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人音版音樂二年級下冊教學計劃、教學設計及教學總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人音版音樂二年級下冊教學計劃、教學設計及教學總結

資源簡介

人音版音樂二年級下冊教學計劃、教學設計
及教學總結
教學計劃
為了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真正地提高學生的音樂技
能技巧,讓學生在音樂中學有所獲,并能夠掌握音樂課所要求的基本
知識,同時又能夠感受到音樂的快樂和情趣,從而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特制訂本計劃。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音樂教學,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的各種律動,并能夠在聽賞
樂曲中感受音樂的情緒,能夠正確地表達音樂的情緒,對音樂能夠根
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聽賞,能夠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理解樂曲所包
含的思想,樹立基本的價值觀。
2、知識與技能
(1)能夠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知道換氣記號等音樂知
識。
(2)能夠用有彈性的聲音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夠用不同的
演唱形式如齊唱、領唱和合唱等形式表現歌曲。能夠背唱部分歌曲。
(3)能夠對歌曲進行編創動作和表演,并能夠用簡單的樂器為
歌曲伴奏,編創伴奏節奏。
(4)能夠在音樂聆聽中感受樂曲的旋律走向和情感。
3、過程與方法
(1)通過模仿建立學生的音樂認知感受,讓學生對音樂有感性
的認識。
(2)通過聽賞、動作、律動等不同形式體驗音樂,在體驗中感
受愉悅的審美享受。
(3)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合作完成音樂作品的表演、演奏等等,
創造合作的氛圍和意識。
(4)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探究音樂的表現形式,引導學生探
索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識。
(5)注重音樂教學方法的實踐,特別是對音樂欣賞中對比欣賞
的使用,引導學生對比欣賞,從對比中感受音樂的不同特點。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接受了一年的音樂正規學習,在這一年的教學
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基本音級的認識,并能夠跟琴演唱簡單的旋
律。在節奏方面能夠認識基本的簡單的節奏,能夠在音樂中表現出一
定的律動自覺性來。但是,在旋律的鞏固上還不夠,獨立識譜的能力
缺乏,節奏的綜合運用能力缺乏,律動的自覺性還需增強。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共有六個單元,其中有唱歌 11課,欣賞 13課,編創
4課,活動 2課,歌表演 3課,集體舞 1 課。比較上期的教材來看,
欣賞的部分有了較大比重的增加,在歌表演、活動方面也有了更多的
重視。
四、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增強學生對基本音樂技能如節奏練習、旋律跟讀的提高,從
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知識。
2、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能夠有意識運用彈性的聲音輕
聲演唱歌曲。在歌曲演唱的形式上要有所突破,能夠掌握集中基本的
演唱形式。
3、能夠認識一些樂器并了解其基本的演奏方式,能夠辨別其中
的音色。
4、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音樂的編創和表現,在編創和表現中積極
合作。
(二)難點:
1、對音樂技能的掌握和學習,特別是對一些特別的節奏的練習
是難點。
2、歌唱的技巧和方法,特別是在優美的音色訓練方面有著重要
的探索價值,但也是有著較難地方。
3、在欣賞中如何掌握欣賞的方法,以及對樂器的音色的聽辨是
極為困難的。
教學設計
第一課 春天來了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春之歌》、《春風》,演唱《大樹媽媽》、《郊
游》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能使用沙錘等無固定音高的簡易打擊樂器。
3.認識“0”并能準確地拍擊帶有“0”的節奏。
4.能在學會歌曲后,跟著老師準確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大樹媽媽》、《郊游》。
教學難點:按音高唱唱名。
教學方法:綜合音樂感教學法
教學用具:課件、琴、打擊樂器等。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春之歌》、《春風》。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創設情景、聆聽歌曲
1、(多媒體展示)《春風》在清新的音樂伴奏下徐徐展開,
老師引導學生齊聲朗讀。
2、教師導入:同學們都非常熟悉這首歌曲,能告訴老師這首
歌曲描寫的是什么季節嗎?學生很自然地揭示主題。
3、教師板書《春》,同時多媒體視頻圖象:“聽,春雷響了,
好多躲在洞穴里過冬的小動物也醒來了,紛紛跑出來跟我們打招
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動物最先出現在我們面前?”學生根據自己
的喜好說幾個動物 的名字(老師根據學生所說相應點擊畫面)
4、你能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動作或聲音嗎?(學生模仿
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5、看到這么美的春天,小動物會說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動物,
你會對春天說一句什么呢?(學生回答:A、好美呀 B、春天的空
氣真新鮮 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6、小動物睡了一個冬天,在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時候到處
尋找春天,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小動物找一找,好嗎?
7、播放歌曲《春之歌》(要求:聽一聽,歌曲里的春天在大
自然的哪個角落里?聽完后用歌詞來告訴老師)
8、第二遍播放歌曲《春之歌》,你能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
現歌詞內容嗎?
學生聽歌曲,隨著音樂節奏自由表演
9、教師導入:“春天多美呀,看到這么美的春天,同學們最
想做什么呢?
