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第三課 盛唐氣象【教學目標】唯物史觀:唐朝開明政策與盛唐氣象之間的關系;唐朝時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繁榮。史料證實:通過史料:圖片、文獻資料的整理閱讀和鑒賞,分析相關現象出現的原因。歷史解釋:通過文成公主入藏的學習,體會文成公主對漢藏團結的歷史貢獻。時空觀念:體會唐朝三大詩人生活的背景和親身經歷不同,成就了不同的詩歌風格。家國情懷: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朝的民族交往和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成就了唐朝時期獨特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為世界作出的偉大貢獻,增強學生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重難點】重點:1、經濟繁榮2、民族交往與交融難點:民族交往與交融【教學方法】PPT教學法、講解法、自主學習法、史料討論探究法、問題探究法、小組討論教學法【學情分析】初一學生通過上期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次大一統時期的秦漢歷史、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這為本單元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使學生具備了學習隋唐歷史的條件。對于本單元零散的知識點,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用歷史的方法,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歷史知識,形成知識的系統性。七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知識儲備和價值觀形成時期,對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趨勢不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歷史,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使之形成唯物史觀、培養正確的時空觀念及家國情懷。【導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我國封建社會呈現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那么,當時的社會繁榮的到什么程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三課——盛唐氣象。【講授新課】知識點一:經濟的繁榮唐朝經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農業、手工業、商業1、農業:請同學們觀察課本曲轅犁和筒車的圖片后回答:(1)分別說出其名稱及其功能。學生回答后老師總結:唐代的曲轅犁,設計巧妙,輕便靈活,回轉省力,能夠適應深耕和淺耕的不同需要。曲轅犁與當時世界上使用的犁相比,制作精巧,便于回轉,操作方便,堪稱第一。它是唐代勞動人民對耕犁的重大改進,在耕犁上有劃時代的意義。筒車又叫水轉筒車,是唐朝發明的一種利用水流推動轉輪來提水的新型的灌溉工具。自轉不息、終夜有聲的筒車,可以隨水流自行轉動,并且竹筒可以把水由低處汲到高處,這又節省了人力,又提高了勞動效率。一般情況下一晝夜能灌田一頃。(2)這些農具出現時,我國農業上還有哪些成就?農業發展的表現:①墾田面積逐漸擴大;②重視興修水利,全國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過渡)新農具的廣泛使用推動了農業的發展,而農業的發展又又極大的推動; 手工業的發展。2.手工業的發達師:“唐朝絲織業和陶瓷業發展迅速。你能說說唐代絲織業、陶瓷業技術的高超表現在哪里嗎?”[展示:唐朝的一些絲織品和陶瓷(唐三彩)]生:絲織業:品種繁多,工藝水平高,其中蜀錦以色彩艷麗、紋飾精美冠于全國。陶瓷業:以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著名。其他:造船業、礦冶業、造紙業等都頗具規模。師:農業、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唐朝商業的繁榮。3.商業的繁榮師:今天我們一起去游覽一個地方﹣﹣長安城,去領略它宏大的規模、富麗的裝扮和繁榮的商業吧!師:唐都長安宏偉富麗。城內有市,是商業區,坊是居民住宅區,市坊分開。位于城中央的朱雀大街,把長安城分成對稱的東西兩半,分設東市和西市。市內店鋪林立,有200多種行業,四方珍奇云集,繁華異常。尤其是西市,外商的店鋪很多,西域的胡人在出售甘甜的葡萄酒,波斯商人在買賣珠寶,賣胡餅的西域姑娘跳起胡旋舞......。地位:唐都長安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國內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中心,是國際性的大城市。長安的繁榮,反映了唐朝城市和商業的發展,是唐朝社會經濟發展的標志之一。師:促使唐朝經濟繁榮的因素有哪些?