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2023年中考社會法治一輪復習:06 帶著地形圖去越野一、單選題1.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局部),圖中 X、Y 為等高線(等高距為 100 米),X 海拔 500 米,L 為河流,H 為湖泊。關于圖中信息的判斷,正確的是( )A.L河自西南流向東北 B.L河為外流河C.Y海拔為600米 D.A地海拔可能為260米【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河流L注入湖泊H,根據圖中指向標可知流向自西南向東北流,A正確;河流L注入湖泊H,故L河為內流河,B錯誤;河流由高向低流,X大于Y,X是500,等高距為100,Y的值為400,根據等值線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A的值比Y小,范圍是300-400,A地海拔不可能是260米,C、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下圖為連州市某初級中學學校平面圖,該圖比例尺為 ,據圖,完成下列小題。2.圖中有一幢建筑物既當東曬、又當西曬,夏季較熱的是( )A.食堂 B.辦公樓 C.教學樓 D.實驗樓3.早晨,小明站在校園中央,若想看到初升的太陽,應該仰望( )A.辦公樓那一側的上空 B.校門方向的上空C.教學樓那邊的上空 D.食堂一側上空【答案】2.B3.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點評】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2.由圖可知,辦公樓既當東曬、又當西曬,夏季較熱,故B正確。3.太陽東升西落,由圖中指向標可知,校門位于東邊,故早晨,小明站在校園中央,若想看到初下圖是某區域平面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這幅平面圖上有一處明顯的缺陷是( )A.無指向標,不能判斷某地方向B.無經緯線,不能判斷點與點之間的位置C.無圖例,不能明確該區域地理事物D.無比例尺,不能量算村莊間的實際距離5.小張駕駛汽車從圖中a向b、c方向行駛,其行駛方向是( )A.先向東,后向東北 B.先向東北,后向北C.一直向北 D.先西南,后向南【答案】4.D5.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點評】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是地圖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其中比例尺是指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方向通常根據圖中指向標的方向來判斷,如果沒有指向標則可以默認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是對地圖上各種符號和注記的說明。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首要依據就是指向標,只有在圖中沒有指向標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進行判斷,但讀圖時一定要注意看清箭頭代表的是方向還是風向,河流的流向等。4.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讀圖,圖中無比例尺,不能量算村莊間的實際距離。故答案為:D。5.在有指向標地地圖上,指向標所指的方向為北方,故此可以判斷,小張駕駛汽車從圖中a向b、c方向行駛,其行駛方向是先向東北,后向北,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6.下圖為我縣某中學平面圖,如果在教學樓南面掛窗簾,應掛在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箭頭指向北方。根據圖中指向標可判斷,②位于教學樓的南面,如果在教學樓南面掛窗簾,應掛在圖中的②位置。故答案為:B【點評】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①緯度分布規律: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冬至日: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②季節變化規律:冬至到夏至:北回歸線以北太陽高度漸增夏至再到冬至:北回歸線以北太陽高度漸減北半球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半球反之③日變化規律:一天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2022年5月29日,神舟十四號船箭組合體轉運至酒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6月5日10時44分發射成功。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中等高距為50米。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神舟十四號船箭組合體運至發射場到發射成功期間,圖示地區( )A.晝短夜長晝漸長B.正午時清水河位于甲山頂陰影中C.清水河正值枯水期D.盛行箭頭①所示風向的風8.甲山頂海拔可能是( )A.568米 B.435米 C.478米 D.523米【答案】7.D8.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7.神舟十四號船箭組合體運至發射場到發射成功期間是從5月29日至6月5日,這段時間太陽直射從赤道向北回歸線移動,圖中所示地區位于我國東部地區,此時晝夜狀況是晝長夜短,并且晝漸長,故A錯誤。正午時,太陽直射點位于該區域以南,甲山頂影子朝向北,不可能覆蓋到清水河,故B錯誤。此時我國東部大部地區開始進入雨季,河流進入汛期,故C錯誤。盛行箭頭①所示風向的東南風,故D正確。故答案為:D。8.由題目可知,圖中等高距是50米,可以推測甲山頂的海拔范圍是在400米至450米之間,故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以下各題。9.李村所處的地形類型是(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10.①②③④四地中,適合攀巖運動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9.B10.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重點掌握通過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地形類型的能力。9.從等高線地形圖可知,李村所在位置呈四周高、中間低,所以李村所處的地形類型為盆地,所以B選項正確。故答案為:B。10.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懸崖適合攀巖,①處等高線重合,所以①處為陡崖,適合攀巖,所以A選項正確。故答案為:A。11.小明參觀某動物園后,繪制了一幅公園的平面圖。但他的同學認為該圖缺少地圖應具備的某些基本要素。所以小明在使用該圖時,無法做到的是( )A.確定參觀長頸鹿、駱駝館舍的游覽路線B.辨別大象館相對于天鵝館的方向C.確定各種動物的位置D.估算從南門到北門的距離【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是地圖的“語言”,也是地圖的三要素,仔細讀圖可知,圖中有方向、路線,所以可以確定參觀長頸鹿、駱駝館舍的游覽路線,可以辨別大象館相對于天鵝館的方向,也可以確定各種動物的位置,但由于圖中沒有比例尺,所以無法估算從南門到北門的距離,D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地圖是地理課的工具,讀圖時可以分為三步:一教二讀三分析。具體地說,第一步要教給學生認記的基本功,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地圖知識,知道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第二步教學生讀圖并初步分析圖。第三步則要求能通過讀圖說明一般地理問題。讀我國東南地區某旅游景區等高線地形圖及玻璃棧道景觀圖,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2.圖中甲地附近山峰的海拔可能為( )A.355米 B.455米 C.555米 D.655米13.圖中最適合建大壩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4.游客在景區體驗了懸空刺激的玻璃棧道。該景點最可能位于(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答案】12.C13.B14.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在等高線圖中,等高線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緩。根據等高線不同的彎曲形態,可以判讀出地表形態的一般狀況。等高線呈封閉狀時,高度是外低內高,則表示為凸地形,等高線高度是外高內低,則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的部分表示為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凸出處為山脊。等高線重合為陡崖。12.讀圖可知,該圖等高距為100米,甲地附近山峰海拔在500米-600米之間,故可能為555米,故答案為:C,排除ABD。13.讀圖可知,圖中甲在山峰附近,無河流,不適宜修建大壩,排除A;乙地在峽谷出口的最窄處,集水范圍大,工程量小,乙地適宜修建大壩,B正確;丙地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無河流發育,不宜修建大壩,排除C;丁地位于山谷地區,只有一條河流,集水范圍小,排除D,故答案為:B。14.據所學知識可知,玻璃棧道適合在陡崖處修建。讀圖可得,①處多條等高線重合,是陡崖。該景點應位于①處,A正確;②為盆地內部,③是山脊,④位于平原地區,不適宜修建懸空刺激的玻璃棧道,排除BCD,故答案為:A。“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學習地圖的相關知識后,小天和曉才約好國慶假期同去景山公園游覽實踐。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小天從南門進入,向北登山抵達萬春亭,發現萬春亭所處的地形部位是( )A.山頂 B.山脊 C.鞍部 D.山谷16.曉才到東門后,得知小天已經在萬春亭,決定經過周賞亭、觀妙亭,到萬春亭去找小天。當曉才到達周賞亭時,兩人所在地的相對高度大約( )A.5米 B.20米 C.45米 D.90米17.與小天登山路線相比,曉才登山路線( )A.沿著山谷行進 B.路程較短C.先向南再向東 D.坡度較小【答案】15.A16.B17.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在等高線圖中,等高線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緩。根據等高線不同的彎曲形態,可以判讀出地表形態的一般狀況。等高線呈封閉狀時,高度是外低內高,則表示為凸地形,等高線高度是外高內低,則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的部分表示為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凸出處為山脊。等高線重合為陡崖。15.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結合圖示,萬春亭位于山頂。故答案為:A。16.讀圖可知,等高距為10米,萬春亭海拔在90~100米之間,周賞亭海拔在70~80米之間。兩地相對高度在10~30米之間。故答案為:B。17.結合圖示以及上一題來看,小天從南門向北登上萬春亭,曉才從東向西經過周賞亭、觀妙亭登上萬春亭,與小天登山路線相比,曉才登山路線是沿著山脊(等高線凸向低處)行進,路程較遠;根據圖中指向標指向北可知,曉才登山路線大致是由東南向西北,等高線較稀疏,坡度較小,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18.如圖是利用北斗導航系統開發的車載導航界面示意圖,圖中箭頭所代表的汽車行進方向是( )A.正南向正北 B.西南向東北 C.東南向西北 D.正北向正南【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從圖中可知,該圖采取指向標定向,圖中箭頭所代表的汽車行進方向是西南向東北。故答案為:B【點評】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19.2020年5月,中國測量登山隊對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進行第三次測量。下圖為測量線路周邊等高線地形圖。從珠峰大本營前往珠穆朗瑪峰( )A.一直沿山脊前進 B.一直沿山谷前進C.一號營地至峰頂最難攀登 D.全程長4000多米【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讀圖可知,從珠峰大本營前往珠峰線路中,一開始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是沿山谷前進,最后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是沿山脊前進,排除A、B;一號營地至峰頂處等高線密集,陡坡陡,最難攀登,所以C選項正確;圖中沒有比例尺,無法計算全程長度,排除D。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讀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20.國慶節,小明與同學登上圖中的甲山頂觀看日出,甲山頂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700米 B.900米 C.1050米 D.1100米21.小明在甲山頂觀看日出的正確方向應該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20.B21.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1)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2)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首要依據就是指向標,只有在圖中沒有指向標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進行判斷,但讀圖時一定要注意看清箭頭代表的是方向還是風向,河流的流向等。20.讀圖可知,圖示等高距為200米,可判定,甲山頂的海拔高度位于800- 1000米之間,可能是900米。故ACD錯誤、B正確,根據題意,故答案為:B。21.太陽從東方升起。依據指向標判定方向,可判定,小明在甲山頂觀看日出的正確方向應該是②。①是南方,③是北方,④是西方,故ACD錯誤、B正確,根據題意,故答案為:B。22.圖是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處坡度比b處緩 B.a、b兩地相對高度400米C.b處海拔高于a處 D.河流自東北流向西南【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山谷處容易形成河流;讀圖可知,該處有河流,說明該處為山谷,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河流從高處流向低處,說明b地海拔高于a地,故C正確;圖中a處等高線較b處密集,故a處坡度比b處陡,故A錯誤;圖中的等高距不能確定,無法判斷a、b兩地的相對高度,故B錯誤;根據指向標判斷,河流自西南流向東北,故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2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②處地形部位適合開展漂流活動B.