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題 化學與傳統文化、STSE復習建議:1課時(題型突破+習題共1課時;以訓練為主)考向1 化學與STSE的協調發展1.(2022·全國甲卷)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漂白粉與鹽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B.溫室氣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C.棉花、麻和蠶絲均為碳水化合物D.干冰可用在舞臺上制造“云霧”答案 D解析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鈣與鹽酸混合,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兩者不能混合使用,A錯誤; 溫室氣體主要是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B錯誤;棉花、麻來源于植物,主要成分均是纖維素,為碳水化合物,但蠶絲來源于動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不是碳水化合物,C錯誤;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干冰升華時,吸收空氣中大量的熱,使周圍空氣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分子凝結成了小水珠,形成 “云霧”效果,D正確。2.(2021·全國甲卷)化學與人體健康及環境保護息息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食品加工時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劑B.掩埋廢舊電池不會造成環境污染C.天然氣不完全燃燒會產生有毒氣體D.使用含磷洗滌劑不會造成水體污染答案 C解析 食品加工時可以添加防腐劑,但要控制用量,A錯誤;廢舊電池中含有重金屬(如汞等),掩埋其會造成土壤及水污染,B錯誤;天然氣不完全燃燒會產生有毒氣體一氧化碳,C正確;含磷洗滌劑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D錯誤。3.(2021·全國乙卷)我國提出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對于改善環境、實現綠色發展至關重要?!疤贾泻汀笔侵窩O2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總量相當。下列措施中能促進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將重質油裂解為輕質油作為燃料B.大規模開采可燃冰作為新能源C.通過清潔煤技術減少煤燃燒污染D.研發催化劑將CO2還原為甲醇答案 D解析 “碳中和”實際上就是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方法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重質油裂解為輕質油,只是將長鏈烴變為短鏈烴,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不會改變,A錯誤;可燃冰作為新能源,其主要成分為甲烷,燃燒依舊會產生二氧化碳,B錯誤;清潔煤技術主要是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但不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錯誤;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其他能源是實現“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一種方法,D正確。考向2 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物質4.(2022·全國乙卷)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HB鉛筆芯的成分為二氧化鉛B.碳酸氫鈉可做食品膨松劑C.青銅和黃銅是不同結構的單質銅D.焰火中紅色來源于鈉鹽灼燒答案 B解析 鉛筆芯的主要成分為石墨,不含二氧化鉛,A錯誤;碳酸氫鈉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產生二氧化碳,能使面團松軟,可做食品膨松劑,B正確;青銅是在純銅(紫銅)中加入錫或鉛所組成的合金,黃銅是由銅和鋅所組成的合金,兩者均屬于混合物,不是銅單質,C錯誤;鈉及其化合物灼燒火焰顯黃色,D錯誤。5.(2020·全國卷Ⅰ)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滅活病毒。對于上述化學藥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CH3CH2OH能與水互溶B.NaClO通過氧化滅活病毒C.過氧乙酸相對分子質量為76D.氯仿的化學名稱是四氯化碳答案 D解析 乙醇易溶于水,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A項正確;次氯酸鈉具有強氧化性,能通過氧化滅活病毒,B項正確;由過氧乙酸的結構簡式(CH3COOOH)可知其相對分子質量為76,C項正確;氯仿的化學式為CHCl3,化學名稱是三氯甲烷,D項錯誤。考向3 化學與傳統文化6.(2020·全國卷Ⅱ)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信州鉛山有苦泉,流以為澗。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烹膽礬則成銅。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膽礬的化學式為CuSO4B.膽礬可作為濕法冶銅的原料C.“熬之則成膽礬”是濃縮結晶過程D.“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是發生了置換反應答案 A解析 膽礬的化學式為CuSO4·5H2O,A項錯誤;濕法冶銅的原理是CuSO4+Fe===FeSO4+Cu,即膽礬可作為濕法冶銅的原料,B項正確;CuSO4溶液經熬制可以得到膽礬,是CuSO4溶液濃縮結晶的過程,C項正確;熬膽礬的鐵釜中發生的反應為CuSO4+Fe===FeSO4+Cu,屬于置換反應,D項正確。考情預測:預計在2023年高考中,仍會以某熱點為信息源輻射相關聯知識與方法,以判斷正誤、推理的形式,借助最新科技成就和古詩詞考查化學物質的性質、用途及相關化學原理,充分體現化學學科的發展性和實踐性。