(唱歌、跳舞、郊游……)
三、表演《大樹媽媽》
1.在完整地聆聽歌曲的基礎上,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2.引導學生看課本上方的四幅圖理解歌曲。
3.通過對小樹的討論“你為小樹做了什么 ”加深對愛護樹
木,保護綠色的認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4.將學生分成小組,自編表演動作,然后一組一組地表演給
大家看。
四、編創與活動
1.認識休止符讓學生通過節奏拍擊,掌握時值。
2.分小組拍擊歌曲的節奏,通過主動探索式的學習,準確地
拍擊歌曲的節奏。
3.視學生的能力情況,發動學生創編帶有“0”的節奏歌謠,
使學生有興趣地掌握“0”準確休止的時值。
4.在演唱歌曲時,遇到帶有八分休止符樂句,要唱的輕松自
然,不要因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現而使旋律的演唱變得生硬,以
致破壞了歌曲的整體效果。
五、課堂小結:
看的出同學們都很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這
些都需要我們每個人的保護才會有的,我希望同學們都行動起來,
去愛護、保護大自然,去爭做“綠色小標兵”,讓我們的校園,
祖國,世界變的更美麗。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郊游》、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表演《郊游》
1.完整地聆聽歌曲,在聆聽歌曲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拍擊節
奏、讀歌詞等活動,積極地聽,感受音高,為準確地演唱歌曲做
好聽覺上的準備,達到輕松地學會歌曲。
2.結合歌曲的表演提出問題,如:為什么去效游 心情是怎樣
的 每人用一句話說說自己效游時的發現等等,啟發學生帶著情感
表現歌曲的內容。
3.分小組創編動作,熟悉加入小鼓的節奏,完整地邊唱邊表
演歌曲。
二、編創與活動
1.課前準備沙子、豆子、餅干盒、飲料盒等物品,分小組將
自己的設想實現。鼓勵學生與眾不同的想法,鼓勵學生創新。
2. 確定節奏型,隨著歌曲的演唱,敲擊自制的樂器。
三,課堂小結。
課后反思:
第二課 難忘的歌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都有一顆紅亮的心》、《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演唱《共產兒童團歌》、《賣報歌》了解共產兒童團曾在革命歷
史時期發揮的作用,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并能
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用打擊樂器合適的力度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用合適的力度為歌曲伴奏。
教學方法:視聽結合教學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師:革命戰爭時期的兒童團員不但機智、勇敢,而且他們樂
觀堅定,他們也像我們一樣愛唱歌,聽!他們又在開始歌唱了!
1、媒體播放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學生聆聽歌曲。
師: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 你知道兒童團都做過哪些事
2、復聽時跟隨音樂一起律動,深入體驗感受音樂。
師:同學們,你想不想也來做一回兒童團員,站崗,放哨呀?
3、拓展延情:
你知道嗎?為了紀念這些發生在兒童團員們身上的難忘情景,
我們的音樂家們寫了許許多多的歌曲。你知道哪些?
生:自由回答。
師:共產兒童團員們人小志氣大,為革命勝利作出了自己的一份
力量,個個都是紅色的小英豪。我們也來學學他們吧!請小朋友
們分組討論,來表演一下他們的生活情境。
三、編創與活動
通過創編表演再一次深入體會兒童團員們的生活(站崗、入
哨、上學、唱歌、與敵人斗爭等)。
1、這是一組命名為游擊戰的節奏練習。有人打槍、有人敲鼓、
有人在鐵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敵人的效果。指導學生讀出聲響
模擬槍聲、鼓聲、鞭炮聲,形成節奏聲勢。
2、分組編創,編排小組表現效果,三種聲響同時出現、相繼
出現均可,還可根據想像加上號角聲。
3、分組為大家表演,看哪組節奏準確,三聲部合作得好、
聲勢效果好。
四、表演《共產兒童團歌》
1、多媒體演示導入新課
師:大家看這是什么?
生:(紅星,五角星)
師:你們都在哪里見過它?你能講述一個紅星的故事嗎?
生:(回答問題,講述)
[形象導入,吸引學生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性,師生互動。]
(介紹歷史背景)
師:今天請大家看一個有關紅星的故事。(播放《閃閃的紅
星》電影片段,邊播放,邊講述歷史背景)。
那是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影片使學生了解歷史,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及了解歷史的
興趣。]
2、學唱歌曲
師:同學們,你們勝利的完成了任務,已經成為一名光榮的兒童
團員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我們的團歌。
a、學會用聽覺盡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聽歌曲中學
會歌曲。
提示:用手擊節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
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b、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注意咬字準確、吐字清楚。
c、跟琴小聲熟悉歌曲,對準歌詞,尤其是一音多字處。
五、編創與活動
學會歌曲后,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編的小軍鼓的節奏,或拍
擊或讀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氣勢(小軍鼓的節奏分小組完成,嘗
試加入的效果)。
1.按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用最簡單的方法,盡快加入器樂
表演中去,嘗試伴奏、合作的愉快。
2.聽著歌曲錄音伴奏,試著跟上歌曲的節奏。
3.分組互相伴奏。歌曲是 4/4 拍,要注意突出強拍,第一拍
要強,第三拍次之。
六、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師:同學們,兒童團是革命戰爭時期的少年兒童組織,那么
這個組織發展到今天是什么組織?
生:(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1、播放《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學生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歌曲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 唱出了哪些內容
2、復聽歌曲。
提示:歌曲中對少先隊員提出了哪些要求 那么作為今天的少
先隊員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3、再次復聽,學生輕聲合著音樂唱一唱,并用手擊節拍。
師:讓我們接過烈士手中的槍,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吧!
