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杭州市高橋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卷(歷社部分)一、單項選擇題1.(2022九上·杭州期中)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 )A.古代埃及國土面積縮小 B.古代埃及王權的逐漸衰落C.尼羅河水量變少 D.社會矛盾激化2.(2022九上·杭州期中)兩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下列屬于這一地區文明成果的是( )①楔形文字 ②司母戊鼎 ③《漢謨拉比法典》 ④金字塔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3.(2022九上·杭州期中)某《民法典》規定:“剎帝利辱罵了婆羅門要罰款100帕那(銀錢單位),吠舍罵了要罰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羅罵了,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這一規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 )A.種姓制度 B.津貼制度 C.封建制度 D.君主專制4.(2022九上·杭州期中)某學校中學生研學旅行,看到了下面的廣告,其中符合歷史事實的一句廣告詞是( )A.沿尼羅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領略胡夫金字塔的壯美B.在兩河流域駐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賞古巴比倫城遺址C.在恒河沿岸觀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風采D.參觀羅馬歷史博物館,看萬神殿、斗獸場,感嘆邁錫尼文明的魅力5.(2022九上·杭州期中)在伯里克利時期,審理司法案件時,每個陪審團最低不少于201人。遇有重要案件,則由兩個或三個陪審團合庭審理。某一案件歸哪個陪審團審理,是在庭審的早晨抽簽決定的。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擴大公民參政的機會 B.力保司法的公平公正C.彌補法律條文的漏洞 D.維護陪審法庭的地位6.(2022九上·杭州期中)亞歷山大東征時,沿途興建了許多希臘式的建筑。為了擴大帝國統治的社會基礎,亞歷山大竭力推行馬其頓人與東方人融合的政策,積極倡導馬其頓人與東方女子通婚。東征建立帝國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倫的文學、數學知識也傳入了希臘。這說明( )A.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來源于戰爭B.和平往來促進文明的交融C.地區沖突導致了文明的衰落D.征服戰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明的傳播7.(2022九上·杭州期中)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公元前2世紀末,當你以一位學者的身份前往羅馬共和國考察時,你不能看到的現象是( )A.國家的最高官職是元首 B.公民享有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利C.羅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權 D.奴隸制盛行.奴隸沒有政治權利8.(2022九上·杭州期中)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對世界古代史的推論符合史實的有( )選項 史實 推論① 羅馬保民官的設立 平民對貴族斗爭取得一定的勝利② 《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③ 羅馬在“布匿戰爭”中取勝 是征服地中海地區的重要一步④ 羅馬爆發斯巴達克奴隸起義 加速了羅馬帝國的衰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2022九上·杭州期中)德謨克利特出現在希臘的100德拉克馬的舊紙幣上。其最主要的成就是( )A.寫出著名的文學作品《荷馬史詩》B.創作了《擲鐵餅者》C.提出了“原子論”D.創立了邏輯學科10.(2022九上·富陽月考)歷法是用年、月、日計算時間的方法。下列有關我國目前使用的“公歷”緣起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來源:羅馬歷法來源于古巴比倫的太陰歷②編制:凱撒命人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③確立: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④地位:儒略歷后來成為現代公歷的基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1.(2022九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謨拉比法典》規定:如果被盜竊的牛、羊、驢或者是豬屬于寺廟或者皇室,盜竊者將作出三十倍的賠償;如果它們屬于國王的公民,盜竊者將作出十倍賠償;如果竊賊無力賠償,將以死抵罪。材料二:羅馬法以其法理精深、體系完備著稱于世……如果離開了古代羅馬發達的商品經濟,羅馬法要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羅馬共和國末年,自然法思想從希臘傳入羅馬。西塞羅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統化、理論化,使之成為具有影響深遠的羅馬法的理論基礎。羅馬也就成為了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為自己意圖服務的民族。羅馬皇帝認識到,其統治不僅僅靠武力,還要靠法律來維護。——摘編自譚建華《羅馬法發達之成因探析》材料三: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發展初期所需要的現成法律形式,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法制于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現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1)根據材料一,指出《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漢謨拉比法典》在法制發展史上的地位。(2)根據材料二,歸納羅馬法“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概括指出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12.(2022九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做重要報告,報告回顧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十年來做了我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材料二:共產黨二十大報告同時指出,今后工作的方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僅僅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1)材料一中提到“我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請你說說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存在哪些現實問題、主要矛盾需要我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去全面深化改革?(2)結合“共享發展成果”的內容,談談材料二中共產黨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由。13.(2022九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制度】材料一:2022年的 “兩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活力的集中體現。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共有2951名代表出席,這些代表都是廣大選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代表們的議案直指脫貧攻堅、環境治理、養老改革等群眾最為關切的問題,成了群眾意見、建議最為集中的表達。【中國速度】材料二:高質量發展平穩推進,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萬億元;增長 8.1%、人均將邁上12551萬美元的臺階。【中國高度】材料三:近幾年中國科技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嫦娥四號在人類歷史是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入列、長征 5號“胖 5”首飛成功 。中國政府一直重視科技創新,重視創新型人才引進;中國企業也一直探索從“制造”向“智造”轉型的經驗。(1)材料中“這些代表都是廣大選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體現了我國哪一政治制度?