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千米C.圖中等高距為200米D.①④兩地的相對高度是570米24.野外考察時,為防止暴雨造成的自然災害,適宜作為宿營地的是(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答案】23.D24.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23.②處地形部位等高線重合,是陡崖,不可以開展漂流活動,A錯誤。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B錯誤。圖中等高距為100米,C錯誤。①的海拔是670米,④的海拔是10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570米,D正確。故答案為:D。24.野外考察時,為防止暴雨造成的自然災害,適宜作為宿營地的是山頂的①和山脊的④地,①④正確。②是陡崖,容易產生滑坡,③靠近河流,容易發生山洪,都不適合宿營。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25.讀貴州省西江千戶苗寨局部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地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B.圖中苗寨沿河流兩側分布C.a觀景臺位于山谷部位D.d觀景臺是該區域海拔最高的觀景臺【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依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確定方向,圖示信息東部海拔高,西部海拔低,因此,地勢特點是東高西低,A錯誤。圖中苗寨沿河流兩側分布,故B正確。a觀景臺位于山脊部位(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C錯誤。a觀景臺海拔在760米至780米之間,c觀景臺海拔在860米至880米之間,d觀景臺的海拔是在840米至860米之間,最高處是b觀景臺,海拔在920米以上,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剛踏進初中,小明同學非常喜歡他的學校,他繪制了一幅學校平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26.從學校前校門到后校門行走的方向大致是( )A.先由東北向西南,再由南向北 B.先由西南向東北,再由北向南C.先由北向南,再轉向東南 D.先由南向北,再轉向西北27.小明將這幅地圖送給了他的地理老師,但地理老師看后,說這幅圖存在一個問題,請問這個問題是( )A.比例尺應為1:30萬 B.指向標錯誤C.缺少圖例 D.缺少經緯度【答案】26.D27.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26.在沒有特殊標志的地圖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進行判斷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的指向一般為北方;在有經緯網圖的地圖上,根據經緯網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根據圖中指向標的方向可知:從學校的前校門到后校門行走的方向是先由南向北,再由東南向西北方向,故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27.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這幅圖明顯的錯誤是缺少圖例。比例尺是1:3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30米,指向標沒有錯誤,不需要經緯度,故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28.有關地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地圖的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B.任何一幅完整的地圖都必須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C.地圖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數字都屬于圖例D.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都叫注記【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不是所有地圖的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要看看有沒有指向標和經緯網,A錯誤。任何一幅完整的地圖都必須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這是地圖的三要素,B正確。地圖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數字都屬于注記,C錯誤。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叫圖例,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地圖是地理課的工具,讀圖時可以分為三步:一教二讀三分析。具體地說,第一步要教給學生認記的基本功,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地圖知識,知道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第二步教學生讀圖并初步分析圖。第三步則要求能通過讀圖說明一般地理問題。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小題。29.下列有關圖示信息敘述正確的是( )A.甲處地形部位為山谷 B.乙處適合開展攀巖運動C.丙處一般不會有河流發育 D.丁處等高線稀疏坡度較大30.圖中山頂甲的海拔可能為( )A.500米 B.350米 C.450米 D.400米【答案】29.B30.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1)等高線呈閉合曲線時,海拔由外向內增高的為山頂;等高線呈閉合曲線時,海拔由內向外增高的為盆地;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的為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的為山脊;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兩山頂之間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海拔是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地面某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即兩地的高度差。29.讀圖分析可知:A. 甲處地形部位為山頂,A不符合題意;B.乙處為陡崖,適合開展攀巖運動,B符合題意;C.丙處為山谷,一般會有河流發育,C不符合題意;D.丁處等高線稀疏坡度較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0.讀圖分析可知, 該圖等高距為100米,因此圖中山頂甲的海拔在400-500米之間。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1.讀某地局部等高線地形圖(下圖),根據圖中的信息,下列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A.B點的海拔為300米B.小清河的流向是由東北向西南延伸C.甲在乙的北偏東方向D.該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是1:200【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讀圖可知,圖中B點所在的等高線是300米,所以B點的海拔是300米,故A正確;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可判斷小清河的流向是由東北向西南延伸 甲在乙的北偏東方向 ,故BC正確,該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是1:20000,故D不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32.圖中四個地點可能會出現瀑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瀑布形成與山谷中的陡崖,有水流,有落差。讀圖可知,圖中①地等高線重合,為陡崖,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容易形成瀑布,A正確。②處也是山谷,但是沒有陡崖,③ 處沒有發育河流,④處地勢平坦,都沒有形成瀑布,BC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在賀龍元帥的故鄉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桑植白茶”帶動荼農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讀洪家關白族鄉局部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33.關于圖示區域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地形以山地為主 B.安湖溪大致自東北向西南流C.①地處于山谷位置 D.②山海拔不超過900米34.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下列該區域發展舉措可行的是( )①大力發展茶葉種植,完善茶葉產業鏈②利用清潔山泉水,發展飲用水產業③依托洪家關紅色旅游帶動經濟發展④大力開采礦產資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33.C34.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33.讀圖可知,圖示區域海拔較高,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地形以山地為主,A正確。依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定方向,安湖溪大致自東北向西南流,B正確。①地處于山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位置,C錯誤。圖示等高距為100米,②山海拔位于800﹣900米之間,不超過900米,D正確。本題要求選擇描述不正確的選項,故答案為:C。34.①該區以山地為主,降水多,適合發展茶葉種植,完善茶葉產業鏈,①正確;②利用清潔山泉水,發展飲用水產業,②正確;③此地為賀龍元帥的故鄉,依托洪家關紅色旅游帶動經濟發展,③正確;大力開采礦產資源會導致植被破壞,引發水土流失,④錯誤。故①②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我國某校學生開展地理野外實踐活動,圖2為該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圖3為玻璃棧道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5.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游覽圖中的玻璃棧道,其最有可能在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36.圖中學校和④地的相對高度最有可能是( )A.620米 B.480米 C.350米 D.300米37.實踐活動結束后同學們寫下了觀察記錄,其中可信的是( )A.小河在②處比①處流速快B.周莊在學校的西南方向C.甲處坡度大,適宜植樹造林;乙處地勢平坦,適宜種植小麥D.如果在A處修建一個水庫大壩蓄水,趙莊需要搬遷到地勢較高的地方【答案】35.C36.B37.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35.玻璃棧道是由鋼化玻璃凌空高架在懸崖峭壁上形成的旅游觀光懸空透明棧道,故只有在陡崖上才會出現,讀圖可知,圖中①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故A錯誤;②處位于河流沿上,故B錯誤;③處等高線重疊為陡崖,故C正確;④處位于兩山峰之間的低洼處,是鞍部,故D錯誤;根據題意,故答案為:C。36.相對高度是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讀圖可知,本圖等高距為100米,學校的海拔低于100米,④處的海拔高于500米,低于600米,故兩地的相對高度應高于400米,低于600米,四個選項中最有可能是480米,根據題意,故答案為:B。37.讀圖可知,河流①處等高線比②處要密集,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河流流速快,故A不可信;圖中出現緯度23°N,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故周莊在學校的東南方向,故B不可信;甲處坡度大,可以植樹造林,乙處地勢平坦,但是靠近23°N,位于熱帶地區,適合種植水稻,小麥是溫帶農作物,故C不可信;趙莊位于盆地,海拔較低,如果要修建大壩,需要搬遷到其它地勢較高的地方,故D可信;根據題意,故答案為:D。讀鞍山某小區平面示意圖(圖1)和某戶型圖(圖2),完成第下列小題。38.到公交車站最近的小區門是( )A.東門 B.南門 C.西門 D.北門39.關于小區描述正確的是( )A.1號樓緊鄰中心噴泉 B.醫院在小區中心C.居委會距離北門最近 D.幼兒園靠近超市40.圖2戶型采光最好的房間是( )A.臥室1和餐廳 B.臥室1和客廳C.臥室2和臥室3 D.臥室3和餐廳【答案】38.A39.A40.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點評】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首要依據就是指向標,只有在圖中沒有指向標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進行判斷,但讀圖時一定要注意看清箭頭代表的是方向還是風向,河流的流向等。38.從圖中可以看出小區東門位于公交站的正西方向,距離公交車站最近,故A正確,北門和南門均距離公交車站較遠,故BD錯誤,該小區沒有西門,故C錯誤,故答案為:A。39.由圖可知,小區中的1號樓緊鄰中收噴泉,故A正確。醫院是在小區的北部,故B錯誤。居委會離北門最遠,故C錯誤。幼兒園離超市遠,幼兒園在北門,超越在南門附近,故D錯誤。故答案為:A。40.鞍山位于北半球中緯度,窗戶朝南采光最好。根據圖二中的指向標可以判斷,餐廳窗戶朝東,采光時間一般,故A錯誤;臥室1和客廳的窗戶是朝南的,采光最好,故B正確。臥室2 和臥室3的窗戶均朝北,采光最差,故CD錯誤。故答案為:B。肖強升入某中學,在入學通知書上,學校提供了兩幅地圖供參考,請你幫他完成下面小題。41.下列關于兩幅圖的判斷正確的是( )A.甲圖表示的內容比乙圖詳細B.乙圖的比例尺大C.乙圖中校門在教學樓的東北方向D.甲圖表示的范圍小42.