(隨音樂全體起立,情緒高漲的演唱《少年先鋒隊隊歌》。)
七、課堂小結:
難忘的旋律,難忘的情懷,兒童團員們的颯爽英姿在這許許
多多歌曲中體現,在我們小朋友的歌聲中得以體現,我們似乎又
見到了那一個個小英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美滿,我們
也要做和平年代的小英豪,好好學習,好好努力,為身邊的朋友,
為家,為校,為社會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表演《賣報歌》、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表演《賣報歌》
導入課題:
同學們看過電影《報童》嗎?解放前有許多孤兒,他們的
生活無依無靠,有很多孩子當起了報童,風里雨里沿街叫賣,吃
不飽、睡不好,過著悲慘的生活,有的報童還積極為中國的解放
做出了許多貢獻。這節課我們就學習一首新歌《賣報歌》。
1、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這首歌的情緒是怎樣的 它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簡要敘述 。
2、復聽《賣報歌》并出示歌片,聽音樂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將
不會的字注音)。
3、隨琴輕聲跟唱,認真填詞。
4、分小組討論歌曲的情感。提示:說說歌曲給你的感受。
5、歌曲學會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鐵為歌曲伴奏。
提示:要注意歌曲演唱與伴奏合作的整體效果。
6、分組編創動作,也可簡單化妝成小報童表演,如:拿報、
背上賣報的袋子,分組表演。
三、編創與活動 ,聽辨音高的練習:
1、教師唱唱名,讓學生聽并辨認是哪一個小報童唱的?熟悉
唱名并能說出來,是第幾個 并模唱出來。
2、讓幾名學生分別唱出,讓學生排出順序,并說出同學的名
字。
(這種方法既可以聽辨音高,同時也可以聽辨人聲的音色,
為將來聽辨樂器的音色打基礎)。
四、課堂小結
課后反思:
第三課:飛呀飛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內容的聆聽和表演,感受音樂所表現的“飛”的
形象。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的教育。
2、能演唱并準確唱出四個唱名的歌。
3、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感受音樂形象、編創簡單音樂旋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蜜蜂》;表演《小蜜蜂》;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猜個迷語,誰如果
猜對了,老師就獎勵他,大家有信心猜對嗎?
2、學生回答:有。
3、教師談話:不過老師的迷語可不一般,老師不用嘴巴說,
老師要用音樂的方式來播放給大家,你們要認真聽,聽音樂中表
現的是什么小動物。
三、聆聽音樂《蜜蜂》
1、播放《蜜蜂》、讓學生初聽音樂。
2、教師問:有猜出來的同學嗎?
3、這些同學猜的非常正確。樂曲表現的正是一群小蜜蜂,在
空中盤旋起伏,漫天飛舞的小蜜蜂。
4、那讓我們再仔細聆聽一遍樂曲。看看作者是怎樣表現小蜜
蜂在空中習翔的,同學們還可以跟著音樂像(復聽音樂)
四、表演《小蜜蜂》
1、對于小蜜蜂你還了解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揮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曲《小蜜蜂》。
3、播放課件讓學生完整聆聽。
4、用聽唱法學會歌曲,指導學生咬字、吐字清楚,尤其在八
分音符處的每個字都要交待清楚。還要注意全曲的速度統一,避
免起速快,到八分音符處放慢速度。
5、歌曲學會后,引導小組內成員為歌曲創編簡單的動作,再
跟老師一起有感情地邊唱邊表演。(不要求動作的統一)
五、相關文化鏈接
1、教師談話:小蜜蜂多可愛呀,正如大家說的,它勤勞、善
良、美麗是我們的好朋友。那像這樣的小動物你還知道多少呢?
2、小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出示課件,播放 3-5 種常見的小益蟲,教育學生熱愛
大自然,保護小動物。
六、創編與活動
1、本課的編創與活動是一個用唱名編創旋律的練習活動,擬
定是為小蜜蜂的歌填寫完整賦予實踐活動。
2、分小組編創練習。
3、分小組唱一唱,看哪組編唱的流暢。
七、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表現的特別好,我們不僅學會了歌曲小蜜蜂,
還認識了很多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懂得了要熱愛我們的大自
然,保護身邊的小動物,相信我們的世界會越來越美的,最后讓
我們再唱起來,跳起來吧,播放歌曲《小蜜蜂》教師和學生一起
表演下課!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一對好朋友》;編創與活動;聆聽《蝴蝶》。
教學目標:
1.學習和表演《一對好朋友》,感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同學之間的
友誼。
2.能夠輕聲有彈性地演唱歌曲,與同伴合作有感情地表演。
3.通過玩、唱、創、演,體會分享與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輕聲有彈性。
教學難點:
1.附點八分音符節奏型的掌握。
2.富有表情演唱歌曲,輕聲有彈性。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音樂室播放《找朋友》背景音樂,師生玩找朋友的游戲,(安靜
下來后)談話導入:請問你有好朋友嗎?你和好朋友之間最快樂
的事是什么?今天,老師也請來了一對好朋友,讓我們來聽聽這
一對好朋友的心情是怎樣的。(聽歌曲伴奏)。
二、 聆聽感知:
1.聽歌曲伴奏,鼓勵學生跟隨音樂打節拍。
導:從這首曲子中,我們可以知道這一對好朋友的心情是?(快
樂)
板書: “他們是一對快樂的好朋友”
2.初聽范唱,學生打開書本,邊聽邊看。
導:小伢伢和小妞妞在哪里?他們一同去做什么?
3.帶著問題聽音樂
問題 1:你從哪里感受到他們快樂的心情?請模仿他們的表情,
表達快樂的心情。(歌詞“唱著歌兒回家走呀”以及書本上的圖
片)
問題 2:歌曲的哪一句是重復唱的,你知道為什么嗎?