(2)材料二中的數據說明了什么?(3)結合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政府和企業相關做法的合理性。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外觀宏偉設計精巧,象征著他們的權勢和神圣性。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這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古代埃及王權的逐漸衰落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埃及的金字塔,要求理解掌握相關史實。2.【答案】B【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3500年以后,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隸制小國。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楔子文字,后來被西亞古代各民族所采用。因此①③屬于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②司母戊鼎是黃河流域的文明成果;④金字塔是尼羅河流域的文明成果。B項①③屬于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掌握四大文明古國的文明成果。3.【答案】A【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等信息可知,題干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種姓制度。雅利安人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了不同等級,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根據這個制度,社會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祭司和貴族;第二等級剎帝利,包含的是國王、武士、官吏。第三等級吠舍,包含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第四等級首陀羅,主要是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A項種姓制度是題干規定反映的制度,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印度的種姓制度,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4.【答案】A【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在非洲東北部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農業種植,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河流兩岸陸續出現了幾十個奴隸制小國大約,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奴隸制國家建立,故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金字塔是非洲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驕傲。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圖形表示事務,通常被刻在廟墻、宗教紀念物和紙草上。古埃及象形文字對以后的字母文字產生了重要的影響。A項沿尼羅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領略胡夫金字塔的壯美符合歷史事實,符合題意;B項在兩河流域駐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賞古巴比倫城遺址與史實不符,佛教文化是古印度的文明,不符合題意;C項在恒河沿岸觀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風采與史實不符,楔形文字是西亞兩河流域的文明,不符合題意;D項參觀羅馬歷史博物館,看萬神殿、斗獸場,感嘆邁錫尼文明的魅力與史實不符,邁錫尼文明是古希臘文明,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亞非文明古國的文明成就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古代重要文明古國的相關史實。5.【答案】B【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解析】【分析】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在司法審判上,嚴格規定陪審團的人數,且要求當天早上抽簽決定某一案件的陪審團,重大案件則需要2~3個陪審團來合庭審理。這么做,就是為了維護司法的公平公正,防止司法被操縱和作弊,以及避免錯誤的判決。ACD三項都不是題干做法的目的,不符合題意;B項力保司法的公平公正是題干做法的目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6.【答案】D【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從西亞、北非、中亞一直打到南亞的印度,給廣大地區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但同時,亞歷山大在東征的沿途,興建了許多希臘式的建筑,同時鼓勵馬其頓人與東方人融合,這就在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傳播。東征不僅促進了希臘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也開啟了地中海沿岸部分地區的希臘化時代。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征服戰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明的傳播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亞歷山大東征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7.【答案】A【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公元前2世紀末羅馬處于共和國時期,當時公民享有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利。國家沒有國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機構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職是執政官不是元老。A項國家的最高官職是元首不能看到,符合題意;BCD三項都可能看到,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的社會特征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羅馬共和國的社會特征。8.【答案】A【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發動奴隸起義,起義隊伍迅速發展,聲勢浩大,多次打敗羅馬軍團,雖然最終被血腥鎮壓下去,但在斯巴達克起義的沉重打擊下,羅馬共和國進一步衰落,故④錯誤,排除。A項①②③推論符合史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共和國的衰落,要求具備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9.【答案】C【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解析】【分析】德謨克里特是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子唯物論學說的創始人之一。德謨克里特的最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A項寫出著名的文學作品《荷馬史詩》的是希臘盲人荷馬,不符合題意;B項創作了《擲鐵餅者》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不屬于哲學成就,不符合題意;C項提出了“原子論”的德謨克利特最主要的成就,符合題意;D項創立了邏輯學科的是亞里士多德,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德謨克利特的成就及學生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德謨克里特的主要成就。10.【答案】D【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46年,羅馬統治者凱撒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羅馬的歷法來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陽歷。今天世界通用的現行公歷中,二月只有28天或29天,這一現象起源于儒略歷。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儒略歷后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①說法錯誤,排除。