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有一雙小巧手---石頭變變變》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能根據石頭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拼、畫組合,創作石頭工藝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2.能與同學進行良好的分工和合作,體會合作的樂趣。3.體會玩石頭的樂趣,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難點】1.體會玩石頭的樂趣,能巧妙根據石頭的形狀、顏色等進行藝術創作。2.能與同學進行良好的分工和合作,體會合作的樂趣。【教學準備】課件、石頭若干、水彩筆、橡皮泥、雙面膠4個、大展板4塊、小展板若干、其他材料。課前交流:孩子們,上課前我們來看一樣物品。(放視頻)。原來是一塊奇特的石頭。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石頭的世界。上課。【設計意圖:以幽默、活潑的視頻調動學生的情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談話導入。交流:孩子們,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收集了石頭,學習了石頭的種類和用途,石頭不僅給我們帶來便利,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玩石頭,看《石頭變變變》。(貼課題)【設計意圖:總結前面的學習所得,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課課題。】二、自主實踐,探究方法。師:你玩過石頭嗎?怎么玩的?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回答。過渡:石頭有這么多玩法,可以拼,還可以畫。快拿出你收集的石頭玩一玩吧。學生試拼。【設計意圖: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學生自主實踐活動,學生興趣高,玩得很高興。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一)學生試拼,發現問題1.展示作品,發現問題。教師有意識的選擇拼石頭和畫石頭兩種類型的作品展示。拿兩個學生作品到臺前,投影展示。2.學生根據作品,進行評價并發現問題。【設計意圖:創設學生發現問題的情境。學生自主實踐,感知拼石頭、畫石頭時容易出現的問題,如:石頭位置擺放不合適,畫得不像等】(二)師生交流,共同解決問題。1.師生根據問題,討論交流。共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時突出根據石頭的特點確定制作的主題,并進行巧妙的設計這一要點。2.小結:看來,玩石頭還大有學問呢。無論是拼石頭還是畫石頭,都得根據選擇的石頭的特點進行巧妙設計。(三)老師示范,梳理步驟。1.師畫兔子。師:看,這塊石頭像什么?生充分說。師動手添幾筆,小石頭變成了小兔子。師:一件石頭藝術品創作成功了。2.師生共同梳理板書,掌握方法。師:根據我們剛才動手實踐的過程,想一想,制作石頭藝術品需要哪幾個步驟?學生回想學生的作品和老師的作品后,梳理出制作石頭藝術品的步驟,分別是:選材、設計、工具、制作,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貼步驟。3.小結:孩子們,真了不起,我們自己就總結出了制作石頭工藝品的步驟。【設計意圖:利用觀看老師示范和學生自己實踐的體驗,讓學生自己說出制作石頭工藝品的步驟,并隨機貼出板書。引領學生由實踐提升到理論高度。重點強調要根據石頭的特點確定制作什么工藝品并進行巧妙的設計這一要點。】(四)質疑問難,突破難點。1.師:在剛才我們創作的時候,你感覺哪一步比較困難?學生根據自己的實踐體驗回答。預設一:選材難。預設二:設計難。2.師生共同解決難點。預設一:(選材難)老師引導學生充分說難在哪里。師: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生:可以根據石頭的形狀、顏色、大小特點等來選材。預設二:(設計難)老師讓學生充分說:為什么說設計難,難在哪里?師:設計就是根據石頭的特點進行大膽而又合理的想象。舉例說明(根據剛才解決的學生作品的過程)。【設計意圖:學生提出的較簡單的問題可以讓學生之間自己解決,難度較大的,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師可以幫助解決,利用學生作品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總結,會更有說服力。教師由傳統的主導者、支配者化身為支援者、參與者。】(五)完善作品,掌握技能。師:制作方法掌握了,難題解決了。再來完善我們的作品,你一定會有精彩呈現。在制作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1.選材合適。2.設計合理。3.制作精細。(六)作品展示,評價交流。1.師:老師發現每人都有了自己滿意的作品。誰愿意來展示一下?學生展示作品,師生共同評價。2.小結:同學們,你們的作品一次比一次好。真棒!【設計意圖:學生在掌握方法,突破重點后進行二次實踐,由理論到實踐,由學會技能轉變為掌握技能。學生的學習層層遞進,步步扎實。】(七)欣賞精品,提升拓展。師:接下來我們再來欣賞藝術家們的作品,你們看。1.師播放課件。2.交流看后的感受。【設計意圖:學生創作了自己作品,再來欣賞更高層次的作品,能開闊學生眼界,拓寬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欲望,將體驗與探究活動引向深入。】三、小組合作,體驗樂趣。1.師:想不想也來創作一幅作品?帶上溫馨提示,你會做得更好。生讀溫馨提示。師:在制作的過程中,別忘了填寫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策劃表。(課件出示: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策劃表)2.師:請你們仔細觀察小組內的石頭,討論打算拼什么作品;怎樣選材、設計;需要用到哪些工具材料;你們打算怎么分工合作。小組內討論主題、選材、設計、工具等。3.小組內分工合作,制作作品,填寫策劃表。【設計意圖:由學生自己實踐到小組合作實踐,多元化的實踐活動,激發了學生興趣,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及合作能力。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合作的方式與技術,保持有效的小組合作與分工。利用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策劃表,讓學生總結制作的得失,進行恰當的反思。】四、精彩呈現,展示評比。1.展示評價作品。師:老師發現,有的小組已經完成了作品,并把剩余的材料放回了工具箱。很好。【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理桌面,培養學生聊好的衛生習慣及合作意識。】小組長把四幅作品帶到臺前投影展示,解說。讓生充分評價,師適時補充。師小結:你們小組內一起合作,完成了這么精彩的作品,你們真棒!2.學生評獎。師:咱們要評出今天的最佳創意獎,最佳制作獎,最佳設計獎和最佳合作獎,該給誰呢?生說出評獎理由。集體表決。3.集體頒獎。小組長到臺前領獎狀。師:把掌聲送給他們。4.小結:孩子們,你們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還有一雙小巧手,幾塊小石頭,在你們的手里,變出了這么精美的畫面。真是“石頭變變變,越變越神奇”。【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師評等多種形式,選出優秀的作品并頒獎,學生充分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中國石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遠古時就有女媧煉五彩石補天,造福人類。自魏晉南北朝到大唐盛世,賞石,戴玉曾一度深受名人雅士的追捧。古老的泰山,孕育著豐厚的石文化,泰山石敢當的石牌比比皆是。如今,人們愛石、藏石、賞石,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時尚。石雕風生水起,種類繁多,既有巨型雕刻,又有能浮于水面,置于掌心,掛于頸項,戴于手腕的雕刻品。石文化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滲透于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師播放課件,學生觀看。)2.談收獲。師:孩子們,這節課有什么收獲?【設計意圖:通過課件展示及老師解說,引導學生了解中國深厚的石文化底蘊,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借此,我抓住機會讓學生暢談感受。學生的感情在此時升華,本次活動的意義在此刻沉淀。】3.師總結:這節課我們玩石頭,合作完成了自己的石頭工藝品,孩子們,你們的表現讓人贊嘆。只要我們大膽想象,敢于創造,小石頭也會玩出大名堂。4.作業布置。(1).自己做一幅石頭工藝品,裝飾你的家。還可以把作品上傳到網絡,請大家一起欣賞。(2).了解更多的中國石文化。【設計意圖:一堂好課的結束,正是學生課下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始。老師簡單地總結,熱情地激勵,給學生明確的活動指向,更有利于以后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展開。】板書設計:石頭變變變選材 設計工具 制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