微題型1 化學與STSE的協調發展[精練1] (2022·廣東卷)廣東一直是我國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館藏文物是其歷史見證。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鹽制成的是( )文物選項 A.南宋鎏金飾品 B.蒜頭紋銀盒 C.廣彩瓷咖啡杯 D.銅鍍金鐘座答案 C解析 鎏金飾品是用金汞合金制成的金泥涂飾器物的表面,經過烘烤,汞蒸發而金固結于器物上的一種傳統工藝,其中不含硅酸鹽,故A項不符合題意;蒜頭紋銀盒中主要成分為金屬銀,其中不含硅酸鹽,故B項不符合題意;廣彩瓷咖啡杯是由黏土等硅酸鹽產品燒制而成,其主要成分為硅酸鹽,故C項符合題意;銅鍍金鐘座由銅和金等金屬制得而成,其中不含硅酸鹽,故D項不符合題意。[精練2] (2021·海南卷)2020年9月22日,中國向全世界宣布,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氣中CO2減少的是( )A.用氨水捕集廢氣中的CO2,將其轉化為氮肥B.大力推廣使用風能、水能、氫能等清潔能源C.大力推廣使用干冰實現人工增雨,緩解旱情D.通過植樹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CO2答案 C解析 A.氨水能與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銨或碳酸氫銨,則用氨水捕集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將其轉化為氮肥有利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減少,故A不符合題意;B.大力推廣使用風能、水能、氫能等清潔能源可以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有利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減少,故B不符合題意;C.大力推廣使用干冰實現人工增雨,會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量,不利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減少,故C符合題意;D.通過植樹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減少,故D不符合題意。[精練3] (2022·湘豫名校聯考)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霧和霾是氣溶膠,PM2.5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B.2021年我國科學家以CO2為原料合成淀粉,為緩解溫室效應帶來新的希望C.二氧化硫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劑,用來殺死有害細菌,防止色素被氧化D.新型水處理劑Na2FeO4利用其強氧化性對病菌和懸浮物進行高效處理答案 D解析 A.霧和霾是氣溶膠,PM2.5可吸入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A正確;B.以CO2為原料合成淀粉,可充分利用二氧化碳,為緩解溫室效應帶來新的希望,B正確;C.二氧化硫作為抗氧化劑,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劑,用來殺死有害細菌,防止色素被氧化,C正確;D.新型水處理劑Na2FeO4中+6價鐵元素具有強氧化性可殺死水中的細菌;+6價鐵被還原為+3價后可以轉化為氫氧化鐵膠體吸附懸浮物,而不是強氧化性,D錯誤。1.化學與環境(1)空氣質量日報空氣質量日報的主要內容包括“空氣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空氣質量狀況”等。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可吸入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2)PM2.5與霧霾PM2.5 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霧霾 顧名思義是霧和霾。但是霧和霾的區別很大,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等顆粒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視覺障礙的叫霾。PM2.5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3)酸雨指pH小于5.6的雨霧或其他形式的大氣降水,它是由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轉化而成的,絕大部分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4)溫室效應與厄爾尼諾現象二者都屬于氣候異常,全球變暖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劇厄爾尼諾的出現頻率和負面影響。溫室 效應 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氣中的CO2、CH4等氣體的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溫度上升的現象。厄爾 尼諾 指由于全球溫室效應逐漸增強,海洋溫度不斷上升,使得冰川、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從而形成強烈的熱帶風暴以及引起大陸氣候變化無常的現象。(5)臭氧空洞家用電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劑“氟利昂”以及汽車排放的廢氣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轉化成氧氣中起到催化作用,從而使大氣中的臭氧層形成空洞。(6)光化學煙霧指汽車、工廠等污染源排入大氣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陽光(紫外線)作用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污染物,參與光化學反應過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有毒煙霧污染現象。(7)赤潮和水華(水體富營養化)赤潮 海水中的紅藻、褐藻由于吸收較多的營養物質(N、P等)而過度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的現象。它會造成海水的嚴重缺氧。