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統編版--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 2《法律與生活》--第二單元綜合探究《家庭生活 法律守護》廣州市第十六中學 林金梅綜合探究教學設計(1)課程標準要求1.教學內依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選擇性必修 2“法律與生活”的內容要求,熟知監護、撫養、扶養、容分析贍養、繼承等民事關系,培育家庭責任意識,理解婚姻家庭法律關系,闡述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2)教材分析《家庭生活 法律守護》是高二統編版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 2《法律與社會》第二單元“家庭與婚姻”的綜合探究。綜合探究是對第二單元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深入理解婚姻家庭法律、繼承法律等知識并將理論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的重要途徑。學生圍繞“家庭生活 法律守護”這一主題,通過文獻研究主題,以小組為單位,分小課題開展研究活動,分析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沿革,探究婚姻家庭法律制度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撰寫一篇研究報告;到婚姻登記處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調查我國婚姻家庭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思考婚姻家庭中的情理法,增強守法意識與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綜合探究的結構如下:(3)學情分析已有基礎:通過第一單元第一課的學習,學生知道民事法律關系就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從民事權利體系中,財產權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權利中的身份權包括婚姻自主權、繼承權、監護權等。第二單元家庭與婚姻,在第五課《在和睦家庭中成長》中學習了繼承與繼承權等知識,在第六課《珍惜婚姻關系》中了解結婚的條件、程序、基本原則等法律知識,明晰了法律規定夫妻地位平等,如平等的人身關系、平等的財產關系。這些知識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本單元探究活動。困難:學生對課題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如文獻研究,不是很清晰,在“家庭生活 法律守護”為主題的探究活動中,需要老師給予收集文獻、梳理文獻、分析文獻等方面的指導;學生對于如何規范撰寫研究報告也是模糊不清。社會實踐需要一定的社會資源,探究活動小組不一定具備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相應的社會資源。協助:老師可以提供一些與“家庭生活 法律守護“主題相關的收集文獻資料的途徑或方法:《民法典》、CCTV-12、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普法網與中國裁判文書網的真實案例)、國家統計局有關離婚登記數量等相關數據、中國知網等。(1)以“家庭生活 法律守護”為主題進行研究,撰寫一篇研究報2.活動告,通過研究初步了解課題研究的過程與方法;(2)利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婚姻家庭現象,梳理社會發展脈絡;目標(3)加深對婚姻家庭關系的認識,增強家庭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樹立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3.教學重 重點:文獻研究活動難點:撰寫研究報告難點本課教學使用相關視頻資源和多媒體等教學工具4.教學技學習強國 APP、互聯網、官方微信公眾號術與資源5.教學過程綜合探究家庭生活 法律守護主題教學環節 核心問題 探究活動 設計意圖法律知識回顧 為文獻研究活導入動作鋪墊。以“家庭生 探究活動建議:圍繞文獻研究主題, 提高信息提取探究活動活 法律守 以小組為單位,分小課題開展研究 能力和分析能護"為文獻 活動。 力。建議一研究主題, 以下為甲小組的探究撰寫一篇研 (一)思考:究報告。 1. 如何用小課題去完成主題探究,并達成活動目標?2. 結合拓展思考中提出的兩個問題:(1)未來人們的婚姻關系、親 提高提煉能屬關系可能發生怎樣的改變?為了 力。應對這些變化,相關法律有該作出怎樣的調整?(2)孝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孝敬父母的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對“孝”產生了不同的看法。請結合生活中的實例,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評析以上觀點。