家住醫院旁的肖強騎自行車去學校報到,他在公路上的騎行方向是( )A.自西向東 B.自東北向西南C.自南向北 D.自西南向東北【答案】41.B42.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1)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式,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實際范圍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越大,則地圖的圖幅越大,反之越小。(2)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41.乙圖表示的內容比甲圖詳細,A判斷錯誤;在圖幅相同的地圖上,表示的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大,乙圖表示的內容比甲圖詳細,所以乙圖的比例尺大,B判斷正確;乙圖中校門在教學樓的東南方向,C判斷錯誤;乙圖表示的學校內部,甲圖表示的范圍更大,D判斷錯誤。故答案為:B。42.有指向標的地圖要根據指向標判讀方向,根據圖中指向標可知,從醫院到學校的公路為東西方向,故從醫院到學校,在公路上的騎行方向是自西向東,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43.看地圖是學習地理最重要的一種學習方法,下面關于地圖的說法正確的( )A.地圖上的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B.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注記C.任何一副完整的地圖都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三要素D.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2)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作圖例;在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山高水深等的數字叫做注記.(3)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一般有三種:①一般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進行判斷;②是根據指向標判方向,③是經緯網定向.(4)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分母數值越小,比例尺越大.A、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一般有三種:①一般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進行判斷;②是根據指向標判方向,③是經緯網定向.故A不正確;B、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圖例.故B不正確;C、任何一副完整的地圖都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三要素.故C正確;D、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故D不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主要考查地圖三要素、如何在地圖上辨別方向、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圖例和注記的含義等,屬于基礎題。戶外愛好者李明計劃去附近的山上攀巖,下圖為該山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4.圖中地形部位名稱,描述正確的是( )A.①山峰 B.②山谷 C.③山脊 D.④鞍部45.圖中最適合攀巖活動的地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44.B45.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44.由圖可知,圖中①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是山脊地形;②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地形;③處等高線呈閉合狀態且中間數值大于四周,是山峰地形;④處等高線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故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45.攀巖適合在陡崖地形進行,圖中四個地方中,最適合進行攀巖的是④,此處等高線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故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面小題。46.讀等高線地形圖可知該地地形為(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盆地47.圖中AB兩地與最高峰的高度差分別是( )A.185米、205米 B.155米、125米C.80米、100米 D.75米、115米48.從張村到李村走最短線路,沿途經過( )A.兩座山 B.兩道山谷C.一座山,一道山谷 D.一個陡崖49.圖中河流流向是( )A.東北向西南 B.西北向東南 C.東南向西北 D.西南向東北50.圖中C處為一陡崖,該陡崖頂端的海拔可能是( )A.301米 B.260米 C.270米 D.290米【答案】46.B47.D48.C49.B50.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46.讀圖可知,該地海拔在500米以下200米以上坡度和緩的為丘陵,B正確;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的是平原,排除A;海拔在500米以上坡陡谷深的為山地,排除C;四周高中部低的是盆地,排除D;故答案為:B。47.讀圖可知,該地最高峰海拔為335米,A、B兩地的海拔分別是260米,220米,因此A、B兩地與最高峰的高度差分別是75米,115米,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48.從張村到李村走最短線路,即為兩點之間連一條直線,直線經過了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故經過了一座山、經過了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故經過一道山谷,C正確,排除AB;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未經過陡崖,排除D;故答案為:C。49.讀圖可知,圖中無指向標、無經緯網,故依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判斷,河流是由海拔較高處向低處流,故流向是西北向東南,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50.讀圖可知,C處陡崖的等高線海拔最高為280米。圖中等高距為20米,故陡崖頂端的海拔為280米至300米,D290米位于該區間,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凱凱同學打算暑假去攀登長城,攀登前對某地長城等高線地形圖進行了研究。據此完成下列各題。51.凱凱同學通過研究地圖發現( )A.烽火臺海拔最高,易遠觀 B.關城四面環山,易守難攻C.城墻沿著山脊,防御功能強 D.道路沿山谷建設,難度大52.凱凱同學攀登長城時會發現( )A.①到②的坡度最小 B.③在④的東南方向C.①和②的距離約為100米 D.③到④的高差約為100米【答案】51.C52.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51.讀圖可知,烽火臺位于等高線650至700之間,海拔不是最高,排除A;四面環山為盆地地形,關城位于兩條等高線相對平行的地方,地勢平坦,排除B;城墻沿等高線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修建,沿著山脊,防御功能強,C正確;沿山谷建設,難度小,道路沿山脊建設,難度大,排除D;故答案為:C。52.①到②的等高線較②到③的等高線密集,坡度較大,②到③的等高線更稀疏,坡度更小,排除A;根據指向標表示,③在④的西北方向,排除B;根據比例尺可知,①和②的距離約為500米,排除C;③位于等高線850米至800米之間,④位于等高線線750米至700米之間,高差約為100米,D正確,故答案為:D。讀“我國東南沿海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53.圖中序號表示山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4.測得張村與李村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兩村間的實地距離是( )A.100米 B.400米 C.1000米 D.4000米55.張村適合種植的農作物是( )A.甜菜 B.水稻 C.青稞 D.棉花【答案】53.C54.B55.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于等高線的判讀,學生仔細讀圖,根據要求判斷即可解答。53.本題考查等高線判讀的有關知識。山谷處的等高線向高出凸出,容易形成河流。根據題意可知,③處等高線向高出凸出,且產生了河流。故正確答案為C項。54.讀圖可知,圖中的比例尺為1:20000,測得張村與李村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兩村間的實地距離是2厘米×20000=400米。故正確答案為B項。55.讀圖可知,張村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并且張村的位置海拔較低,地勢平坦開闊,且有河流流經,適合發展種植水稻。故正確答案為B項。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崇禮場館區,現代化的冬奧場館和古老的長城不期而遇。其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因外觀造型與中國傳統玉如意相似,被稱為“雪如意”。圖為崇禮部地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6.“雪如意”賽道最低點的海拔可能是( )A.1600米 B.1635米 C.1650米 D.1750米57.圖示冬奧場館中( )A.①冬奧村在②“雪如意”的正南方B.從②“雪如意”可看到遠處的長城C.③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山頂上D.④冬季兩項中心位于山脊處【答案】56.B57.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56.讀圖可得,圖中的等高距是50米。“雪如意”賽道最低點的海拔范圍是1600-1650米,最有可能是1635米。故ACD錯誤、B正確,根據題意,故答案為:B。57.讀圖可得,①冬奧村在②“雪如意”的西北方,故A錯誤。從②“雪如意”可看到遠處的長城,故B正確。③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山谷部位,該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故C錯誤。④冬季兩項中心位于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山谷處,故D錯誤。根據題意,故答案為:B。我國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并在峰頂豎立測量覘標。讀“珠穆朗瑪峰測量隊員攀登部分線路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58.珠峰頂與二號營地的相對高度約為( )A.400米 B.800米 C.1100米 D.1300米59.關于攀登線路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直沿山谷方向前進B.測量隊員從珠穆朗瑪峰西坡登山C.三號營地位于一號營地的東北方向D.若前進營地至一號營地的圖上距離為1.2厘米,則實地距離約為6千米【答案】58.C59.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58.據圖可知,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是400,所以該地等高距是400米,那么,二號營地的海拔大致在7600-8000米之間,珠峰頂的海拔為8848.86,所以兩地的相對高度為848.86~1248.86米,那么,只有C選項滿足要求,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59.攀登的過程中一開始是山谷,后面是山脊,A錯誤;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可知,測量隊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山,B錯誤;根據指向標可知,三號營地在一號營地的東南方向,C錯誤;據圖中比例尺可知,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千米,那么1.2厘米就代表實地距離6千米,D正確。故答案為:D。下圖為“2020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峰路線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0.登山隊到達丁營地時,所處的山體部位是( )A.山谷 B.山峰 C.山脊 D.陡崖61.登山隊從丁營地出發登峰,行進方向是( )A.西南 B.西北 C.東南 D.東北【答案】60.C61.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1)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2)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首要依據就是指向標,只有在圖中沒有指向標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進行判斷,但讀圖時一定要注意看清箭頭代表的是方向還是風向,河流的流向等。60.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的為山峰;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的為山脊,也叫分水嶺;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的為山谷,發育河流;等高線重合的為陡崖,適合攀巖運動;位于兩個山頂之間,地勢較為低洼,是鞍部。讀圖可知,丁營地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為山脊,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61.有指向標的地圖,應根據指向標所標方向去辨認(箭頭指向北方);根據圖中的指向標,登山隊從丁營地出發登峰,行進方向是朝著西南方向,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小明學習很優秀,已經從某“初級中學”考入某“高級中學”了。初中時小明步行上學大約需要10分鐘,現在上了高中騎自行車上學還需要10分鐘左右。根據以上描述并結合如圖所示完成下面小題。62.