師:原來,這里也藏了一對好朋友!板畫反復記號,并讀兒歌:
弟兄兩個一樣長,兩對小眼來對望,他們兩個告訴你,從頭再來
唱一唱。(生跟讀領會)
師:你在書上找到‘反復記號’了嗎?請你將反復記號里出現的
歌詞念一念。”
三、學習歌曲
1.引導生有情緒、有節奏地朗讀歌詞,理解歌詞,感受這一對好
朋友快樂的心情。
思考:第 2 行歌詞有什么特點?應該怎樣念?
導:這里出現了附點音符,因此要前音長,后音短又輕。
2.為歌曲編律動
師生共想辦法為歌詞編動作:
歌詞:小 伢 伢 , 小 妞 妞 (男孩子和女孩子各做一個有代
表性的造型,互相俏皮的指對方)
歌詞:我 放 小 鴨 你 放 牛(雙手放置胸前表示自己,雙手平
攤表示對方)
歌詞:ga gaga ,moumou mou(模仿小鴨和牛角的動作)
歌詞:唱 著 歌 兒 ,回 家 走 呀 (左腳旁踏步,右腳跟隨,
反面一樣,手放兩側)
歌詞:哩 嘍 嘍 ,哩 嘍(左腳邁一步,右腳跟過來踏步同時連
續拍手兩次;右腳邁一步,左腳跟過來踏步同時拍手一次)
歌詞:真 是 一 對 好 朋 友!(雙手各伸出食指,從上劃一個
圈聚在身體前方)
學習步驟:
1.放慢速度,按節奏邊讀歌詞邊做動作。
2.熟悉歌詞和動作后可加快節奏,老師作伴唱(適當調整節奏快
慢),全體隨著歌聲做律動。
3.按照歌曲原來的速度,跟隨音樂做律動。
4.活動:律動逐漸熟悉之后,邀請有興趣表演的學生到臺前表演。
四、練習歌曲。
1.聽范唱,默唱歌曲(0 級聲音)。
2.跟著范唱,用自己能聽見的聲音試唱歌曲(1 級聲音)。
3.遇到難唱的地方,用鋼琴帶(F 調)。
4.速度稍微加快一點演唱,提醒學生要唱出 2/4 拍活潑歡快的感
覺。
提示:唱的時候“哩”要往上滑一點,“嘍”要輕一點。(配合
律動俏皮地晃動腦袋,試試拍皮球的動作,邊唱邊感受皮球彈起
來的感覺)
5.你能加入小樂器唱出來嗎?試一試。
五、試合作改編歌詞。
1.師:接下來,老師要表演一首屬于我和我的好朋友之間的歌曲,
哪位小朋友愿意配合我?(邀請一位小朋友配合)。
歌詞改編:張老師, ,你唱歌呀我跳舞。
啦啦啦,啦啦啦。唱著跳著回家走呀。
哩 嘍嘍,哩 嘍,真是一對好朋友!
2.和好朋友一起合作改編歌詞,創作一首屬于自己和好朋友的歌。
3.成果展示——請一到兩組展示自己改編歌詞的成果。
(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上面 2 和 3,不夠的情況下分別請一位“小
伢伢”和一位“小妞妞”上來現場改編歌詞表演)
六、情感深化:
師:剛剛我們學習了《一對好朋友》,里面的小伢伢和小妞妞是
一對好朋友,那么好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呢? (團結友愛,互幫互
助等等)
師小結:小朋友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真是難得,希望大家能
相互和睦、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相互信任,共同營造和諧的集
體好嗎?
(學生自由地手拉手隨著歌曲音樂邊唱邊走出音樂室。)
課后反思:
第四課《美麗家園》
教學目標:
1.能用快和慢兩種不同的速度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并
能加入簡單的蒙古族舞蹈動作表現歌曲。
2.以歡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能
模仿教科書插圖動作邊唱邊表演,并背唱歌曲。
3.懂得“童聲、男聲、女聲”的含義,能準確聽辯不同音色,
并隨歌曲《吉祥三寶》中出現的童聲進行模唱。
4.能感受《我是人民小騎兵》馬蹄聲由遠而近、由近而遠的
力度的變化。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欣賞歌曲《吉祥三寶》
1.結合“知識與技能”中童聲、男聲、女聲的人聲音色聽辯,
完整聆聽歌曲。
2.由介紹家庭成員啟發學生,初步了解人聲的分類,并能對
三種音色作出正確聽辯。
3.運用歌曲視頻,感受作品中的自然景觀、人物服飾、演唱
風格以及方言特點,判斷出這是哪個民族風格的音樂。
4.介紹“吉祥三寶”的意思,知道它的意思是“我們每個家
庭都由三個人:爸爸、媽媽、孩子”組成,希望家家都吉祥如意”。
5.引導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講述家庭溫馨小故事,在講述
中激起學生對現在所擁有的幸福家庭的珍惜之情,激發學生以充
滿愛的歌聲去回報父母和親人的愛。
二.學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歌曲導入:在歌曲伴奏音樂中隨老實說模仿騎馬揚鞭等簡
單的蒙古舞蹈動作,營造學習氛圍。
2.用聽唱法學唱歌曲,輕聲跟唱伴奏哼唱旋律,注意糾正歌
曲中八度大跳音程的音準。
3.用不同的速度、情緒,聲音和肢體語言,來表現歌曲大氣
寬廣、熱情奔放的情感。
4.把握歌曲情緒特點,以自信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5.分組創編簡單的蒙古舞蹈動作,采取互評方式評價學生的
表現。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一.欣賞木琴獨奏《我是草原小騎兵》
1.播放視頻,加強學生對蒙古風情的了解,激發學生的興趣。
2.分段欣賞,根據每個樂段不同的音樂特點,設計不同的音
樂活動,讓學生清晰了解每個段落。
3.分別聆聽木琴和手風琴的音樂片段,能辨別兩種不同的音
色,認識木琴。
4.小組討論,嘗試用簡短的語言說一說音樂表現的小騎兵的
故事,表達對所聆聽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5.復聽,隨音樂做簡單的動作。
二.學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
1.導入:在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的背景音樂中,欣賞和
感受雪域高原的美景和風土人情。
2.學生通過聆聽歌曲感受歌曲旋律特點。
3.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4.學唱歌曲。
