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章 化學與可持續發展第二節 化學品的合理使用 教案一、核心素養: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1、能根據化肥、農藥、常見藥物、食品添加劑的合理使用,說明化學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主動關心與人類健康等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2.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探討化肥、農藥、常見藥物、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過程對人類健康、社會可持續發展可能帶來的雙重影響,并對這些影響從多個方面進行評估。3、能從化學品合理使用的問題出發,依據探究目的,設計探究方案,運用化學實驗進行實驗探究。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1、通過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及合理用藥的學習,了解常見化學品的分類及成分2、具有對化學技術推廣和化學品使用進行風險評估的意識,能分析化學品生產和應用過程中對社會和環境可能發生的影響,能提出降低其負面影響的建議。二、教學目標:1.了解農業生產中常見化肥的合理施用。2.了解常見農藥的組成、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3.了解如何正確使用常見的藥物。4.了解食品中常見添加劑的種類,通過實例知道防腐劑、著色劑、膨松劑的組成、性質和作用。三,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常見農藥的組成、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2.如何正確使用常見的藥物。3.食品中常見添加劑的種類。教學難點:1.化肥、農藥對農作物的影響及對人體的危害。2.常見食品添加劑的組成、性質及作用。四、教學過程:第二節 化學品的合理使用【教師】:化學品可以分為大宗化學品和精細化學品兩大類。乙烯、硫酸、純堿和化肥等屬于大宗化學品,醫藥、農藥、日用化學品、食品添加劑等屬于精細化學品。生產精細化學品已經成為當代化學工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之一。科學、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化學品是每- -位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要求和責任。板書:一、化肥、農藥的合理使用1.農作物生長必須的三大化肥氮肥、磷肥和鉀肥。類型 主要物質氮肥 NH4HCO3、NH4Cl、(NH4)2SO4、NH4NO3尿素[CO(NH2)2]磷肥 過磷酸鈣[Ca(H2PO4)2和CaSO4]重過磷酸鈣[Ca(H2PO4)2]鉀肥 草木灰[K2CO3]KCl合理施用化肥,除了要考慮土壤酸堿性、作物營養狀況等因素,還必須根據化肥本身的性質進行科學施用。如硝酸銨受熱或經撞擊易發生爆炸,必須作改性處理后才能施用;過量施用化肥不僅造成浪費,還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產生水華等污染現象;不合理施肥化肥還會影響土壤的酸堿性和土壤結構。2.人類早期使用的農藥有除蟲菊、煙草等植物和波爾多液、石灰硫黃合劑等無機物。后來,人們研制出有機合成農藥(如有機氯農藥、有機磷農藥),使農藥向高效、低毒和低殘留的方向發展。3、農藥對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的影響①破壞害蟲與天敵之間的生態平衡;②引起傳粉昆蟲的大量死亡;③造成土壤和作物的農藥殘留超標;④造成大氣、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二.合理用藥1、藥物按來源分為天然藥物與合成藥物。2、阿司匹林(—OOCCH3—COOH)(1)化學名:乙酰水楊酸 分子式:C9H8O4結構式:(2)主要用途:解熱鎮痛,用于發熱、頭痛、關節痛的治療,防心血管老化等。(3)制備:(4)不良反應阿司匹林:它在人體內產生的水楊酸會刺激胃黏膜,長期大量服用可能會導致胃痛、頭痛、眩暈、惡心等不適癥狀。3、(1)合理用藥必須在醫生、藥師指導下,遵循安全、有效、經濟和適當等原則,主要考慮藥物和機體兩個方面。(2)濫用藥物危害巨大。遠離毒品,珍愛生命。三、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劑1、食品添加劑的含義: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質。2、食品添加劑的分類:按照來源分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兩大類。3、常見的食品添加劑:著色劑 天然色素(紅曲紅、β 胡蘿卜素等); 合成色素(莧菜紅、檸檬黃等)增味劑 味精(學名谷氨酸鈉)膨松劑 碳酸氫銨、碳酸氫鈉等凝固劑 氯化鎂、硫酸鈣、葡萄糖酸 δ 內酯等防腐劑 亞硝酸鈉、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等抗氧化劑 抗壞血酸(維生素C)營養強化劑 碘酸鉀、維生素、碳酸鈣、硫酸亞鐵、硫酸鋅等板書設計:第二節 化學品的合理使用一、化肥、農藥的合理使用二.合理用藥三、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劑作業:課后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