地圖是我們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如圖最能幫助小明完成的工作是( )A.查找春游的好去處 B.確定自己所在的大洲和國家C.確定上學的最佳路線 D.分析本地區的地形特征63.小明家在“初級中學”的什么方向( )A.東北 B.西南 C.正南 D.正北6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地圖三要素的是( )A.圖例 B.方向 C.圖幅 D.比例尺【答案】62.C63.C64.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點評】(1)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首要依據就是指向標,只有在圖中沒有指向標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進行判斷,但讀圖時一定要注意看清箭頭代表的是方向還是風向,河流的流向等。(2)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是地圖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其中比例尺是指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方向通常根據圖中指向標的方向來判斷,如果沒有指向標則可以默認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是對地圖上各種符號和注記的說明。62.據圖可知,該圖中的地理事物有小明家及學校,故該圖最能幫助小明完成的工作是確定上學的最佳路線。故答案為:C。63.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圖中可根據指向標判斷法,可以看出,小明家是位于“初級中學”的正南方向,故答案為:C。64.地圖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包括必不可少的方向、比例尺、圖例三個要素,圖幅不是地圖三要素,故答案為:C。為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某中學組織學生到廣州市某地進行研學實踐。下圖為廣州市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5.甲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850米 B.950米 C.1100米 D.1300米66.該研學實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盆地67.根據調研分析,該區域大部分面積適宜種植( )A.林木 B.棉花 C.水稻 D.小麥【答案】65.C66.B67.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65.由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150米,甲地為山峰,海拔較高,海拔范圍為1050米以上,1200米以下,故C符合,故答案為:C。66.高原是海拔在500米以上比較完整的大片高地,圖中等高線密集,地勢落差大,故排除A;盆地是低于周圍山地,相對凹下的地表形態,故D排除,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大,坡度大,符合圖中地形地勢特征,故該研學實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是山地,C正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圖中海拔較高,地形崎嶇,故C錯誤。故答案為:B。67.該地區地勢起伏大,坡度大,以山地為主,區域大部分面積適宜種植林木,可以保持水土。故答案為:A。二、非選擇題68.(2022七上·杭州期中)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列問題。(1)將圖中200米等高線補充完整。該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為 。(2)圖中A區域的地形類型是 ,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相應山體部位的名稱:B ,D ,E 。(3)若測得BC圖上直線距離為3厘米,實地距離為30千米,則該圖的數字比例尺為 。 該圖比例尺用線段可表示為 。(4)甲、乙兩幅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BC線地勢起伏狀況的是 。(5)該等高線地形圖的方向判讀應采用 定向法,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自 向 。【答案】(1)如圖所示(2)盆地;山谷;山脊;山頂(3)1:1000000(1/1000000);(4)甲(5)指向標;東北;西南【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將圖中200米等高線補充完整。根據題意,把海拔200米的點用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即可。該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為100米。(2)、圖中A區域的地形類型是盆地,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相應山體部位的名稱:B是山谷,D是山脊,E是山頂。(3)、若測得BC圖上直線距離為3厘米,實地距離為30千米,則該圖的數字比例尺為1:1000000(1/1000000)。 該圖比例尺用線段可表示為。如圖所示(4)、甲、乙兩幅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BC線地勢起伏狀況的是甲。(5)、該等高線地形圖的方向判讀應采用指向標定向法,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自東北向西南。【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69.(2022七上·浙江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左圖中甲的地形部位是 ,丁的地形部位是 ,圖中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米(2)圖中的“甲”“乙”“L”“a”屬于地圖三要素中的 。如果將上圖繪制成分層設色地形圖,則綠色越淺的地方,海拔越 。(3)判斷圖中a、b兩處哪一處可能發育小溪,請說明判斷的理由。該小溪的流向是怎樣的?(4)判斷圖中c、d表示的兩條上山路線中哪條更省力?請說明判斷理由。(5)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圖中,圖____是沿圖中L線所作的剖面圖。A. B.C. D.【答案】(1)山頂;山谷;100(2)注記;低(3)a; 圖中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此地為山谷;山谷易發育成河流;自東北向西南。(4)C 該地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5)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左圖中,甲地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乙地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則為山谷。因此,甲的地形部位是山頂,丁的地形部位是山谷,圖中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100米。(2)圖中的“甲”“乙”“L”“a”屬于地圖三要素中的_注記_。如果將上圖繪制成分層設色地形圖,則綠色越淺的地方,海拔越低。(3)圖中a、b兩處a處可能發育小溪,圖中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此地為山谷;山谷易發育成河流;根據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可以得出河流的流向是自東北向西南。(4)C 上山路線比較省力,理由是該地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5)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圖中,圖_ B___是沿圖中L線所作的剖面圖。【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70.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按南、北半球分,上圖所示區域位于 半球;按東、西半球分,上圖所示區域位于 半球。(2)該圖的等高距是 米。(3)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稱。B. C. E. (4)圖中箭頭所指小河的流向是 。(5)圖中A,B,C,D,E各點中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點是 。(6)如在甲、乙兩地修一條公路,圖中虛線所示的路線設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答案】(1)北;東(2)200(3)鞍部;山脊;陡崖(4)由北向南流(5)E(6)不合理。公路應與等高線平行,但圖中E處是陡崖,不利于修公路。【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按南、北半球分,上圖所示區域位于北半球;按東、西半球分,上圖所示區域位于東半球。(2)、該圖的等高距是200米。(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B.是鞍部 C.是山脊 E.是陡崖。(4)、圖中箭頭所指小河的流向是由北向南流(5)、圖中A,B,C,D,E各點中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點是E點。(6)、如在甲、乙兩地修一條公路,圖中虛線所示的路線設計是不合理。理由是公路應與等高線平行,但圖中E處是陡崖,不利于修公路。【點評】等高線地形圖是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線重合處,必為峭壁。若等高線成較小的封閉曲線時,這一地區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島。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山脊的連線稱為分水線。等高線形狀逐漸向山頂或鞍部方向凹出的為山谷,谷地的連線稱為集水線。兩條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稱為山的鞍部。71.讀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相應地形部位的名稱。① ② ③ ④ 。(2)①、②、③、④四地中,適合開展攀巖活動的是 地;乙河流下游區域界內有利形成村莊的原因是 (寫出一點)。(3)A地與B地的相對高度約為 米;圖中是依據 定方向;A地在B地 方向。(4)給你一把尺子,依據圖中信息我們能否得出甲村到A地的實地距離 (能、不能);原因 。【答案】(1)山峰;山脊;山谷;陡崖(2)④;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寫一點即可)(3)500;指向標;東南(4)不能;地圖缺少比例尺【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圖中數字①處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②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③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④處為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2)①、②、③、④四地中,④處為陡崖,陡崖處坡度陡,地形險峻,適合開展攀巖活動;乙河流下游區域界內有利于形成村莊的原因是地勢平坦開闊、又位于河流交匯處,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3)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A地海拔高度為200米,B地海拔高度為700米,A地與B地的相對高度約為700米-200米=500米;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圖中可根據指向標判斷方向,可以看出,A點是位于B點的東南方向。(4)給一把尺子也不能得出甲村到A地的實際距離,因為圖中缺少了比例尺,不可能計算出實際距離。【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72.讀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A 、C 、D 、F 。(2)居民區甲位于乙的 方向。(3)甲、乙兩居民區的實地距離為2km,圖上距離為2.5cm,則該圖的比例尺為 (數字式)。(4)山峰B的海拔可能是 米。【答案】(1)鞍部;山脊;陡崖;山谷(2)西北(3)1: 80000(4)700--800【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依據位置,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為:A是位于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C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D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F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2)圖中既沒有指向標,也沒有經緯網,可依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確定方向,可以看出,居民區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3)比例尺是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計算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若甲、乙兩居民區的實地距離為2km,圖上距離為2.5cm,則該圖的比例尺為1:80000。(4)圖示等高距為100米,可判定,山峰B的海拔位于700-800米之間。【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2023年中考社會法治一輪復習:06 帶著地形圖去越野一、單選題1.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局部),圖中 X、Y 為等高線(等高距為 100 米),X 海拔 500 米,L 為河流,H 為湖泊。關于圖中信息的判斷,正確的是( )A.L河自西南流向東北 B.L河為外流河C.Y海拔為600米 D.A地海拔可能為260米下圖為連州市某初級中學學校平面圖,該圖比例尺為 ,據圖,完成下列小題。2.圖中有一幢建筑物既當東曬、又當西曬,夏季較熱的是( )A.食堂 B.辦公樓 C.教學樓 D.實驗樓3.早晨,小明站在校園中央,若想看到初升的太陽,應該仰望( )A.辦公樓那一側的上空 B.校門方向的上空C.教學樓那邊的上空 D.