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22八上·北侖期中)下圖是近代列強兩次侵華戰爭后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圖(·表示開放的通商口岸),其變化反映了(  )
A.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總數不斷減少
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
D.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答案】C
【知識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第一幅圖是《南京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第二幅圖是《馬關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和長江沿江地區,兩幅圖反映了外國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近代中國不同時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圖為切入點,考查外國侵略勢力對中國的侵略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近代中國屈辱史的相關知識。
2.(2022八上·北侖期中)1841年,林則徐在退職返鄉時曾預言:“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下列史實能夠證明他的預見正確的是(  )
A.火燒圓明園― B.占領香港島
C.割占臺灣 D.割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結合所學知識,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A項火燒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不符合題意;
B項占領香港島的是英國,不符合題意;
C項割占臺灣的是日本,不符合題意;
D項割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能夠證明林則徐的預見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俄國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史實,要求具備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2022八上·北侖期中)“我中華智巧聰明,豈出西人之下 果有精熟西文者轉相傳習,一切輪船火器等巧技,當可由漸通曉,于中國自強之道似有裨助(增益、補益)。”下列活動最符合此設想的是(  )
A.創辦江南制造總局 B.創辦京師大學堂
C.創辦《萬國公報》 D.開辦大生紗廠
【答案】A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是“輪船火器”“自強”可知,反映的是洋務派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思想,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旗號,創辦了一批軍事企業,如安慶內軍械所和江南制造總局等。
A項創辦江南制造總局最符合題干設想,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影響。
4.(2022八上·北侖期中)下列關于太平天國運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主要領袖是洪秀全,提出了“扶清滅洋”口號
B.天京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C.北伐、西征使得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進入全勝時期
D.它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
【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為“太平軍”。1853年,占領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政權;為推翻清朝統治,進行北伐和西征,全盛時擁有中國半壁江山。1864年,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失敗。 “扶清滅洋”的口號是義和團運動提出的。
A項主要領袖是洪秀全,提出了“扶清滅洋”口號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史實。
5.(2022八上·北侖期中)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說“變法之本,在于人才,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他認為變法從根本上要變革(  )
A.教育制度 B.科舉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答案】D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題干中梁啟超的言論的意思是:變法的根本在于培養人才,人才的培養在于建立新式學校,新式學校的創建,在于改變科舉制度,而這一切都要改變,在于國家的政治制度要改變。因此梁啟超認為要維新變法最重要的是改變政治制度。
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政治制度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維新變法的史實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6.(2022八上·北侖期中)《馬關條約》簽訂后,西方政界議論紛紛,下列哪個議論符合事實 (  )
A.美國:中國,你的一個孩子走丟了
B.英國:我們可以在東交民巷設大使館了
C.德國:我們的軍隊可以駐扎在山海關了
D.法國:我們可以到中國傳教了
【答案】A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A項美國:中國,你的一個孩子走丟了符合事實,《馬關條約》規定中國割臺灣給日本,美國所說的“孩子”指的是臺灣,符合題意;
B項英國:我們可以在東交民巷設大使館了不符合事實,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區是《辛丑條約》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C項德國:我們的軍隊可以駐扎在山海關了不符合事實,允許列強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是《辛丑條約》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D項法國:我們可以到中國傳教了不符合事實,規定外國傳教士可以在中國內地傳教的條約是《天津條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關條約》,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7.(2022八上·北侖期中)歷史學習要做到論從史出,“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依據是(  )
A.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
B.外國公使可以進駐北京
C.列強可以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D.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答案】D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1901年清政府與八國簽訂《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這表明清政府已經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最能夠說明清政府變成洋人的朝廷。
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是“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的依據,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丑條約》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辛丑條約》的內容及影響。
8.(2022八上·北侖期中)每年10月1日國慶節時,在天安門南門的前門上要懸掛孫中山的巨幅畫像。下列與孫中山直接相關的事件有(  )
①成立中國同盟會
②指揮武昌起義
③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
④在興中會發表演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孫中山先后組織成立了興中會、中國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成立中華民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故①③④正確。孫中山并未指揮武昌起義,故排除②。
D項①③④與孫中山直接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參與的史實,要求識記基礎知識。
9.(2022八上·北侖期中)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說:“務去濫調套語、不講對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語。”由此可見他(  )
A.主張尊孔復古 B.主張白話寫作
C.尊崇西方自然科學 D.提倡平等自由
