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多彩泥藝——聰明的烏龜》教學設計課標分析根據新課改要求,小學勞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以學生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泥塑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泥藝反應我國不同地區的風俗及審美情趣,具有率真和質樸的藝術品質。泥巴是學生熟悉而感興趣的材料,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而且彩泥的色彩十分豐富,容易塑形,易于激發學生的成就感。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制作多種生動有趣的泥塑作品,走進泥塑世界,激發探究的興趣,掌握泥塑工藝基本的手工技能,逐步養成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而體驗到勞動的可貴和快樂,培養愛勞動、熱愛生活的興趣。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制作多種生動有趣的泥塑作品,走進泥塑世界,激發探究的興趣,掌握泥塑工藝基本的手工技能,逐步養成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而體驗到勞動的可貴與快樂,培養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情趣。教學過程:前交流:(橡皮泥動畫)師:老師了解到同學們都很愛學習,每個人在課堂上表現都有著很精彩的表現,我相信今天的課堂同學們的表現一定更精彩。來之前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小驚喜,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吧,請看大屏幕。(播放視頻)師:視頻看完了,知道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是什么制做的嗎?生:橡皮泥。師:對,橡皮泥是泥塑的一種,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橡皮泥的王國,領略它帶給我們的神奇和快樂,準備好上課了嗎?生:準備好了。師:上課。一、激趣導入。師:通過課前的精彩視頻我們知道了橡皮泥能神奇的幻化出各種各樣可愛的小動物,看它現在又化身成什么了呢?生:烏龜。師:同學們真是好眼力,是啊,一只小烏龜出現了,別看它小,它可聰明著呢,它曾經在賽跑中還贏過小兔子呢。這么聰明可愛的小烏龜,你們想把它留在身邊嗎?生:想。師: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多彩的泥塑世界,用我們手中的彩泥留住這只聰明可愛的小烏龜。(出示課題:多彩泥塑-聰明的烏龜)(貼課題)過渡:同學們我們想要做出一只可愛的小烏龜,我們首先要認識烏龜。接下來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小烏龜。二、學習與探究。1、活動一:小小烏龜,我來認。(觀察圖片,認識烏龜)(1)、介紹烏龜生活習性。師:聰明的小烏龜特別愛交朋友,它不但帶來了自己的簡介,而且還想要咱們班挑選一位發言人,誰來做小烏龜的發言人呢? (屏幕出示簡介:烏龜主要生長在江河、湖泊及其他水域,喜歡吃小蝦,有時候也吃點水草。烏龜是冷血動物,非常喜歡曬太陽。烏龜很聰明,當遇到敵害它會把自己縮進殼內,以此來保護自己 。)生:讀烏龜簡介。師評:你口齒清晰,真是個聰明的發言人。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危險時,也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過渡:知道了烏龜的生活習性,讓我們擦亮小眼睛仔細觀察我們這位朋友長什么樣子吧。(2)、觀察烏龜。師:注意哦,觀察是要講究順序的,觀察烏龜我們可以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師:(左-右)看見同學們的小眼睛都瞪得大大的,誰來告訴大家你發現龜是由幾部分組成的?生:頭、頸、軀干、四肢、尾巴。師評:你說的真好,按順序說出了烏龜的結構。師:那我們就把這幾部分,從大到小排排序吧。(出示幻燈片,邊說邊畫簡筆畫)生:烏龜的軀干,圓形的龜殼上面有很多紋路。頸部和頭部,頭上有圓圓的眼睛,張開的嘴巴。烏龜有四條腿,而且腿都很短。烏龜的尾巴又短又小。師總結:看來咱們班同學都有一雙火眼金睛。通過觀察我們知道了烏龜的組成,以及各部分的特點。過渡:但是僅僅知道這些是不能制作出可愛小烏龜的,要想制作出一只逼真的小烏龜,我們還需要了解泥塑的各種技法。接下來,就讓老師帶領大家認識一下泥塑的各種基本技法。 (貼基本技法)2、自主學習,探究方法。(1)、基本技法。①、師:第一種技法:摶。師:同學們趕緊取去出你的彩泥,摶摶看,看摶出來的是什么形狀 生齊答:圓形。②、師:第二種技法:撳扁。師:在圓形的基礎上把他撳扁,看看又變成什么形狀?可以做烏龜的什么部位 生齊答:圓餅形 身體、軀干。③、師:第三種技法:搓 。師:搓起來吧,看看又變成什么形狀?可以做烏龜的什么部位 生:長條四肢、尾巴。師評: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可真強,現在請同學們快速的把你的橡皮泥收起來,看誰做得最快最好。