷史時期?分別以什么歷史事件為開端的?①解放戰爭:1946年國民黨軍進攻中原解放區②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③中國近代史: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過渡: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充分的準備。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成功舉行,它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開國大典教師:播放開國大典視頻。學生:閱讀課本,描述開國大典的經過。教師:在開國大典中,54門大炮齊鳴28響。這隆隆的炮聲,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那么同學們,你們知道此時為什么要用54門禮炮,為什么要鳴28響?學生:54代表當時參加開國大典的54個民族(也有人說代表參加一屆政協會議的54個團體;還有人認為是紀念五四運動,因為它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28響代表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建立走過的28年歷程。思考:同學們,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那么,新中國的成立有什么偉大的歷史意義?學生:國內意義: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②結束了一百年來中國人民被壓迫被奴役的屈辱歷史,③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國際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西藏和平解放教師:新中國成立后如何鞏固新生政權?學生:繼續解放全中國。教師:我國大陸地區最后解放的地區是哪里?學生:西藏教師:我們學過很多關于西藏的知識,同學回答一下,如何證明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學生1:唐朝: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聯姻,唐與吐蕃和同為一家.學生2:元朝:設宣政院管理西藏學生3:清朝:順治帝冊封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康熙帝冊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雍正帝設駐藏大臣、乾隆帝設置金瓶掣簽制度。教師:那我們何時收回的西藏?有何意義?學生:閱讀課文,概括總結,1951年,人物阿沛·阿旺晉美,祖國大陸獲得統一。三、課堂小結學生歸納總結,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充分的準備,開國大典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國百年巨變告訴我們,只有國家強大了,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會實現經濟的騰飛、民族的復興。【板書設計】準 備 新中國成立 鞏固政治協 西藏和平解放商會議 開國大典【教學反思】在本課教學過程中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轉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探究學習、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