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巧手工藝坊-學編中國結——平安結》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學編平安結》本節課主要通過學編平安結,引導學生了解平安結的形狀、編織方法和種類,探究中國結文化,培養學生自主動手和探究能力,提高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增強自我服務意識。學生學情分析:了解和掌握平安結的制作方法,既能讓孩子們增長知識和技能,又能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他們對我們民族的熱愛。學編平安結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并不陌生,大部分孩子都見過平安結,有的還可能親身體驗過簡單的編法。但真正會編平安結并熟練掌握其制作技巧的并不多,對平安結的象征意義以及所蘊含的民俗文化了解的更是少之又少。但很多孩子卻對學編平安結充滿了興趣,也希望自己能盡快的學會平安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緊緊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及好奇心理,將學編平安結的具體流程、制作技巧、民俗文化等有機的融合為一體,讓學生在操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意編織。教學目標:1.了解中國結的歷史、種類、寓意,感受中國結背后的文化內涵。2.看懂示意圖,學會編織平安結,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并培養合作探究意識。3.通過對中國結的了解,激發學生對手工創作的熱情及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教學重、難點學會看懂示意圖,能夠對照示意圖編織平安結。教學準備多媒體、繩子、泡沫板、釘子、剪刀、珠子等。教學重難點:過學編平安結,引導學生了解平安結的形狀、編織方法和種類,探究中國結文化,培養學生自主動手和探究能力,提高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增強自我服務意識。課前交流:師:孩子們,非常高興我們又見面了。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聊一聊。過年的時候,你的爸爸媽媽都買了什么來裝扮自己的家?指學生說。師總結:是呀,這些裝飾品讓我們的家更漂亮了,年味也更濃了!咱們先聊到這里。接下來要上課了,準備好了嗎?上課!教學過程:一、溯中國結之源【導入激趣】看,老師帶來的是什么?(教師手拿大的中國結,展示),今年過年時老師就用它來裝飾自己的家,家人都說很漂亮!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過它?(路燈上,超市里,車上,婚禮上,鑰匙上,手鏈上,銀行,聯通公司等)在這么多的地方見過,你們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匯報交流】課前同學們已經搜集了關于中國結的資料,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過一會,每小組推薦一人進行匯報。生1:傳說中國結是由一個和尚在閑暇之余用一根繩子編出一個整結,佩上一些名貴的佛飾品,流傳至今。師評:你找到一個傳說故事。生2:中國結起源于上古時期的結繩記事。師評:從哪兒知道的,【上網查到的】上網查資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生3:我知道中國結有著美好的寓意,雙喜結代表喜上加喜,如意結代表萬事如意,魚結代表年年有余。(不同的中國結寓意也不一樣呢)生4:中國結有很多種類,這是我搜集的圖片,這是盤長結,這是蜻蜓結,這是琵琶結。師評:謝謝你向同學們展示了這么多圖片,讓我們了解了中國結的種類。師總結:同學們自己動手搜集了這么多資料,真了不起!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知道中國結源于上古時期的結繩記事,(課件出示)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唐宋時期,繩結作為裝飾品來裝飾一些器具,也開始應用于人們的衣著和配飾,到明清時期逐漸演變成精致華美的藝術品。【小結出示課題】中國結蘊含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審美藝術,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編中國結。(貼板書:中國結)。中國結種類很多,有平結、十字結、雙聯結等,今天我們先來學習平安結的編織方法(貼板書:平安結)。【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資料了解中國結的歷史,激發學生的編織愿望】二、學中國結之技1【觀、拆】師: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三個平安結,每兩人拿一個平安結,進行觀察。(先別動)聽清觀察要求:先觀察它的樣子,看看有什么發現?(停頓5秒)然后再動手拆一拆,又有什么發現?