5.小組進行歌曲動作創編。
課后反思:
第五課 快樂的舞蹈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樂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編創
適當的動作合著節拍表演。培養動作的協調性。
2、能看柯爾文手勢,認唱 la、si,借助聽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隨音樂用手按課本上的圖形譜劃動或走步來體驗音樂。
教學重點:聆聽音樂,通過編創表演培養學生動作的協調性
教學難點:
1、感受歌曲音樂的快樂及舞蹈性
2、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金孔雀輕輕跳》、《加沃特舞曲》
教學過程:
一、聆聽《加伏特舞曲》
1、完整聆聽樂曲。提示:樂曲是什么音樂情緒 你的心情是
怎樣的 適合你做什么動作
2.復聽樂曲,用手指點劃課本上的圖形譜,再次體驗。
3.再次復聽,請學生隨著音樂自由動作。
師:誰知道這段音樂叫什么名字?請一位同學來告訴我們。
師: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跟著音樂來做。
(跟著節奏有規律的拍打身體,老師先用簡單的動作帶學生
律動 A 段用一組動作,B 段用另一組動作)
二、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1、反復聆聽歌曲錄音、范唱增強感受、并熟悉旋律。在反復
聆聽中,教師可提示學生拍節拍、打節奏跟著音樂體驗、感受并
說出歌曲的情緒。
2、教師的范唱可將速度稍放慢一些,讓學生聽清歌詞。提示
學生:歌中都唱出了什么 小聲默唱,有感情地讀歌詞,小聲填唱
歌詞。
3.歌中的附點音符要通過跟唱、模唱歌曲順帶學習,教師準
確范唱,使學生能準確地演唱。
4、在基本熟悉歌曲時,可讓學生分小組編創表演動作,每組
可編一段歌詞,用接龍的方式演唱,并表演動作。
師: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邊唱邊跳,看誰唱得認真跳得
也好。
三、集體舞
基本隊形根據教室的大小,站成若干橫排,注意間隔距離適
中,手拉手。
基本舞步:
橫步:手拉手左腳起步向左走,立定后,右腳起步向右走側
跟點地步:雙手叉腰立正姿勢準備,第一拍左腳跟向左側前方點
地,第二拍收回;第三拍右腳跟向右側前方點地,第四拍收回。
蹱趾跳步:雙手叉腰立正姿勢準備。第 1 小節:第一拍左腳
跟向左側前方點地,第二拍左腳收回,腳尖在右腳跟后點地,第
三拍右腳跟向右側前方點地,第四拍收回雙腳立正。同時,左腳
每拍跳一下,原地跳四下。第 2 小節:右腳做相反的動作,右腳
原地跳四下。
第一段:
第 1、2 小節:左腳起,-拍一步向左走五步,停兩步,雙手
在左側拍兩下,第八拍腳不動,拉起手。
第 3、4 小節:右腳起,動作同第 1、2 小節,方向相反。
第 5 小節:雙手叉腰,第一拍左腳側跟點地,第二拍收回,
第三、四拍右腳做相反動作。
第 6、7 小節:動作同第 5 小節。
第 8 小節:第一拍原地不動,第二、三拍拍兩下手。
第二段:
動作同第一段,只是把拍手改為跺腳。
第三段:弱起小節全體向左轉體 90 度(橫排隊形變成豎排隊
形)。
第 1、2 小節:左腳起,向前走五步,停兩步,用右手拍前面
同學左肩兩下。第八拍全體左后轉體 180 度。
第 3、4 小節:動作同第 1、2 小節,只是第八拍向左轉體 90
度,全體又變成橫排隊形。
第 5、6、7 小節:做蹱趾跳步。第 7 小節動作同第 5 小節。
第 8 小節:第一拍原地不動,第二、三拍全體學生向雙側平
伸,拍左、右兩邊同學的肩膀(見圖)。
第四段:弱起小節,橫排單數學生向左轉體 90 度,雙數學生
向右轉體 90 度,二人相對。
第 1、2 小節:相對的二人同時挽起對方的左臂,先出左腳成
逆時針方向走五步,站到對方的位置上,停兩步,握兩下手。
第 3、4 小節:相對的二人同時挽起對方的右臂,出右腳成順
時針方向走五步,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停兩步,握兩下手。
第 5、6、7 小節:做蹱趾跳步。
第 8 小節:第一拍原地不動,第二、三拍握兩下手。
注意:在每一樂句的弱起小節處停止行走,然后在強拍處準確起
步。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編創與活動、表演《喜鵲鉆籬笆》、聆聽《霍拉舞曲》。
教學過程:
一、表演《喜鵲鉆籬笆》
1、完整地聆聽,感受歌曲的情緒、旋律。
提示:聽著歌曲拍手的方式拍擊節奏,在實踐中體驗。
2、按節奏讀歌詞。
3、聽著音樂填唱歌詞。
4、討論用什么樣的情緒演唱歌曲。
5、編創動作表演歌曲,分小組編創,分別表演給大家看。
6、用鑼鼓和碰鐘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擊樂與歌曲演唱的
配合。
提示:打擊樂的聲音是否應比演唱的聲音大 讓學生自己分辨、控
制聲音。
二、編創與活動
1、認識 la、si 唱名
2、結合本課柯爾文手勢、結合鍵盤彈奏音高,讓學生感受、
模唱。
3、結合歌曲,讓學生模唱歌譜,找出歌中有幾處 la 和 si,
使學生將對 la 和 si 的認識溶入音樂實踐活動中。
三、聆聽《霍拉舞曲》
1、初聽樂曲。
提示:樂曲給你怎樣的感受
2、復聽,要求學生每人用一張白紙用線條為樂曲畫“心電圖”,
要能看出音樂的變化、停頓、高低,看哪一個同學找準了樂曲的
“脈”,對音樂體會得深刻。
3、再次復聽,全體學生用手指動作劃動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四、課堂小結
課后反思:
第六課 《獸王》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教育學生
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課歌曲。并有感情地進行表
演。
3、能用打擊樂及自制樂器嘗試編創有情景的打擊樂合奏。
教學重點:能夠準確的把握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并將它表現
出來。
