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案授課人:授課內容 視覺中的紅屋頂 年級 八年級教學目標 能夠通過造型、色彩的分析,表達對現代派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能夠參照現代派美術作品的表現方法進行繪畫嘗試。3、了解現代繪畫多種表現手法,豐富對美術的認識。教 材 分 析 重點 了解繪畫中多種表現形式及創作的基本方法,嘗試進行繪畫創作。難點 欣賞西方現代派美術作品,了解其特征,嘗試進行個性化作品創作。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圖片導入 觀察紅屋頂這同一主題的畫作,進行對比,一種是較為寫實的,生活中可以見到的,另一種則是現實中不會出現的。由此導入由寫實風格過渡到其他多種風格表現形式。 新課探索 由寫實風格到多種風格 教師展示畫作圖片,學生瀏覽欣賞一系列的不同風格流派的作品,基本按照時間和發展順序,選取各流派的代表畫家及代表作品,包括:印象派、野獸派、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抽象藝術。 1、淺說特點 學生欣賞作品,說感受,歸納風格特征,教師補充。簡單了解、重點感受,了解感受它們的特征及表現形式。 (1)印象派 課件展示一組作品,教師提問:你覺得此組作品最大的特點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比如整個畫面、色彩、題材、筆觸。(走出畫室,光與色,捕捉瞬間印象) 野獸派 課件展示一組作品,學生觀察欣賞,請學生從作品的色彩、筆觸等方面談談作品的特點,并說說自己的感受(鮮艷濃重、直率粗放) 插入馬蒂斯關于女人和畫的故事,讓學生理解野獸派主觀意識的特點。 欣賞感受表現主義和抽象藝術作品。 小結歸納 表現主義多表現為對現實扭曲和抽象化,表達恐懼情感。 抽象藝術是利用色彩、符號、點線面、構成、肌理組成有藝術美感的畫面。 2、交流討論 課件展示立體主義作品《格爾尼卡》,學生觀察欣賞,小組交流討論你能夠從畫面中看出什么?(牛頭、馬、殘肢、武器、蠟燭光亮) 教師提問:可能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才會有我們剛才描述的這些畫面出現?(戰爭) 教師小結:這就是這幅作品創作的背景,控訴了法西斯戰爭慘無人道的暴行,表現了痛苦、受難、獸性。 創作的基本方法 同學們看了以上這么多的作品,有沒有自己也想要嘗試一下的沖動?那接下來老師就教給大家一些創作方法。 省略次要 課件展示椅子實物圖,學生觀察這把椅子。教師提問:你覺得可以怎樣簡化,哪些地方可以去掉?(扶手) 再展示簡化后的,再提問:那在創作的時候,畫家是怎樣對它進行變形的呢? 最后展示作品,學生觀察,再問:如果沒有告訴你這幅作品的創作原型是椅子,你可能想不到,但是我現在告訴你了,我們再在作品中找,能找到椅子的元素嗎?(能) 學生歸納方法。回顧我們剛才的過程,請你歸納一下這種方法(省略次要的再變形) 夸張主要 課件展示一組作品,同學們都能看出它的創作原型是馬,提問學生:這組作品都是在馬的基礎上添加還是減少了元素?(添加) 教師提問:添加后有怎樣的感覺?(幾何化) 師生共同歸納,所以這一方法就是,夸張主要的,通常表現為幾何化。 3、分解組合 課件出示三種青銅器實物圖,請找出每一件里你認為最特別的地方。 教師出示作品圖,請學生找一找,畫面中有你們剛才所提取出來的元素嗎? 學生歸納剛才的過程(分解提取元素,再重新組合) 三、創作作品 (一)作品欣賞 課件展示一組作品,學生觀察欣賞,你能看出它的創作原型嗎?(吉他) 教師簡要分析,有幾何方式的;木板或紙板的拼貼;破碎較多的,但從中還是能找出一些部分元素。 學生練習 以“小提琴”為主題,用分解組合的方法,創作一幅繪畫或拼貼作品。 如果沒有想法的,教師展示一種分解方式提供思路,再展示小提琴實物圖,學生動筆前仔細觀察,過幾分鐘后關掉,防止影響學生思維,大多數會照著畫。 教師語言引導,你覺得可以提取哪些元素?怎樣分解?再怎樣組合? 由小提琴,你可以聯想到什么?(相關的詞) 甚至可以想一下,假設你把它摔到地上,會是怎樣的破碎狀態?再組合成有藝術美感的畫面。 展示評價 請同學把自己的作品展示與大家分享,再請同學們評價一下(好在哪兒?可以給他提點什么建議?) 評價要點:(1)創意(加了場景、樂譜) (2)構圖(盡量不要太水平式構圖) (3)造型表現(線條、線面結合、虛實) (4)畫面效果(整體布局,大小、疏密) 課堂小結 今天這堂課讓我想到了我很喜歡的一位行為藝術家博伊斯曾經說過的話:人人都是藝術家!今天我想把這句話送給你們,以后,當你在說我畫不出來,我不行的時候,想一想,事實證明,你們可以!板書設計 視覺中的紅屋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