從同學們端正的坐姿老師知道大家已經做好了。④、師:其實這節課我們要用到的技法還有兩種,一種叫做:粘合,就是把幾塊不同的形狀,粘在一起。另一種叫做:壓,就是借助其他工具壓出我們所需要的形狀。壓可以做烏龜的什么?過渡:知道了烏龜的特征,掌握了這么多泥藝的方法,是不是特別想捏一只小烏龜了?不要著急,做烏龜我們也是有步驟的。3、活動二:小小烏龜,我來做。第一步:想一想。師:仔細想一想烏龜的基本特征,泥藝的基本技法,理清制作烏龜的思路。第二步:議一議。師:然后在你的小組內議一議,討論出制作烏龜的步驟,一會兒,請小組同學匯報交流。看哪組同學能用最快的速度討論出制作烏龜的步驟。生:討論交流。師:看同學們討論得這么熱烈,是不是已經有方法了呢?哪組同學想把你們組的討論成果和大家分享分享。組1匯報:第一步是摶一個圓球并且撳扁,做出烏龜的軀干。第二步是搓出烏龜的四肢、尾巴和頭部。第三步是用粘合的方法將各個部分,組裝完整。第四步是做出龜殼的花紋,并粘合。師評:說得這么具體詳細,你們真是一個智囊團。師:還有沒有要補充的?組2匯報:我們組是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制作的,先做出烏龜比較大的部分,像軀干,頭頸,搓出各個部分,粘合好之后,再處理細節的部分,像眼睛,龜殼,花紋,爪子,嘴巴。師評:說的很詳細,看來你們用心了。師評: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出了制作烏龜的方法,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師:老師把制作步驟也總結了一下,請看大屏幕,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生:讀。師評:你聲音洪亮,讀的真好師:制作步驟我們知道了,不過,大家要想做出一只漂亮的小烏龜,還要注意以下三點。(出示溫馨提示)師:誰想用你洪亮的聲音為大家讀一讀溫馨提示?生:身體比例要協調,四肢粗細要均勻,色彩搭配要美觀,安全衛士要注意。師評:你的聲音真洪亮,相信所有人都聽到了,請坐。過渡:同學們我們在制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再用牙簽的時候,不要被牙簽的尖傷到。三、實踐與體驗1、活動二:小小烏龜,我來做。做一做。師:同學們,我們認識了烏龜,掌握了烏龜的制作方法,那就讓我們向制作小烏龜繼續前進吧,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同學們開始創作屬于你自己的小烏龜吧。看哪組做的又快又好。(生制作烏龜,師巡視指導。)2、作品展示。師:剛才老師邊走邊看,發現咱們班還真是巧手如云呢,小烏龜做得活靈活現。現在請同學們,先在你的小組內評一評,選出你們認為做的最成功的烏龜,帶到臺上來展示。哪個小組先來展示?小組代表上臺展示相機評價。師:同學們,你覺得他們組做得好嗎?好在哪里?生:(1)、色彩搭配的好。(2)、四肢勻稱。(3)、眼睛對稱。(4)、尾巴標準。四、拓展與創新活動三:創設情境,我在行過渡:看著這一只只活靈活現的小烏龜,你們得動手能力真的讓老師佩服。現在請把同學們先把手里的東西放下,看哪個小組做的又快又好。1、談話。同學們看著這一只只小烏龜是不是很孤單呢?其實呀,他們也像同學們一樣,都愛玩愛笑愛熱鬧。你們看,老師把小烏龜都聚集在了一起,在連綿起伏的青山旁,和煦的陽光下,肆溢的花香間,許多小烏龜都圍在了媽媽身邊,一只又一只,好像在聽媽媽講故事,老師呀給他取了一個動人的名字叫“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2、情境創設。同學們怎么樣?有趣嗎?下面也請同學們在小組內的行一次情境創設,把你們組的六只小烏龜聚集在一起,看看聰明的你們能創作出怎樣的情境畫呢?(課件出示)注意:創作的時候要:(1)分工明確。(2)創意獨特。(3)主題突出。(小組開始合作)一會我們來展示你們小組的作品。(貼多彩情境)過渡:老師發現有的小組已經做完了,現在請同學們把你們材料用具整理好,我看哪個組速度最快。整理好了現在我們就來展示展示我們的作品。3、作品展示。``````過渡:老師被你們這一幅幅漂亮的富有創意的情境畫感染了,這是你們合作成功的果實,老師為你們的這份成果而歡喜。五、鞏固延伸1、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生1:我認識了烏龜,掌握了泥塑的基本技法,能夠用基本技法捏一只聰明的烏龜。師評:你的收獲課真不少呢。生2:我體會到了小組合作的快樂。師評:合作的力量是強大的,合作的過程是快樂的。(貼合作 快樂)2、師:只要掌握了基本技法,我們可以制作出我們喜歡的東西。比如:各種卡通人物,各種美食,農家小院等等。古往今來,小到工藝品,大到兵馬俑,人們用雙手將夢想變為現實.泥塑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我們要走近它,學習它將它代代傳承下去。3、課下實踐:周末馬上就要到了,同學們可以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技能,親自動手為媽媽做一份禮物,來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相信媽媽一定會非常開心的。師:注意我們在用完彩泥之后一定要記得把手洗干凈哦。師:這節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下課。請同學們帶好自己的東西,有秩序的離開。板書多彩泥藝-聰明的烏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