水華 人為向淡水中投入(或排入)生物需要的營養物質(N、P等)后,導致水面上的藻類瘋長、繁殖,并使水質惡化而產生腥臭味,造成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8)白色污染指各種塑料垃圾對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它們很難降解,會破壞土壤結構。(9)碳中和、碳達峰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達峰:是指碳排放進入平臺期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簡單地說,也就是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化學材料(1)有機高分子材料塑料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樹脂。常見的有熱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熱固性塑料,如酚醛樹脂。纖維 天然纖維包括纖維素(棉花、麻)、蛋白質(蠶絲、羊毛)等。合成纖維包括腈綸、滌綸等。橡膠 天然橡膠是異戊二烯的聚合物,是線型高分子。(2)無機非金屬材料玻璃: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純堿、石灰石和石英,其成分為Na2SiO3、CaSiO3、SiO2等熔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質,是混合物。水泥:硅酸鹽水泥原料為石灰石和黏土,成分為硅酸三鈣、硅酸二鈣、鋁酸三鈣。陶瓷:陶瓷材料是人類應用最早的硅酸鹽材料,制備原料為黏土。硅材料:晶體硅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合金材料: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和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金的熔點比各組分的低。微題型2 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物質[精練4] (2022·浙江6月選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晶體硅的導電性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常用于制造光導纖維B.高壓鈉燈發出的黃光透霧能力強、射程遠,可用于道路照明C.氧化鋁熔點高,常用于制造耐高溫材料D.用石灰石-石膏法對燃煤煙氣進行脫硫,同時可得到石膏答案 A解析 晶體硅的導電性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可用于制造晶體管、集成電路等,常用于制造光導纖維的材料是二氧化硅,A錯誤;鈉的焰色試驗為黃色,可用作透霧能力強的高壓鈉燈,B正確;耐高溫材料應具有高熔點的性質,氧化鋁熔點高,可用作耐高溫材料,C正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石灰石-石膏法脫硫過程中發生反應:CaCO3CaO+CO2↑,SO2+CaCO3===CaSO3+CO2,2CaSO3+O2===2CaSO4,得到了石膏,D正確。[精練5] (2022·廣東卷)勞動開創未來。下列勞動項目與所述的化學知識沒有關聯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面包師用小蘇打作發泡劑烘焙面包 Na2CO3可與酸反應B 環保工程師用熟石灰處理酸性廢水 熟石灰具有堿性C 工人將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鋼水 鐵與H2O高溫下會反應D 技術人員開發高端耐腐蝕鍍鋁鋼板 鋁能形成致密氧化膜答案 A解析 小蘇打是碳酸氫鈉,不是碳酸鈉,主要用來做膨松劑,故A符合題意;熟石灰是氫氧化鈣,具有堿性,可以用于處理酸性廢水,故B不符合題意;熔融的鐵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會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因此必須將模具干燥,故C不符合題意;鋼板上鍍鋁,保護鋼板,金屬鋁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而保護金屬鋁不被腐蝕,故D不符合題意。物質在生產、生活、醫藥中的用途性質 用途1 生理鹽水指的是0.90%的氯化鈉溶液 一般用于靜脈注射、沖洗隱形眼鏡和鼻腔等2 硅膠能吸收水分 可作袋裝食品干燥劑3 硅是常用的半導體材料 可作太陽能電池板4 二氧化硅導光能力強,并且有硬度和柔韌度 可制作光導纖維5 碘酸鉀在常溫下穩定 加碘食鹽中的含碘物質6 鈉具有較強的還原性 可用于冶煉鈦、鋯、鈮等金屬7 NaHCO3受熱分解生成CO2,能與酸反應 可用作焙制糕點的膨松劑、胃酸中和劑8 Na2CO3水解使溶液顯堿性 用熱的純堿溶液洗去油污9 鋰質量輕、比能量大 可用作電池負極材料10 鋁有還原性、與氧化鐵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可用于焊接鐵軌11 明礬溶液顯酸性 中國古代利用明礬溶液清除銅鏡表面的銅銹12 Al(OH)3有弱堿性 可用于中和胃酸13 Fe2O3是紅棕色粉末 可用作紅色顏料14 CuSO4使蛋白質變性 誤服CuSO4溶液,喝蛋清或豆漿解毒15 BaSO4不溶于水,不與胃酸反應 在醫療上進行胃部造影前,BaSO4用作患者服用的“鋇餐”微題型3 化學 與“傳統文化”[精練6] (2022·山東卷)古醫典富載化學知識,下述之物見其氧化性者為( )A.金(Au):“雖被火亦未熟”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熱蒸而解”C.石硫黃(S):“能化……銀、銅、鐵,奇物”D.石鐘乳(CaCO3):“色黃,以苦酒(醋)洗刷則白”答案 C解析 A.金“雖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單質在空氣中被火灼燒也不反應,說明金的化學性質很穩定,與其氧化性無關,A不合題意;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熱蒸而解”是指CaO+H2O===Ca(OH)2,反應放熱,產生大量的水蒸氣,而CaO由塊狀變為粉末狀,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與其氧化性無關,B不合題意;C.石硫黃即S:“能化……銀、銅、鐵,奇物”是指2Ag+SAg2S、Fe+SFeS、2Cu+SCu2S,反應中S作氧化劑,與其氧化性有關,C符合題意;D.石鐘乳(CaCO3):“色黃,以苦酒(醋)洗刷則白”是指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與其氧化性無關,D不合題意。