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結合左圖回答右圖" 就像流星一樣,瞬間推殘,瞬間毀滅,勃興速亡,魅力十足!——蒙曼一株瓊花,深院綻放,演繹一個淫逸暴君的窮奢傳奇;一條古運河,干淌,見證一個繁盛帝國的短暫興亡...?第一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目錄一、勵精圖治建隋朝二、開皇之治隋強盛三、科舉運河隋功業四、大興土木隋滅亡1、了解隋朝“繁盛”的歷史。2、思考與探索隋煬帝為何開通大運河?3、通過學習隋朝的興亡培養學生從特定的歷史條件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習目標興于勵精圖治材料一 587 年,隋造大船,積極進行軍事上的準備。588 年冬十月,以楊廣、楊素為行軍元帥,高颎為元帥長史,率軍50萬,向陳發起進攻。這時,陳在后主陳叔寶統治下,更加腐朽不堪。在隋朝大軍壓境的情況下,陳后主還說:“王氣在此,齊兵三來,周師再來,無不摧敗,彼何為者邪!”對于邊將的報警告急,他認為這不過是“邊將欲作功勞,妄言事急”,陳后主也笑以為然,故不為深備。君臣奏伎、縱酒、賦詩不輟。——據吳宗國著《隋唐五代簡史》整理材料二 隋文帝總結歷代帝王“未有奢華而得長久者”的教訓,倡導并力行節儉,凡“居處服玩,務存節儉”,“乘輿御物, 故弊者隨宜補用,自非享宴,所食不過一肉”。于是“令行禁止,上下化之。節儉成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據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史》下冊整理隋陳VS根據材料,分析陳朝和隋朝,各有什么特點?隋文帝提倡節儉,勵精圖治,積極進取。陳后主不問政事,沉迷享樂(隋朝開國皇帝)出身于漢族軍事集團,北周武帝時任大將軍,長女為太子妃。后宣帝薨,靜帝年幼,由楊堅輔政。楊堅自封為左丞相,總攬軍政大權。581年2月,楊堅代北周稱帝,建立隋朝,改年號開皇,定都長安,是為隋文帝。楊堅“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清)趙翼一、隋的統一個人檔案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滅陳,統一全國。材料一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人民飽受戰亂之苦,迫切要求統一;從社會矛盾來看,北方民族大交融,使南北對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緩和并趨于消失;從南北經濟狀況方面看,北周、隋及北周之前的各朝均采取了恢復經濟的措施,江南也因為北方大批人民南遷得到了開發。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勞思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別是加強軍隊建設,為滅陳做了充分準備。材料三 南陳后主陳叔寶不問政事,沉迷享樂,荒廢朝政。試歸納隋朝統一全國的有利條件1.在長期的分裂與動蕩中,人民渴望統一。2.南北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民族大融合,使統一成為必然趨勢。3.南朝陳后主腐敗無能,國力軟弱。客觀上主觀上1.隋文帝勵精圖治,隋朝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強大。2.隋準備充分、戰略戰術運用得當。時間線索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統一了北方。581年,楊堅逼靜帝禪位,定國號隋,隋朝建立587年,隋造大船,做滅陳的軍事準備。589年,隋軍攻破建康,陳朝滅亡。意義: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隋記憶搶答含嘉倉糧窖示意圖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的最大的國家糧庫。經考古發掘,遺址面積40多萬平方米,有數百個糧窖。倉窖口徑最大的達18米,最深的達12米。唐太宗曾感慨:“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這說明了什么問題?隋朝糧倉豐實,經濟繁盛隋文帝楊堅①經濟上:編訂戶籍,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隋初 隋盛時 結論人口 3000多萬人 4600多萬人墾田 1900多萬頃 5500多萬頃糧倉 長安太倉 洛陽含嘉倉洛口倉等人口激增墾田擴大糧倉豐實躬節儉,平徭賦,倉廩實,法令,君子咸樂其生,小人各安其業,強無凌弱,眾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歡娛。二十年間,天下無事,區宇之內晏如也。——《隋書》三、隋的功業科舉制大運河《汴河懷古》唐·皮日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朝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1、考試與個人命運2、運河與國家前途1、考試與個人命運隋文帝改革選官制度,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隋煬帝時進士科的設立,標志著科舉制的產生。楊廣楊堅科舉是隋唐時期新興的一種選官制度。其主要特點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員,不問出身與背景,公平競爭。因為有多種科目,“分科舉人”,故名科舉。——張帆著《中國古代簡史》科舉制名稱由來考試科目第一場是貼經第二場考詩賦第三 場考試策作用: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此后,科舉制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重點)選官制度的演變世卿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夏商周時期兩漢時期魏晉南北朝隋朝?科舉制(血緣/嫡長子)(舉薦/賢孝品行)(門第/士族壟斷)上品中品下品下上 下中下下中上 中中中下上上 上中上下中正:地方識鑒評定等級者。· 說說你對“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理解?1.士族獨占上品,士庶嚴格區分,且官員選拔權由權貴壟斷;2.只重門第,不重才能。階級矛盾加劇;不利于中央集權。鞏固門閥政治的工具;朝廷無人可用◆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果你是主考官,下面哪個人有資格做官 張富貴的簡歷出身:高門權貴,富家子弟學識:一塌糊涂,平庸之極人品:欺善怕惡,為富不仁李有才的簡歷出身:一貧如洗,平民階層學識:出口成章,真才實學人品:為人正直,敢于直言魏晉南北朝時,選官看重門第,不重才能。