(二)明確文獻研究的問題:探究活動一 議題:婚姻家庭 法律 明確文獻研究守護; 的問題;探究活動二 議題:護航家庭 改變 以三個小切口與調整; 議題培養學生探究活動三 議題:孝心家庭 情法 的綜合探究能相依。 力,為撰寫文(三)研究內容確定參考文獻,閱 獻研究主題報讀并分析文獻,撰寫研究報告。 告找準方向。1.選取關鍵詞:與主題有關3—5個2.收集文獻:分別收集與三個探究活動的議題相關3.閱讀文獻4.分析文獻5.分析與結論加深對婚姻 甲小組的部分具體文獻研究活 對所選文獻中家庭關系的 動如下: 的觀點、研究認識,增強 謝同學:結合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篇, 成果、爭論焦家庭責任意 對探究活動一 的議題“婚姻家庭 點、存在問題識和法治意 法律守護”有關文獻進行觀點梳理、 及可能的原因識,樹立正 歸類、提煉、總結。 進行整理、分確的婚姻家 劉同學:圍繞“探究活動二 議題: 析和綜合。庭觀念。 護航家庭 改變與調整”根據文獻進行觀點歸納、提煉,總結出新中國成立后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發展歷程,分析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沿革,明確了婚姻家庭的含義,提出時代不斷變遷,婚姻家庭的社會職能依然主要包括:1.人口再生職 從“家庭生活能,2.組織生產和生活的職能,3. 法律守護”文教育的職能。最后提出自己的認識 獻研究的主及文獻研究活動中得到的啟示。 題,對當前婚歐同學:從“探究活動三 議題: 姻家庭存在的孝心家庭 情法相依”提出觀點,完 問題、未來的整呈現核心觀點“孝”的形成過程, 改變、相關法從追溯歷史、剖析當今的角度完整 律的調整提出呈現支持論據,其論據包括 1.孝的 自己的觀點與傳統內涵---引用東漢許慎在《說文 論證,得出自解字》中對孝的解釋“善事父母者, 己的認識,提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2.從現 出自己的改進代法律角度--《憲法》《中華人民共 建議。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民法典》的法律條文規定展開論證。3.從社會現實角度論證“孝”的內涵發生很大的變化。探究婚姻家庭法律制度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在結論部分從國家、個人層面提出建議。文獻研究活 初步了解文獻研究活動包括四個環 幫助學生根據探究路徑動的基本環 節; 探究路徑開展節: 深入理解繼承法律等知識; 婚姻家庭關系參考提出問題、 以下為乙小組的文獻研究基本思 中繼承法律知確定研究對 路: 識的探究,認象和方法、 一、提出問題:選取關鍵詞和確定 識我國的繼承收集與分析 主題 制度,學會用文獻、 關鍵詞:婚姻關系 婚姻家庭觀念 繼承 法律維護自身撰寫報告。 主題:我國法律關于繼承的規定對經濟社 合法權益,做會發展影響的研究 好家庭中的一二、確定研究對象和方法 員,使自己的研究對象: 家庭更和和睦(一)我國法律關于繼承的規定 美好。撰寫報告的 (二)我國繼承制度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程序: 系(以虛擬財產、虛擬游戲財產等為真實引言 案例)文獻綜述 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分析和結論 三、收集與分析文獻參考文獻 (一)收集文獻我國法律關于繼承的規定1.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婚姻法、繼承法關于繼承的規定2.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中關于繼承的規定3.虛擬財產繼承的有關法律規定(二)分析文獻1.分析我國法律關于繼承的規定;2.我國繼承制度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四、撰寫報告(一)引言(二)文獻綜述對文獻進行觀點梳理、歸類、提煉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分析思路和觀點。(三)分析和結論圍繞研究的問題闡述觀點,并完整地呈現核心觀點的形成過程和支持該觀點的論據。乙小組以虛擬財產、虛擬游戲財產等為真實案例從“與時俱進;財富留在人民;更好遵從意愿。”論證我國繼承制度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四)參考文獻。社會實踐活 探究活動建議:到婚姻登記機關開 引導學生樹立探究活動動 展社會實踐活動,調查我國婚姻家 正確的婚戀庭的現狀。 觀,思考婚姻建議二具體實踐:可走訪婚姻登記機關, 家庭關系中的訪談婚姻登記機關的工作人員,了 情理法,增強解結婚和離婚的法定程序和條件, 守法意識與責舉行研討會,討論婚姻家庭法律關 任意識。系中的情理法。法治思維與 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 引導學生樹立拓展思考情理思維 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學生綜合探究活動評價表維度 評價等級文獻研究主題明確文獻選取恰當、可信度高文獻閱讀筆記內容詳細文獻分析邏輯清晰能合理地整理和歸納文獻觀點文獻綜述格式規范、邏輯嚴密總評板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