[精練7] (2021·海南卷)元末陶宗儀《輟耕錄》中記載:“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為紙,熔硫磺涂木片頂端分許,名日發燭……,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毕铝杏嘘P說法錯誤的是( )A.將松木削薄為紙片狀有助于發火和燃燒B.“發燭”發火和燃燒利用了物質的可燃性C.“發燭”發火和燃燒伴隨不同形式的能量轉化D.硫磺是“發燭”發火和燃燒反應的催化劑答案 D解析 A.將松木削薄為紙片狀可以增大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有助于發火和燃燒,A正確;B.發燭具有可燃性,“發燭”發火和燃燒利用了物質的可燃性,B正確;C.“發燭”發火和燃燒伴隨不同形式的能量轉化,如化學能轉化為光能、熱能等,C正確;D.硫磺也燃燒,不是催化劑,D錯誤。經典史料中的化學物質(1)《漢書》中“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2)《黃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鐵,鐵赤如銅”,其“曾青”是可溶性銅鹽。(3)《本草綱目》中“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中的堿是K2CO3。(4)《神農本草經》中“水銀……熔化(加熱)還復為丹”里的“丹”是HgO。(5)《夢溪筆談·器用》中“古人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的“劑鋼”是指鐵的合金。(6)唐代劉禹錫撰于818年的《傳信方》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治氣痢巴石丸,取白礬一大斤,以炭火凈地燒令汁盡,則其色如雪,謂之巴石”,巴石主要化學成分為KAl(SO4)2·12H2O。1.(2022·安徽診斷)2021年4月22日是第52個世界地球日,主題為“修復我們的地球”,用以鼓勵自然恢復、新興的綠色技術和能夠恢復世界生態系統的創新思維。以下相關措施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并對含有重金屬的廢舊電池等進行深層掩埋B.對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等可再生能源進行綜合利用C.控制含氮、磷污水的排放,以防治赤潮、水華等現象D.減少CH4、CO2等氣體的排放,以防止臭氧空洞的形成答案 C解析 A.含有重金屬的廢舊電池等進行深層掩埋會引起土壤污染、水污染等危害,A錯誤;B.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等屬于不可再生能源,B錯誤;C.含氮、磷污水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出現赤潮、水華等現象,故需控制含氮、磷污水的排放,C正確;D.臭氧空洞是氟氯烴等引起的,應減少氟氯烴等氣體的排放,以防止臭氧空洞的形成,D錯誤。2.(2022·四省八校模擬)化學與生產、生活、環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熒光材料BGO的主要成分鍺酸鉍(Bi2Ge2O7)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B.活性炭具有還原性,可用于除去水體中Pb2+等重金屬離子C.棉、絲、羽毛及塑料完全燃燒都只生成CO2和H2OD.“燃煤脫硫”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答案 A解析 A.無機非金屬材料是除有機高分子材料和金屬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統稱,鍺酸鉍(Bi2Ge2O7)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A正確;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利用活性炭的物理吸附、化學吸附、氧化、催化氧化除去水中雜質,故B錯誤;C.絲、羽毛屬于蛋白質,燃燒產物里面有氮的氧化物,故C錯誤;D.“燃煤脫硫”有利于減少含硫的有害氣體,不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錯誤。3.(2022·江西重點中學聯考)第24屆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開幕,科技部將著力于做好此次冬奧會的科技支撐保障工作。以下事實對應的解釋或說法錯誤的是( )A.非遺文化“北京絹人”技術制作的中國娃娃入駐奧運村,不能用加酶洗滌劑清洗娃娃B.輕質高強度的碳纖維有舵雪橇中的碳纖維是一種高分子材料C.冬奧會將采用氫燃料電池車,還開發了全新車載光伏發電系統,體現了“綠色出行”的理念D.北京冬奧會將使用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冰機組,與傳統制冷劑氟利昂相比更加環保答案 B解析 A.“北京絹人”技術制作的中國娃娃的主要材料是絲絹,不能用加酶洗滌劑清洗,A項正確;B.碳纖維是一種復合材料,B項錯誤;C.冬奧會采用氫燃料電池車,還開發了全新車載光伏發電系統,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體現了“綠色出行”的理念,C項正確;D.與傳統制冷劑氟利昂相比,使用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冰機組,可減少氟利昂的排放,更加環保,D項正確。4.(2022·河南百校聯考)化學與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聯系。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煤的干餾、海帶提碘、石油裂解等都涉及化學變化B.油墨中含有的Fe3O4是一種磁性物質C.用納米技術催化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可實現“碳”的循環利用D.天然氣、沼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燒的主要產物均為CO2和H2O答案 D解析 A.煤的干餾是指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分解的過程,發生的是化學變化,海帶提碘過程中需利用氧化劑如過氧化氫將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進行萃取分液再蒸餾,涉及化學變化,石油裂解過程中是將輕質油轉化乙烯等小分子烴的過程,也涉及化學變化,A正確;B.Fe3O4為磁性氧化鐵,具有磁性,B正確;C.用納米技術催化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轉化為其他物質,實現“碳”的循環利用,C正確;D.