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義烏市賓王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2九上·義烏期中)埃及最早的金字塔出現于第三王朝時期,第四王朝時期的金字塔規模非常宏大,但到第六王朝以后,金字塔越建越小,并逐漸走向了衰落。導致金字塔越建越小的主要原因是( )A.外族的頻繁入侵 B.王權的逐漸衰落C.石料的逐漸缺乏 D.法老審美的變化2.(2022九上·義烏期中)一個貴族使一個奴隸的眼睛受損,依照該國法律,這個貴族被判無罪,且不受任何處罰,而當一個奴隸損壞貴族的眼睛,則要往奴隸的耳內灌鉛。這反映出該國法律( )A.保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 B.維護封建等級制度C.野蠻落后 D.阻礙社會發展3.(2022九上·義烏期中)面對諸侯爭霸、社會矛盾尖銳的現實,孔子提出為國以禮、為政以德、為政在人的思想主張。與孔子同時代的另一位先哲則生活在一個等級森嚴、爭權奪利、弱肉強食的混亂社會,他主張人心向善、慈悲為懷、以法超渡、以身布施,實質則是誘導世人放棄追求、逃脫現實,以緩和矛盾。這位“先哲”生活在( )A.古代希臘 B.古代羅馬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4.(2022九上·義烏期中)如表是公元前431年雅典人口統計表。其中有權參加公民大會的人數至多不超過( )全部人口 自由民 外邦人 奴隸40萬(含婦女、兒童) 16.8萬(成年男性公民4.5萬) 3.2萬 20萬A.4.5萬 B.7.7萬 C.20萬 D.16.8萬5.(2022九上·義烏期中)羅馬帝國是世界古代著名的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關于羅馬帝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屋大維創立“元首制”,建立了羅馬帝國B.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C.羅馬帝國的“內湖”是地中海D.羅馬帝國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6.(2022九上·義烏期中)把如圖所示圖片歸納為一個主題,最恰當的是( )A.宗教信仰的一脈相承 B.古羅馬文化兼收并蓄C.建筑藝術的傳承發展 D.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7.(2022九上·義烏期中)比較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克洛維和查理的相同之處有( )①都是日耳曼人 ②都推動了基督教的發展 ③都實行封君封臣制 ④都是法蘭克王國的國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2022九上·義烏期中)柯勒曾說:“大學的出現是十二三世紀心智活動領域最為引人注目的事件。”早期中世紀大學為適應社會需要,以職業教育為主,在課程目標上注重專門和實用,因此培養了一批實用型人才。這說明( )A.大學有較大自治權 B.西歐教育與學術出現新氣象C.市民階層逐漸形成 D.突破教會對文化的絕對控制9.(2022九上·義烏期中)莊園是個獨立王國,領主在莊園里享有行政權、司法權等權力,國王不能干涉;領主通過設置莊園法庭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莊園的公共秩序。材料主要表明( )A.莊園法庭確保領主利益 B.領主凌駕于國王之上C.莊園是西歐社會的基礎 D.領主具有一定權威10.(2022九上·義烏期中)阿拉伯征服了拜占庭帝國在阿拉伯半島北部的領土之后,立即向西進攻拜占庭帝國轄有的埃及和突尼斯。征服過程中的伊斯蘭化也極為成功,這些地區的語言和文字完全阿拉伯化;絕大多數的人口都信奉了伊斯蘭教。以上材料體現的阿拉伯帝國特點是( )A.政教分離 B.政教合一 C.教權至上 D.王權至上二、非選擇題11.(2022九上·義烏期中)人類在漫長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文明因多樣而交流】材料一:圖1:金字塔 圖2:《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圖3:古印度佛像 圖4:古希臘陶瓷【文明因交流而互鑒】材料二:遠征在客觀上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融合。擴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過程。在一個世界性的帝國內,世界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出現是必然的。……帝國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材料三: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人沿著“絲綢之路”往返,那些穿梭往來于歐亞大陸的人們,在進行貿易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文明因互鑒而發展】材料四:中國發明的馬鐙將騎手與馬融為一體,這些騎手手持長矛或重的長槍,越來越普遍地披掛金屬盔甲,他們就成為縱橫歐洲中世紀近1000年的封建騎士,對中世紀歐洲歷史的影響非同小可。(1)圖1與圖2所代表的文明中,分別出現了什么文字。請從地理環境的角度,將上述圖片分為兩類(寫出分類理由及圖片序號)。(2)材料二中的“遠征”指的是哪個歷史事件?指出材料三中“穿梭往來”者是什么人?兩者在歷史上發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中國發明的馬鐙傳入歐洲促進歐洲哪一制度的形成?綜上所述,談談我們應如何對待不同地區的文明。12.(2022九上·義烏期中)封建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世界各國進入封建社會的方式不盡相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查士丁尼認為舊有法典過于龐雜,須整理完善才能成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為規范。在新法典的編纂過程中,他始終關注,還親自參加討論,裁斷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部法典,他當之無愧。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靈緊閉”但“眼觀八方”的特征。……在國弱時,他們謙卑地對外點頭哈腰,默默拿來先進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點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確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別國,便會出其不意地“創造神話”。古代史上,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并向老師學習。——陳冰《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三:現在,他給它帶來了一個宗教和一部經典,帶來了一個具有良好的組織和武裝、統治了整個半島的社會和國家。一個世紀內,他的信徒們從勝利走向勝利,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并傳播了他的教義。……如果以對事態發展的影響為標準,那么,穆罕默德無疑是歷史上的一位巨人。——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法典的名稱是什么?