【答案】B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說:“務去濫調套語、不講對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語”。由此可知,新文化運動主張白話寫作。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等主張。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主張白話寫作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
10.(2022八上·北侖期中)下列口號,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政權是由槍桿中取得的”
②“還我青島,抵制日貨”
③“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是在1927年8月7日八七會議上提出來的;②“還我青島,抵制日貨”與1919年的五四運動有關;③“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1905年在中國同盟會上提出的政治綱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與1927年9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有關。
C項③②①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口號出現的先后順序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八七會議、五四運動、中國同盟會、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的相關史實。
11.(2022八上·北侖期中)聯系與比較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列關于五四運動和辛亥革命相同點的論述,正確的是(  )
A.都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 B.都具有反封建性質
C.都經過長期的準備 D.都是工人階級擔任領導
【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的領導階級是資產階級,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沒有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五四運動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五四運動沒有經過長期準備,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引發了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和辛亥革命都體現了反封建性質。
ACD三項表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都具有反封建性質論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和辛亥革命相同點。通過對比聯系考查五四運動和辛亥革命的史實。
12.(2022八上·北侖期中)每年的8月1日是中國人民船放軍建軍紀念日,俗稱“八一”建軍節。這一節日的確定源于下列哪一歷史事件 (  )
A.武昌起義 B.北伐戰爭 C.南昌起義 D.秋收起義
【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朱德等發動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發動統治的第一槍,成為中共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8月1日后來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八一”建軍節源于南昌起義。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南昌起義與“八一”建軍節有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南昌起義的史實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南昌起義的相關史實。
13.(2022八上·北侖期中)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戰勝強大的敵人(  )
A.中國革命必須由城市轉向農村
B.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C.必須堅持掌握對中國革命的領導權
D.單靠工人斗爭無法戰勝敵人
【答案】B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是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的教訓,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要求識記重要史實。
二、非選擇題
14.(2022八上·北侖期中)行為判析題(判斷下列說法或做法是否正確,要求在判斷時寫“正確”或“錯誤”,并說明理由。)
(1)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判斷:    理由:_   
(2)袁世凱1915年復辟帝制,下令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
判斷:__    理由:   
(3)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發動“公車上書”
判斷:_    理由:   
【答案】(1)正確;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了國家利益、民族尊嚴,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或者: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2)錯誤;袁世凱復辟帝制違背歷史潮流,破壞共和制,不得人心。
(3)正確;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知識點】鴉片戰爭;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史實。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2)本題考查袁世凱復辟帝制的相關史實。1915年末,袁世凱下令以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元旦舉行登基大典。袁世凱的復辟活動,令舉國嘩然。他的復辟行徑破壞共和制,不得人心。
(3)本題考查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根據已學知識可知,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等組織發動“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故答案為:(1)正確;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了國家利益、民族尊嚴,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或者: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2)錯誤;袁世凱復辟帝制違背歷史潮流,破壞共和制,不得人心。
(3)正確;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
15.(2022八上·北侖期中)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以“中國國家形象變化”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戰爭中國門洞開】材料一:下圖
【屈辱中逐漸覺醒】
材料二:西方漫畫中的晚清中國
(1)分請別寫出圖一、圖二歷史事件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
(2)材料二圖A反映了當時中國怎樣的局勢 圖B中列強在1901年做出“中國覺醒”判斷的依據有哪些
【答案】(1)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2)局勢:(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依據: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民族資產階級掀起“實業救國”的浪潮;農民階級掀起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知識點】鴉片戰爭;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1901年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是西方列強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鎖,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通過這一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材料二圖A反映了甲午中日戰爭后,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面對圖中反映的時局,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農民階級掀起了義和團運動挽救民族危機;張謇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并身體力行,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