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資源,但沼氣是通過植物秸稈發酵而成,屬于可再生資源,兩者主要成分均為甲烷,完全燃燒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錯誤。5.(2022·太原期末)中國古代詩詞和書籍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中的“翠色”來自氧化亞銅B.“一般皎潔羞云母,四射光茫突水精”中“水精(‘精’同‘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我國古時鍍金“以汞和金涂銀器上,成白色,入火則汞去,而金存,數次即黃?!逼渲小叭牖饎t汞去”是指汞與氧氣發生反應D.“墨滴無聲入水驚,如煙裊裊幻形生”中的“墨滴”是一種分散質答案 B解析 A.詩句中的“翠色”與Cu2O的顏色不相符,因為Cu2O是磚紅色固體,所以詩句中的“翠色”不可能來自Cu2O,A錯誤;B.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正確;C.汞和金形成液態的合金,涂在銀器上,加熱,汞轉化為蒸氣,被蒸發,剩下的金附著在銀的表面,所以“入火則汞去”是指蒸發,C錯誤;D.“墨滴無聲入水驚,如煙裊裊幻形生”中的“墨滴”是一種分散系,屬于膠體,D錯誤。題型特訓題型特訓1 化學與STSE的協調發展1.(2022·江西重點中學聯考)化學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電熱水器用鎂棒防止金屬內膽腐蝕,原理是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B.市面上的防曬衣通常采用聚酯纖維材料制作,忌長期用肥皂洗滌C.“天和”核心艙其腔體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D.地溝油經處理后可得到生物柴油,其主要成分和柴油相同,都是烴類答案 D解析 A.鎂比鐵活潑,鎂與鐵連接后,鎂失去電子受到腐蝕,從而保護了鐵不受腐蝕,因此鎂可以保護不銹鋼,故A正確;B.聚酯纖維材料屬于酯類,在堿性條件下水解,所以忌長期用肥皂洗滌,故B正確;C.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C正確;D.地溝油屬于酯類,柴油屬于烴類,故D錯誤。2.(2022·安徽十八校聯盟模擬)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碲化鎘(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被譽為“掛在墻壁上的油田”。下列關于該電池說法錯誤的是( )A.碲化鎘(CdTe)薄膜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B.工作時存在光能-熱能-化學能-電能幾種能量轉化C.推廣使用該電池有利于“碳中和”目標的實現D.破損的CdTe薄膜要回收集中處理答案 B解析 A.碲化鎘(CdTe)薄膜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A正確;B.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B錯誤;C.該電池的廣泛使用可降低對化石能源的消耗,從而減少向大氣中排放CO2的量,C正確;D.鎘是重金屬,有劇毒,故需回收集中處理,D正確。3.(2022·河南示范性高中段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稀土金屬可以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被稱為“冶金工業的維生素”B.耐折疊、可伸縮的碳納米管可用作柔性電池的材料C.5G技術中使用的通信光纜不與任何酸堿反應D.結晶牛胰島素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答案 C解析 A.不同的稀土金屬具有催化性質、光學性質、磁性和核性質等性質,可以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被稱為“冶金工業的維生素”,A正確;B.碳納米管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則耐折疊、可伸縮的碳納米管可用作柔性電池的材料,B正確;C.5G技術中使用的通信光纜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與氫氟酸或強堿反應,C錯誤;D.結晶牛胰島素是蛋白質,它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D正確。4.(2022·河南名校聯盟聯考)2021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這說明國家特別重視生態環境。下列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說法或做法中正確的是( )A.化學技術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B.燃油汽車使用尾氣催化轉化裝置可減少污染氣體排放,有利于實現“碳中和”C.種植蔬菜水果時禁止農民使用肥料和農藥D.在田間就地焚燒農作物秸稈,將灰分還田答案 A解析 A.化學技術可以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碳達峰、碳中和”,A正確;B.燃油汽車排出的尾氣中含有CO、NO等有害氣體,它們在尾氣催化轉化裝置中會轉化為無害的CO2、N2,但這并不能減少碳的排放,與實現碳中和無關,B錯誤;C.合理使用肥料和農藥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不能完全禁止,C錯誤;D.焚燒秸稈的過程中有CO2生成,不利于碳中和,D錯誤。5.(2022·遼寧五校聯考)化學與生產、生活、科技密切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醫用口罩和防護服的主要原材料是聚丙烯(PP),它與聚乙烯互為同系物B.動力電池上使用的石墨烯是一種新型的無機非金屬材料C.可用丁達爾效應來區分白酒和淀粉溶液D.化妝品中添加的甘油可以起到保濕作用答案 A解析 A.聚丙烯和聚乙烯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n值為不確定值,都是混合物,不互為同系物,故A錯誤;B.石墨烯是碳元素形成的單質,屬于新型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故B正確;C.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淀粉溶液屬于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則用丁達爾效應能區分白酒和淀粉溶液,故C正確;D.