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講安邦定國:民族復興的堅強保障》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教材分析
本課題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中學生讀本的第7講。該講包括“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新時代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和“ 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三部分的內容,其實統編普通高中思政課教材選擇性必修一第一單元綜合探究對此有詳細闡述。
教學目標
1、政治認同:通過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新時代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引導學生確信安邦定國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
2、法治意識:通過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引導學生樹立防滲透、防策反、防泄密的意識。
3、公共參與:通過學習本課引導學生主動有序參與維護國家安全與愛國擁軍活動,承擔公共責任,維護國家與學校利益。
教學重點
1、總體國家安全觀。
2、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教學難點
如何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全軍堅持黨的領導的原因。
教學方法
文本導讀法、討論交流法、情景教學法、比較學習法。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展示阿富汗戰爭和敘利亞戰爭中的受難兒童與中國兒童歡樂的笑臉的對比圖片。
【學生活動】發表自己的感想。
安邦定國:民族復興的堅強保障(板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圖片對比感受到生活在中國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增強愛國情懷,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第一目: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板書)
統籌發展和安全(板書)
【教師活動】播放國家安全部披露多起危害國家安全案件的新聞聯播視頻,并據此講解當前我維護國家安全的復雜環境和艱巨任務。
【學生活動】認真觀看視頻,談談自己對安全和發展關系的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視頻,讓學生了解我國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十分艱巨,我們必須正確認識發展和安全的關系,統籌發展和安全。)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主要內容(板書)
【教師活動】展現國家安全觀主要內容結構圖并進行講解。
【學生活動】仔細觀看結構圖,并聽教師講解,掌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讓學生掌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主要內容。)
維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板書)
【教師活動】展示2021國家網絡安全周“網絡青春力量”大使的頒獎材料。
【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假如你在“網絡青春力量”活動中獲得了“網絡安全公益宣傳大使”稱號,你將如何開展相關工作?
【教師總結】維護國家安全要具有系統的思維和方法,做到“十個堅持”,正確處理“五對關系”,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
【學生活動】重點領域國家安全分別舉個例子?
(設計意圖:通過國安網絡安全宣傳大使和舉例活動,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功能,再教師講解,將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結合,使學生掌握該內容。)
第二目:新時代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板書)
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板書)
【教師活動】播放《人民軍隊的擔當》視頻。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并說一說,國家想要的是一支怎樣的軍隊?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讓學生感受軍隊對黨的忠誠、感受軍隊的優良作風和強大實力,從而掌握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的相關內容。)
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板書)
【教師活動】展示馬克思、毛澤東和習近平關于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的論述。
【學生活動】誦讀金句:談一談你對絕對領導含義的理解?
【教師活動】擴展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
(設計意圖:通過金句誦讀,讓學生掌握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板書)
【教師活動】展示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戰略安排。
【學生活動】結合上述材料和我國的“兩步走”戰略,談談應如何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思考和教師講解相結合,讓學生掌握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戰略安排。)
第三目: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板書)
“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板書)
【教師活動】直接講解:實現祖國完全統-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正確理解和處理“一國”與“兩制”的關系(板書)
【教師活動】展現兩則材料。
【學生活動】結合材料,談談香港長治久安和長期繁榮穩定的關鍵是什么?
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板書)
【教師活動】展示立陶宛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材料。
【學生活動】思考:應如何看待立陶宛做法?該如何解決臺灣的問題?
【教師活動】再展現習近平語錄,加深學生看法。
(設計意圖:利用時政和習近平語錄,讓學生樹立國際視野,大局意識,堅定必須要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的信念。)
課堂小結
課后延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請你以“我認識的總體國家安全觀”為主題,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設計一幅海報,并說明設計理念。
教學反思
解答疑問時,學生通過自讀《讀本》內容,進行自我感悟、交流討論,接受教師指導。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學生通過自己讀書或者資料解決;對于零碎、繁瑣的問題,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梳理,指導梳理方法;對于梳理后有價值的提問,教師可以讓學生及時進行批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