故答案為:(1)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2)局勢:(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依據: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民族資產階級掀起“實業救國”的浪潮;農民階級掀起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辛丑條約》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人民的抗爭。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16.(2022八上·北侖期中)近代中國,在探索中前行。
材料一:中國近代化的探索
(1)請補充材料一思維導圖①②部分,并根據導圖概況中國近代化探索特點③。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辛亥革命的意義,并說說辛亥革命與事件②的聯系。
【答案】(1)①民主共和(或三民主義),②新文化運動; ③都是向西方學習,是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層面的深入。
(2)意義: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聯系:辛亥革命對近代中國進行了政治制度的革新。辛亥革命后混亂的局面使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還要在思想領域進行革新,于是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1)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辛亥革命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化經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經歷了由學習西方的器物到學習西方的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的過程。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華民國,但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經過痛苦的反思認識到,只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激發國民的新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于是,他們發動了新文化運動。
故答案為:(1)①民主共和(或三民主義),②新文化運動; ③都是向西方學習,是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層面的深入。
(2)意義: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聯系:辛亥革命對近代中國進行了政治制度的革新。辛亥革命后混亂的局面使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還要在思想領域進行革新,于是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
17.(2022八上·北侖期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人的理想目標。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弘揚中國精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五四精神】
材料一: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發表《外交警報,敬告國民》一文指出“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在北京爆發了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紅船精神】
材料二:中共一大的最后一天在浙江嘉興的一艘游船上召開。中共一大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成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1)100多年前民族危難之際,青年學生率先挺身而出的先鋒。他們的哪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并根據材料一指出這場運動的性質是什么
(2)中共一大確立的黨的奮斗目標是什么 材料二中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的體現是什么
【答案】(1)五四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追求民主、追求科學的精神。
性質:五四運動是一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
(2)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
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新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新的革命結果建立新中國等
【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1)100年前民族危難之際,青年學生率先挺身而出的先鋒。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追求民主、追求科學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根據材料“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發表《外交警報,敬告國民》一文指出‘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在北京爆發了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可知,這場運動的性質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通過了黨的綱領。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用無產階級軍隊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中國共產黨是由工人階級領導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其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故“新”體現在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的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等。
故答案為:(1)五四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追求民主、追求科學的精神。
性質:五四運動是一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
(2)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
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新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新的革命結果建立新中國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中共成立等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五四運動,中共成立的相關史實。
18.(2022八上·北侖期中)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思想成長。材料一:建黨前的青年毛澤東
●1919年7月,創辦《湘江評論》,發表《民眾的大聯合》指明民眾的大聯合就是以農民、工人為主體的所有被壓迫者的聯合。
●1919年12月,在北京與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接觸,收集閱讀有關馬克思主義書籍。
1920年11月,在長沙創建共產黨主義小組。
材料二:毛澤東在20世紀20年代—30年代的著作或觀點
時間 著作或觀點
1927年2月 撰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認為農民是農村革命運動的中堅
1927年8月 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重要論斷
1929年4月 在《土地法》中規定“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
1930年1月 撰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過建立和發展紅軍、游擊隊和根據地來促進全國革命的高潮。
材料三:“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績,也是中國革命的偉大成績。”
——1939年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
(1)從毛澤東的活動中,反映出當時中國共產黨成立已具備了哪些成熟條件
(2)通過革命實踐,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 結合上述著作或觀點,歸納出中國革命道路的特色所在。
(3)列舉史實,論證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法寶”。