甘油分子中含有3個羥基,具有吸濕性,化妝品中常添加的甘油可以起到保濕作用,故D正確。6.(2022·梅州一模)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煅燒貝殼,將產物投入海水中以獲得Mg(OH)2B.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五種糧食發酵釀酒C.將在酒精燈上灼燒后的銅絲迅速插入乙醇中,能聞到刺激性氣味D.將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答案 A解析 A.貝殼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煅燒碳酸鈣時碳酸鈣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氧化鈣、水、鎂離子結合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鈣離子,在整個過程中均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故選A;B.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五種糧食的主要成分為淀粉,由淀粉發酵釀酒需要經過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被氧化成乙醇、二氧化碳和水,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故B不選;C.在酒精燈上灼燒后的銅絲迅速插入乙醇中,會引起乙醇的催化氧化,故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故C不選;D.乙烯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高錳酸鉀本身被還原而褪色,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故D不選。7.(2021·天津卷)近年我國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下列成就所涉及的化學知識的判斷錯誤的是( )A.北斗三號衛星搭載了精密計時的銣原子鐘,銣(Rb)是金屬元素B.奮斗者號潛水器載人艙外殼使用了鈦合金,鈦合金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C.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把天和核心艙送入太空,火箭動力源于氧化還原反應D.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過程中使用了芳綸制作的降落傘,芳綸是高分子材料答案 B解析 鈦合金屬于金屬材料,B項錯誤。8.(2022·蕪湖質監)化學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石墨中剝離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導電,石墨烯是電解質B.商代后期鑄造出工藝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該鼎屬于銅合金制品C.蕪湖輕軌建設中使用混凝土澆筑軌道梁,混凝土是一種混合物材料D.屠呦呦用乙醚從青蒿中提取出對治療瘧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該過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 A解析 A.石墨烯為單質,電解質為化合物,因此石墨烯不是電解質,故A說法錯誤;B.后(司)母戊鼎屬于青銅制品,青銅屬于銅合金,故B說法正確;C.混凝土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成型、養護而得到水泥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是一種混合物材料,故C說法正確;D.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該過程為萃取,故D說法正確。9.(2022·安徽名校聯考)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首次完成“天和”核心艙在軌6個月的任務后,于2022年4月16日乘坐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地球,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處于世界前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核心艙采用的氮化硼陶瓷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B.核心艙采用的柔性太陽能電池翼可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C.核心艙采用的鎂合金具有在高溫潮濕環境下耐腐蝕的化學特性D.核心艙采用無水氫氧化鋰凈化二氧化碳的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答案 A解析 A.相對于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氮化硼陶瓷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正確;B.柔性太陽能電池翼是直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錯誤;C.鎂是活潑的金屬元素,其在高溫潮濕環境中易被腐蝕,即鎂合金不具有在高溫潮濕環境下耐腐蝕的化學特性,錯誤;D.核心艙采用無水氫氧化鋰凈化二氧化碳的反應即2LiOH+CO2===Li2CO3+H2O,該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錯誤。10.(2022·河南名校調研)化學與生產、生活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絲質素紗裨衣主要成分為纖維素B.5G通信技術所使用的通信光纖耐酸堿腐蝕C.石油分餾可獲得生產口罩用的原料聚丙烯D.沙中淘金的原理是利用了金與沙的密度不同答案 D解析 A.絲質素紗裨衣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錯誤;B.通信光纖的主要成分是SiO2,屬于酸性氧化物,與堿會發生反應,錯誤;C.聚丙烯的單體丙烯需要通過石油的裂解來獲得,錯誤;D.