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第三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2017八上·紹興期中)(1)下圖是《漢代講學圖》,他們講學的內容最有可能是( )A.法家學說 B.儒家學說 C.兵家學說 D.道家學說(2) 造成這種情況普遍產生的重要原因與下列哪些人物有關( )A.劉徹,董仲舒 B.漢武帝,李斯C.劉備,諸葛亮 D.劉邦,蕭何【答案】B(1)B(2)A【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漢初年,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和賓客很活躍,聚集許多諸王門下,常常批評皇帝的政策,指責中央,對中央集權很不利。漢武帝為改變這種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太學。故選B。(2) 本題考查的是漢代儒家思想文化發展的有關知識。 漢代出現儒家思想盛行的原因是漢武帝劉徹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故A正確。BCD三項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BCD。故選A。【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識記。(2)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代儒家思想文化發展的理解。2.(2016八上·鄞州期末)一年一度的高考圓了莘莘學子進入國家高等學府深造的夢。漢武帝時,學生要進入全國最高學府接受的是什么思想教育 ( )A.法家思想 B.道家學說 C.儒學教育 D.墨家學說【答案】C【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太學,成績優秀的經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上設立官學,培養后備官僚;允許私人傳授儒學。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了解。3.漢武帝時反擊匈奴的根本原因是( )A.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B.漢武帝發奮有為C.漢武帝訓練了勇敢善戰的士兵 D.有衛青、霍去病的統率【答案】A【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漢武帝時反擊匈奴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本題關鍵要看清“根本原因”四個字。雖然漢武帝反擊匈奴的戰爭,與漢武帝的發奮有為,訓練了勇敢善戰的士兵,有衛青、霍去病這樣的能征善戰的統帥有關,但是這些都得以經濟作后盾。漢初經過休養生息積累起來的國力,才是漢武帝北擊匈奴的根本原因。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題意排除法。4.(2017八上·紹興期中)史書載:“主父偃說上曰:‘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從其計”。史書中“上從其計”的目的是( )A.吸取秦王的教訓 B.推行儒學教育C.破格錄用人才 D.削弱諸侯國力量【答案】D【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推恩令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允許諸王將封地分給子弟,原來的王國被分割成許多小侯國,實力大大減弱,這些侯國不再屬王國管理,而歸中央直接統轄管理漢武帝通過這種措施,削弱了王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推恩令的識記。5.(2017八上·紹興期中)造成這種情況普遍產生的重要原因與下列人物有關的( )A.劉徹,董仲舒 B.漢武帝,李斯C.劉備,諸葛亮 D.劉邦,蕭何【答案】A【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舉措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漢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舉辦太學,太學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的學說。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舉措的識記。6.他采納董仲舒的主張,任用精通儒家學問的人為官,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他”是(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答案】B【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主張,任用精通儒家學問的人為官,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就是把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到排斥.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掌握漢武帝的相關知識.7.下列屬于漢武帝經濟上大一統的措施有( )①鑄幣權收歸中央 ②鹽鐵官營 ③統一鑄造五銖錢 ④統一鑄造圓形方孔錢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D【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察漢武帝的大一統的措施,統一鑄造圓形方孔錢是秦始皇的措施,①②③屬于漢武帝采取的措施。因此選D。【點評】知道漢武帝采取的措施。8.東漢在各地興辦的 地方官學叫做( )A.太學 B.國子學 C.郡國學 D.大學【答案】C【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東漢時期,由于地方官吏多系儒者,對于修繕學宮,提倡興學比較重視,因而郡國學校得以普遍建立,官學和私學交織發展,形成了“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的景象。【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9.在重視教育方面,兩漢統治者都有非常舉措,其中在洛陽建立多個皇家圖書館并擴大太學規模、在地方興辦郡國學的皇帝是 ( )A.劉邦 B.劉恒 C.劉徹 D.劉秀【答案】D【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在洛陽建立多個皇家圖書館并擴大太學規模、在地方興辦郡國學的皇帝是劉秀。因此選D。【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10.小紅家中收藏一枚五銖錢,請你判斷一下這枚錢最早鑄于( )A.戰國時期 B.秦始皇時期 C.漢武帝時期 D.春秋時期【答案】C【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在經濟方面的措施,漢武帝將地方的鹽鐵經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中央統一鑄造發行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秦始皇規定圓形方孔錢為統一貨幣。因此選C。【點評】重要的是區分五銖錢和圓形方孔錢屬于不同的兩個皇帝時期。二、材料分析題11.文化教育對于治國安邦有很大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達到了鼎盛。