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word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復習提綱(word版)

資源簡介

2022 北師大版 七年級下冊生物復習資料
第八章 人體的營養
第一節 人類的食物
一、食物的營養成分:
檢測蛋白質用雙縮尿試劑,呈現紫色反應;檢測維生素C用吲哚酚試劑,呈現褪色反應。
食物中的六大類營養成分包括:水、無機鹽、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
“三大產熱營養素”: 糖類、脂肪、蛋白質能提供能量,主要的能源物質是糖類。
二、食物中營養成分的作用:
水: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
無機鹽:占體重的4%,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鈣、磷(構成骨骼和牙齒)、鐵(構成血紅蛋白);
糖類:人體最主要的能源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
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和修復的重要原料;
脂肪:供能物質,單位質量釋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況下,脂肪作為備用的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
維生素: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
夜盲癥—--缺維生素A;佝僂病—--缺維生素D;腳氣病—--缺維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維生素B2;壞血病—--缺維生素C;
第二節 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
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組成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消化腺兩部分。
消化管(從上到下):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
它具有容納、磨碎、攪拌、運輸的功能。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臟、胰腺、腸腺。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這些酶促使消化管中的食物分解)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臟。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膽汁。
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食物的營養成分在消化管內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無機鹽、維生素,以及食物經過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過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細胞進入血液的過程。
淀粉在口腔內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在小腸內最終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在胃內初步分解,在小腸內最終分解為氨基酸。脂肪在小腸內先通過膽汁的乳化作用,最終消化為甘油和脂肪酸。
口腔、咽、食管無吸收養分的功能 小腸:吸收絕大部分的營養物質
大腸: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的維生素 胃:吸收部分的水和酒精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腸,小腸適于消化、吸收的結構特點:
1)消化道中最長一段,環形皺襞、小腸絨毛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積;
2)絨毛壁、毛細血管壁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
3)含消化液腸液、胰液、膽汁,可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
第九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
一、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加了抗凝劑(檸檬酸鈉)的血液會出現分層的現象。血液可分為血漿(上層淡黃色的半透明液體,含纖維蛋白原)和血細胞。血細胞可分為紅細胞(下層暗紅色)、白細胞、血小板(兩層交界處很薄的層白色物質)。血漿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漿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送營養物質和廢物。
檢查項目 形態結構 正常參考值 功能 病癥
紅細胞 (RBC) 無細胞核、圓餅狀 男:5.0×1012個/L 女:4.2×1012個/L 運輸氧的功能 數量過少引起貧血,多吃一些蛋白質和鐵含量豐富的食物。
血紅蛋白 (Hb) 含鐵蛋白質,呈紅色,決定了血液的顏色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氧含量底的地方與氧分離。
白細胞 (WBC) 有細胞核 結構多種 (4—10)×109個/L 吞噬病菌,防御、保護作用 發炎時,數量會增加。
血小板 (PLT) 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 (1—3)×1011個/L 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過少:流血不止
ABO型系統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種血型,輸同型血為原則。(輸血時若血型不合,受血者體內紅細胞會凝集成團。)
第二節:血液循環
血液流動的管道——血管
類型 分布 功能 結構特點
管壁 彈性 管腔 血流速度
動脈 身體較深處 把血液從心臟送往全身 厚 大 小 速度快
靜脈 身體深層或淺層 把血液從全身送回心臟 較薄 小 大(四肢血管內有瓣膜) 速度慢
毛細血管 全身各外 血液和組織細胞在此進行物質交換 極薄(僅由一屋上皮細胞構成) 小 極小 極慢(只允許紅細胞成單行通過。
二、血液運輸的動力器官——心臟(位于胸腔中部偏左)
心臟四腔與連接的血管:左心室——主動脈 右心室——肺動脈 左心房——肺靜脈 右心房——上、下腔靜脈
左心室的壁最厚。
房室瓣、動脈瓣、靜脈瓣的位置、開放方向、保證血流的方向:
位置 開放方向 保證血流的方向
房室瓣 心房與心室之間 向心室開 心房 → 心室
動脈瓣 心室與動脈之間 向動脈開 心室 → 動脈
靜脈瓣 在四肢靜脈內 向心臟方向開 靜脈 → 心房
心室收縮時,房室瓣關閉,動脈瓣開放;心室舒張時,動脈瓣關閉,房室瓣開放。動脈中沒有任何瓣膜。
每分輸出量=每搏輸出量Х心率(75次/分)
每分輸出量也叫心輸出量,它是衡量心臟工作能量的一項指標。
心動周期(0.8S)=60秒(一分鐘)÷心率 心臟每收縮和舒張一次為一個心動周期。
在一個心動周期中,舒張期比收縮期長的好處在于:
1) 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臟
2)使心肌有充分的時間休息
血液循環途徑
體循環的途徑: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部及內臟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肺循環的途徑: 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
1)各循環都是從心室開始的,終止于心房
2)體循環流出的是動脈血,流回的是靜脈血;肺循環流出的是靜脈血,流回的是動脈血
3)兩個循環同時進行,最后在心臟匯合,形成一條完整的循環途徑。
4)在全身組織細胞毛細血管處: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在肺部毛細血管處:血液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5)心臟左側流動脈血,右側流靜脈血
三、血壓與脈搏
血壓:血液在血管內向前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
我們通常所說的血壓是體循環的動脈血壓。
它的表示方式:收縮壓/舒張壓.