D項②③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凱撒和儒略歷。掌握相關基礎知識。11.【答案】(1)實質: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地位:《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古代羅馬繁榮的商品經濟;自然法思想的影響和指導,法學家們(西塞羅等人)的努力;羅馬統治者的重視。(3)羅馬法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是近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基礎;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許多國家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都源于羅馬法。【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如果被盜竊的牛、羊、驢或者是豬屬于寺廟或者皇室,盜竊者將作出三十倍的賠償;如果它們屬于國王的公民,盜竊者將作出十倍賠償;如果竊賊無力賠償,將以死抵罪”可知,《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保護私有財產。《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2)根據材料二中的“……如果離開了古代羅馬發達的商品經濟,羅馬法要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可知,羅馬法“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的原因是古代羅馬繁榮的商品經濟;根據材料二中的“……羅馬共和國末年,自然法思想從希臘傳入羅馬……西塞羅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統化、理論化,使之成為具有影響深遠的羅馬法的理論基礎”可知,羅馬法“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的原因是自然法思想的影響和指導,法學家們(西塞羅等人)的努力;根據材料二中的“羅馬皇帝認識到,其統治不僅僅靠武力,還要靠法律來維護”可知,羅馬法“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的原因是羅馬統治者的重視。(3)根據材料三“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發展初期所需要的現成法律形式,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法制于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現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可知,羅馬法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是近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基礎;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許多國家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都源于羅馬法。故答案為:(1)實質: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地位:《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古代羅馬繁榮的商品經濟;自然法思想的影響和指導,法學家們(西塞羅等人)的努力;羅馬統治者的重視。(3)羅馬法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是近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基礎;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許多國家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都源于羅馬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羅馬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具備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12.【答案】(1)現實問題: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協調。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2)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看經濟的發展狀況,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知識點】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解析】【分析】(1)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現實問題。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2)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生動體現。衡量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故答案為:(1)現實問題: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協調。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2)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看經濟的發展狀況,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主要矛盾,民生問題等,解答時要緊密聯系教材相關知識,綜合作答。13.【答案】(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說明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3)政府:重視科技創新、引進創新型人才體現政府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體現創新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體現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等企業:從“制造”向“智造”轉型體現企業依靠科技進步,提升創新能力;說明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致勝之道;說明企業不能跟著別人走,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知識點】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解析】【分析】(1)材料中“這些代表都是廣大選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體現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材料二“高質量發展平穩推進,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 114萬億元;增長 8.1%”說明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材料二“人均將邁上12551萬美元的臺階”說明無關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3)我國政府重視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重視科技創新、引進創新型人才,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致勝之道,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故答案為:(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說明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3)政府:重視科技創新、引進創新型人才體現政府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體現創新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體現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等。企業:從“制造”向“智造”轉型體現企業依靠科技進步,提升創新能力;說明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致勝之道;說明企業不能跟著別人走,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改革開放,創新等相關知識。