食堂一側上空下圖是某區域平面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這幅平面圖上有一處明顯的缺陷是( )A.無指向標,不能判斷某地方向B.無經緯線,不能判斷點與點之間的位置C.無圖例,不能明確該區域地理事物D.無比例尺,不能量算村莊間的實際距離5.小張駕駛汽車從圖中a向b、c方向行駛,其行駛方向是( )A.先向東,后向東北 B.先向東北,后向北C.一直向北 D.先西南,后向南6.下圖為我縣某中學平面圖,如果在教學樓南面掛窗簾,應掛在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022年5月29日,神舟十四號船箭組合體轉運至酒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6月5日10時44分發射成功。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中等高距為50米。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神舟十四號船箭組合體運至發射場到發射成功期間,圖示地區( )A.晝短夜長晝漸長B.正午時清水河位于甲山頂陰影中C.清水河正值枯水期D.盛行箭頭①所示風向的風8.甲山頂海拔可能是( )A.568米 B.435米 C.478米 D.523米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以下各題。9.李村所處的地形類型是(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10.①②③④四地中,適合攀巖運動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小明參觀某動物園后,繪制了一幅公園的平面圖。但他的同學認為該圖缺少地圖應具備的某些基本要素。所以小明在使用該圖時,無法做到的是( )A.確定參觀長頸鹿、駱駝館舍的游覽路線B.辨別大象館相對于天鵝館的方向C.確定各種動物的位置D.估算從南門到北門的距離讀我國東南地區某旅游景區等高線地形圖及玻璃棧道景觀圖,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2.圖中甲地附近山峰的海拔可能為( )A.355米 B.455米 C.555米 D.655米13.圖中最適合建大壩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4.游客在景區體驗了懸空刺激的玻璃棧道。該景點最可能位于(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學習地圖的相關知識后,小天和曉才約好國慶假期同去景山公園游覽實踐。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小天從南門進入,向北登山抵達萬春亭,發現萬春亭所處的地形部位是( )A.山頂 B.山脊 C.鞍部 D.山谷16.曉才到東門后,得知小天已經在萬春亭,決定經過周賞亭、觀妙亭,到萬春亭去找小天。當曉才到達周賞亭時,兩人所在地的相對高度大約( )A.5米 B.20米 C.45米 D.90米17.與小天登山路線相比,曉才登山路線( )A.沿著山谷行進 B.路程較短C.先向南再向東 D.坡度較小18.如圖是利用北斗導航系統開發的車載導航界面示意圖,圖中箭頭所代表的汽車行進方向是( )A.正南向正北 B.西南向東北 C.東南向西北 D.正北向正南19.2020年5月,中國測量登山隊對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進行第三次測量。下圖為測量線路周邊等高線地形圖。從珠峰大本營前往珠穆朗瑪峰( )A.一直沿山脊前進 B.一直沿山谷前進C.一號營地至峰頂最難攀登 D.全程長4000多米讀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20.國慶節,小明與同學登上圖中的甲山頂觀看日出,甲山頂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700米 B.900米 C.1050米 D.1100米21.小明在甲山頂觀看日出的正確方向應該是( )A.① B.② C.③ D.④22.圖是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處坡度比b處緩 B.a、b兩地相對高度400米C.b處海拔高于a處 D.河流自東北流向西南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2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②處地形部位適合開展漂流活動B.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千米C.圖中等高距為200米D.①④兩地的相對高度是570米24.野外考察時,為防止暴雨造成的自然災害,適宜作為宿營地的是(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25.讀貴州省西江千戶苗寨局部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地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B.圖中苗寨沿河流兩側分布C.a觀景臺位于山谷部位D.d觀景臺是該區域海拔最高的觀景臺剛踏進初中,小明同學非常喜歡他的學校,他繪制了一幅學校平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26.從學校前校門到后校門行走的方向大致是( )A.先由東北向西南,再由南向北 B.先由西南向東北,再由北向南C.先由北向南,再轉向東南 D.先由南向北,再轉向西北27.小明將這幅地圖送給了他的地理老師,但地理老師看后,說這幅圖存在一個問題,請問這個問題是( )A.比例尺應為1:30萬 B.指向標錯誤C.缺少圖例 D.缺少經緯度28.有關地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地圖的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B.任何一幅完整的地圖都必須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C.地圖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數字都屬于圖例D.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都叫注記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小題。29.下列有關圖示信息敘述正確的是( )A.甲處地形部位為山谷 B.乙處適合開展攀巖運動C.丙處一般不會有河流發育 D.丁處等高線稀疏坡度較大30.圖中山頂甲的海拔可能為( )A.500米 B.350米 C.450米 D.400米31.讀某地局部等高線地形圖(下圖),根據圖中的信息,下列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A.B點的海拔為300米B.小清河的流向是由東北向西南延伸C.甲在乙的北偏東方向D.該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是1:20032.圖中四個地點可能會出現瀑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在賀龍元帥的故鄉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桑植白茶”帶動荼農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讀洪家關白族鄉局部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33.關于圖示區域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地形以山地為主 B.安湖溪大致自東北向西南流C.①地處于山谷位置 D.②山海拔不超過900米34.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下列該區域發展舉措可行的是( )①大力發展茶葉種植,完善茶葉產業鏈②利用清潔山泉水,發展飲用水產業③依托洪家關紅色旅游帶動經濟發展④大力開采礦產資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我國某校學生開展地理野外實踐活動,圖2為該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圖3為玻璃棧道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5.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游覽圖中的玻璃棧道,其最有可能在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36.圖中學校和④地的相對高度最有可能是( )A.620米 B.480米 C.350米 D.300米37.實踐活動結束后同學們寫下了觀察記錄,其中可信的是( )A.小河在②處比①處流速快B.周莊在學校的西南方向C.甲處坡度大,適宜植樹造林;乙處地勢平坦,適宜種植小麥D.如果在A處修建一個水庫大壩蓄水,趙莊需要搬遷到地勢較高的地方讀鞍山某小區平面示意圖(圖1)和某戶型圖(圖2),完成第下列小題。38.到公交車站最近的小區門是( )A.東門 B.南門 C.西門 D.北門39.關于小區描述正確的是( )A.1號樓緊鄰中心噴泉 B.醫院在小區中心C.居委會距離北門最近 D.幼兒園靠近超市40.圖2戶型采光最好的房間是( )A.臥室1和餐廳 B.臥室1和客廳C.臥室2和臥室3 D.臥室3和餐廳肖強升入某中學,在入學通知書上,學校提供了兩幅地圖供參考,請你幫他完成下面小題。41.下列關于兩幅圖的判斷正確的是( )A.甲圖表示的內容比乙圖詳細B.乙圖的比例尺大C.乙圖中校門在教學樓的東北方向D.甲圖表示的范圍小42.家住醫院旁的肖強騎自行車去學校報到,他在公路上的騎行方向是( )A.自西向東 B.自東北向西南C.自南向北 D.自西南向東北43.看地圖是學習地理最重要的一種學習方法,下面關于地圖的說法正確的( )A.地圖上的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B.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注記C.任何一副完整的地圖都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三要素D.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戶外愛好者李明計劃去附近的山上攀巖,下圖為該山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4.圖中地形部位名稱,描述正確的是( )A.①山峰 B.②山谷 C.③山脊 D.④鞍部45.圖中最適合攀巖活動的地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面小題。46.讀等高線地形圖可知該地地形為(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盆地47.圖中AB兩地與最高峰的高度差分別是( )A.185米、205米 B.155米、125米C.80米、100米 D.75米、115米48.從張村到李村走最短線路,沿途經過( )A.兩座山 B.兩道山谷C.一座山,一道山谷 D.一個陡崖49.圖中河流流向是( )A.東北向西南 B.西北向東南 C.東南向西北 D.西南向東北50.圖中C處為一陡崖,該陡崖頂端的海拔可能是( )A.301米 B.260米 C.270米 D.290米凱凱同學打算暑假去攀登長城,攀登前對某地長城等高線地形圖進行了研究。據此完成下列各題。51.凱凱同學通過研究地圖發現( )A.烽火臺海拔最高,易遠觀 B.關城四面環山,易守難攻C.城墻沿著山脊,防御功能強 D.道路沿山谷建設,難度大52.凱凱同學攀登長城時會發現( )A.①到②的坡度最小 B.③在④的東南方向C.①和②的距離約為100米 D.③到④的高差約為100米讀“我國東南沿海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53.圖中序號表示山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4.測得張村與李村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兩村間的實地距離是( )A.100米 B.400米 C.1000米 D.4000米55.張村適合種植的農作物是( )A.甜菜 B.水稻 C.青稞 D.棉花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崇禮場館區,現代化的冬奧場館和古老的長城不期而遇。其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因外觀造型與中國傳統玉如意相似,被稱為“雪如意”。圖為崇禮部地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6.“雪如意”賽道最低點的海拔可能是( )A.1600米 B.1635米 C.1650米 D.1750米57.圖示冬奧場館中( )A.①冬奧村在②“雪如意”的正南方B.從②“雪如意”可看到遠處的長城C.③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山頂上D.④冬季兩項中心位于山脊處我國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并在峰頂豎立測量覘標。讀“珠穆朗瑪峰測量隊員攀登部分線路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58.珠峰頂與二號營地的相對高度約為( )A.400米 B.800米 C.1100米 D.1300米59.關于攀登線路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直沿山谷方向前進B.測量隊員從珠穆朗瑪峰西坡登山C.三號營地位于一號營地的東北方向D.若前進營地至一號營地的圖上距離為1.2厘米,則實地距離約為6千米下圖為“2020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峰路線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0.登山隊到達丁營地時,所處的山體部位是( )A.山谷 B.山峰 C.山脊 D.陡崖61.登山隊從丁營地出發登峰,行進方向是( )A.西南 B.西北 C.東南 D.東北小明學習很優秀,已經從某“初級中學”考入某“高級中學”了。初中時小明步行上學大約需要10分鐘,現在上了高中騎自行車上學還需要10分鐘左右。根據以上描述并結合如圖所示完成下面小題。62.地圖是我們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如圖最能幫助小明完成的工作是( )A.查找春游的好去處 B.確定自己所在的大洲和國家C.確定上學的最佳路線 D.分析本地區的地形特征63.小明家在“初級中學”的什么方向( )A.東北 B.西南 C.正南 D.正北6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地圖三要素的是( )A.圖例 B.方向 C.圖幅 D.比例尺為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某中學組織學生到廣州市某地進行研學實踐。下圖為廣州市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5.甲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850米 B.950米 C.1100米 D.1300米66.該研學實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盆地67.根據調研分析,該區域大部分面積適宜種植( )A.林木 B.棉花 C.水稻 D.小麥二、非選擇題68.