該統治者在位期間主持編纂的四部法律文件的統稱是什么?(2)材料二中“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一事件對日本有何影響?材料二體現出日本人具有什么樣的品質?(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用史實說明作者作出“穆罕默德無疑是歷史上的一位巨人”這一評價的原因。(4)人類進入封建社會是社會發展的結果,綜合以上材料,歸納推動當時各國先后進入封建社會的因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埃及的國王稱“法老”,他作為全國最高的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他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王權受到多方面的挑戰,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ACD三項與題干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B項王權的逐漸衰落是導致金字塔越建越小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代埃及金字塔的相關史實,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2.【答案】A【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知,在同等條件下,對貴族免于處罰,對平民處理比較輕,對奴隸處罰比較重,說明法典具有階級性,維護的是奴隸主的利益。A項保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關鍵是對材料的解讀。注意對材料的分析,掌握《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知識。3.【答案】D【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生活在一個等級森嚴……的混亂社會”“主張人心向善、慈悲為懷、以法超渡、以身布施,實質則是誘導世人放棄追求、逃脫現實,以緩和矛盾”,依據所學可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 悉達多,又稱釋迦牟尼。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它認為世間萬物發展都有因果緣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須消滅欲望,刻苦修行,要求人們“忍耐服從”。ABC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古代印度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佛教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4.【答案】A【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雅典城邦能夠參與公民大會的是成年男性公民,即圖表中的4.5萬人,A項正確;外邦人、婦女和奴隸不具備政治權利。A項4.5萬有權參加公民大會的人數,符合題意;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5.【答案】D【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元首制”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統治實權,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以后,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統治下,發動多次侵略戰爭,疆域不斷擴大,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模,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廣袤的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拜占庭帝國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它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選項ABC敘述正確,選項D對羅馬帝國敘述不正確。ABC三項敘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羅馬帝國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帝國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羅馬帝國的相關史實。6.【答案】C【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解析】【分析】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神廟。神廟四周以廊柱環繞,柱身有粗有細。雅典帕特農神廟是典型代表。羅馬建筑吸收了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新,如石拱門、穹頂等,既堅固結實,又華麗宏偉。羅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納近8萬名觀眾的大競技場;有引水道工程,還有慶祝勝利的凱旋門、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場所萬神廟。圣索菲亞大教堂是330年時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的,6世紀時查士丁尼大帝把教堂改建成現在的模樣,是拜占庭建筑和藝術成就的結晶。帕特農神廟、萬神廟、索菲亞大教堂體現了建筑藝術的傳承發展。ABD三項都不恰當,不符合題意;C項建筑藝術的傳承發展最恰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建筑藝術的傳承發展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建筑藝術的傳承發展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帕特農神廟、萬神廟、索菲亞大教堂的相關史實。7.【答案】C【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被稱為“蠻族王國”,其中最為強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盧地區的法蘭克王國。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者克洛維,是當時很有遠見和才干的國王。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帶動下,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克洛維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自己的親兵和官吏。這樣就取得了羅馬教會、信基督教的高盧羅馬人和部下的廣泛支持。克洛維統治時期,法蘭克王國不斷擴張。800年的圣誕節,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法蘭克宮相查理 馬特改變以往將土地無償分給貴族的做法,把土地有條件地分給貴族,在這種分封的基礎上產生了西歐的封建制度.