教學難點:用自制打擊樂嘗試編創有情景的打擊樂合奏。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兩只老虎》、聆聽《獅王進行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學生一起隨音樂《動物說話》自由律動,拉近師生關
系,使學生在平等、輕松、自由的氣氛下進入音樂課堂。
師:剛才我們表演了一首與動物有關的歌曲,你們還會唱哪
些與動物有關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養孩子們自信演唱的
能力)
二、演唱《兩只老虎》:
導入新課:(請兩個孩子配合老師,將老師事先準備的老虎
頭飾戴上)
“老師看出來大家都非常喜歡小動物,下面老師為你們變出
兩只可愛的動物兄弟,好不好?請你閉上眼睛,一、二、三,變!
(隨《兩只老虎》音樂兩只小老虎模仿其行走特點在孩子們當中
走一圈)
1、老師引導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兩只老虎》第一聲部
2、分聲部按節奏朗讀歌詞
3、兩聲部配合按節奏朗讀歌詞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兩聲部的配合
5、隨伴奏輕聲唱歌詞,老師分別幫助兩聲部穩定節奏、音準
6、歌曲處理:有趣地
7、隨伴奏模仿老虎的動作特點,邊唱邊表演
三、聆聽《獅王進行曲》:
“兩只奇怪的小老虎引來了許多看熱鬧的小動物,(放音效:
獅子吼聲)呀!這是什么聲音?原來大獅子也來了。
1、初聽樂曲《獅王進行曲》,老師在獅吼時,適當加以引導,
讓學生體會樂曲所描繪的森林之王的音調是怎樣的。
2、復聽樂曲,讓孩子認真聆聽,獅子吼叫的次數。
3、再次復聽樂曲,學生隨樂曲表演。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見到了兩位“森林之王”,可以看出來,同學們
非常喜歡他們,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
朋友呢?對,我們應該關心、愛護我們的動物朋友們,與它們和
諧相處!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貓虎歌》;聆聽《老虎磨牙》;用自制打擊樂跟著樂
曲《老虎磨牙》表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學生一起隨音樂《兩只老虎》自由律動、演唱。
二、表演《貓虎歌》:
1、故事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你們講一個關于《森林之王老虎學藝》
的故事好不好?”(如果有孩子聽過這個故事,就讓孩子來講述)
2、“故事非常有意思,我們把它變成一首歌來唱一唱,好嗎?”
(播放 CAI 范唱,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3、用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
讓學生自由發揮,表演歌曲中的故事情節,進行小小表演唱,
讓每一個孩子參與到表演中來,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及與他人的合
作意識。
三、聆聽、表演《老虎磨牙》
“好可愛的一只小貓,好糊涂的一只老虎,老師還有一位老
虎朋友沒有請出來呢,你聽,他來了!”
1、初聽樂曲《老虎磨牙》
師:你們聽老虎朋友在干什么呢?(初步感知音樂形象)。
2、復聽樂曲
學生模仿所聽出的樂器的演奏方法,隨樂曲表演,體會音樂帶給
自己的感受。
3、用自制打擊樂器跟著樂曲《老虎磨牙》表演
分組討論用什么樣的聲音參與合適,隨樂曲擊打自制的樂器參與
到樂曲的表現中來。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們的表演太精彩了,下課后,請大家自由組合,
模仿一個場景,用你們自制的打擊樂器,來表現演奏它,下節課
我們看看哪一組的同學表演的最精彩。
課后反思:
第七課:跳動的音符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學習表現歌曲的
不同音樂情緒。
2、能用圖形或線條表示自己聽到的音樂。
3、能用七個唱名編唱旋律,并能準確地演唱。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用不同情緒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用七個唱名編唱旋律。
教學方法:綜合音樂感教學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簫、鋼琴。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音樂小屋》;聆聽《單簧管波爾卡》。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在《音樂小屋》的優美樂曲中進入音樂教室。
二、表演《音樂小屋》
1、出示多媒體:
師: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個有趣的地方,請看(多 媒體展
示漂亮的音樂小屋),這個小屋可不是一般的小屋,它可神奇了,
你聽,它在唱歌呢!(一遍欣賞)
2、師:音樂小屋唱了些什么?(依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孩子
們再聽一遍)請仔細聽:
3、師:音樂小屋里有好聽的音樂,它歡迎你也歡迎我,歡迎
我們大家一起去唱歌,去跳舞。請同學們隨音樂輕輕拍手,讓我
們帶著我們的快樂一起走進音樂小屋。(師范唱)
4、師帶領學生富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5、師:音樂小屋里有你的快樂也有我的快樂,讓我們隨音樂
一起來輕輕試唱一遍,找一找,你還有哪一句不太會唱。
6、根據學生情況,解決難點句。(重點解決一字多音的地方)
7、引導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8、學生討論:帶著什么樣的情感演唱這首歌曲?哪些地方應
該唱的弱一些,哪些地方應該唱的強一些?