可用血壓計在上臂肱動脈處測得。其數值通常用千帕來表示。
心臟收縮時,動脈血壓所達到的最高數值,叫收縮壓。心臟舒張時,動脈血壓所達到的最低數值,叫舒張壓。
健康成年人收縮壓正常值是:12~18.7千帕,舒張壓為8~12千帕。
脈搏是指動脈的搏動,次數與心率相同,但意義不同,它測量的部位在橈動脈。
第十章 人體的能量量供應
第1節 食物中能量的釋放
一、食物中儲存能量
1、熱價:每克食物在體外充分燃燒時釋放的能量。
2、糖類:17.15KJ
蛋白質:23.43KJ
脂肪:38.9KJ
3、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糖類,其次為脂肪。
二、細胞通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1、生物細胞體內葡萄糖氧化分解并釋放能量的過程,就是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重要意義在于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
第2節 人體細胞獲得氧氣的過程
一、呼吸道和肺組成呼吸系統
1、人體的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
2、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位于胸腔內,左右各一個,由細支氣管的樹狀分支和肺泡組成。
3、鼻——鼻腔(算黏膜——豐富的毛細血管和黏液腺):使吸入鼻腔的空氣空得溫暖、濕潤。
4、咽和喉
(1)咽: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2)喉:由軟骨和聲帶組成。
5、氣管(支氣管):由C形軟骨支撐,管壁上有黏液腺,分泌的黏液能粘住灰塵;管壁內表面有纖毛,纖毛擺動將黏液推向喉的方向,通過咳嗽排出體外。(痰)
6、肺(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完成氣體交換的重要場所)
肺泡:①肺泡數量多,總面積大 ②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 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 壁薄,僅由單層細胞構成等,所以很適合進行氣體交換。
二、呼吸運動與肺通氣
吸氣:膈肌收縮,膈頂下降,胸腔容積擴大,肺容積增大,肺內氣體壓力相應下降,氣體吸入;w W w .x K b 1.c o M
呼氣:膈肌舒張,膈頂上升,胸腔容積縮小,肺容積減小,肺內氣體壓力相應上升,氣體排出。
概念 實現方式 表示方式 結果
肺的通氣 外界與肺泡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 呼吸運動 呼氣與吸氣
肺的換氣 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 氣體擴散 氧氣 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靜脈血變動脈血
組織氣體交換 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 氣體擴散 氧氣 血液 組織細胞 二氧化碳 動脈血變靜脈血
第十一章 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
第1節 人體產生的代謝廢物
1、 排泄是人體將代謝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排出體外的過程
2、 人體的代謝廢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無機鹽。糞便不是代謝廢物
3、 人體排泄的途徑:
1)排汗(皮膚):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無機鹽、尿素
2)呼氣(呼吸系統):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排尿(泌尿系統):絕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尿素(最主要的排泄途徑)
4、排泄的意義:
1)將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2)調節體內水與無機鹽的含量平衡
3)維持細胞生活環境的穩定。排糞便是排食物殘渣,不算是排泄。
二、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①腎臟:有形成尿液的功能
②輸尿管:輸送尿液
③膀胱:暫時儲存尿液的功能
④尿道:排出尿液的功能
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腎臟,構成腎臟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每個腎臟由100多萬個腎單位構成。
腎臟可分為:皮質、髓質和腎盂。
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
腎小體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主要分布在皮質;腎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質。
三、尿的形成
1、血液((水、無機鹽、尿素、血細胞、大分子蛋白質、葡萄糖)
腎小球的濾過(血細胞、大分子蛋白質)
在腎小囊腔形成原尿(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
腎小管重吸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無機鹽)
形成尿(水、無機鹽、尿素、尿酸等)
