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巧手工藝坊-有趣的的絲網花》教學設計課標分析:小學勞動的開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它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以學生的操作性學習為主要特征,它強調學生技術操作過程中技術意識的形成、技術思維的培養、技術能力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強調規范操作與技術創新意識的統一。學生的操作學習過程是富有生機、充滿探究的學習過程,是手腦并用的過程。它將兒童本位教育與社會本位教育相結合,以學生為主體,以綜合體為學習對象, “合作交流學習”基本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自我發現課題、自主探究課題、綜合解決問題的精神、資質和能力為宗旨,經過學生主體性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將教與學、內容與形式、感情個體與群體、課內與課外、自然性和社會性、科學性與人文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積累和豐富更多的直接經驗,促進學生綜合.教材分析:本主題利用廢棄的尼龍絲襪面料為原材料,經過巧妙地構思創作,制作出簡便易得的網絲花卉。通過學習網絲花卉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增強了學生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從而也進一步使學生拓寬了視野,給學生提供增長才能的渠道。教學目標:1、通過動手動腦,學會制作絲網花的基本技能。2、通過觀察,分解實物,掌握制作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合作的意識,并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3、受到美的熏陶,體驗到勞動的快樂。教學重難點:網絲網的方法,花瓣組成的方法,花朵整形技巧。教學準備:課件 鉗子 剪刀 套筒 絲網 鐵絲 彈力線 膠帶 花桿 花蕊成品絲網花教學方法: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一、欣賞作品 激趣導入1.你們喜歡花嗎?都喜歡那些花呢?(生答)2.出示百合花 。同學們,請看這兩朵花,他們都叫做百合花,你知道他們有什么不同嗎?(生答)這朵假的百合花是用絲網做成的,我們又叫它絲網花。絲網花在最初是人們用損壞的棄之可惜留之無用的絲襪經過奇思妙想創作出來的,所以又叫他絲襪花。這種花色彩鮮艷,造型逼真,容易清洗且不褪色深得人們的喜愛,在制作過程中還可以鍛煉人們動手動腦的能力呢,你們想不想學習他的制作方法?(生答)3.今天我們一起來制作《有趣的絲網花》(板書)二、認識材料 制作工具老師發給每組一朵,請同學們動手摸摸仔細觀察。1.小組觀察花的制作材料。2.交流制作工具并匯報并講解套筒。3.師展示材料與工具,提示個別工具使用注意事項。三、小組合作 探究方法1.組內交流絲網花的制作過程2.小組推選代表,全班交流。3.師總結整理制作過程。四、老師示范學生演示以百合花為例演示絲網花的制作過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的操作,認真聽老師的講解。繞鐵圈首先,拿一根鐵絲,把鐵絲固定在套筒上,用鉗子捏住首尾相接處轉動套筒3-4圈。將鐵圈從套筒上取下,延鐵圈中心位置上下拉拽,一個鐵圈就制好了。按上面的方法連續制六個這樣的鐵圈,就做好六個做花瓣。網絲網取一截絲網,將絲網拉扯開,用手掌將絲網一面撐開,手指捏住鐵圈,將絲網從上部平整的套上,并將絲網向鐵圈根部繃緊拉平。然后,用彈力線線在根部纏繞3-4圈直接將彈力線剪斷。最后,用剪刀剪掉多余的絲網。一個花瓣就完成了,其余的花瓣是同樣的做法。(學生演示)組裝花首先,將花蕊和花桿用膠帶固定住。百合花的花瓣分里外兩層扎,先扎里面三瓣,以花蕊為中心扎第一片花瓣,用彈力線纏繞數圈后(注意彈力線不用扯斷),接著第二片花瓣一邊壓住第一片的一邊用彈力線纏繞數周,第三片花瓣一邊壓住第二片花瓣另一端,第三片花瓣和第一、第二片花瓣組成一個三角形,繼續用彈力線纏繞,此時彈力線仍然不用扯斷。這樣里面一層的花瓣就扎好了。用此方法再來扎外面一層花瓣,注意外面一層花瓣扎在里層兩片花瓣之間的位置,不能和里層花瓣重疊。到此所有的花瓣就扎完了。補膠帶最后,用膠帶自上而下將露在外面的絲線包裹住,把花葉套上就可以了,起到進一步的修飾作用。整花型按從外到里的順序,將花朵按照花的形狀整出來,一朵百合花就完成了。五、學生操作 老師指導1、明確注意事項。(1)同學先匯報注意事項。(2)師出示溫馨提示,2、學生操作,師巡視指導。六、展示、評價1、生評價作品。(1)小組長介紹自己組的作品。(2)其他組同學評價。2、師評價作品。七、拓展延伸 制作康乃馨1、出示圖片,激發學生課后動手的興趣。2、小結。(1)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2)師總結,結束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