沙中淘金的原理是利用金與沙不溶于水且密度不同得以分離,正確。題型特訓2 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物質1.(2022·浙江1月選考)下列物質對應的化學式不正確的是( )A.氯仿:CHCl3B.黃銅礦的主要成分:Cu2SC.芒硝:Na2SO4·10H2OD.鋁土礦的主要成分:Al2O3答案 B解析 A.氯仿是三氯甲烷的俗稱,其化學式為CHCl3,故A正確;B.黃銅礦的主要成分:CuFeS2,故B錯誤;C.芒硝:Na2SO4·10H2O,故C正確;D.鋁土礦的主要成分:Al2O3,故D正確。2.(2021·海南卷)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天然橡膠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B.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乙烯可用作水果催熟劑D.苯酚可用作消毒劑答案 A解析 A.天然橡膠的主要成分是聚異戊二烯,故A錯誤;B.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B正確;C.乙烯具有植物生長調節作用,可以用作水果催熟劑,故C正確;D.苯酚能使蛋白質變性、具有消毒防腐作用,低濃度時可用作殺菌消毒劑,D正確。3.(2022·十堰調研)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日常生活中常見物質的應用錯誤的是( )A.氫氧化鋁可用于中和過多胃酸B.用食醋除去保溫瓶中的水垢C.用維生素C作NaNO2中毒的急救藥D.用明礬給井水殺菌消毒答案 D解析 A.氫氧化鋁具有弱堿性,可用于中和過多胃酸,A不符合;B.醋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醋酸鈣溶液,二氧化碳和水,則可用食醋除去保溫瓶中的水垢,B不符合;C.維生素C具有較強還原性,亞硝酸鈉具有較強氧化性,二者發生反應,能使亞硝酸鹽的含量大大降低,故可用維生素C作NaNO2中毒的急救藥,C不符合;D.明礬是一種凈水劑,因為其水解產生的氫氧化鋁膠體能吸附水中的固體懸浮物并使之沉降,但不能用明礬給井水殺菌消毒,D符合。4.(2022·岳陽一模)下列關于物質的性質、用途等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SO2具有還原性,并且可以殺菌、消毒,在葡萄酒中添加適量的SO2能殺滅微生物并防止葡萄酒的氧化變質B.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聚乙烯等化工產品,工業上可通過石油的裂化獲得乙烯C.Al(OH)3分解是吸熱反應且分解后生成Al2O3和水蒸氣是其作阻燃劑的主要原因D.SiO2透明度高,折射率合適,光能夠發生全反射,故SiO2是制作光導纖維的主要原料答案 B解析 工業上可通過石油的裂解獲得乙烯,裂化得不到乙烯,B錯誤。5.(2022·重慶調研)化學是推動科技進步和現代社會文明的重要力量。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制造“蛟龍號”潛水艇載人艙的鈦合金是金屬材料B.天和核心艙舷窗使用的耐輻射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為Na2SiO3C.利用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實現“碳中和”D.我國“硅—石墨烯—鍺晶體管”技術已獲重大突破,C、Si、Ge都是主族元素答案 B解析 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B項錯誤。6.(2021·廣東卷)化學創造美好生活。下列生產活動中,沒有運用相應化學原理的是( )選項 生產活動 化學原理A 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鮮膜 聚乙烯燃燒生成CO2和H2OB 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鎂單質 Br-可被氧化、Mg2+可被還原C 利用氫氟酸刻蝕石英制作藝術品 氫氟酸可與SiO2反應D 公園的鋼鐵護欄涂刷多彩防銹漆 鋼鐵與潮濕空氣隔絕可防止腐蝕答案 A解析 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鮮膜與聚乙烯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沒有關系,A符合題意;利用海水制取溴,是將Br-氧化成Br2,利用海水制取鎂單質,是將Mg2+還原成Mg,B不符合題意;利用氫氟酸刻蝕石英制作藝術品是因為氫氟酸可與二氧化硅反應,C不符合題意;公園的鋼鐵護欄涂刷多彩防銹漆是設置防護涂層,使鋼鐵與潮濕空氣隔絕從而防止鋼鐵腐蝕,D不符合題意。7.(2022·江西名校模擬)海水淡化與化工生產、能源開發等相結合是海水綜合利用的重要方向。下列有關海水綜合利用敘述正確的是( )A.明礬可以吸附海水中懸浮顆粒使海水淡化B.溴被稱為“海洋元素”,海水提取溴單質時不用富集C.海水曬鹽所得粗鹽需經過提純才能用于氯堿工業D.海水提鎂過程中通過電解飽和MgCl2溶液制備Mg答案 C解析 明礬可以吸附海水中懸浮顆粒,不能吸附可溶性雜質,故不能使海水淡化,錯誤;B.溴被稱為“海洋元素”,但海水中溴的含量很少,故海水提取溴單質時需要先富集,錯誤;C.海水曬鹽所得粗鹽需經過提純才能用于氯堿工業,否則制得NaOH不純,正確;D.電解飽和MgCl2溶液得不到單質Mg,應通過電解熔融的MgCl2制備Mg,錯誤。題型特訓3 化學 與“傳統文化”1.(2021·湖北卷)“烏銅走銀”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該工藝將部分氧化的銀絲鑲嵌于銅器表面,藝人用手邊捂邊揉搓銅器,銅表面逐漸變黑,銀絲變得銀光閃閃。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銅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銀B.通過揉搓可提供電解質溶液C.銀絲可長時間保持光亮D.用鋁絲代替銀絲銅也會變黑答案 D解析 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銅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銀,A項正確;通過揉搓,手上的汗水可提供電解質溶液,B項正確;銀絲發生還原反應,氧化銀轉化為單質銀,單質銀活動性較弱,可長時間保持光亮,C項正確;銅的活動性比鋁弱,氧化鋁不能被銅還原為單質鋁,因此銅不會變黑,D項錯誤。2.(2022·華中師大附中模擬)2022年春晚上,《只此青綠》驚艷了許多觀眾,生動還原了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千里江山圖》中青色來自藍銅礦顏料[Cu(OH)2·2CuCO3]可表示為3CuO·CO2·H2OB.