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上冊美術測試題學校 年級 姓名 考號注:1.請?zhí)顚懬宄▽W校、班級、姓名、考號)。2.40分鐘內(nèi)答完全卷,,繪畫部分另用A4紙。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分得分選擇題美術字的基礎字體屬于哪種字體? ( )A 黑體 B 宋體 C 變形美術字2、荷蘭著名畫家凡高的作品是。 ( )A、《糧食》 B、《在激流中前進》 C、《播種者》 3、《清明上河圖》作者是宋代畫家 ( )A 張萱 B張擇端 C 杜建4、平行透視有( )個消失點。A 1個 B 2個 C 3個5、人體站立時身高大約是幾個頭長? ( )A 5個 B 7個 C9個二、判斷題(10分)1、《北方的九月》作者運用襯托和對比的手法來刻畫黃河船工在勞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驚人力量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2、校園環(huán)境整體設計理念要體現(xiàn)學校的地域、文化和教書育人的精神。( )3、壁報的主題要明確,要充分考慮欄目與欄目之間的關系。( )4、中國有句俗話叫“物以致用”,所以,產(chǎn)品的設計只須考慮它的用途,不必考慮人對物質(zhì)產(chǎn)品還有精神方面的即審美的要求。( )5、在校園里設置藝術品,應考慮這些藝術品與自然或人工環(huán)境的和諧。( )三、連線題(10分)把下列幾幅作品分類。《在激流中前進》 油畫《搗練圖》《北方的九月》 套色木刻《糧食》《清明上河圖》 中國畫四、簡答題1、設計制作學生裝應注意哪些方面?(10分)2、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各有什么消失規(guī)律?(10分)五、造型表現(xiàn) (50)畫一幅風景畫,內(nèi)容為我國標志性建筑,或家鄉(xiāng)風景。(構(gòu)圖合理10分,造型準確30,表達熱愛生活的思想10分。)七年級美術基礎知識測試題(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0分)1、1、美術字的基礎字體屬于哪種字體?(B )A 黑體 B 宋體 C 變形美術字【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對美術字源流的認識,相關知識見人美版教材工藝設計。2、荷蘭著名畫家凡高的作品是。( C ) A、《糧食》 B、《在激流中前進》 C、《播種者》 【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對西方美術基礎知識把握。相關知識見人美版七年級教材欣賞內(nèi)容。3、《清明上河圖》作者是宋代畫家( B )。A 張萱 B張擇端 C 杜建【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學生對古代美術知識的了解。相關知識見人美版七年級教材欣賞內(nèi)容。4、平行透視有( A)個消失點。A 1個 B 2個 C3個【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學生對線描畫理論的把握。相關知識見人美版七年級教材手繪線內(nèi)容。5、人體站立時身高大約是幾個頭長?( B )A 5個 B 7個 C9個【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學生對人物速寫基礎知識的把握。相關知識見人美版七年級教材手繪線內(nèi)容。二、判斷題(10分)1、《北方的九月》作者運用襯托和對比的手法來刻畫黃河船工在勞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驚人力量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x )【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學生對現(xiàn)代美術作品的認知。相關知識見人美版七年級教材欣賞內(nèi)容。《北方的九月》表現(xiàn)的是收獲高粱場景。校園環(huán)境整體設計理念要體現(xiàn)學校的地域、文化和教書育人的精神。( v )【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學生對美術相關知識的運用。3、壁報的主題要明確,要充分考慮欄目與欄目之間的關系。( 正確 )【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學生對構(gòu)圖關系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4、中國有句俗話叫“物以致用”,所以,產(chǎn)品的設計只須考慮它的用途,不必考慮人對物質(zhì)產(chǎn)品還有精神方面的即審美的要求。( 錯誤 )【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學生對設計產(chǎn)品的審美性的理解。5、在校園里設置藝術品,應考慮這些藝術品與自然或人工環(huán)境的和諧。( 正確 )【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學生對環(huán)境藝術審美性的理解。四、簡答題3、設計制作學生裝應注意哪些方面?(10分)要注意布料和顏色的搭配,以及尺寸的準確,式樣的選擇。第一,國家的文化傾向.第二,社會的潮流第三,地方的風俗習慣第四,個人愛好【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學生對服裝設計基礎知識理解。4、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各有什么消失規(guī)律?(10分)平行透視:平行透視也叫一點透視,即物體向視平線上某一點消失. 成角透視:成角透視也叫二點透視,即物體向視平線上某二點消失。【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學生對手繪線繪畫理論的理解。相關知識見手繪線。五、造型表現(xiàn) (50) 畫一幅風景畫,內(nèi)容為我國標志性建筑,或家鄉(xiāng)風景。(構(gòu)圖合理10分,造型準確30,表達熱愛生活的思想10分。)【命題意圖及解析】:考察學生對手繪線繪相關知識的運用。相關知識見手繪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