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除血漿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以外,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透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濾過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人體每天大約形成150升原尿。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經腎小管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重吸收到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中。余下的水、無機鹽和尿素形成尿液。每天排除的尿液大約為1.5升。
2、血漿、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比較
水 蛋白質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無機鹽
血漿 900—930 70—80 1 0.3 0.04 9.0
原尿 970 微量 1 0.3 0.04 9.0
尿液 950 0 0 1.8 0.05 11.0
四、尿的排出:
腎臟(產生尿液)輸尿管膀胱(暫時貯存)尿道(排出體外)
五、排尿的意義:
不僅起到排出廢物的作用,而且對調節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含量,維持組織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第3節 皮膚與汗液分泌
一、皮膚的結構(皮膚也是代謝廢物的器官)
1、皮膚的附屬物:毛發、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
毛發:保護皮膚、保持體溫
汗腺:分泌汗液
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可以滋潤皮膚
指(趾)甲:保護指尖
2、表皮:由上皮組織構成。沒有血管。分角質層和生發層。
角質層:防止體內水分過分散失。脫落的細胞稱為皮屑。
生發層:可以分裂產生新細胞。
3、真皮: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含有大量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使皮膚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內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
二、汗液的形成與分泌:(對體溫調節有作用)
1、汗液是在汗腺中形成的。
2、汗腺:分泌部和導管兩個部分。
3、當環境溫度較高時,汗腺周圍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部細胞從血管中吸收的水、無機鹽和尿素等物質形成了汗液。
第十章人體的自我調節包括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
第1節 神經系統與神經調節
人體內的調節過程十分復雜,其是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起著最為主要的作用。
一、神經系統的組成概況:
人的自我調節方式主要有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兩大類型。其中神經調節具有主導作用。
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
它可分為: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12對、脊神經31對)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由胞體(代謝中心)和突起組成
突起包括樹突和軸突。樹突:短,是樹狀分支;軸突:長,分支少
神經元的功能:具有接受刺激、產生沖動、傳導沖動的功能。
三、反射是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神經元胞體集中出現的部位叫灰質。大量神經元突起成束聚集之處稱白質。
反射弧的結構:包括①感應器:感受刺激,產生沖動 ②傳入神經元:傳導沖動到神經中樞 ③神經中樞:接受傳來的沖動產生新的神經沖動 ④傳出神經元:把新的神經沖動由神經中樞傳致效應器 ⑤效應器:接受沖動,引起相應的肌肉和腺體活動。
神經沖動在反射弧上傳導的方向:感應器→傳入神經元→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元→效應器
四、反射可分為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
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比較:
比較項目 非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
反射的形成 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參與反射的中樞 大腦皮層下的腦干和脊髓 大腦皮層
神經聯系 固定、不會消退 暫時,可以消退。改建重組
實例 “吃梅止渴” “望梅止渴”、“想梅止渴”
五、大腦皮層是神經系統的最高級中樞
1、在大腦的表面呈現許多的溝和回,這使大腦的實際表面積要比平滑的外形大許多。
2、大腦皮層就是大腦表層的灰質結構。有極大數量的神經元(數目可達140億)。
3、大腦皮層居于最高級中樞地位,它的生理活動叫做高級神經活動,有軀體感覺、軀體運動、語言、視覺、聽覺等中樞。
4、其中語言中樞是人類特有的,軀體運動和軀體感覺中樞是對側控制的。
5、,條件反射是人和動物都具有的神經調節方式,但能夠對文字和語言的刺激建立條件反射,是人類條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也是人區別與動物的本質特征。
一、眼與視覺
1、眼是感受外界光線的視覺器官。