需聯系具體的材料和課本知識綜合思考作答即可。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杭州市高橋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卷(歷社部分)一、單項選擇題1.(2022九上·杭州期中)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 )A.古代埃及國土面積縮小 B.古代埃及王權的逐漸衰落C.尼羅河水量變少 D.社會矛盾激化【答案】B【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外觀宏偉設計精巧,象征著他們的權勢和神圣性。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這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古代埃及王權的逐漸衰落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埃及的金字塔,要求理解掌握相關史實。2.(2022九上·杭州期中)兩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下列屬于這一地區文明成果的是( )①楔形文字 ②司母戊鼎 ③《漢謨拉比法典》 ④金字塔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3500年以后,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隸制小國。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楔子文字,后來被西亞古代各民族所采用。因此①③屬于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②司母戊鼎是黃河流域的文明成果;④金字塔是尼羅河流域的文明成果。B項①③屬于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掌握四大文明古國的文明成果。3.(2022九上·杭州期中)某《民法典》規定:“剎帝利辱罵了婆羅門要罰款100帕那(銀錢單位),吠舍罵了要罰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羅罵了,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這一規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 )A.種姓制度 B.津貼制度 C.封建制度 D.君主專制【答案】A【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等信息可知,題干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種姓制度。雅利安人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了不同等級,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根據這個制度,社會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祭司和貴族;第二等級剎帝利,包含的是國王、武士、官吏。第三等級吠舍,包含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第四等級首陀羅,主要是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A項種姓制度是題干規定反映的制度,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印度的種姓制度,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4.(2022九上·杭州期中)某學校中學生研學旅行,看到了下面的廣告,其中符合歷史事實的一句廣告詞是( )A.沿尼羅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領略胡夫金字塔的壯美B.在兩河流域駐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賞古巴比倫城遺址C.在恒河沿岸觀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風采D.參觀羅馬歷史博物館,看萬神殿、斗獸場,感嘆邁錫尼文明的魅力【答案】A【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在非洲東北部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農業種植,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河流兩岸陸續出現了幾十個奴隸制小國大約,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奴隸制國家建立,故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金字塔是非洲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驕傲。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圖形表示事務,通常被刻在廟墻、宗教紀念物和紙草上。古埃及象形文字對以后的字母文字產生了重要的影響。A項沿尼羅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領略胡夫金字塔的壯美符合歷史事實,符合題意;B項在兩河流域駐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賞古巴比倫城遺址與史實不符,佛教文化是古印度的文明,不符合題意;C項在恒河沿岸觀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風采與史實不符,楔形文字是西亞兩河流域的文明,不符合題意;D項參觀羅馬歷史博物館,看萬神殿、斗獸場,感嘆邁錫尼文明的魅力與史實不符,邁錫尼文明是古希臘文明,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亞非文明古國的文明成就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古代重要文明古國的相關史實。5.(2022九上·杭州期中)在伯里克利時期,審理司法案件時,每個陪審團最低不少于201人。遇有重要案件,則由兩個或三個陪審團合庭審理。某一案件歸哪個陪審團審理,是在庭審的早晨抽簽決定的。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擴大公民參政的機會 B.力保司法的公平公正C.彌補法律條文的漏洞 D.維護陪審法庭的地位【答案】B【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解析】【分析】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在司法審判上,嚴格規定陪審團的人數,且要求當天早上抽簽決定某一案件的陪審團,重大案件則需要2~3個陪審團來合庭審理。這么做,就是為了維護司法的公平公正,防止司法被操縱和作弊,以及避免錯誤的判決。ACD三項都不是題干做法的目的,不符合題意;B項力保司法的公平公正是題干做法的目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6.(2022九上·杭州期中)亞歷山大東征時,沿途興建了許多希臘式的建筑。為了擴大帝國統治的社會基礎,亞歷山大竭力推行馬其頓人與東方人融合的政策,積極倡導馬其頓人與東方女子通婚。東征建立帝國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倫的文學、數學知識也傳入了希臘。這說明( )A.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來源于戰爭B.和平往來促進文明的交融C.地區沖突導致了文明的衰落D.征服戰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明的傳播【答案】D【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從西亞、北非、中亞一直打到南亞的印度,給廣大地區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但同時,亞歷山大在東征的沿途,興建了許多希臘式的建筑,同時鼓勵馬其頓人與東方人融合,這就在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傳播。東征不僅促進了希臘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也開啟了地中海沿岸部分地區的希臘化時代。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征服戰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明的傳播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亞歷山大東征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7.(2022九上·杭州期中)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公元前2世紀末,當你以一位學者的身份前往羅馬共和國考察時,你不能看到的現象是( )A.國家的最高官職是元首 B.公民享有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利C.