(屏幕投一個)開始吧!生1:我發現平安結兩面都是一樣的。生2:它是左右對稱的。(正是它左右對稱,所以才這樣精美)生3:平安結有三個大耳朵,四個小耳朵。(你觀察的真仔細)生4:通過拆,我發現平安結是兩層疊加在一起的。(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生5:我發現平安結是用一根繩子編織而成的。(用一根繩子編織而成,這是它的特點。)師總結:是啊,一根繩子三纏兩繞,就變成了漂亮的平安結。多神奇呀!2【看示意圖探索編織方法】1接下來就讓這根紅繩在我們的手中變成一個漂亮的平安結吧!那怎樣編織平安結呢?請看同學們拿出編織示意圖,先自己閱讀,然后在小組內共同探討平安結的編織方法(大屏幕出示)2示意圖你們讀懂了嗎?圖上的圓點代表著什么?(釘子)它起到什么作用?(固定)圖中的箭頭又代表著什么?(折線的方向)折繩的方向我們稱之為線的走向。(先來認識編織工具。認識工具,認識到釘子時演示使用方法)編織平安結除了用到釘子和繩子,還要用到模板(課件出示材料工具)來看老師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把一根繩子對折,離對折點約10厘米的地方用釘子把繩子固定住,向左右各擺兩個大小相同的線環并固定住。使用釘子時要注意安全,這樣平安結編織前的工作就準備好了。③看明白了嗎?知道工具的使用方法了,那我們根據示意圖試編一個平安結好嗎?(學生:好)動手前老師還有一個溫馨提示,誰來讀(出示:溫馨提示,生讀。)師:開始我們的嘗試與探索吧!(放動畫3分左右)3【了解困難】剛才同學們都在積極研究編織方法,真是一群樂于探索的孩子!(豎起大拇指)在編織過程中哪些地方比較困難,說出來我們一起解決。生1:左右兩邊的耳朵不一樣大小?(有什么辦法?)在做準備時,把左右兩邊線環擺成一樣大小。(你的這個建議非常好)生2:壓繩子不知向哪一個方向壓?(接下來我們就會解決這個問題)生3:穿繩的時候不太容易穿過。(的確是這樣)生4:抽繩子的時候繩子容易縮回去。還有誰也遇到這個難題?有這么多同學遇到了,抽(穿)繩子的確是個難點,過會我們一起解決。師總結:看來,編織平安結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到底怎樣才能解決壓繩、穿繩和抽繩難題呢?一起看看老師演示。4【視頻解決困難】通過剛才的編結,你知道編織平安結要用到哪些編織方法?(板書:壓穿抽)(真棒!)俗話說三分靠編織,七分靠修整,所以修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修)。還有在準備時的“擺”。(擺)5【再次編織】困難我們已經解決了,方法也清楚了,接下來每個人再來編一個基本結。【學生自編,教師指導到位,避免時間過長】我發現同學們已經編好了基本結,真了不起!我們來看幾份作品。(實物展臺生作品)看看這個結?誰來評價一下?(結的左右耳朵對稱)(結身平整)(線條非常的優美)6【拉耳朵】(師翻過其中一個)觀察一下看出有什么不一樣了嗎?生1、這面平整,這一面凹凸不平。平整的這面是正面,另一面是反面。請同學們把基本結的正面朝上,再次固定在板上,重復剛才的五個步驟,完成第二次編織,看誰編得又快又好(時間稍短)展臺出示平安結,(抽耳朵的和沒抽耳朵的)這兩個平安結有什么不一樣?(多了四個小耳朵)想不想知道小耳朵是怎樣長出來的?(想)試一試怎樣讓自己的平安結長出小耳朵來呢?(讓學生嘗試抽)誰成功的抽出了小耳朵?上前面來教一教大家。(讓學生上前展示抽的過程)你真是一個善于思考的孩子。生,把平安結反過來,從四個角向外拉線。就像這位同學所說,從結心四角逐個往外拉四條弧形的線,使它中間形成一個小圓孔,看起來就像一個小耳朵,使結更漂亮了。讓我們趕緊把小耳朵拉出來吧。注意拉出的小耳朵要大小一致。師總結:大家學會了編織平安結,真了不起!【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試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三、創中國結之新1【學生創意編】老師還找到了一些用平安結編織成的飾品,想不想看,(想)多美的飾品!咱們挑戰一下自己,用剛才編好的平安結和學到的編織方法編織一些你喜歡的飾品吧!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些材料,你們可以選擇使用。開始前先看溫馨提示:(1、確定主體,創新編織2、注意安全,講究衛生)開始創作吧!(背景音樂)學生自由創作。老師看到你們已經完成了作品,小組長帶著你們的展示作品到前面來。(把作品放展臺)2【展示作品】介紹一下你們的作品吧。(展臺展示)(介紹要體現出1、用了什么,2、做了什么,3、什么寓意)根據學生的創作適當評價。師總結:看到你們創作的作品,老師真為你們自豪;來,把掌聲送給自己。【設計意圖:通過對創意編織,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四、品中國結之美其實平安結只是許許多多中國結中的一種,其實不同的編織方法就能編出不同的中國結。(課件)【設計意圖:通過欣賞精美的中國結,了解中國結的種類。】五、傳中國結之韻師邊放視頻邊解說同學們,中國結不僅作為裝飾品裝點著我們的生活,更是中華文化的象征。請看:(課件出示微課)小結:讓這朵獨有東方神韻的藝術之花在我們的手中越開越艷。課下請同學們繼續了解中國結文化。【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下課!謝謝你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