2、眼球的結構:
眼球:(眼球壁、內容物)
眼球壁:
外膜:角膜——無色透明,透過光線;鞏膜——白色不透明、支持和保護作用。
中膜:脈絡膜——豐富的血管和黑色素(暗室,防止光的在眼球內產生折射)
虹膜——有色素,圍成瞳孔。
睫狀體——控制瞳孔的開大、縮小;調節進入眼內光線的多少。(調節焦距,當眼睛往遠處看時,睫狀肌松弛,若是看近處,睫狀肌就會收縮。)
內膜:視網膜——(視細胞)光的感受器,與視神經直接相連。
(2)內容物: 房水:稀薄的液體。
晶狀體:富于彈性的凸透鏡。(對進入眼球內的光產生折射)
玻璃體:較脆弱的透明膠凍狀物。
(3)瞳孔:光線的通道。
晶狀體:透明,有彈性,像雙凸透鏡,能折射光線。
3、視覺的形成:
物體反射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折射)視網膜(成像,產生神經沖動)視神經(傳導)大腦皮層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4、近視與遠視、假性近視。
晶狀體 眼球前后徑 成像位置 矯正
正常眼 正常 正常 視網膜上
假性近視 曲度過大 正常 視網膜前方 注意用眼衛生
真性近視 曲度過大 過長 視網膜前方 凹透鏡
遠視眼 彈性小 過短 視網膜后方 凸透鏡
二、耳與聽覺
1、耳是聽覺器官,衛的結構也就主要表現出與接受聲音刺激相適應的特征。
2、耳的結構:(外耳、中耳、內耳)
(1)外耳:耳廓(收集聲波)、外耳道(傳送聲波)
(2)中耳:鼓膜(產生振動)、鼓室、聽小骨(將振動傳到內耳)
(3)內耳:耳蝸(含有聽覺感受器)、前庭、半規管(含有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
內耳兼有聽覺和感受位置變動的雙重功能。
3、聽覺的形成:
聲波外耳道鼓膜(產生振動)聽小骨(錘、砧、鐙)耳蝸(沖動)位聽視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聽覺形成。
4、咽鼓管:連接咽與鼓膜之間的小管。
通常是閉合的,當吞咽或打呵欠時就打開,使空氣能從咽部進入鼓室,使鼓膜兩側的氣壓維持平衡。
三、嗅覺與味覺
1、嗅覺感受器位于鼻腔配套頂壁,叫做嗅黏膜。
2、仔細辨別氣味時,我們往往會做出短促而頻繁的吸氣動作。
3、當患感冒時、鼻炎時,可能造成鼻腔通氣異常而使嗅覺功能產生障礙。
4、人的嗅覺很容易產生適應性。
5、味覺的感受器叫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別是舌間和側緣。
6、四種基本的味覺:酸(舌兩側)、甜(舌尖)、苦(舌根部)、咸(舌側前)。
7、人體觸覺最敏感的部位:唇、舌尖、鼻尖。肢體的腹側面比相對應的背側面觸覺要敏感。
8、冷感受器——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溫感受器——感受溫刺激的感受器。
第三節 激素調節
一、內分泌系統(內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組成內分泌系統)
1、內分泌腺:無導管,其分泌物可進入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隨血液循環送到全身。如垂體,腎上腺、胰島、性腺。
2、外分泌腺:有導管、細胞的分泌物通過導管排出去。如:唾液腺,胃腺,腸腺等。
3、激素:在人體內,由內分泌腺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調節作用的物質。(能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
二、外分泌腺與內分泌腺的區別
腺體類別 導管 分泌物去向 舉例
外分泌腺 有導管 進入體內管腔或排出體外 唾液腺、肝臟、腸腺、胃腺、皮脂腺等
內分泌腺 無導管 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 垂體、甲狀腺、腎上腺、胰島、性腺等
三、四類激素的對比
激素種類 產生部位 生理作用 缺乏(過多)時引起的病癥
生長激素 垂體 調節人體的生長變化規律(身高、體重) 幼年期 過多:巨人癥 不足:侏儒癥
成年階段 過多:肢端肥大癥
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 促進生長發育,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物質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嬰、幼兒時期 過少:呆小癥(智力低下)
成年人 不足:甲狀腺腫 過多:甲狀腺功能亢進
胰島素 胰島 降低血糖濃度 缺乏時,形成糖尿。
性激素 性腺 促進相應的男女生殖器官生長和發育的顯著作用,同時還能夠激發并維持第二性征。
四、相關知識點:
1、甲狀腺的合成需要碘:如果碘不足會患甲狀腺增生腫大(大脖子病)
補充:食鹽中加碘;含碘豐富的海帶等海生植物。
2、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和內分泌部:
外分泌部:胰液,通過胰導管輸入十二指腸。
內分泌部:胰島素(當人體的胰島素過少時,可采用注射胰島素制劑)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
第一節:健康及其條件
1.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又把道德修養和生殖質量也納入了健康的范疇。
2.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膳食合理、合理用藥、拒絕吸煙、酗酒、吸毒)
3.吸煙、酗酒、吸毒是當今社會的三大公害。
過量飲酒便是“酗酒”,會導致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醉酒。慢性酒精中毒——脂肪肝(肝硬化)。
長期吸煙引起肺癌。聯合國將每個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
國際禁毒日:6月26日。
3.創建健康的環境(居室環境、水環境)
二氧化碳——地球表面的溫度顯著升高,產生溫室效應。