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動了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2)當今社會,你認為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答案】(1)采納著名學者董仲舒的建議,“罷默百家”,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了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還在地方設立官學。私人傳授儒家學說的學者也很多。.(2)示例:尊師重教,貫徹科教興國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的文化政策。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達到了鼎盛。他采納著名學者董仲舒的建議,“罷默百家”,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了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還在地方設立官學。私人傳授儒家學說的學者也很多。.【點評】本題掌握漢武帝的文化政策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作為集權主義者,尤其是那些傾向于專制和獨裁的“雄略之主”,幾乎沒有一個人會認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為過度的集權。他們只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因此,他們的吸取教訓,也只能是專制、專制、再專制,集權、集權、再集權。——易中天《帝國的終結》(1)西漢鼎盛時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哪一位皇帝?他為加強中央專制集權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寫出三條)【答案】(1)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解除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建立刺史制度,加強對各地官員的監督;設立司隸校尉,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統一鑄造貨幣,經營鹽鐵的生產和銷售;采納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還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本題是基礎題。西漢鼎盛時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是漢武帝。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頒布“推恩令”,解除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建立刺史制度,加強對各地官員的監督;設立司隸校尉,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統一鑄造貨 幣,經營鹽鐵的生產和銷售;采納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還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點評】本題掌握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1 / 1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第三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2017八上·紹興期中)(1)下圖是《漢代講學圖》,他們講學的內容最有可能是( )A.法家學說 B.儒家學說 C.兵家學說 D.道家學說(2) 造成這種情況普遍產生的重要原因與下列哪些人物有關( )A.劉徹,董仲舒 B.漢武帝,李斯C.劉備,諸葛亮 D.劉邦,蕭何2.(2016八上·鄞州期末)一年一度的高考圓了莘莘學子進入國家高等學府深造的夢。漢武帝時,學生要進入全國最高學府接受的是什么思想教育 ( )A.法家思想 B.道家學說 C.儒學教育 D.墨家學說3.漢武帝時反擊匈奴的根本原因是( )A.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B.漢武帝發奮有為C.漢武帝訓練了勇敢善戰的士兵 D.有衛青、霍去病的統率4.(2017八上·紹興期中)史書載:“主父偃說上曰:‘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從其計”。史書中“上從其計”的目的是( )A.吸取秦王的教訓 B.推行儒學教育C.破格錄用人才 D.削弱諸侯國力量5.(2017八上·紹興期中)造成這種情況普遍產生的重要原因與下列人物有關的( )A.劉徹,董仲舒 B.漢武帝,李斯C.劉備,諸葛亮 D.劉邦,蕭何6.他采納董仲舒的主張,任用精通儒家學問的人為官,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他”是(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7.下列屬于漢武帝經濟上大一統的措施有( )①鑄幣權收歸中央 ②鹽鐵官營 ③統一鑄造五銖錢 ④統一鑄造圓形方孔錢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8.東漢在各地興辦的 地方官學叫做( )A.太學 B.國子學 C.郡國學 D.大學9.在重視教育方面,兩漢統治者都有非常舉措,其中在洛陽建立多個皇家圖書館并擴大太學規模、在地方興辦郡國學的皇帝是 ( )A.劉邦 B.劉恒 C.劉徹 D.劉秀10.小紅家中收藏一枚五銖錢,請你判斷一下這枚錢最早鑄于( )A.戰國時期 B.秦始皇時期 C.漢武帝時期 D.春秋時期二、材料分析題11.文化教育對于治國安邦有很大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達到了鼎盛。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動了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2)當今社會,你認為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發展文化教育事業?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作為集權主義者,尤其是那些傾向于專制和獨裁的“雄略之主”,幾乎沒有一個人會認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為過度的集權。他們只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因此,他們的吸取教訓,也只能是專制、專制、再專制,集權、集權、再集權。——易中天《帝國的終結》(1)西漢鼎盛時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哪一位皇帝?他為加強中央專制集權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寫出三條)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1)B(2)A【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漢初年,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和賓客很活躍,聚集許多諸王門下,常常批評皇帝的政策,指責中央,對中央集權很不利。漢武帝為改變這種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太學。