(2022七上·杭州期中)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列問題。(1)將圖中200米等高線補充完整。該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為 。(2)圖中A區域的地形類型是 ,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相應山體部位的名稱:B ,D ,E 。(3)若測得BC圖上直線距離為3厘米,實地距離為30千米,則該圖的數字比例尺為 。 該圖比例尺用線段可表示為 。(4)甲、乙兩幅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BC線地勢起伏狀況的是 。(5)該等高線地形圖的方向判讀應采用 定向法,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自 向 。69.(2022七上·浙江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左圖中甲的地形部位是 ,丁的地形部位是 ,圖中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米(2)圖中的“甲”“乙”“L”“a”屬于地圖三要素中的 。如果將上圖繪制成分層設色地形圖,則綠色越淺的地方,海拔越 。(3)判斷圖中a、b兩處哪一處可能發育小溪,請說明判斷的理由。該小溪的流向是怎樣的?(4)判斷圖中c、d表示的兩條上山路線中哪條更省力?請說明判斷理由。(5)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圖中,圖____是沿圖中L線所作的剖面圖。A. B.C. D.70.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按南、北半球分,上圖所示區域位于 半球;按東、西半球分,上圖所示區域位于 半球。(2)該圖的等高距是 米。(3)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稱。B. C. E. (4)圖中箭頭所指小河的流向是 。(5)圖中A,B,C,D,E各點中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點是 。(6)如在甲、乙兩地修一條公路,圖中虛線所示的路線設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71.讀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相應地形部位的名稱。① ② ③ ④ 。(2)①、②、③、④四地中,適合開展攀巖活動的是 地;乙河流下游區域界內有利形成村莊的原因是 (寫出一點)。(3)A地與B地的相對高度約為 米;圖中是依據 定方向;A地在B地 方向。(4)給你一把尺子,依據圖中信息我們能否得出甲村到A地的實地距離 (能、不能);原因 。72.讀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A 、C 、D 、F 。(2)居民區甲位于乙的 方向。(3)甲、乙兩居民區的實地距離為2km,圖上距離為2.5cm,則該圖的比例尺為 (數字式)。(4)山峰B的海拔可能是 米。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河流L注入湖泊H,根據圖中指向標可知流向自西南向東北流,A正確;河流L注入湖泊H,故L河為內流河,B錯誤;河流由高向低流,X大于Y,X是500,等高距為100,Y的值為400,根據等值線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A的值比Y小,范圍是300-400,A地海拔不可能是260米,C、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答案】2.B3.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點評】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2.由圖可知,辦公樓既當東曬、又當西曬,夏季較熱,故B正確。3.太陽東升西落,由圖中指向標可知,校門位于東邊,故早晨,小明站在校園中央,若想看到初【答案】4.D5.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點評】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是地圖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其中比例尺是指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方向通常根據圖中指向標的方向來判斷,如果沒有指向標則可以默認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是對地圖上各種符號和注記的說明。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首要依據就是指向標,只有在圖中沒有指向標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進行判斷,但讀圖時一定要注意看清箭頭代表的是方向還是風向,河流的流向等。4.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讀圖,圖中無比例尺,不能量算村莊間的實際距離。故答案為:D。5.在有指向標地地圖上,指向標所指的方向為北方,故此可以判斷,小張駕駛汽車從圖中a向b、c方向行駛,其行駛方向是先向東北,后向北,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6.【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箭頭指向北方。根據圖中指向標可判斷,②位于教學樓的南面,如果在教學樓南面掛窗簾,應掛在圖中的②位置。故答案為:B【點評】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①緯度分布規律: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冬至日: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②季節變化規律:冬至到夏至:北回歸線以北太陽高度漸增夏至再到冬至:北回歸線以北太陽高度漸減北半球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半球反之③日變化規律:一天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答案】7.D8.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7.神舟十四號船箭組合體運至發射場到發射成功期間是從5月29日至6月5日,這段時間太陽直射從赤道向北回歸線移動,圖中所示地區位于我國東部地區,此時晝夜狀況是晝長夜短,并且晝漸長,故A錯誤。正午時,太陽直射點位于該區域以南,甲山頂影子朝向北,不可能覆蓋到清水河,故B錯誤。此時我國東部大部地區開始進入雨季,河流進入汛期,故C錯誤。盛行箭頭①所示風向的東南風,故D正確。故答案為:D。8.由題目可知,圖中等高距是50米,可以推測甲山頂的海拔范圍是在400米至450米之間,故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9.B10.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重點掌握通過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地形類型的能力。9.從等高線地形圖可知,李村所在位置呈四周高、中間低,所以李村所處的地形類型為盆地,所以B選項正確。故答案為:B。10.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懸崖適合攀巖,①處等高線重合,所以①處為陡崖,適合攀巖,所以A選項正確。故答案為:A。11.【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是地圖的“語言”,也是地圖的三要素,仔細讀圖可知,圖中有方向、路線,所以可以確定參觀長頸鹿、駱駝館舍的游覽路線,可以辨別大象館相對于天鵝館的方向,也可以確定各種動物的位置,但由于圖中沒有比例尺,所以無法估算從南門到北門的距離,D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地圖是地理課的工具,讀圖時可以分為三步:一教二讀三分析。具體地說,第一步要教給學生認記的基本功,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地圖知識,知道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第二步教學生讀圖并初步分析圖。第三步則要求能通過讀圖說明一般地理問題。【答案】12.C13.B14.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在等高線圖中,等高線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緩。根據等高線不同的彎曲形態,可以判讀出地表形態的一般狀況。等高線呈封閉狀時,高度是外低內高,則表示為凸地形,等高線高度是外高內低,則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的部分表示為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凸出處為山脊。等高線重合為陡崖。12.讀圖可知,該圖等高距為100米,甲地附近山峰海拔在500米-600米之間,故可能為555米,故答案為:C,排除ABD。13.讀圖可知,圖中甲在山峰附近,無河流,不適宜修建大壩,排除A;乙地在峽谷出口的最窄處,集水范圍大,工程量小,乙地適宜修建大壩,B正確;丙地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無河流發育,不宜修建大壩,排除C;丁地位于山谷地區,只有一條河流,集水范圍小,排除D,故答案為:B。14.據所學知識可知,玻璃棧道適合在陡崖處修建。讀圖可得,①處多條等高線重合,是陡崖。該景點應位于①處,A正確;②為盆地內部,③是山脊,④位于平原地區,不適宜修建懸空刺激的玻璃棧道,排除BCD,故答案為:A。【答案】15.A16.B17.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在等高線圖中,等高線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緩。根據等高線不同的彎曲形態,可以判讀出地表形態的一般狀況。等高線呈封閉狀時,高度是外低內高,則表示為凸地形,等高線高度是外高內低,則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彎曲的部分表示為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凸出處為山脊。等高線重合為陡崖。15.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結合圖示,萬春亭位于山頂。故答案為:A。16.讀圖可知,等高距為10米,萬春亭海拔在90~100米之間,周賞亭海拔在70~80米之間。兩地相對高度在10~30米之間。故答案為:B。17.結合圖示以及上一題來看,小天從南門向北登上萬春亭,曉才從東向西經過周賞亭、觀妙亭登上萬春亭,與小天登山路線相比,曉才登山路線是沿著山脊(等高線凸向低處)行進,路程較遠;根據圖中指向標指向北可知,曉才登山路線大致是由東南向西北,等高線較稀疏,坡度較小,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18.【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從圖中可知,該圖采取指向標定向,圖中箭頭所代表的汽車行進方向是西南向東北。故答案為:B【點評】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19.【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讀圖可知,從珠峰大本營前往珠峰線路中,一開始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是沿山谷前進,最后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是沿山脊前進,排除A、B;一號營地至峰頂處等高線密集,陡坡陡,最難攀登,所以C選項正確;圖中沒有比例尺,無法計算全程長度,排除D。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答案】20.B21.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1)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2)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首要依據就是指向標,只有在圖中沒有指向標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進行判斷,但讀圖時一定要注意看清箭頭代表的是方向還是風向,河流的流向等。20.讀圖可知,圖示等高距為200米,可判定,甲山頂的海拔高度位于800- 1000米之間,可能是900米。故ACD錯誤、B正確,根據題意,故答案為:B。21.太陽從東方升起。依據指向標判定方向,可判定,小明在甲山頂觀看日出的正確方向應該是②。①是南方,③是北方,④是西方,故ACD錯誤、B正確,根據題意,故答案為:B。22.【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山谷處容易形成河流;讀圖可知,該處有河流,說明該處為山谷,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河流從高處流向低處,說明b地海拔高于a地,故C正確;圖中a處等高線較b處密集,故a處坡度比b處陡,故A錯誤;圖中的等高距不能確定,無法判斷a、b兩地的相對高度,故B錯誤;根據指向標判斷,河流自西南流向東北,故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答案】23.D24.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23.②處地形部位等高線重合,是陡崖,不可以開展漂流活動,A錯誤。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B錯誤。圖中等高距為100米,C錯誤。①的海拔是670米,④的海拔是10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570米,D正確。故答案為:D。24.野外考察時,為防止暴雨造成的自然災害,適宜作為宿營地的是山頂的①和山脊的④地,①④正確。②是陡崖,容易產生滑坡,③靠近河流,容易發生山洪,都不適合宿營。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25.【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依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確定方向,圖示信息東部海拔高,西部海拔低,因此,地勢特點是東高西低,A錯誤。圖中苗寨沿河流兩側分布,故B正確。a觀景臺位于山脊部位(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C錯誤。a觀景臺海拔在760米至780米之間,c觀景臺海拔在860米至880米之間,d觀景臺的海拔是在840米至860米之間,最高處是b觀景臺,海拔在920米以上,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答案】26.D27.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26.