西歐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的基礎是封土制.①②④屬于克洛維與查理大帝的相同點,③不屬于克洛維與查理大帝的相同點。C項①②④是克洛維和查理的相同之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克洛維與查理大帝的相同點及學生識讀圖片并對所學知識的再認再現能力。重點掌握克洛維與查理大帝的活動。8.【答案】B【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據題干“……早期的中世紀大學為適應社會的需要,以職業教育為主,在課程目標上注重專門和實用,因此培養了一批實用型人才”可知,題干材料說明西歐教育與學術出現新氣象。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ACD三項與題干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B項西歐教育與學術出現新氣象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大學的興起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9.【答案】A【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莊園是個獨立王國,領主在莊園里享有行政權、司法權等權力,國王不能干涉;領主通過設置莊園法庭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莊園的公共秩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莊園法庭確保了領主的利益。莊園具有司法權,設有莊園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莊園法庭是領主權益意志的體現,是領主對莊園進行統治,管理和實現其權益的工具,如果農奴冒犯了領主的權威或侵害了領主的利益,將被送上法庭,會受到起訴與處罰。A項莊園法庭確保領主利益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項領主凌駕于國王之上不符合史實 ,不符合題意;C項莊園是西歐社會的基礎材料不能反映,不符合題意;D項領主具有一定權威理解錯誤,材料主要是反映莊園法庭的作用,不能說明領主具有一定的權威,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0.【答案】B【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指出阿拉伯帝國在征服拜占庭帝國的阿拉伯半島土地后,同時開啟伊斯蘭化,使征服地區的語言和文字開始完全阿拉伯化,絕大部分人口都信奉伊斯蘭教,這充分地體現了阿拉伯帝國是政教合一的帝國。A項政教分離錯誤,阿拉伯帝國在征服過程中,同時推動伊斯蘭教的發展,是政教共同發展,并非政教分離,不符合題意;B項政教合一是題干材料體現的阿拉伯帝國特點,符合題意;C項教權至上錯誤,材料中只涉及阿拉伯帝國在征服的過程中推動伊斯蘭教的發展,但無法提出教權至上的內容,不符合題意;D項王權至上錯誤,阿拉伯帝國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宗教型國家,王權要弱于教權,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帝國的特點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阿拉伯帝國的特點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1.【答案】(1)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大河文明①②③ 海洋文明④(2)亞歷山大東征、阿拉伯人共同作用: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3)歐洲封建制度;我們應該維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尊重各地區的不同文明,促進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言之有理即可)【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古代西亞國家【解析】【分析】(1)根據圖1“金字塔”可知是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發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埃及象形文字對以后的字母文字產生了重要影響。為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鞏固中央集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兩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集大成者,也是早期東方世界代表性成文法典,是古巴比倫留給世界人民的重要財產,通過圖片2可以知道是使用楔形文字。根據本題的圖片內容可知,第一類是大河文明,包括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王國和華夏文明,所以,本題的1233屬于大河文明;第二類是海洋文明,如古代的希臘和古羅馬文明,所以,本題的4屬于海洋文明。造成不同文明類型的原因是兩者的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不同的文明。(2)根據材料二“遠征在客觀上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融合”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遠征”指的是亞歷山大東征。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率軍東征,他掃蕩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最遠到達印度河流域,從而建立起一個以巴比倫為首都的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亞歷山大的東征嚴重破壞了被征服地區經濟的發展,但使希臘文化傳播到了東方,東方文化逐漸滲入到希臘文化中,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根據材料三“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人沿著 ‘絲綢之路’往返,那些穿梭往來于歐亞大陸的人們,在進行貿易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奔波往返者”指的是阿拉伯人。亞歷山大東征和阿拉伯人都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3)根據所學可知,馬鐙的傳入使歐洲封建社會產生了騎士階層,促進了重甲騎兵的發展,對歐洲中世紀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促進歐洲封建制度的形成。第二問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大河文明①②③,海洋文明④。