《千里江山圖》中綠色顏料銅綠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銅C.《千里江山圖》中的紅色來自赭石(Fe2O3),其性質穩定,不易被空氣氧化D.《千里江山圖》的畫布材質為麥青色的蠶絲織品——絹,絹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答案 C解析 A.《千里江山圖》中青色來自藍銅礦顏料[Cu(OH)2·2CuCO3]可表示為3CuO·2CO2·H2O,錯誤;B.《千里江山圖》中綠色顏料銅綠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不是氫氧化銅,錯誤;C.《千里江山圖》中的紅色來自赭石,其主要化學成分為Fe2O3,正確;D.《千里江山圖》的畫布材質為麥青色的蠶絲織品——絹,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錯誤。3.(2022·福建四市質檢)《黃帝本紀》云:“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青銅劍的出現早于鐵劍B.“帝采首山之銅鑄劍”包含氧化還原反應C.越王勾踐的青銅劍千年不朽的原因是與O2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D.流傳千古的劍鮮少鐵劍的主要原因是鐵制品易發生吸氧腐蝕答案 C解析 A.青銅器時代早于鐵器時代,故青銅劍的出現早于鐵劍,選項A正確;B.“帝采首山之銅鑄劍”包含銅礦中的化合態銅轉化為銅單質,涉及氧化還原反應,選項B正確;C.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銹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一,選項C錯誤;D.流傳千古的劍鮮少鐵劍的主要原因是鐵制品易發生吸氧腐蝕產生鐵銹而腐蝕,選項D正確。4.(2022·湖北新高考聯盟聯考)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指的是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藥,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推動了人類文明向前進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指南針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B.宣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屬于糖類C.活字印刷使用的膠泥由Al2O3、SiO2、CaO等組成,它們都屬于氧化物D.黑火藥爆炸反應為2KNO3+3C+S===K2S+N2↑+3CO2↑,其中氧化劑只有KNO3答案 D解析 A.Fe3O4有磁性,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A說法正確;B.宣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屬于糖類,B說法正確;C.Al2O3、SiO2、CaO屬于氧化物,C說法正確;D.黑火藥爆炸反應的氧化劑為KNO3和S,D說法錯誤。5.(2022·營口期末)成語、古詩詞、諺語等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下列有關解讀錯誤的是( )A.“??智锕澲?,焜黃華葉衰”,樹葉由綠變黃是發生了化學變化B.“心憂炭賤愿天寒”中的炭與“嫦娥五號”衛星所用的碳纖維互為同素異形體C.“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香”的原因之一是美酒含酯類物質D.“三月打雷麥谷堆”,在雷電作用下N2最終轉化成被農作物吸收的化合態氮答案 B解析 A.“??智锕澲粒瑹j黃華葉衰”,樹葉由綠變黃是樹葉中葉綠素分解,被葉綠素掩蓋的紅色素、黃色素露出而顯紅色、黃色,有新物質產生,發生了化學變化,故A正確;B.碳纖維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主要成分是碳的單質,“心憂炭賤愿天寒”中的炭,炭黑的主要成分也為碳,不能互稱為同素異形體,故B錯誤;C.酒放置時間長,少量的乙醇被氧化為乙酸,乙酸與乙醇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等酯類物質具有香味,所以產生香味主要是因為美酒含有酯類物質,故C正確;D.氮氣跟氧氣能直接化合生成無色的一氧化氮氣體;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溫下易跟空氣中的氧氣化合,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進一步轉化為可以為植物吸收的硝酸鹽,增加土壤中氮肥含量,有利于作物生長,故D正確。6.(2022·福州質檢)以下關于中國古代化學知識的分析正確的是( )A.“紛紛燦爛如星隕,燔燔喧豗似火攻”描述了鈉、鉀、鐵等金屬的焰色試驗B.“著作酒醴(甜酒),爾惟曲糵(酒曲)”的“曲糵(酒曲)”是催化劑C.《新修草本》有關“青礬”的描述為“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琉璃,燒之赤色……”,據此推測“青礬”的主要成分為Fe2(SO4)3·7H2OD.《本草綱目拾遺》中對強水的記載:“性最烈,能蝕五金,其水甚強,惟玻璃可盛”,這里的強水主要成分是氫氟酸答案 B解析 A.觀察K的焰色需要通過藍色的鈷玻璃,鐵無焰色,“紛紛燦爛如星隕,燔燔喧豗似火攻”描述了鈉、銅等金屬的焰色試驗,故A錯誤;B.曲糵(酒曲)是將葡萄糖轉化為乙醇的催化酶,酶是一種催化劑,故B正確;C.據此推測“青礬”的主要成分為FeSO4·7H2O,故C錯誤。D.強水主要成分是硝酸,故D錯誤。7.(2022·湘潭期末)火宮殿臭豆腐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中豆腐的制作流程大致為磨豆、濾渣、煮漿、點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磨豆”過程中大豆被磨碎時發生了化學反應B.“濾渣”步驟中使用到的多層紗布與濾紙的作用相同C.“煮漿”過程可以起到滅菌和使蛋白質變性的作用D.可用丁達爾效應鑒定“點鹵”前的漿液是否為膠體答案 A解析 A.“磨豆”過程中大豆被磨碎時沒有產生新物質,沒有發生化學反應,A錯誤;B.“濾渣”步驟中使用到的多層紗布與濾紙的作用相同,用于過濾,B正確;C.加熱可以起到滅菌和使蛋白質變性的作用,C正確;D.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可用丁達爾效應鑒定“點鹵”前的漿液是否為膠體,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