在沒有特殊標志的地圖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進行判斷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的指向一般為北方;在有經緯網圖的地圖上,根據經緯網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根據圖中指向標的方向可知:從學校的前校門到后校門行走的方向是先由南向北,再由東南向西北方向,故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27.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這幅圖明顯的錯誤是缺少圖例。比例尺是1:3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30米,指向標沒有錯誤,不需要經緯度,故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28.【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不是所有地圖的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要看看有沒有指向標和經緯網,A錯誤。任何一幅完整的地圖都必須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等要素,這是地圖的三要素,B正確。地圖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數字都屬于注記,C錯誤。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叫圖例,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地圖是地理課的工具,讀圖時可以分為三步:一教二讀三分析。具體地說,第一步要教給學生認記的基本功,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地圖知識,知道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第二步教學生讀圖并初步分析圖。第三步則要求能通過讀圖說明一般地理問題。【答案】29.B30.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1)等高線呈閉合曲線時,海拔由外向內增高的為山頂;等高線呈閉合曲線時,海拔由內向外增高的為盆地;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的為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的為山脊;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兩山頂之間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海拔是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地面某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即兩地的高度差。29.讀圖分析可知:A. 甲處地形部位為山頂,A不符合題意;B.乙處為陡崖,適合開展攀巖運動,B符合題意;C.丙處為山谷,一般會有河流發育,C不符合題意;D.丁處等高線稀疏坡度較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0.讀圖分析可知, 該圖等高距為100米,因此圖中山頂甲的海拔在400-500米之間。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1.【答案】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讀圖可知,圖中B點所在的等高線是300米,所以B點的海拔是300米,故A正確;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可判斷小清河的流向是由東北向西南延伸 甲在乙的北偏東方向 ,故BC正確,該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是1:20000,故D不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32.【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瀑布形成與山谷中的陡崖,有水流,有落差。讀圖可知,圖中①地等高線重合,為陡崖,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容易形成瀑布,A正確。②處也是山谷,但是沒有陡崖,③ 處沒有發育河流,④處地勢平坦,都沒有形成瀑布,BC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答案】33.C34.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33.讀圖可知,圖示區域海拔較高,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地形以山地為主,A正確。依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定方向,安湖溪大致自東北向西南流,B正確。①地處于山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位置,C錯誤。圖示等高距為100米,②山海拔位于800﹣900米之間,不超過900米,D正確。本題要求選擇描述不正確的選項,故答案為:C。34.①該區以山地為主,降水多,適合發展茶葉種植,完善茶葉產業鏈,①正確;②利用清潔山泉水,發展飲用水產業,②正確;③此地為賀龍元帥的故鄉,依托洪家關紅色旅游帶動經濟發展,③正確;大力開采礦產資源會導致植被破壞,引發水土流失,④錯誤。故①②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答案】35.C36.B37.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35.玻璃棧道是由鋼化玻璃凌空高架在懸崖峭壁上形成的旅游觀光懸空透明棧道,故只有在陡崖上才會出現,讀圖可知,圖中①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故A錯誤;②處位于河流沿上,故B錯誤;③處等高線重疊為陡崖,故C正確;④處位于兩山峰之間的低洼處,是鞍部,故D錯誤;根據題意,故答案為:C。36.相對高度是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讀圖可知,本圖等高距為100米,學校的海拔低于100米,④處的海拔高于500米,低于600米,故兩地的相對高度應高于400米,低于600米,四個選項中最有可能是480米,根據題意,故答案為:B。37.讀圖可知,河流①處等高線比②處要密集,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河流流速快,故A不可信;圖中出現緯度23°N,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故周莊在學校的東南方向,故B不可信;甲處坡度大,可以植樹造林,乙處地勢平坦,但是靠近23°N,位于熱帶地區,適合種植水稻,小麥是溫帶農作物,故C不可信;趙莊位于盆地,海拔較低,如果要修建大壩,需要搬遷到其它地勢較高的地方,故D可信;根據題意,故答案為:D。【答案】38.A39.A40.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點評】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首要依據就是指向標,只有在圖中沒有指向標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進行判斷,但讀圖時一定要注意看清箭頭代表的是方向還是風向,河流的流向等。38.從圖中可以看出小區東門位于公交站的正西方向,距離公交車站最近,故A正確,北門和南門均距離公交車站較遠,故BD錯誤,該小區沒有西門,故C錯誤,故答案為:A。39.由圖可知,小區中的1號樓緊鄰中收噴泉,故A正確。醫院是在小區的北部,故B錯誤。居委會離北門最遠,故C錯誤。幼兒園離超市遠,幼兒園在北門,超越在南門附近,故D錯誤。故答案為:A。40.鞍山位于北半球中緯度,窗戶朝南采光最好。根據圖二中的指向標可以判斷,餐廳窗戶朝東,采光時間一般,故A錯誤;臥室1和客廳的窗戶是朝南的,采光最好,故B正確。臥室2 和臥室3的窗戶均朝北,采光最差,故C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41.B42.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1)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式,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實際范圍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越大,則地圖的圖幅越大,反之越小。(2)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41.乙圖表示的內容比甲圖詳細,A判斷錯誤;在圖幅相同的地圖上,表示的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大,乙圖表示的內容比甲圖詳細,所以乙圖的比例尺大,B判斷正確;乙圖中校門在教學樓的東南方向,C判斷錯誤;乙圖表示的學校內部,甲圖表示的范圍更大,D判斷錯誤。故答案為:B。42.有指向標的地圖要根據指向標判讀方向,根據圖中指向標可知,從醫院到學校的公路為東西方向,故從醫院到學校,在公路上的騎行方向是自西向東,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43.【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2)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作圖例;在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山高水深等的數字叫做注記.(3)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一般有三種:①一般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進行判斷;②是根據指向標判方向,③是經緯網定向.(4)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分母數值越小,比例尺越大.A、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一般有三種:①一般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進行判斷;②是根據指向標判方向,③是經緯網定向.故A不正確;B、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圖例.故B不正確;C、任何一副完整的地圖都具備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三要素.故C正確;D、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故D不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主要考查地圖三要素、如何在地圖上辨別方向、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圖例和注記的含義等,屬于基礎題。【答案】44.B45.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44.由圖可知,圖中①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是山脊地形;②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地形;③處等高線呈閉合狀態且中間數值大于四周,是山峰地形;④處等高線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故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45.攀巖適合在陡崖地形進行,圖中四個地方中,最適合進行攀巖的是④,此處等高線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故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答案】46.B47.D48.C49.B50.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46.讀圖可知,該地海拔在500米以下200米以上坡度和緩的為丘陵,B正確;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的是平原,排除A;海拔在500米以上坡陡谷深的為山地,排除C;四周高中部低的是盆地,排除D;故答案為:B。47.讀圖可知,該地最高峰海拔為335米,A、B兩地的海拔分別是260米,220米,因此A、B兩地與最高峰的高度差分別是75米,115米,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48.從張村到李村走最短線路,即為兩點之間連一條直線,直線經過了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故經過了一座山、經過了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故經過一道山谷,C正確,排除AB;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未經過陡崖,排除D;故答案為:C。49.讀圖可知,圖中無指向標、無經緯網,故依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判斷,河流是由海拔較高處向低處流,故流向是西北向東南,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50.讀圖可知,C處陡崖的等高線海拔最高為280米。圖中等高距為20米,故陡崖頂端的海拔為280米至300米,D290米位于該區間,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答案】51.C52.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51.讀圖可知,烽火臺位于等高線650至700之間,海拔不是最高,排除A;四面環山為盆地地形,關城位于兩條等高線相對平行的地方,地勢平坦,排除B;城墻沿等高線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修建,沿著山脊,防御功能強,C正確;沿山谷建設,難度小,道路沿山脊建設,難度大,排除D;故答案為:C。52.①到②的等高線較②到③的等高線密集,坡度較大,②到③的等高線更稀疏,坡度更小,排除A;根據指向標表示,③在④的西北方向,排除B;根據比例尺可知,①和②的距離約為500米,排除C;③位于等高線850米至800米之間,④位于等高線線750米至700米之間,高差約為100米,D正確,故答案為:D。【答案】53.C54.B55.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于等高線的判讀,學生仔細讀圖,根據要求判斷即可解答。53.本題考查等高線判讀的有關知識。山谷處的等高線向高出凸出,容易形成河流。根據題意可知,③處等高線向高出凸出,且產生了河流。故正確答案為C項。54.