(2)亞歷山大東征、阿拉伯人;共同作用: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3)歐洲封建制度;我們應該維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尊重各地區的不同文明,促進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言之有理即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代文明,要求學生具備讀圖識圖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對圖片和材料的解讀,掌握古代重要文明古國的文明成果、世界古代文明呈現出的主要特征等知識。12.【答案】(1)《查士丁尼法典》《羅馬民法大全》(2)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善于學習。(3)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被阿拉伯人接受并不斷向外傳播,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建立了統一的阿拉伯國家。(4)完備法律法規、政治或經濟改革、統一思想(或統一宗教信仰)等。【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大化改新【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查士丁尼認為……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部法典,他當之無愧”可知,指的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相繼編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獻,統稱為《羅馬民法大全》。(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六七世紀的日本非常混亂,7世紀中期,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效中國的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通過改革,使日本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所以“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指的是大化改新。材料二體現出日本人善于學習,長于模仿。(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古代阿拉伯半島創立了伊斯蘭教,對維系阿拉伯民族的團結和促進阿拉伯國家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被阿拉伯人接受并不斷向外傳播,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蘭教的傳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4)材料一說明推動當時各國先后進入封建社會的因素是完備法律法規;材料二說明推動當時各國先后進入封建社會的因素政治或經濟改革;材料是說明推動當時各國先后進入封建社會的因素統一思想(或統一宗教信仰)等。故答案為:(1)《查士丁尼法典》;《羅馬民法大全》。(2)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善于學習。(3)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被阿拉伯人接受并不斷向外傳播,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建立了統一的阿拉伯國家。(4)完備法律法規、政治或經濟改革、統一思想(或統一宗教信仰)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民法大全》,大化改新,穆罕默德的貢獻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義烏市賓王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2九上·義烏期中)埃及最早的金字塔出現于第三王朝時期,第四王朝時期的金字塔規模非常宏大,但到第六王朝以后,金字塔越建越小,并逐漸走向了衰落。導致金字塔越建越小的主要原因是( )A.外族的頻繁入侵 B.王權的逐漸衰落C.石料的逐漸缺乏 D.法老審美的變化【答案】B【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埃及的國王稱“法老”,他作為全國最高的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他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王權受到多方面的挑戰,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ACD三項與題干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B項王權的逐漸衰落是導致金字塔越建越小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代埃及金字塔的相關史實,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2.(2022九上·義烏期中)一個貴族使一個奴隸的眼睛受損,依照該國法律,這個貴族被判無罪,且不受任何處罰,而當一個奴隸損壞貴族的眼睛,則要往奴隸的耳內灌鉛。這反映出該國法律( )A.保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 B.維護封建等級制度C.野蠻落后 D.阻礙社會發展【答案】A【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知,在同等條件下,對貴族免于處罰,對平民處理比較輕,對奴隸處罰比較重,說明法典具有階級性,維護的是奴隸主的利益。A項保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關鍵是對材料的解讀。注意對材料的分析,掌握《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知識。3.(2022九上·義烏期中)面對諸侯爭霸、社會矛盾尖銳的現實,孔子提出為國以禮、為政以德、為政在人的思想主張。與孔子同時代的另一位先哲則生活在一個等級森嚴、爭權奪利、弱肉強食的混亂社會,他主張人心向善、慈悲為懷、以法超渡、以身布施,實質則是誘導世人放棄追求、逃脫現實,以緩和矛盾。這位“先哲”生活在( )A.古代希臘 B.古代羅馬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答案】D【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生活在一個等級森嚴……的混亂社會”“主張人心向善、慈悲為懷、以法超渡、以身布施,實質則是誘導世人放棄追求、逃脫現實,以緩和矛盾”,依據所學可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 悉達多,又稱釋迦牟尼。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它認為世間萬物發展都有因果緣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須消滅欲望,刻苦修行,要求人們“忍耐服從”。ABC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古代印度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佛教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4.(2022九上·義烏期中)如表是公元前431年雅典人口統計表。