生:如先進的生產工具——曲轅犁和筒車的發明與使用、安定的政治環境、開明的統治政策、富有成效的社會改革、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等。師:唐朝前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繁榮,號稱“盛世”。同時,在我國古代民族交往史上,唐朝以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友好地對待各少數民族,也堪稱歷世王朝的典范。知識點二、民族交往與交融請同學們閱讀相關內容,(思考)唐朝時民族交往與交融的方式有哪些?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當時北方和西北地區的各族首領尊其稱為“天可汗”。而其繼承者也秉承開明的原則。唐朝時民族交往和交融的方式包括:戰爭、冊封、設管理機構、聯姻、任職。戰爭:唐初突厥經常南下騷擾,貞觀年間,唐太宗先后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冊封:唐玄宗冊封渤海國首領為渤海郡王;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設管理機構:唐朝先后設置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任職:有很多重要的官職由少數民族人士擔任。聯姻:材料一“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應來西藏。蓮花大壩不用怕,百匹駿馬迎接您。高聳雪山不用怕,百頭牦牛迎接您。鼻騰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 。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提問:你知道上述兩則材料都反映了唐朝與哪個民族的友好交往?材料一中所說的“公主”是誰?她“答應去西藏”是指什么事?這件事發生在哪個皇帝統治時期?材料二中的“外甥”是誰?為什么說是“先皇帝舅宿親“” “和同為一家”這句話說明了什么?歸納拓展1)吐蕃的統一:唐太宗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的各個部落,定都邏些,實行了一系列發展生產、改革制度的措施。2)文成公主入吐蕃(1)史實:松贊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2)意義: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3)唐中宗時,吐蕃贊普尺帶珠丹與唐朝和親,迎娶了金城公主,他上書唐朝皇帝說:唐蕃“已經合同為一家”。知識點三:開放的社會風氣唐朝時,經濟繁榮、民族關系友好、對外交流廣泛,國力強盛的唐代會出現怎樣的社會生活風貌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下列幾組資料,說出你的感受與體會。資料一:多媒體展示一組反映唐代婦女騎馬、打球、射箭、下棋等活動的圖片。學生觀察、思考、回答。教師點評、歸納:唐代婦女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資料二:多媒體展示:敦煌文書中的"放妻文書"。生:閱讀、思考、回答。師點評、歸納:唐代人對婚姻的態度比較開放。資料三:一組反映唐代桌、椅、床、食品等方面的圖片,并作適當說明。生:觀察、思考、回答。師點評、歸納:唐代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數民族的影響,具有兼容并包的特點。追問:唐代社會生活為什么具有這樣的特點?生:思考、回答。師點評、總結:唐代遼闊的疆域、強盛的國力、開明寬容的民族文化政策和廣泛的對外交流,為社會風氣的開放與包容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知識點四:多彩的文學藝術1.唐詩師,請你總結李白、杜甫和自居易的詩歌各有何特色,為么會有不同的特色?生:(1)李白的詩歌頌了祖國山河的壯美,飄逸酒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因此享有"詩仙"的美譽。(2)杜甫的詩風淳樸厚重,詩作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給民帶來的痛苦,抒發悲憤凄婉之情。由于他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他被譽為“詩圣”。(3)白居易的詩直面社會現實,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眾歡迎。(4)不同特色的原因:他們生活的背景和親身經歷不同,2.書法請你列舉唐朝最著名的書法家及其書法特色。(1)顏真卿的字端正勁美,雄渾敦厚,人稱“顏體”。(2)柳公權的字方折峻麗,筆力勁健。人稱“柳體”。3.繪畫請你總結一下唐朝的著名畫家及其作品的特色。(1)閻立本的人物畫,人物形態各異,神形兼備。(2)吳道子的畫落筆雄勁,風格奔放,人稱“畫圣”六、課堂小結唐朝經濟繁榮,統治者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周邊少數民暖與唐朝保持著友好的民族關系,形成了開放的社會風氣,取得了輝煌燦爛的文學藝術成就。【板書設計】農業發展手工業發達 →繁榮的經濟商業繁榮 ↓↑氣開明的民族政策→友好的民族關系←→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