真正有才能的貧窮讀書人很難做官。魏晉時期,官吏選拔由上層權貴壟斷,選官看中門第,不太注重才能。“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1)背景隋朝中小地主的經濟實力不斷加強,他們積極要求參政,希望通過某種形式改變政治地位不高的現狀。統一后的隋朝,需要加強皇權,鞏固中央集權。魏晉南北朝以來形成的士族、豪門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有明顯的減弱和下降。隋文帝:隋朝科舉制度是如何確立的?初步建立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創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易錯易混點· 誰確立了科舉制度?標志是什么?隋煬帝:· 科舉制選官的依據或標準是什么?才學科:考試科目舉:選拔人才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2)確立材料一 “這一偉大帝國的各項設施中,沒有哪一項能像開科舉、從最有才華的青年中選拔政府官員那樣,給予其創立者這么大的榮耀……在中國,學而優則仕,人人機會均等。”——郭士立《開放的中國》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利,擴大了官吏的選拔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推動了教育的發展材料二(3)評價根據課文,總結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具備了哪些條件?(1)隋朝統一后社會安定、經濟發展;(2)中央集權加強,為征發百萬人提供可能;(3)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運河為基礎。2、運河與國家前途材料 據唐初王孝通《緝古算經》記載,(隋朝)當時已運用由開立方的方法推演出的三次方程式解法,來解決修筑堤臺、河道等復雜的工程計算問題。用木鵝下掛鐵鏈來測量河床高低,以保證水道的暢通。——吳宗國著《隋唐五代簡史》問題:材料涉及哪方面技術水平的提高?這與大運河的開通有何關系?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對隋朝開通大運河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隋朝開通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目的中國古代,在沒有公路、鐵路等運輸方式條件下,陸路運輸糧食等大宗貨物只能依靠人力、畜力,運量小、速度慢、費用高,相比之下水路運輸運量大、速度快、費用低,優勢顯著。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2)◆自己動手:◆出謀劃策:為余杭的商人設計一條到涿郡的水路線路。簡筆畫大運河,并在圖上標注重點信息。《汴水》唐·胡曾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汴河懷古》唐·皮日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否定肯定評價原則:一分為二給人民帶來沉重的徭役負擔,激化了社會矛盾。加強了南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3)影響古詩里的運河隋煬帝604年—618年在位開鑿了大運河、創立了科舉制,有如此功績的隋煬帝,為什么千百年來,都是作為暴君的典型代表受到人們口誅筆伐?龍舟三下江南 民夫40多萬人營建東都 每月征用約200萬人開鑿大運河 征夫約300萬人三次親征遼東 共計約300萬人好大喜功 不恤民力縱情享樂 奢侈無度隋煬帝濫用民力,激化了社會矛盾,最終爆發了農民起義。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叛軍殺死,盛極一時的隋朝隨之滅亡。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隋煬帝的殘暴統治1.重建統一: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紛爭,隋朝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2.制度創舉:秦朝首創中央集權制;隋朝首創科舉制。3.大型工程:秦朝建萬里長城,隋朝開鑿大運河。4.短命而亡:秦朝暴政而亡,存在17年;隋朝暴政而亡,存在37年。1、下圖所示為某同學研究性學習的關鍵內容。據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題是( )A.南方經濟發展原因 B.孝文帝的漢化政策C.隋統一全國的背景 D.科舉制的深遠影響C(2022·陜西A卷·11)(2分)公元前 年,秦國完成統一,建立秦朝,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581年,隋朝建立, 年,隋朝統一全國,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221589真題演練2、(2022·黑龍江雞西·3)科舉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機會均等”機制,這對知識分子的社會心理是一種塑造,客觀上激勵了個人的奮斗精神。材料表明科舉制( )A.有利于形成新的價值取向 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C.忽視了讀書人品德的考察 D.提升了全社會文化水平3、(2022·福建省·6)隋朝大運河的開鑿沖破我國東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決了開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難題;其卓越運能的實現,展示了我國土地測量和水利水運等科技成就和創新能力。這體現了( )A.江南地區的開發 B.運輸工具的改進C.勞動人民的智慧 D.計算能力的提高4、(2022·遼寧盤錦·2)某班復習課上要求學生對秦、隋兩朝的治亂興衰進行比較,探究兩朝的相似之處。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都是由少數民族貴族建立的王朝 B.都在長安定都C.都結束了長期分裂,實現了統一 D.都實行科舉制AC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課件.pptx 隋唐大運河.mp4 隋朝與秦朝的比較.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