故選B。(2) 本題考查的是漢代儒家思想文化發展的有關知識。 漢代出現儒家思想盛行的原因是漢武帝劉徹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故A正確。BCD三項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BCD。故選A。【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識記。(2)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代儒家思想文化發展的理解。2.【答案】C【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太學,成績優秀的經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上設立官學,培養后備官僚;允許私人傳授儒學。故選擇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了解。3.【答案】A【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漢武帝時反擊匈奴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本題關鍵要看清“根本原因”四個字。雖然漢武帝反擊匈奴的戰爭,與漢武帝的發奮有為,訓練了勇敢善戰的士兵,有衛青、霍去病這樣的能征善戰的統帥有關,但是這些都得以經濟作后盾。漢初經過休養生息積累起來的國力,才是漢武帝北擊匈奴的根本原因。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題意排除法。4.【答案】D【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推恩令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允許諸王將封地分給子弟,原來的王國被分割成許多小侯國,實力大大減弱,這些侯國不再屬王國管理,而歸中央直接統轄管理漢武帝通過這種措施,削弱了王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推恩令的識記。5.【答案】A【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大一統舉措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漢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舉辦太學,太學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的學說。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大一統舉措的識記。6.【答案】B【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主張,任用精通儒家學問的人為官,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就是把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到排斥.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掌握漢武帝的相關知識.7.【答案】D【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察漢武帝的大一統的措施,統一鑄造圓形方孔錢是秦始皇的措施,①②③屬于漢武帝采取的措施。因此選D。【點評】知道漢武帝采取的措施。8.【答案】C【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東漢時期,由于地方官吏多系儒者,對于修繕學宮,提倡興學比較重視,因而郡國學校得以普遍建立,官學和私學交織發展,形成了“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的景象。【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9.【答案】D【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在洛陽建立多個皇家圖書館并擴大太學規模、在地方興辦郡國學的皇帝是劉秀。因此選D。【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10.【答案】C【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在經濟方面的措施,漢武帝將地方的鹽鐵經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中央統一鑄造發行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秦始皇規定圓形方孔錢為統一貨幣。因此選C。【點評】重要的是區分五銖錢和圓形方孔錢屬于不同的兩個皇帝時期。11.【答案】(1)采納著名學者董仲舒的建議,“罷默百家”,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了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還在地方設立官學。私人傳授儒家學說的學者也很多。.(2)示例:尊師重教,貫徹科教興國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的文化政策。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達到了鼎盛。他采納著名學者董仲舒的建議,“罷默百家”,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了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還在地方設立官學。私人傳授儒家學說的學者也很多。.【點評】本題掌握漢武帝的文化政策12.【答案】(1)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解除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建立刺史制度,加強對各地官員的監督;設立司隸校尉,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統一鑄造貨幣,經營鹽鐵的生產和銷售;采納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還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本題是基礎題。西漢鼎盛時期在位的“雄略之主”是是漢武帝。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頒布“推恩令”,解除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建立刺史制度,加強對各地官員的監督;設立司隸校尉,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統一鑄造貨 幣,經營鹽鐵的生產和銷售;采納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排斥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還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點評】本題掌握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第三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第三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