其中有權參加公民大會的人數至多不超過( )全部人口 自由民 外邦人 奴隸40萬(含婦女、兒童) 16.8萬(成年男性公民4.5萬) 3.2萬 20萬A.4.5萬 B.7.7萬 C.20萬 D.16.8萬【答案】A【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雅典城邦能夠參與公民大會的是成年男性公民,即圖表中的4.5萬人,A項正確;外邦人、婦女和奴隸不具備政治權利。A項4.5萬有權參加公民大會的人數,符合題意;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5.(2022九上·義烏期中)羅馬帝國是世界古代著名的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關于羅馬帝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屋大維創立“元首制”,建立了羅馬帝國B.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C.羅馬帝國的“內湖”是地中海D.羅馬帝國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答案】D【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元首制”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統治實權,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以后,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統治下,發動多次侵略戰爭,疆域不斷擴大,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模,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廣袤的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拜占庭帝國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它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選項ABC敘述正確,選項D對羅馬帝國敘述不正確。ABC三項敘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羅馬帝國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帝國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羅馬帝國的相關史實。6.(2022九上·義烏期中)把如圖所示圖片歸納為一個主題,最恰當的是( )A.宗教信仰的一脈相承 B.古羅馬文化兼收并蓄C.建筑藝術的傳承發展 D.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答案】C【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解析】【分析】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神廟。神廟四周以廊柱環繞,柱身有粗有細。雅典帕特農神廟是典型代表。羅馬建筑吸收了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新,如石拱門、穹頂等,既堅固結實,又華麗宏偉。羅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納近8萬名觀眾的大競技場;有引水道工程,還有慶祝勝利的凱旋門、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場所萬神廟。圣索菲亞大教堂是330年時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的,6世紀時查士丁尼大帝把教堂改建成現在的模樣,是拜占庭建筑和藝術成就的結晶。帕特農神廟、萬神廟、索菲亞大教堂體現了建筑藝術的傳承發展。ABD三項都不恰當,不符合題意;C項建筑藝術的傳承發展最恰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建筑藝術的傳承發展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建筑藝術的傳承發展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帕特農神廟、萬神廟、索菲亞大教堂的相關史實。7.(2022九上·義烏期中)比較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克洛維和查理的相同之處有( )①都是日耳曼人 ②都推動了基督教的發展 ③都實行封君封臣制 ④都是法蘭克王國的國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被稱為“蠻族王國”,其中最為強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盧地區的法蘭克王國。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者克洛維,是當時很有遠見和才干的國王。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帶動下,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克洛維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自己的親兵和官吏。這樣就取得了羅馬教會、信基督教的高盧羅馬人和部下的廣泛支持。克洛維統治時期,法蘭克王國不斷擴張。800年的圣誕節,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法蘭克宮相查理 馬特改變以往將土地無償分給貴族的做法,把土地有條件地分給貴族,在這種分封的基礎上產生了西歐的封建制度.西歐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的基礎是封土制.①②④屬于克洛維與查理大帝的相同點,③不屬于克洛維與查理大帝的相同點。C項①②④是克洛維和查理的相同之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克洛維與查理大帝的相同點及學生識讀圖片并對所學知識的再認再現能力。重點掌握克洛維與查理大帝的活動。8.(2022九上·義烏期中)柯勒曾說:“大學的出現是十二三世紀心智活動領域最為引人注目的事件。”早期中世紀大學為適應社會需要,以職業教育為主,在課程目標上注重專門和實用,因此培養了一批實用型人才。這說明( )A.大學有較大自治權 B.西歐教育與學術出現新氣象C.市民階層逐漸形成 D.突破教會對文化的絕對控制【答案】B【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據題干“……早期的中世紀大學為適應社會的需要,以職業教育為主,在課程目標上注重專門和實用,因此培養了一批實用型人才”可知,題干材料說明西歐教育與學術出現新氣象。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ACD三項與題干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B項西歐教育與學術出現新氣象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大學的興起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9.(2022九上·義烏期中)莊園是個獨立王國,領主在莊園里享有行政權、司法權等權力,國王不能干涉;領主通過設置莊園法庭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莊園的公共秩序。