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有一雙小巧手-縫個沙包真好玩》教學設計課標分析《縫個沙包真好玩》的學習是以操作為基礎的學習,是建立在操作基礎上的知識、技能、態度、方法、能力的綜合學科。學生在第一課時已經基本掌握了縫制的基本針法,本課讓學生利用這些技能縫制沙包,并能夠舉一反三,運用學到的技能和方法與教師的要求相結合,設計并縫制各種形狀的沙包。讓學生從自己眼、手、腦協作勞動中體會 手縫的樂趣。我對教材的理解: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的勞動體驗,形成良好的技術素養為目標,以學生操作性學習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讓學生走向生 活的起點,讓學生在勞動中學到技術。教材分析《縫個沙包真好玩》是手縫單元中的一課,課文以圖片為主,將沙包的縫制過程:裁料、對折(組合)、翻面、填充、封口清楚明白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從自己眼、手、腦協作勞動中體會手縫的樂趣。本課再通過制作沙包學習一些基本的針法,并能夠舉一反三,運用學到的技術和方法與教師的要求相結合,設計并縫制各種形狀的沙包。教學目標:1、學習手縫中平針、扦針兩種基本針法,并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設計制作簡單的沙包,增強動手能力。2、對手工縫制、設計制作沙包具有濃厚的興趣,增強勞動意識、團隊協作意識、培養認真、細心的習慣和自信心。教學重、難點:通過縫沙包的練習,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兩種針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工具和材料:課件、針、線、布、剪刀、填充物、尺子、筆等。學生準備:請家長教會自己如何穿針、用線、打結。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課件出示謎語,學生用猜猜看的形式導入沙包主題。教師詢問玩過沙包嗎?沙包如何玩?好玩嗎?好玩的沙包誰給縫的?鼓勵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才是最棒的!教師反問:想不想親手縫個沙包玩呢?本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縫個沙包真好玩。沙包的形狀也交給你設計,有沒有信心完成挑戰。二.練習針法,熟練技巧。1、認識材料和工具:縫沙包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請生介紹工具:針、線、布、填充物、剪刀、尺子、筆。師:輔助工具尺子和筆怎么使用?填充物你選擇的是什么?你們的工具是否齊全?材料和工具都備齊了。接下來,我們學習手縫中縫沙包使用的兩種基本針法:平針和扦針。2.學習針法:(1)學生觀看視頻演示學習針法。(2)請生到臺前模擬針法,左手為布,右手為針,并交流兩種針法的進針特點和針距要求。(3)課件出示縫制出問題的針法圖片,學生交流問題在哪里。師生總結手縫的基本要求:針距勻稱、針腳細密、縫成直線。(4)請生按基本要求把兩種針法練習3-5針。動手之前教師強調用針安全:同學們請注意安全,小心針扎到自己或旁邊的人。(5)展示學生的針法練習成果,學生評價。三.自行設計、制作沙包。1.整理縫制沙包的步驟(1)教師出示縫制沙包過程中關鍵詞:裁料、對折(對齊)、縫合、翻面、填充、封口。(出示的順序是錯亂的)(2)小組合作。請小組參照桌面物品討論:如果讓你做一個沙包你會先做什么?然后呢?再然后呢?討論出縫制沙包的步驟。(3)小組匯報討論出的縫制沙包的順序。2.教師演示制作沙包(兩面正方形):教師按照學生討論出的步驟——演示縫制沙包(兩面正方形),驗證順序是否可行。教師在演示每一步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明確縫制要點。并請生到臺前參與、合作完成。3.課件展示六面正方體的縫制方法。4.不同形狀的沙包縫制方法:沙包除了常見的正方形和正方體能不能嘗試其它形狀?瞧,只要你在布片上畫上你喜歡的形狀,對折剪裁,再按步驟依次縫制,就可以得到這么多形狀各異的沙包了。(課件播放一些形狀各異的沙包圖片)5.學生動手設計、縫制沙包。了解了縫沙包基本步驟和注意事項,接下來,小巧手就要行動了。老師還有幾個小提示:能做到嗎?開始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人人動手制作,小組內互幫互教,老師巡視指導解答。四.展示評議、總結交流。師:有很多同學的作品已經完成了。1、小組評議。選出小組內做得最美觀的作品,我們來進行展示。2、集體展評。組長把你們組的最佳沙包拿上來比一比,展示展示。學生進行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作品。五.拓展延伸、課堂總結。21.拓展:課件展示抱枕圖片。并交流手縫給我們帶來的生活意義:舊物變新物。瞧!如果你把沙包的尺寸加大,填充物換上棉花,就可以變成什么呢?生:抱枕。采用本節課的縫制方法做個抱枕送給你的親人和朋友,那樣你會更了不起的。只要你肯動手又動腦,破舊的牛仔褲還可以設計成手提袋,繼續發揮他的價值和作用。2.總結: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手縫中縫沙包使用的兩種基本方法,親手制作了沙包,多么奇妙啊,幾塊布片,幾個步驟,就可以做出有意思的玩具。課后希望你能繼續探究手縫世界中的樂趣,使你的生活更精彩,更快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