羅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權 D.奴隸制盛行.奴隸沒有政治權利【答案】A【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公元前2世紀末羅馬處于共和國時期,當時公民享有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利。國家沒有國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機構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職是執政官不是元老。A項國家的最高官職是元首不能看到,符合題意;BCD三項都可能看到,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的社會特征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羅馬共和國的社會特征。8.(2022九上·杭州期中)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對世界古代史的推論符合史實的有( )選項 史實 推論① 羅馬保民官的設立 平民對貴族斗爭取得一定的勝利② 《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③ 羅馬在“布匿戰爭”中取勝 是征服地中海地區的重要一步④ 羅馬爆發斯巴達克奴隸起義 加速了羅馬帝國的衰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發動奴隸起義,起義隊伍迅速發展,聲勢浩大,多次打敗羅馬軍團,雖然最終被血腥鎮壓下去,但在斯巴達克起義的沉重打擊下,羅馬共和國進一步衰落,故④錯誤,排除。A項①②③推論符合史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共和國的衰落,要求具備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9.(2022九上·杭州期中)德謨克利特出現在希臘的100德拉克馬的舊紙幣上。其最主要的成就是( )A.寫出著名的文學作品《荷馬史詩》B.創作了《擲鐵餅者》C.提出了“原子論”D.創立了邏輯學科【答案】C【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解析】【分析】德謨克里特是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子唯物論學說的創始人之一。德謨克里特的最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A項寫出著名的文學作品《荷馬史詩》的是希臘盲人荷馬,不符合題意;B項創作了《擲鐵餅者》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不屬于哲學成就,不符合題意;C項提出了“原子論”的德謨克利特最主要的成就,符合題意;D項創立了邏輯學科的是亞里士多德,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德謨克利特的成就及學生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德謨克里特的主要成就。10.(2022九上·富陽月考)歷法是用年、月、日計算時間的方法。下列有關我國目前使用的“公歷”緣起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來源:羅馬歷法來源于古巴比倫的太陰歷②編制:凱撒命人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③確立: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④地位:儒略歷后來成為現代公歷的基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46年,羅馬統治者凱撒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羅馬的歷法來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陽歷。今天世界通用的現行公歷中,二月只有28天或29天,這一現象起源于儒略歷。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歷法,儒略歷后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①說法錯誤,排除。D項②③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凱撒和儒略歷。掌握相關基礎知識。二、非選擇題11.(2022九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謨拉比法典》規定:如果被盜竊的牛、羊、驢或者是豬屬于寺廟或者皇室,盜竊者將作出三十倍的賠償;如果它們屬于國王的公民,盜竊者將作出十倍賠償;如果竊賊無力賠償,將以死抵罪。材料二:羅馬法以其法理精深、體系完備著稱于世……如果離開了古代羅馬發達的商品經濟,羅馬法要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羅馬共和國末年,自然法思想從希臘傳入羅馬。西塞羅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統化、理論化,使之成為具有影響深遠的羅馬法的理論基礎。羅馬也就成為了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為自己意圖服務的民族。羅馬皇帝認識到,其統治不僅僅靠武力,還要靠法律來維護。——摘編自譚建華《羅馬法發達之成因探析》材料三: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發展初期所需要的現成法律形式,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法制于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現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1)根據材料一,指出《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漢謨拉比法典》在法制發展史上的地位。(2)根據材料二,歸納羅馬法“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概括指出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答案】(1)實質: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地位:《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古代羅馬繁榮的商品經濟;自然法思想的影響和指導,法學家們(西塞羅等人)的努力;羅馬統治者的重視。(3)羅馬法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是近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基礎;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許多國家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都源于羅馬法。【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如果被盜竊的牛、羊、驢或者是豬屬于寺廟或者皇室,盜竊者將作出三十倍的賠償;如果它們屬于國王的公民,盜竊者將作出十倍賠償;如果竊賊無力賠償,將以死抵罪”可知,《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保護私有財產。《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2)根據材料二中的“……如果離開了古代羅馬發達的商品經濟,羅馬法要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可知,羅馬法“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的原因是古代羅馬繁榮的商品經濟;根據材料二中的“……羅馬共和國末年,自然法思想從希臘傳入羅馬……西塞羅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統化、理論化,使之成為具有影響深遠的羅馬法的理論基礎”可知,羅馬法“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的原因是自然法思想的影響和指導,法學家們(西塞羅等人)的努力;根據材料二中的“羅馬皇帝認識到,其統治不僅僅靠武力,還要靠法律來維護”可知,羅馬法“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的原因是羅馬統治者的重視。(3)根據材料三“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發展初期所需要的現成法律形式,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法制于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現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可知,羅馬法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是近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基礎;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許多國家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都源于羅馬法。