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第六課第一框《法律保護下的婚姻》教學設計廣州市第七中學 肖偉平課時教學設計1.教學內容分析幸福的家庭離不開美滿的婚姻,本框內容與上下框題有著密切的聯系。根據課標要求,本框重在理解婚姻法律關系,闡釋正確的婚姻家庭觀,旨在使學生了解我國民法典對婚姻的保護,樹立正確的婚戀觀。2.學情分析學生心智特征分析: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人化的過程中,但由于心智尚未成熟,看問題往往比較偏激、片面,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實際議學任務,使教學契合學生的心理發展階段特征。學生認知結構分析:隨著學生的成長,他們認識到自己將來會建立家庭,他們對婚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其認識能力和思維方式尚未成熟,還未形成正確的婚戀觀。因此,在政治課上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引導,以免走入誤區。3.目標確定①通過對“換親十八年”法律案件的展示,知道結婚的定義,把握民法典規定的有關婚姻的基本原則和法定的結婚條件,增強對民法典的認同。②通過對生活實際案例的分析,了解合法婚姻對人生的重要意義,感悟民法典保護下的婚姻自由,樹立法治意識和責任意識。③結合法律素材和相關數據,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運用民法典與破壞家庭婚姻和睦的行為作斗爭的能力,初步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增強公共參與意識。4.學習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婚姻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法定的結婚條件和離婚的途徑。難點:提高運用國家法律與破壞家庭婚姻和睦的行為作斗爭的能力。- 1 -5.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環節一:導入新課,激趣設疑總議題:民法典保護下的婚姻介紹案例《“換親十八年”——結婚》,引導 ,梳理案例中的重要信息,形成學生思考視頻中馬某和陳某的婚姻是否有效。 對民法典關于婚姻規定的認識。設計意圖通過案例,啟發學生思考,點燃學生激情,提高學生運用民法典解釋和分析法律案件的能力。環節二:講授新課,議學探究子議題一:民法典如何維護結婚自由?展示材料:15歲的陳某被迫答應換親,嫁給25 結合材料和相關法律,得出結歲的馬某。由于陳還沒有到法定婚齡,兩人沒有登 論:未達到法定婚齡和被迫結婚屬于記結婚,只是舉辦了婚禮。 無效婚姻。啟發學生思考:未達到法定婚齡和被迫結婚的 接著探究其原因,并思考結合的婚姻有效嗎? 定義和婚姻要遵循的基本原則等知追問:結合民法典的兩條規定,思考結婚的定 識。義是什么?婚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則?設計意圖通過民法典條文直觀呈現的形式,啟發學生用民法典解釋和分析法律案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生活案例作出正確的判斷,科學的解釋。知識歸納一:珍惜婚姻(1)結婚的定義:結婚是夫妻關系的起點,是男女雙方按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的婚姻關系的行為。(2)婚姻要遵循的基本原則:①婚姻自由是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則,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②民法典還規定了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等基本原則。展示“探究與分享”的四則材料,將學生分成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討論四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活動。 分析材料中當事人的婚姻是否受到法律保護,并思考結婚應具備哪些法定條件。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形式,結合生活實際案例,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和法治意識,將學生活動與高中思想政治課本理論知識相鏈接,體會知識源于生活,提高學習興趣。知識歸納二:珍惜婚姻(3)法定的結婚條件必要條件:①男女雙方完全自愿。②男女雙方達到法定婚齡。③符合一夫一妻制。禁止條件:直系血親或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禁止結婚。2展示材料:15歲的陳某被迫答應換親,嫁給25 結合材料,闡述結婚登記的作用歲的馬某。由于陳慧芳還沒有到法定婚齡,兩人沒 和結婚登記程序。有登記結婚,只是舉辦了婚禮。追問:沒有登記結婚,但舉辦了婚禮,這樣的婚姻會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嗎?設計意圖通過層層追問、深入剖析,利用同一情境展現出多視角、多層次的學科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以達到單純理論說教與知識灌輸無法達到的效果。知識歸納三:珍惜婚姻(4)結婚登記作用:結婚是對男女雙方的人身和財產產生強制約束力,因此,法律要求結婚必須履行登記程序。進行結婚登記是確立婚姻關系、明確夫妻雙方權利義務必經的法律程序。結婚登記程序:申請、審查、登記。小結①:珍惜婚姻結婚建立的是一種長期的身份關系,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還有相互撫養的義務。嚴肅對待婚姻、珍惜婚姻,既是對自己負責,對配偶和子女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子議題二:民法典如何保障離婚自由?展示材料:《“換親十八年”——離婚》婚后陳某遭受家暴離家出走,在工作中結識了孫某,孫對陳發起了愛情攻勢,面對孫的誠懇表白,陳很是無奈,她只好將十五歲換親到馬家的經歷告結合相關材料,通過小組合作探訴孫德滿。孫不介意陳慧芳的過去,兩人確定了戀愛關系。2018 究的方式進行分析和觀點展示,感悟年陳某來到法院要求與馬某解除婚姻民法典保護下公民的離婚權利。關系。引導學生思考:陳和馬不是沒有結婚登記嗎?為什么還要到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呢?明確要想解除事實婚姻關系,一般需要當事人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追問:離婚的途徑有哪些?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屬于離婚的哪個途徑?設計意圖基于學生既有的經驗出發,通過情境選取、多元情境整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既有經驗,深入理解和生成新經驗,實現學生的自身發展,深化學生對于民法典保護下離婚自由的理解。知識歸納四:離婚要慎重(1)協議離婚:①協議離婚要求當事人雙方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并就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等問題達成協議。②申請離婚登記后三十日屆滿,當事人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當事人從取得離婚證之時起,解除夫妻關系。(2)裁判離婚:①凡由人民法院管轄和處理的離婚都是裁判離婚。②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夫妻雙方感情確已破裂且調解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離婚。③一審判決離婚的,在人民法院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當事人違反告知另行登記結婚的,構成重婚。3展示民法典關于“離婚冷靜期”的法律條文和 閱讀材料,分析圖表數據,通過2017年至今離婚率的數據,啟發學生歸納總結民法小組合作形式進行數據分析和觀點展典規定“離婚冷靜期”的意義。 示。設計意圖通過對圖表數據的分析和法律條文的解析,提高學生綜合分析數據的跨學科能力,進而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和學科素養的發展。知識歸納五:離婚要慎重(3)反對輕率離婚:夫妻雙方都應該彼此忠誠,珍惜夫妻感情,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法律規定了離婚自由,但反對輕率離婚。追問法律規定了離婚自由,哪些情形下,當事 查閱教材,在自主學習和問題探人的離婚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究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展示合作成果并對疑難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設計意圖通過議學環節,為學生的思考、探索提供開放的空間,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樂于表達,讓學生在和諧、民主、自由的課堂氛圍中實現平等對話。同時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小結②:離婚要慎重結婚要慎重,如果婚姻存在問題,離婚也應慎重。夫妻雙方都應該彼此忠誠,珍惜夫妻感情,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環節三:歸納新知,深度學習知識歸納一:珍惜婚姻(1)結婚的定義(2)婚姻要遵循的基本原則(3)法定的結婚條件(4)結婚登記知識歸納二:離婚要慎重(1)協議離婚(2)裁判離婚(3)反對輕率離婚環節五:情感升華,感悟生活播放視頻:《“換親十八年”——結局》,引 進行深度思考、深度感悟。導學生感悟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每個人都有追求自由婚姻的權利。設計意圖此環節為本課落腳點,對法律案例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樹立法治意識和責任意識。46.課堂小結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