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時 教 案 年級 學科課題 第13課 五四運動 周次課時 課型教學目標 1.知道五四運動的基本史實; 2.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理解并弘揚五四愛國運動的精神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經過結果。 難點:五四運動的性質和意義。教學方法 閱讀指導法、講述法、討論法、練習法教 學 過 程 設 計 二次備課及雙邊活動:導入: 你知道哪些中國現代節日?(教師跟同學們一起從元旦開始列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五四青年節的起源——五四運動。 二、新授:五四運動 (一)自主學習——導讀提綱(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二)五四運動的爆發 1.原因 教師:(展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軍閥割據示意圖)國內原因: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社會矛盾進一步加劇。 教師:(展示同盟國和巴黎和會部分內容,視頻節選我的1919)同學們覺得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學生:(討論、發言)(導火索)直接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的正義要求遭到拒絕 【合作探究】 教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是戰勝國,為什么仍然擺脫不了主權被侵犯的命運? 學生:(討論、發言) 教師:(總結)當時中國綜合國力仍然很弱;北洋軍閥政府仍實行封建專制統治;帝國主義列強在華仍有許多特權;中國的社會性質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概況 教師:請同學們根據教材內容說出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地點、主力、口號。 學生:(討論、發言)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簽字;懲辦賣國賊等。 教師:(展示《北京學界全體宣言》節選及口號)哪句口號能體現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性質? 學生:(討論、發言)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三)五四運動的擴大 1.擴大原因 教師:(講解)陳獨秀號召、日本介入、北洋政府態度…… 教師:(展示問題)請同學們根據教材內容說出五四運動的擴大的時間、主力、運動中心、形勢…… 2.概況 學生:(討論、發言)1919年6月5日后;工人階級;北京——上海;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工人罷工。 教師:(展示材料并拓展講解)擴大---罷課、擴大---罷市、擴大---罷工。 3.結果 教師:(展示《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校時受到熱烈歡迎》照片)請同學們根據教材及多媒體材料說出五四運動的結果是什么? 學生:(討論、發言)(1)北洋軍閥被迫釋放被捕的學生;(2)免去三個賣國賊的職務;(3)中國代表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五四運動的意義 教師:(講解五四運動的性質、意義、精神) 性質: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運動 意義: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中國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第一次登上中國的政治舞臺;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五四精神:愛國主義、不屈不撓、敢于斗爭。 三、小結 四、隨堂檢測板 書 設 計 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