材料主要表明( )A.莊園法庭確保領主利益 B.領主凌駕于國王之上C.莊園是西歐社會的基礎 D.領主具有一定權威【答案】A【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莊園是個獨立王國,領主在莊園里享有行政權、司法權等權力,國王不能干涉;領主通過設置莊園法庭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莊園的公共秩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莊園法庭確保了領主的利益。莊園具有司法權,設有莊園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莊園法庭是領主權益意志的體現,是領主對莊園進行統治,管理和實現其權益的工具,如果農奴冒犯了領主的權威或侵害了領主的利益,將被送上法庭,會受到起訴與處罰。A項莊園法庭確保領主利益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項領主凌駕于國王之上不符合史實 ,不符合題意;C項莊園是西歐社會的基礎材料不能反映,不符合題意;D項領主具有一定權威理解錯誤,材料主要是反映莊園法庭的作用,不能說明領主具有一定的權威,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0.(2022九上·義烏期中)阿拉伯征服了拜占庭帝國在阿拉伯半島北部的領土之后,立即向西進攻拜占庭帝國轄有的埃及和突尼斯。征服過程中的伊斯蘭化也極為成功,這些地區的語言和文字完全阿拉伯化;絕大多數的人口都信奉了伊斯蘭教。以上材料體現的阿拉伯帝國特點是( )A.政教分離 B.政教合一 C.教權至上 D.王權至上【答案】B【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指出阿拉伯帝國在征服拜占庭帝國的阿拉伯半島土地后,同時開啟伊斯蘭化,使征服地區的語言和文字開始完全阿拉伯化,絕大部分人口都信奉伊斯蘭教,這充分地體現了阿拉伯帝國是政教合一的帝國。A項政教分離錯誤,阿拉伯帝國在征服過程中,同時推動伊斯蘭教的發展,是政教共同發展,并非政教分離,不符合題意;B項政教合一是題干材料體現的阿拉伯帝國特點,符合題意;C項教權至上錯誤,材料中只涉及阿拉伯帝國在征服的過程中推動伊斯蘭教的發展,但無法提出教權至上的內容,不符合題意;D項王權至上錯誤,阿拉伯帝國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宗教型國家,王權要弱于教權,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帝國的特點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阿拉伯帝國的特點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二、非選擇題11.(2022九上·義烏期中)人類在漫長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文明因多樣而交流】材料一:圖1:金字塔 圖2:《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圖3:古印度佛像 圖4:古希臘陶瓷【文明因交流而互鑒】材料二:遠征在客觀上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融合。擴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過程。在一個世界性的帝國內,世界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出現是必然的。……帝國的建立在世界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材料三: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人沿著“絲綢之路”往返,那些穿梭往來于歐亞大陸的人們,在進行貿易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文明因互鑒而發展】材料四:中國發明的馬鐙將騎手與馬融為一體,這些騎手手持長矛或重的長槍,越來越普遍地披掛金屬盔甲,他們就成為縱橫歐洲中世紀近1000年的封建騎士,對中世紀歐洲歷史的影響非同小可。(1)圖1與圖2所代表的文明中,分別出現了什么文字。請從地理環境的角度,將上述圖片分為兩類(寫出分類理由及圖片序號)。(2)材料二中的“遠征”指的是哪個歷史事件?指出材料三中“穿梭往來”者是什么人?兩者在歷史上發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中國發明的馬鐙傳入歐洲促進歐洲哪一制度的形成?綜上所述,談談我們應如何對待不同地區的文明。【答案】(1)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大河文明①②③ 海洋文明④(2)亞歷山大東征、阿拉伯人共同作用: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3)歐洲封建制度;我們應該維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尊重各地區的不同文明,促進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言之有理即可)【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古代西亞國家【解析】【分析】(1)根據圖1“金字塔”可知是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發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埃及象形文字對以后的字母文字產生了重要影響。為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鞏固中央集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兩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集大成者,也是早期東方世界代表性成文法典,是古巴比倫留給世界人民的重要財產,通過圖片2可以知道是使用楔形文字。根據本題的圖片內容可知,第一類是大河文明,包括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王國和華夏文明,所以,本題的1233屬于大河文明;第二類是海洋文明,如古代的希臘和古羅馬文明,所以,本題的4屬于海洋文明。造成不同文明類型的原因是兩者的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不同的文明。(2)根據材料二“遠征在客觀上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融合”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遠征”指的是亞歷山大東征。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率軍東征,他掃蕩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最遠到達印度河流域,從而建立起一個以巴比倫為首都的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亞歷山大的東征嚴重破壞了被征服地區經濟的發展,但使希臘文化傳播到了東方,東方文化逐漸滲入到希臘文化中,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根據材料三“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人沿著 ‘絲綢之路’往返,那些穿梭往來于歐亞大陸的人們,在進行貿易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奔波往返者”指的是阿拉伯人。