一氧化碳——在籠罩在城市上空煙霧的主要成分,影響人的呼吸道。
二氧化硫——污染大氣,形成酸雨、酸霧,腐蝕某些合成纖維及金屬設備,引起并加重呼吸器官疾病。
第二節:預防傳染病
1.傳染病及人體免疫
病原體——能引起人或動物患病的生物,如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
傳染病——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間或人與動物間傳播的疾病
特點——傳染性和流傳性
2.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1)、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可是患者也可是攜帶者
2)、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可為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
3)、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四、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如果控制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中,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不能流行了,所以預防措施如下:
控制傳染源:當人體發病初期表現出來的傳染病癥狀的時候,傳染性最強。對傳染病人要盡可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對患傳染病的動物也應及時處理
切斷傳播途徑:主要是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各種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如蚊、蠅、蚤等,進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保護易感人群:不要讓易感人群與傳染源接觸;讓易感人群預防接種;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可以提高他們的抗病能力。
第三節:人體免疫
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第二道防線——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殺菌作用
第三道防線—— 組成:免疫器官(脾、淋巴結)、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功能:產生抗體,消除病原體(抗原)
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
抗體——身體免疫系統受抗原刺激后產生的一類蛋白質,能與相應的抗原發特異性結合,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
先天就有的,不是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的免疫。 是機體與外來侵害物接觸之后才獲得的免疫特性,不能、遺傳也不能獲得持久免疫。
特點 不同點 遺傳性;自發性;非特異性;相對穩定; 獲得性;針對性;可變性
相同點 共同特點是排除和消滅侵入人體的病原微生物。維護人體的健康。
例子 皮膚屏障作用;白細胞吞噬作用;…… 天花患者產生的抗體;……
“五苗”:卡介苗——結核病;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脊髓灰質炎疫苗——小兒麻痹癥;麻疹疫苗——麻疹。
第四節: 當代主要的疾病和預防
當代主要的疾病:心血管病、癌癥。
與心血管病有關的三個因素:吸煙、高血壓、高膽固醇。
致癌的因素:環境中致癌的因素、生物遺傳因素
第十四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土地,是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無價之寶,是大自然是人類賴發生存的物質基礎。
地球上土地面積僅占29%。
在生物圈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過程中,森林起著核心作用。
森林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增加濕度、制造氧氣、凈化空氣、減弱噪音。
環境污染是指由于人類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大量有害物質排入環境,使環境惡化。
生物圈保護的中心目標:在于保持各種生態環境有健康,維持人類和各種生物的生存環境可持續發展,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
對生態環境質量的調查、監測、評價和預測,是保護生物圈的前提。
空氣質量監測一般包括對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等的監測。
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實施大型生態工程是恢復、重建和改建生態環境的重大有效措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江县| 平乡县| 琼结县| 揭阳市| 长垣县| 五寨县| 金堂县| 英超| 综艺| 大名县| 大兴区| 武定县| 凤山县| 犍为县| 嘉鱼县| 封丘县| 石泉县| 博兴县| 淳化县| 南靖县| 宁蒗| 扬州市| 上饶市| 吉水县| 荥阳市| 普定县| 门源| 五台县| 集安市| 崇明县| 九龙城区| 阿拉善右旗| 河源市| 宿州市| 正镶白旗| 柯坪县| 嫩江县| 汝城县| 江川县| 准格尔旗| 呈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