【答案】(1)思想條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階級條件: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組織條件: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2)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從《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可以發現特色是要依靠農民,廣泛發動人民群眾;“槍桿子里出政權”要進行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土地法》中可以得出特色是要進行土地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3)1924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基本實現全國統一。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要求運用所學分析材料信息。依據材料一“1919年12月,在北京與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接觸交談,收集閱讀有關馬克思主義書籍。”可知,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研究和宣傳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礎;依據材料一“1919年7月,創辦《湘江評論》,發表《民眾的大聯合》指明民眾的大聯合就是以農民、工人為主體的所有被壓迫者的聯合。”可知,工人運動的興起,工人隊伍不斷壯大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提供了階級和實踐基礎;依據材料一“1920年11月,在長沙創建共產主義小組。”可知,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提供了組織基礎。
(2)本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思想,要求運用所學正確分析表格信息。依據材料二表格“1927年2月,毛澤東撰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認為農民是農村革命運動的中堅”可知,體現了依靠工農群眾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依據“1927年8月,召開的八七會議,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重要論斷”可知,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進行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的總方針;依據“1929年4月,毛澤東在《土地法》中規定‘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可知,體現了在根據地積極開展土地革命;依據“1930年1月,毛澤東撰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過建立和發展紅軍、游擊隊和根據地來促進全國革命的高潮”可知,體現了以農村包圍城市、工農武裝割據的特色。
(3)本題考查統一戰線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正確分析解讀材料信息以及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這里的統一戰線指的是國共的兩次合作,1924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北伐取得巨大勝利;1937年,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抗日戰爭勝利。
故答案為:(1)思想條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階級條件: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組織條件: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2)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從《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可以發現特色是要依靠農民,廣泛發動人民群眾;“槍桿子里出政權”要進行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土地法》中可以得出特色是要進行土地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3)1924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基本實現全國統一。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統一戰線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要求具備正確分析解讀材料信息以及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22八上·北侖期中)下圖是近代列強兩次侵華戰爭后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圖(·表示開放的通商口岸),其變化反映了(  )
A.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總數不斷減少
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
D.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2.(2022八上·北侖期中)1841年,林則徐在退職返鄉時曾預言:“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下列史實能夠證明他的預見正確的是(  )
A.火燒圓明園― B.占領香港島
C.割占臺灣 D.割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
3.(2022八上·北侖期中)“我中華智巧聰明,豈出西人之下 果有精熟西文者轉相傳習,一切輪船火器等巧技,當可由漸通曉,于中國自強之道似有裨助(增益、補益)。”下列活動最符合此設想的是(  )
A.創辦江南制造總局 B.創辦京師大學堂
C.創辦《萬國公報》 D.開辦大生紗廠
4.(2022八上·北侖期中)下列關于太平天國運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主要領袖是洪秀全,提出了“扶清滅洋”口號
B.天京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C.北伐、西征使得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進入全勝時期
D.它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
5.(2022八上·北侖期中)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說“變法之本,在于人才,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他認為變法從根本上要變革(  )
A.教育制度 B.科舉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6.(2022八上·北侖期中)《馬關條約》簽訂后,西方政界議論紛紛,下列哪個議論符合事實 (  )
A.美國:中國,你的一個孩子走丟了
B.英國:我們可以在東交民巷設大使館了
C.德國:我們的軍隊可以駐扎在山海關了
D.法國:我們可以到中國傳教了
7.(2022八上·北侖期中)歷史學習要做到論從史出,“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依據是(  )
A.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
B.外國公使可以進駐北京
C.列強可以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D.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8.(2022八上·北侖期中)每年10月1日國慶節時,在天安門南門的前門上要懸掛孫中山的巨幅畫像。下列與孫中山直接相關的事件有(  )
①成立中國同盟會
②指揮武昌起義
③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
④在興中會發表演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022八上·北侖期中)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說:“務去濫調套語、不講對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語。”由此可見他(  )
A.主張尊孔復古 B.主張白話寫作
C.尊崇西方自然科學 D.提倡平等自由
10.(2022八上·北侖期中)下列口號,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政權是由槍桿中取得的”
②“還我青島,抵制日貨”
③“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11.(2022八上·北侖期中)聯系與比較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列關于五四運動和辛亥革命相同點的論述,正確的是(  )
A.都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 B.都具有反封建性質
C.都經過長期的準備 D.都是工人階級擔任領導
12.(2022八上·北侖期中)每年的8月1日是中國人民船放軍建軍紀念日,俗稱“八一”建軍節。這一節日的確定源于下列哪一歷史事件 (  )
A.武昌起義 B.北伐戰爭 C.南昌起義 D.秋收起義
13.(2022八上·北侖期中)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戰勝強大的敵人(  )
A.中國革命必須由城市轉向農村
B.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C.必須堅持掌握對中國革命的領導權
D.單靠工人斗爭無法戰勝敵人
二、非選擇題
14.(2022八上·北侖期中)行為判析題(判斷下列說法或做法是否正確,要求在判斷時寫“正確”或“錯誤”,并說明理由。)
(1)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判斷:    理由:_   
(2)袁世凱1915年復辟帝制,下令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