讀圖可知,圖中的比例尺為1:20000,測得張村與李村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兩村間的實地距離是2厘米×20000=400米。故正確答案為B項。55.讀圖可知,張村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并且張村的位置海拔較低,地勢平坦開闊,且有河流流經,適合發展種植水稻。故正確答案為B項。【答案】56.B57.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56.讀圖可得,圖中的等高距是50米。“雪如意”賽道最低點的海拔范圍是1600-1650米,最有可能是1635米。故ACD錯誤、B正確,根據題意,故答案為:B。57.讀圖可得,①冬奧村在②“雪如意”的西北方,故A錯誤。從②“雪如意”可看到遠處的長城,故B正確。③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山谷部位,該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故C錯誤。④冬季兩項中心位于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山谷處,故D錯誤。根據題意,故答案為:B。【答案】58.C59.D【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58.據圖可知,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是400,所以該地等高距是400米,那么,二號營地的海拔大致在7600-8000米之間,珠峰頂的海拔為8848.86,所以兩地的相對高度為848.86~1248.86米,那么,只有C選項滿足要求,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59.攀登的過程中一開始是山谷,后面是山脊,A錯誤;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可知,測量隊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山,B錯誤;根據指向標可知,三號營地在一號營地的東南方向,C錯誤;據圖中比例尺可知,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千米,那么1.2厘米就代表實地距離6千米,D正確。故答案為:D。【答案】60.C61.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1)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2)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首要依據就是指向標,只有在圖中沒有指向標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進行判斷,但讀圖時一定要注意看清箭頭代表的是方向還是風向,河流的流向等。60.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的為山峰;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的為山脊,也叫分水嶺;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的為山谷,發育河流;等高線重合的為陡崖,適合攀巖運動;位于兩個山頂之間,地勢較為低洼,是鞍部。讀圖可知,丁營地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為山脊,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61.有指向標的地圖,應根據指向標所標方向去辨認(箭頭指向北方);根據圖中的指向標,登山隊從丁營地出發登峰,行進方向是朝著西南方向,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答案】62.C63.C64.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點評】(1)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首要依據就是指向標,只有在圖中沒有指向標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進行判斷,但讀圖時一定要注意看清箭頭代表的是方向還是風向,河流的流向等。(2)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是地圖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其中比例尺是指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方向通常根據圖中指向標的方向來判斷,如果沒有指向標則可以默認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是對地圖上各種符號和注記的說明。62.據圖可知,該圖中的地理事物有小明家及學校,故該圖最能幫助小明完成的工作是確定上學的最佳路線。故答案為:C。63.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圖中可根據指向標判斷法,可以看出,小明家是位于“初級中學”的正南方向,故答案為:C。64.地圖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包括必不可少的方向、比例尺、圖例三個要素,圖幅不是地圖三要素,故答案為:C。【答案】65.C66.B67.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點評】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向低處彎曲的是山脊,向高處凸出的是山谷,兩個山峰相對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線重合處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發育出河流,平坦開闊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發育出聚落。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較緩。兩條相鄰等高線之差就是該圖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而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65.由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150米,甲地為山峰,海拔較高,海拔范圍為1050米以上,1200米以下,故C符合,故答案為:C。66.高原是海拔在500米以上比較完整的大片高地,圖中等高線密集,地勢落差大,故排除A;盆地是低于周圍山地,相對凹下的地表形態,故D排除,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大,坡度大,符合圖中地形地勢特征,故該研學實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是山地,C正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圖中海拔較高,地形崎嶇,故C錯誤。故答案為:B。67.該地區地勢起伏大,坡度大,以山地為主,區域大部分面積適宜種植林木,可以保持水土。故答案為:A。68.【答案】(1)如圖所示(2)盆地;山谷;山脊;山頂(3)1:1000000(1/1000000);(4)甲(5)指向標;東北;西南【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將圖中200米等高線補充完整。根據題意,把海拔200米的點用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即可。該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為100米。(2)、圖中A區域的地形類型是盆地,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相應山體部位的名稱:B是山谷,D是山脊,E是山頂。(3)、若測得BC圖上直線距離為3厘米,實地距離為30千米,則該圖的數字比例尺為1:1000000(1/1000000)。 該圖比例尺用線段可表示為。如圖所示(4)、甲、乙兩幅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BC線地勢起伏狀況的是甲。(5)、該等高線地形圖的方向判讀應采用指向標定向法,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自東北向西南。【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69.【答案】(1)山頂;山谷;100(2)注記;低(3)a; 圖中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此地為山谷;山谷易發育成河流;自東北向西南。(4)C 該地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5)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左圖中,甲地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乙地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則為山谷。因此,甲的地形部位是山頂,丁的地形部位是山谷,圖中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100米。(2)圖中的“甲”“乙”“L”“a”屬于地圖三要素中的_注記_。如果將上圖繪制成分層設色地形圖,則綠色越淺的地方,海拔越低。(3)圖中a、b兩處a處可能發育小溪,圖中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此地為山谷;山谷易發育成河流;根據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可以得出河流的流向是自東北向西南。(4)C 上山路線比較省力,理由是該地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5)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圖中,圖_ B___是沿圖中L線所作的剖面圖。【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70.【答案】(1)北;東(2)200(3)鞍部;山脊;陡崖(4)由北向南流(5)E(6)不合理。公路應與等高線平行,但圖中E處是陡崖,不利于修公路。【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按南、北半球分,上圖所示區域位于北半球;按東、西半球分,上圖所示區域位于東半球。(2)、該圖的等高距是200米。(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B.是鞍部 C.是山脊 E.是陡崖。(4)、圖中箭頭所指小河的流向是由北向南流(5)、圖中A,B,C,D,E各點中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點是E點。(6)、如在甲、乙兩地修一條公路,圖中虛線所示的路線設計是不合理。理由是公路應與等高線平行,但圖中E處是陡崖,不利于修公路。【點評】等高線地形圖是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線重合處,必為峭壁。若等高線成較小的封閉曲線時,這一地區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島。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山脊的連線稱為分水線。等高線形狀逐漸向山頂或鞍部方向凹出的為山谷,谷地的連線稱為集水線。兩條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稱為山的鞍部。71.【答案】(1)山峰;山脊;山谷;陡崖(2)④;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寫一點即可)(3)500;指向標;東南(4)不能;地圖缺少比例尺【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圖中數字①處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②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③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④處為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2)①、②、③、④四地中,④處為陡崖,陡崖處坡度陡,地形險峻,適合開展攀巖活動;乙河流下游區域界內有利于形成村莊的原因是地勢平坦開闊、又位于河流交匯處,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3)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A地海拔高度為200米,B地海拔高度為700米,A地與B地的相對高度約為700米-200米=500米;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圖中可根據指向標判斷方向,可以看出,A點是位于B點的東南方向。(4)給一把尺子也不能得出甲村到A地的實際距離,因為圖中缺少了比例尺,不可能計算出實際距離。【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72.【答案】(1)鞍部;山脊;陡崖;山谷(2)西北(3)1: 80000(4)700--800【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依據位置,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為:A是位于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C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D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F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2)圖中既沒有指向標,也沒有經緯網,可依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確定方向,可以看出,居民區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3)比例尺是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計算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若甲、乙兩居民區的實地距離為2km,圖上距離為2.5cm,則該圖的比例尺為1:80000。(4)圖示等高距為100米,可判定,山峰B的海拔位于700-800米之間。【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年中考社會法治一輪復習:06 帶著地形圖去越野(學生版).docx 2023年中考社會法治一輪復習:06 帶著地形圖去越野(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