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第三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同步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第三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同步練習

資源簡介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第三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2017八上·紹興期中)(1)下圖是《漢代講學圖》,他們講學的內容最有可能是(  )
A.法家學說 B.儒家學說 C.兵家學說 D.道家學說
(2) 造成這種情況普遍產生的重要原因與下列哪些人物有關(  )
A.劉徹,董仲舒 B.漢武帝,李斯
C.劉備,諸葛亮 D.劉邦,蕭何
【答案】B
(1)B
(2)A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漢初年,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和賓客很活躍,聚集許多諸王門下,常常批評皇帝的政策,指責中央,對中央集權很不利。漢武帝為改變這種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太學。故選B。
(2) 本題考查的是漢代儒家思想文化發展的有關知識。 漢代出現儒家思想盛行的原因是漢武帝劉徹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故A正確。BCD三項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BCD。故選A。
【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識記。(2)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代儒家思想文化發展的理解。
2.(2016八上·鄞州期末)一年一度的高考圓了莘莘學子進入國家高等學府深造的夢。漢武帝時,學生要進入全國最高學府接受的是什么思想教育 (  )
A.法家思想 B.道家學說 C.儒學教育 D.墨家學說
【答案】C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太學,成績優秀的經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上設立官學,培養后備官僚;允許私人傳授儒學。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了解。
3.漢武帝時反擊匈奴的根本原因是(  )
A.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B.漢武帝發奮有為
C.漢武帝訓練了勇敢善戰的士兵 D.有衛青、霍去病的統率
【答案】A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漢武帝時反擊匈奴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本題關鍵要看清“根本原因”四個字。雖然漢武帝反擊匈奴的戰爭,與漢武帝的發奮有為,訓練了勇敢善戰的士兵,有衛青、霍去病這樣的能征善戰的統帥有關,但是這些都得以經濟作后盾。漢初經過休養生息積累起來的國力,才是漢武帝北擊匈奴的根本原因。故答案為A。
【點評】此題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題意排除法。
4.(2017八上·紹興期中)史書載:“主父偃說上曰:‘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從其計”。史書中“上從其計”的目的是(  )
A.吸取秦王的教訓 B.推行儒學教育
C.破格錄用人才 D.削弱諸侯國力量
【答案】D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推恩令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允許諸王將封地分給子弟,原來的王國被分割成許多小侯國,實力大大減弱,這些侯國不再屬王國管理,而歸中央直接統轄管理漢武帝通過這種措施,削弱了王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推恩令的識記。
5.(2017八上·紹興期中)造成這種情況普遍產生的重要原因與下列人物有關的(  )
A.劉徹,董仲舒 B.漢武帝,李斯
C.劉備,諸葛亮 D.劉邦,蕭何
【答案】A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舉措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漢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舉辦太學,太學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的學說。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舉措的識記。
6.他采納董仲舒的主張,任用精通儒家學問的人為官,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他”是(  )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答案】B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主張,任用精通儒家學問的人為官,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就是把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到排斥.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掌握漢武帝的相關知識.
7.下列屬于漢武帝經濟上大一統的措施有(  )
①鑄幣權收歸中央 ②鹽鐵官營 ③統一鑄造五銖錢 ④統一鑄造圓形方孔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察漢武帝的大一統的措施,統一鑄造圓形方孔錢是秦始皇的措施,①②③屬于漢武帝采取的措施。因此選D。
【點評】知道漢武帝采取的措施。
8.東漢在各地興辦的 地方官學叫做(  )
A.太學 B.國子學 C.郡國學 D.大學
【答案】C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東漢時期,由于地方官吏多系儒者,對于修繕學宮,提倡興學比較重視,因而郡國學校得以普遍建立,官學和私學交織發展,形成了“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的景象。
【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
9.在重視教育方面,兩漢統治者都有非常舉措,其中在洛陽建立多個皇家圖書館并擴大太學規模、在地方興辦郡國學的皇帝是 (  )
A.劉邦 B.劉恒 C.劉徹 D.劉秀
【答案】D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在洛陽建立多個皇家圖書館并擴大太學規模、在地方興辦郡國學的皇帝是劉秀。因此選D。
【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
10.小紅家中收藏一枚五銖錢,請你判斷一下這枚錢最早鑄于(  )
A.戰國時期 B.秦始皇時期 C.漢武帝時期 D.春秋時期
【答案】C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在經濟方面的措施,漢武帝將地方的鹽鐵經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中央統一鑄造發行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秦始皇規定圓形方孔錢為統一貨幣。因此選C。
【點評】重要的是區分五銖錢和圓形方孔錢屬于不同的兩個皇帝時期。
二、材料分析題
11.文化教育對于治國安邦有很大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達到了鼎盛。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動了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2)當今社會,你認為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答案】(1)采納著名學者董仲舒的建議,“罷默百家”,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了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還在地方設立官學。私人傳授儒家學說的學者也很多。.