判斷:__    理由:   
(3)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發動“公車上書”
判斷:_    理由:   
15.(2022八上·北侖期中)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以“中國國家形象變化”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戰爭中國門洞開】材料一:下圖
【屈辱中逐漸覺醒】
材料二:西方漫畫中的晚清中國
(1)分請別寫出圖一、圖二歷史事件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
(2)材料二圖A反映了當時中國怎樣的局勢 圖B中列強在1901年做出“中國覺醒”判斷的依據有哪些
16.(2022八上·北侖期中)近代中國,在探索中前行。
材料一:中國近代化的探索
(1)請補充材料一思維導圖①②部分,并根據導圖概況中國近代化探索特點③。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辛亥革命的意義,并說說辛亥革命與事件②的聯系。
17.(2022八上·北侖期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人的理想目標。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弘揚中國精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五四精神】
材料一: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發表《外交警報,敬告國民》一文指出“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在北京爆發了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紅船精神】
材料二:中共一大的最后一天在浙江嘉興的一艘游船上召開。中共一大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成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1)100多年前民族危難之際,青年學生率先挺身而出的先鋒。他們的哪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并根據材料一指出這場運動的性質是什么
(2)中共一大確立的黨的奮斗目標是什么 材料二中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的體現是什么
18.(2022八上·北侖期中)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思想成長。材料一:建黨前的青年毛澤東
●1919年7月,創辦《湘江評論》,發表《民眾的大聯合》指明民眾的大聯合就是以農民、工人為主體的所有被壓迫者的聯合。
●1919年12月,在北京與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接觸,收集閱讀有關馬克思主義書籍。
1920年11月,在長沙創建共產黨主義小組。
材料二:毛澤東在20世紀20年代—30年代的著作或觀點
時間 著作或觀點
1927年2月 撰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認為農民是農村革命運動的中堅
1927年8月 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重要論斷
1929年4月 在《土地法》中規定“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
1930年1月 撰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過建立和發展紅軍、游擊隊和根據地來促進全國革命的高潮。
材料三:“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績,也是中國革命的偉大成績。”
——1939年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
(1)從毛澤東的活動中,反映出當時中國共產黨成立已具備了哪些成熟條件
(2)通過革命實踐,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 結合上述著作或觀點,歸納出中國革命道路的特色所在。
(3)列舉史實,論證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法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第一幅圖是《南京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第二幅圖是《馬關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和長江沿江地區,兩幅圖反映了外國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近代中國不同時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圖為切入點,考查外國侵略勢力對中國的侵略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近代中國屈辱史的相關知識。
2.【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結合所學知識,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A項火燒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不符合題意;
B項占領香港島的是英國,不符合題意;
C項割占臺灣的是日本,不符合題意;
D項割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能夠證明林則徐的預見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俄國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史實,要求具備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答案】A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是“輪船火器”“自強”可知,反映的是洋務派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思想,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旗號,創辦了一批軍事企業,如安慶內軍械所和江南制造總局等。
A項創辦江南制造總局最符合題干設想,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影響。
4.【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為“太平軍”。1853年,占領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政權;為推翻清朝統治,進行北伐和西征,全盛時擁有中國半壁江山。1864年,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失敗。 “扶清滅洋”的口號是義和團運動提出的。
A項主要領袖是洪秀全,提出了“扶清滅洋”口號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史實。
5.【答案】D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題干中梁啟超的言論的意思是:變法的根本在于培養人才,人才的培養在于建立新式學校,新式學校的創建,在于改變科舉制度,而這一切都要改變,在于國家的政治制度要改變。因此梁啟超認為要維新變法最重要的是改變政治制度。
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政治制度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維新變法的史實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6.【答案】A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A項美國:中國,你的一個孩子走丟了符合事實,《馬關條約》規定中國割臺灣給日本,美國所說的“孩子”指的是臺灣,符合題意;
B項英國:我們可以在東交民巷設大使館了不符合事實,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區是《辛丑條約》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C項德國:我們的軍隊可以駐扎在山海關了不符合事實,允許列強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是《辛丑條約》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D項法國:我們可以到中國傳教了不符合事實,規定外國傳教士可以在中國內地傳教的條約是《天津條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關條約》,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7.【答案】D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1901年清政府與八國簽訂《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這表明清政府已經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最能夠說明清政府變成洋人的朝廷。
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是“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的依據,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丑條約》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辛丑條約》的內容及影響。