故答案為:(1)實質: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地位:《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古代羅馬繁榮的商品經濟;自然法思想的影響和指導,法學家們(西塞羅等人)的努力;羅馬統治者的重視。(3)羅馬法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是近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基礎;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許多國家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訟原則都源于羅馬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羅馬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具備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12.(2022九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做重要報告,報告回顧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十年來做了我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材料二:共產黨二十大報告同時指出,今后工作的方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僅僅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1)材料一中提到“我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請你說說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存在哪些現實問題、主要矛盾需要我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去全面深化改革?(2)結合“共享發展成果”的內容,談談材料二中共產黨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由。【答案】(1)現實問題: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協調。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2)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看經濟的發展狀況,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知識點】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解析】【分析】(1)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現實問題。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2)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生動體現。衡量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故答案為:(1)現實問題: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協調。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2)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看經濟的發展狀況,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主要矛盾,民生問題等,解答時要緊密聯系教材相關知識,綜合作答。13.(2022九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制度】材料一:2022年的 “兩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活力的集中體現。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共有2951名代表出席,這些代表都是廣大選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代表們的議案直指脫貧攻堅、環境治理、養老改革等群眾最為關切的問題,成了群眾意見、建議最為集中的表達。【中國速度】材料二:高質量發展平穩推進,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萬億元;增長 8.1%、人均將邁上12551萬美元的臺階。【中國高度】材料三:近幾年中國科技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嫦娥四號在人類歷史是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入列、長征 5號“胖 5”首飛成功 。中國政府一直重視科技創新,重視創新型人才引進;中國企業也一直探索從“制造”向“智造”轉型的經驗。(1)材料中“這些代表都是廣大選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體現了我國哪一政治制度?(2)材料二中的數據說明了什么?(3)結合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政府和企業相關做法的合理性。【答案】(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說明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3)政府:重視科技創新、引進創新型人才體現政府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體現創新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體現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等企業:從“制造”向“智造”轉型體現企業依靠科技進步,提升創新能力;說明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致勝之道;說明企業不能跟著別人走,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知識點】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解析】【分析】(1)材料中“這些代表都是廣大選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體現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材料二“高質量發展平穩推進,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 114萬億元;增長 8.1%”說明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材料二“人均將邁上12551萬美元的臺階”說明無關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3)我國政府重視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重視科技創新、引進創新型人才,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致勝之道,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故答案為:(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說明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3)政府:重視科技創新、引進創新型人才體現政府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體現創新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體現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等。企業:從“制造”向“智造”轉型體現企業依靠科技進步,提升創新能力;說明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致勝之道;說明企業不能跟著別人走,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改革開放,創新等相關知識。需聯系具體的材料和課本知識綜合思考作答即可。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高橋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橋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