(2)示例:尊師重教,貫徹科教興國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的文化政策。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達到了鼎盛。他采納著名學者董仲舒的建議,“罷默百家”,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了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還在地方設立官學。私人傳授儒家學說的學者也很多。.
【點評】本題掌握漢武帝的文化政策
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作為集權主義者,尤其是那些傾向于專制和獨裁的“雄略之主”,幾乎沒有一個人會認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為過度的集權。他們只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因此,他們的吸取教訓,也只能是專制、專制、再專制,集權、集權、再集權。
——易中天《帝國的終結》
(1)西漢鼎盛時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哪一位皇帝?他為加強中央專制集權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寫出三條)
【答案】(1)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解除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建立刺史制度,加強對各地官員的監督;設立司隸校尉,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統一鑄造貨幣,經營鹽鐵的生產和銷售;采納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還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本題是基礎題。西漢鼎盛時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是漢武帝。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頒布“推恩令”,解除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建立刺史制度,加強對各地官員的監督;設立司隸校尉,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統一鑄造貨 幣,經營鹽鐵的生產和銷售;采納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還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點評】本題掌握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 / 1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第三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2017八上·紹興期中)(1)下圖是《漢代講學圖》,他們講學的內容最有可能是(  )
A.法家學說 B.儒家學說 C.兵家學說 D.道家學說
(2) 造成這種情況普遍產生的重要原因與下列哪些人物有關(  )
A.劉徹,董仲舒 B.漢武帝,李斯
C.劉備,諸葛亮 D.劉邦,蕭何
2.(2016八上·鄞州期末)一年一度的高考圓了莘莘學子進入國家高等學府深造的夢。漢武帝時,學生要進入全國最高學府接受的是什么思想教育 (  )
A.法家思想 B.道家學說 C.儒學教育 D.墨家學說
3.漢武帝時反擊匈奴的根本原因是(  )
A.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B.漢武帝發奮有為
C.漢武帝訓練了勇敢善戰的士兵 D.有衛青、霍去病的統率
4.(2017八上·紹興期中)史書載:“主父偃說上曰:‘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從其計”。史書中“上從其計”的目的是(  )
A.吸取秦王的教訓 B.推行儒學教育
C.破格錄用人才 D.削弱諸侯國力量
5.(2017八上·紹興期中)造成這種情況普遍產生的重要原因與下列人物有關的(  )
A.劉徹,董仲舒 B.漢武帝,李斯
C.劉備,諸葛亮 D.劉邦,蕭何
6.他采納董仲舒的主張,任用精通儒家學問的人為官,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他”是(  )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7.下列屬于漢武帝經濟上大一統的措施有(  )
①鑄幣權收歸中央 ②鹽鐵官營 ③統一鑄造五銖錢 ④統一鑄造圓形方孔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東漢在各地興辦的 地方官學叫做(  )
A.太學 B.國子學 C.郡國學 D.大學
9.在重視教育方面,兩漢統治者都有非常舉措,其中在洛陽建立多個皇家圖書館并擴大太學規模、在地方興辦郡國學的皇帝是 (  )
A.劉邦 B.劉恒 C.劉徹 D.劉秀
10.小紅家中收藏一枚五銖錢,請你判斷一下這枚錢最早鑄于(  )
A.戰國時期 B.秦始皇時期 C.漢武帝時期 D.春秋時期
二、材料分析題
11.文化教育對于治國安邦有很大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達到了鼎盛。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動了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2)當今社會,你認為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作為集權主義者,尤其是那些傾向于專制和獨裁的“雄略之主”,幾乎沒有一個人會認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為過度的集權。他們只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因此,他們的吸取教訓,也只能是專制、專制、再專制,集權、集權、再集權。
——易中天《帝國的終結》
(1)西漢鼎盛時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哪一位皇帝?他為加強中央專制集權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寫出三條)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1)B
(2)A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漢初年,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和賓客很活躍,聚集許多諸王門下,常常批評皇帝的政策,指責中央,對中央集權很不利。漢武帝為改變這種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太學。故選B。
(2) 本題考查的是漢代儒家思想文化發展的有關知識。 漢代出現儒家思想盛行的原因是漢武帝劉徹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故A正確。BCD三項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BCD。故選A。