9、分組表演,師生共同評價(提示學生,評價要說出為什么)
10、有表情、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樂游戲:三線跳拐子
1、打開音樂書,讓學生觀看三條線上標記好 misol la 三個
唱名的位置。要求學生邊唱邊用手指在三條線上跳舞,感受三個
音在線、間的位置。
2、學生邊唱邊在手指五線譜上找出三個音的位置。
3、師彈琴唱唱名,邊唱邊用柯爾文手勢表現出來。
4、生輕聲隨教師唱歌譜的唱名。
四、復習鞏固:
1、分小組為歌曲加入打擊樂。
2、分組表演,學生和教師共同評價(評價要有針對性,要說
出為什么)
五、聆聽《單簧管波爾卡》
師:除了節奏樂器,你還知道哪些樂器?(導入欣賞)
1、完整地聆聽全曲。
提示:聽了這首樂曲,你想要做什么
2、教師簡介波爾卡舞是歐洲民間的一種舞蹈,樂曲歡快、流
暢。
提示:在復聽時注意為樂曲設計動作,相同的音調用相同的動作
表示,用動作劃分段落。
3、再聽樂曲,將自己的感受用圖形或線條畫下來。
提示:相同的音樂應該怎樣表示。
4、讓學生小結這首樂曲的三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六、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簫》;編創與活動;聆聽《青蛙音樂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生隨歌曲《音樂小屋》邊唱邊律動進入音樂課堂。
二、導入新課
1、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件小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師出示簫。若沒有實物,可用圖片代替)你認識它嗎?根據學
生回答的情況,教師來補充。(簫,又名洞簫,吹奏樂器。這種
單管豎吹的簫,早在漢代陶俑中已出現。漢代以前,橫吹豎吹的
單管樂器統稱為笛或篴,所稱簫者是排簫。唐宋時期的尺八、簫
管和豎篴,則是明清時期以至現代簫的前身。為區別橫吹之笛,
明代將豎吹之篴稱為簫。
現代簫用紫竹、黃枯竹或白竹制作,上端留有竹節,下端和
管內去節中空。上端邊沿開吹口,管身中部開六個按音孔,前面
五個后面一個,后面下方開出音孔兩個,用以調音,其下開助音
孔兩個,可美化音色、增大音量、拴系飄穗。不設膜孔。
常見的簫有紫竹洞簫、九節簫和黑漆九節簫。紫竹洞簫,管
身較粗,節數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于獨奏或合奏;九節簫,
管身上有九個節并刻各種圖案或文字雕飾,有的在下端鑲骨圈;
黑漆九節簫,管身外涂黑漆。這兩種九節簫,發音淳厚、音色優
美,多用于地方戲曲伴奏。
簫音色柔和、低音深沉,善于表現樂句悠長、細膩、典雅的
樂曲。適于獨奏、重奏,還用于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等器樂合奏
及越劇伴奏。琴簫合奏也是常見的演奏形式之一。)
2、網上下載一首簫獨奏曲,請學生欣賞。
3、師:簫是人們極喜歡的樂器之一,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聽
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就叫《簫》
三、學唱歌曲《簫》
1、完整聆聽歌曲、隨著歌聲輕輕拍手,感受節拍、旋律。
提示:歌中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2、聽教師范唱。
3、學生隨音樂輕聲哼唱。
4、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5、在多媒體的伴奏下有感情地唱歌。
6、分小組編創動作,邊唱邊表演。
四、創編與活動:
1、看課本,隨琴唱一唱所出示的唱名。
2、學生分組用這幾個音來創編旋律。
a、各組的創編由教師一一彈奏出來,全體學生共同演唱。
b、請同學們為簫寫一首小曲子,然后請各組來表演。
五、聆聽《青蛙音樂會》
1、靜靜地聆聽全曲。提示:你在音樂中聽到了什么?
2、復聽音樂。
提示:說一說音樂有什么變化?請隨音樂用動作表現出來。簡短
地敘述你聽到的音樂會。
3、再聽音樂,跟著哼唱你喜歡的旋律,背唱一兩句給同學聽。
提示:動腦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參與到青蛙音樂會中。啟發學生
自制樂器或用人聲(學青蛙叫)加入到樂曲中,還要保持音樂的
完整。
六、課堂小結
課后反思:
第八課:新疆好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本課歌(樂)曲,使學生感受新疆風格的音樂與舞蹈。
并通過維吾爾族舞蹈動作的學習實踐,感受維族舞的美。
2、學習用熱烈歡快的情緒、活潑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掌握新疆音樂的基本要素,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新
疆民歌。
教學難點:新疆音樂基本節奏的掌握。
教學方法:音樂動感教學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琴、打擊樂器等。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新疆是個好地方》;聆聽《新疆舞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欣賞新疆音樂。
1、聆聽一段《新疆舞曲》。
師: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到了什么地方?你是怎樣從音樂
中知道的?