亞歷山大東征和阿拉伯人都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3)根據所學可知,馬鐙的傳入使歐洲封建社會產生了騎士階層,促進了重甲騎兵的發展,對歐洲中世紀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促進歐洲封建制度的形成。第二問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大河文明①②③,海洋文明④。(2)亞歷山大東征、阿拉伯人;共同作用: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3)歐洲封建制度;我們應該維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尊重各地區的不同文明,促進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言之有理即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代文明,要求學生具備讀圖識圖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對圖片和材料的解讀,掌握古代重要文明古國的文明成果、世界古代文明呈現出的主要特征等知識。12.(2022九上·義烏期中)封建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世界各國進入封建社會的方式不盡相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查士丁尼認為舊有法典過于龐雜,須整理完善才能成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為規范。在新法典的編纂過程中,他始終關注,還親自參加討論,裁斷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部法典,他當之無愧。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靈緊閉”但“眼觀八方”的特征。……在國弱時,他們謙卑地對外點頭哈腰,默默拿來先進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點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確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別國,便會出其不意地“創造神話”。古代史上,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并向老師學習。——陳冰《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三:現在,他給它帶來了一個宗教和一部經典,帶來了一個具有良好的組織和武裝、統治了整個半島的社會和國家。一個世紀內,他的信徒們從勝利走向勝利,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并傳播了他的教義。……如果以對事態發展的影響為標準,那么,穆罕默德無疑是歷史上的一位巨人。——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法典的名稱是什么?該統治者在位期間主持編纂的四部法律文件的統稱是什么?(2)材料二中“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一事件對日本有何影響?材料二體現出日本人具有什么樣的品質?(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用史實說明作者作出“穆罕默德無疑是歷史上的一位巨人”這一評價的原因。(4)人類進入封建社會是社會發展的結果,綜合以上材料,歸納推動當時各國先后進入封建社會的因素。【答案】(1)《查士丁尼法典》《羅馬民法大全》(2)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善于學習。(3)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被阿拉伯人接受并不斷向外傳播,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建立了統一的阿拉伯國家。(4)完備法律法規、政治或經濟改革、統一思想(或統一宗教信仰)等。【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大化改新【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查士丁尼認為……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這部法典,他當之無愧”可知,指的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相繼編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獻,統稱為《羅馬民法大全》。(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六七世紀的日本非常混亂,7世紀中期,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效中國的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通過改革,使日本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所以“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指的是大化改新。材料二體現出日本人善于學習,長于模仿。(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古代阿拉伯半島創立了伊斯蘭教,對維系阿拉伯民族的團結和促進阿拉伯國家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被阿拉伯人接受并不斷向外傳播,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蘭教的傳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4)材料一說明推動當時各國先后進入封建社會的因素是完備法律法規;材料二說明推動當時各國先后進入封建社會的因素政治或經濟改革;材料是說明推動當時各國先后進入封建社會的因素統一思想(或統一宗教信仰)等。故答案為:(1)《查士丁尼法典》;《羅馬民法大全》。(2)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善于學習。(3)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被阿拉伯人接受并不斷向外傳播,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建立了統一的阿拉伯國家。(4)完備法律法規、政治或經濟改革、統一思想(或統一宗教信仰)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民法大全》,大化改新,穆罕默德的貢獻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義烏市賓王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義烏市賓王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