【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識記。(2)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代儒家思想文化發展的理解。
2.【答案】C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太學,成績優秀的經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上設立官學,培養后備官僚;允許私人傳授儒學。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了解。
3.【答案】A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漢武帝時反擊匈奴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本題關鍵要看清“根本原因”四個字。雖然漢武帝反擊匈奴的戰爭,與漢武帝的發奮有為,訓練了勇敢善戰的士兵,有衛青、霍去病這樣的能征善戰的統帥有關,但是這些都得以經濟作后盾。漢初經過休養生息積累起來的國力,才是漢武帝北擊匈奴的根本原因。故答案為A。
【點評】此題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題意排除法。
4.【答案】D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推恩令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允許諸王將封地分給子弟,原來的王國被分割成許多小侯國,實力大大減弱,這些侯國不再屬王國管理,而歸中央直接統轄管理漢武帝通過這種措施,削弱了王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推恩令的識記。
5.【答案】A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舉措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漢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舉辦太學,太學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的學說。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舉措的識記。
6.【答案】B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主張,任用精通儒家學問的人為官,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就是把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到排斥.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掌握漢武帝的相關知識.
7.【答案】D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察漢武帝的大一統的措施,統一鑄造圓形方孔錢是秦始皇的措施,①②③屬于漢武帝采取的措施。因此選D。
【點評】知道漢武帝采取的措施。
8.【答案】C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東漢時期,由于地方官吏多系儒者,對于修繕學宮,提倡興學比較重視,因而郡國學校得以普遍建立,官學和私學交織發展,形成了“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的景象。
【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
9.【答案】D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在洛陽建立多個皇家圖書館并擴大太學規模、在地方興辦郡國學的皇帝是劉秀。因此選D。
【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
10.【答案】C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在經濟方面的措施,漢武帝將地方的鹽鐵經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中央統一鑄造發行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秦始皇規定圓形方孔錢為統一貨幣。因此選C。
【點評】重要的是區分五銖錢和圓形方孔錢屬于不同的兩個皇帝時期。
11.【答案】(1)采納著名學者董仲舒的建議,“罷默百家”,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了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還在地方設立官學。私人傳授儒家學說的學者也很多。.
(2)示例:尊師重教,貫徹科教興國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的文化政策。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達到了鼎盛。他采納著名學者董仲舒的建議,“罷默百家”,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了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還在地方設立官學。私人傳授儒家學說的學者也很多。.
【點評】本題掌握漢武帝的文化政策
12.【答案】(1)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解除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建立刺史制度,加強對各地官員的監督;設立司隸校尉,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統一鑄造貨幣,經營鹽鐵的生產和銷售;采納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還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本題是基礎題。西漢鼎盛時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是漢武帝。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頒布“推恩令”,解除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建立刺史制度,加強對各地官員的監督;設立司隸校尉,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統一鑄造貨 幣,經營鹽鐵的生產和銷售;采納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還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點評】本題掌握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骅市| 宾川县| 扶沟县| 南平市| 西乌| 钟山县| 无为县| 大洼县| 永福县| 呼伦贝尔市| 丰都县| 噶尔县| 石阡县| 青田县| 仁寿县| 丰城市| 沭阳县| 灵寿县| 曲松县| 会同县| 綦江县| 观塘区| 蒙城县| 青川县| 临洮县| 哈巴河县| 德安县| 富宁县| 南川市| 博白县| 屏边| 扎兰屯市| 汉寿县| 安远县| 淮北市| 彰化县| 五指山市| 平潭县| 察雅县| 崇礼县| 博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