8.【答案】D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孫中山先后組織成立了興中會、中國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成立中華民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故①③④正確。孫中山并未指揮武昌起義,故排除②。
D項①③④與孫中山直接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參與的史實,要求識記基礎知識。
9.【答案】B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說:“務去濫調套語、不講對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語”。由此可知,新文化運動主張白話寫作。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等主張。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主張白話寫作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
10.【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是在1927年8月7日八七會議上提出來的;②“還我青島,抵制日貨”與1919年的五四運動有關;③“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1905年在中國同盟會上提出的政治綱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與1927年9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有關。
C項③②①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口號出現的先后順序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八七會議、五四運動、中國同盟會、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的相關史實。
11.【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的領導階級是資產階級,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沒有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五四運動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五四運動沒有經過長期準備,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引發了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和辛亥革命都體現了反封建性質。
ACD三項表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都具有反封建性質論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和辛亥革命相同點。通過對比聯系考查五四運動和辛亥革命的史實。
12.【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朱德等發動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發動統治的第一槍,成為中共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8月1日后來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八一”建軍節源于南昌起義。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南昌起義與“八一”建軍節有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南昌起義的史實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南昌起義的相關史實。
13.【答案】B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是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的教訓,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要求識記重要史實。
14.【答案】(1)正確;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了國家利益、民族尊嚴,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或者: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2)錯誤;袁世凱復辟帝制違背歷史潮流,破壞共和制,不得人心。
(3)正確;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知識點】鴉片戰爭;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史實。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2)本題考查袁世凱復辟帝制的相關史實。1915年末,袁世凱下令以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元旦舉行登基大典。袁世凱的復辟活動,令舉國嘩然。他的復辟行徑破壞共和制,不得人心。
(3)本題考查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根據已學知識可知,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等組織發動“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故答案為:(1)正確;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了國家利益、民族尊嚴,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或者: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2)錯誤;袁世凱復辟帝制違背歷史潮流,破壞共和制,不得人心。
(3)正確;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
15.【答案】(1)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2)局勢:(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依據: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民族資產階級掀起“實業救國”的浪潮;農民階級掀起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知識點】鴉片戰爭;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1901年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是西方列強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鎖,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通過這一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材料二圖A反映了甲午中日戰爭后,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面對圖中反映的時局,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農民階級掀起了義和團運動挽救民族危機;張謇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并身體力行,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
故答案為:(1)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2)局勢:(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依據: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民族資產階級掀起“實業救國”的浪潮;農民階級掀起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辛丑條約》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人民的抗爭。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16.【答案】(1)①民主共和(或三民主義),②新文化運動; ③都是向西方學習,是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層面的深入。
(2)意義: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聯系:辛亥革命對近代中國進行了政治制度的革新。辛亥革命后混亂的局面使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還要在思想領域進行革新,于是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1)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辛亥革命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化經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經歷了由學習西方的器物到學習西方的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的過程。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華民國,但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經過痛苦的反思認識到,只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激發國民的新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于是,他們發動了新文化運動。
故答案為:(1)①民主共和(或三民主義),②新文化運動; ③都是向西方學習,是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層面的深入。
(2)意義: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聯系:辛亥革命對近代中國進行了政治制度的革新。辛亥革命后混亂的局面使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還要在思想領域進行革新,于是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
17.【答案】(1)五四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追求民主、追求科學的精神。
性質:五四運動是一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
(2)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
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新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新的革命結果建立新中國等
【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1)100年前民族危難之際,青年學生率先挺身而出的先鋒。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追求民主、追求科學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根據材料“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發表《外交警報,敬告國民》一文指出‘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在北京爆發了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可知,這場運動的性質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通過了黨的綱領。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用無產階級軍隊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中國共產黨是由工人階級領導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其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故“新”體現在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的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等。
故答案為:(1)五四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追求民主、追求科學的精神。
性質:五四運動是一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
(2)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
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新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新的革命結果建立新中國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中共成立等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五四運動,中共成立的相關史實。
18.【答案】(1)思想條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階級條件: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組織條件: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2)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從《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可以發現特色是要依靠農民,廣泛發動人民群眾;“槍桿子里出政權”要進行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土地法》中可以得出特色是要進行土地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3)1924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基本實現全國統一。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要求運用所學分析材料信息。依據材料一“1919年12月,在北京與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接觸交談,收集閱讀有關馬克思主義書籍。”可知,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研究和宣傳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礎;依據材料一“1919年7月,創辦《湘江評論》,發表《民眾的大聯合》指明民眾的大聯合就是以農民、工人為主體的所有被壓迫者的聯合。”可知,工人運動的興起,工人隊伍不斷壯大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提供了階級和實踐基礎;依據材料一“1920年11月,在長沙創建共產主義小組。”可知,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提供了組織基礎。
(2)本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思想,要求運用所學正確分析表格信息。依據材料二表格“1927年2月,毛澤東撰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認為農民是農村革命運動的中堅”可知,體現了依靠工農群眾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依據“1927年8月,召開的八七會議,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重要論斷”可知,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進行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的總方針;依據“1929年4月,毛澤東在《土地法》中規定‘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可知,體現了在根據地積極開展土地革命;依據“1930年1月,毛澤東撰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過建立和發展紅軍、游擊隊和根據地來促進全國革命的高潮”可知,體現了以農村包圍城市、工農武裝割據的特色。
(3)本題考查統一戰線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正確分析解讀材料信息以及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這里的統一戰線指的是國共的兩次合作,1924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北伐取得巨大勝利;1937年,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抗日戰爭勝利。
故答案為:(1)思想條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階級條件: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組織條件: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2)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從《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可以發現特色是要依靠農民,廣泛發動人民群眾;“槍桿子里出政權”要進行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土地法》中可以得出特色是要進行土地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3)1924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基本實現全國統一。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統一戰線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要求具備正確分析解讀材料信息以及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安县| 施甸县| 阳原县| 井冈山市| 汉寿县| 扎鲁特旗| 同仁县| 诸城市| 灵山县| 萨迦县| 盈江县| 富顺县| 平邑县| 时尚| 景德镇市| 木兰县| 景德镇市| 鸡泽县| 嘉黎县| 武强县| 文登市| 乐业县| 天峨县| 龙里县| 隆子县| 郑州市| 双城市| 博湖县| 余江县| 邯郸县| 偃师市| 湟源县| 尚志市| 腾冲县| 牙克石市| 永顺县| 会理县| 泾川县| 西和县| 石屏县|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