2、學生自由回答,揭示地名和節奏型。
二、節奏舞蹈律動。
1、學拍節奏型。
(1)學生感知、認識節奏后進行視拍。
(2)在樂曲伴奏下,學生富有動感地拍擊節奏,教師則用鈴鼓
的敲擊來帶動情緒。
2、學跳新疆舞。
(1)欣賞同學的新疆舞。
師:我們班有誰會跳新疆舞嗎?能否在我們的節奏伴奏中舞一段。
(2)表演時,其余學生把身邊可以發出聲音的物品當作鼓面為
她伴奏。
(3)請表演的同學以邀請舞的形式教其他同學幾個簡單的新疆
舞動作。
(4)全體學生自由結隊、自由組合跟著音樂盡情舞蹈。
三、了解風土人情。
1、師用“亞克西”表揚學生跳得好,同時過渡:那你知道新
疆的什么呢?。
2、學生暢所欲言,交流對新疆的認識
3、媒體播放進行小結,背景音樂是《新疆是個好地方》的伴
奏。
4、學生用一句話贊美新疆。
四、表演《新疆是個好地方》。
1、多媒體展播歌曲
師:你聽出來新疆好在哪里?
2、學生跟著 CAI 范唱輕輕哼唱以熟悉歌詞,在教師的指導下
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4、相互間討論:怎樣唱好這首歌?
(1)請學生自己嘗試處理歌曲。
(2)反饋與評價:個人、小組。
(3)老師從中指導唱法,并滲透樂理知識(節奏、五線譜等)。
5、跟伴奏音樂動情地演唱。
五、創設音樂情境。
1、分組創編音樂情景:在葡萄架下。
2、小組排練,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表演。
4、相互評價。
六、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新疆好》;表演《我愛雪蓮花》;歌曲表演及創編歌
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聆聽《新疆好》: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新疆歌曲《新疆是個好地方》,
請同學們唱給老師聽聽好嗎(播放 CAI 課件伴奏)。
2、接下來老師請大家再聽一首新疆歌曲,(教師播放《新疆
好》)歌中唱到我們新疆好地方,那同學們想不想到新疆去走一
走,看一看呢?(想)那我們就隨著旅游車隊一同走進新疆(教
師播放“新疆風光”的課件)
二、表演《我愛雪蓮花》
1、導入
通過剛才的畫面,同學們已大體的領略了新疆的美麗風光,
你最喜歡的景點是什么?老師最喜歡的景點就是新疆的天山(展
示課件天山)大家請看,光海拔在七八千米的天山冰川就有十來
座,這里終年積雪覆蓋,氣勢雄偉,風光秀麗。可更讓人稱奇的
是,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卻生長著一種非常頑強的植物——雪
蓮花。(教師展示課件)它們一般生長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冰雪巖
石縫隙當中,能不畏嚴寒、抵抗烈火和紫外線的輻射和耐高山缺
氧的特性。是一種非常名貴的中藥材。就如同這雪蓮花一樣,駐
守在我國新疆的邊防軍叔叔不畏艱險、日夜守衛在這里,保衛著
這一方領土的人民財產安全。你們說他們是不是最可愛的人啊?
如果你見到邊防軍叔叔你最想對他們說什么?那就讓我們來看看
我們新疆哈薩克族的小朋友是如何來表達他們對邊防軍的熱愛之
情吧
2、多媒體播放《我愛雪蓮花》
a、教師簡介歌曲背景。
b、請同學們隨著薩依拉的歌聲,一起把心中的話唱出來吧。
c、熟悉了歌曲旋律。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按節奏有感情地朗
誦歌詞。
d、請同學們跟老師學唱歌曲。教師指出應注意的問題。
e、請同學們隨“CAI”學唱歌曲。
f、請學生隨教師彈琴伴奏小聲演唱歌曲。
j、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新疆哈薩克族的小朋友和我們的不同之
處。(服裝)然后教師請學生看他們的服飾。k、請學生自由練唱。
三、歌曲表演及創編歌詞
1、將學生分成小組。
2、請同學們根據歌曲旋律,自由的為歌曲創編歌詞、動作表
演,可以開成一個具有新疆風格的聯歡晚會。
3、各組任選打擊樂器加入到表演中。
4、小組展示,相互評價。
維吾爾族舞蹈動作介紹
1、跺地轉腕
第 1 拍:右腿微屈膝為重心,左腿屈膝稍離地,然后左腿跺
地,兩腿成直膝。雙手于右斜前上方,手心向下翻或向上翻,身
對右斜前方。
第 2 拍:靜止。
第 3 拍:腳的動作同第 1 拍,雙手向里轉腕成手心向外。
第 4 拍:靜止。(注:可換手腳換方向做)
2、單臂禮
第 1、2 拍:兩腳站自然位,身對正前方,雙手自胸前向斜上
方打開,上身挺起,頭微仰。
第 3 拍:左手落于身側,右手用掌扶于左胸前,上身微前傾
作行禮。女孩則左腳微屈膝為重心,右腳后踏,左手提裙張于身
側,右手掌按于左胸前作行禮。
第 4 拍:靜止。
3、跺地拍手
第一拍:左腳微屈膝為重心,右腳微屈膝用力踏地,身對左斜前
方,面向正前方,雙手在胸前拍手,上身微前傾。
第 2 拍:靜止。
第 3、4 拍:動作同第 1、2 拍。
4.托帽式三步一抬
第 1 拍:右腳向 8 點上步,身對 1 點。雙手交叉于身前(右手
在上),手心向上向兩側下方打開。面隨右手。
第 2 拍:左腳前腳掌在右丁字步位上步(兩膝間距一腳),雙
手抬至兩平側,向里繞腕。
第 3 拍:右腳向 2 點邁步,身向 2 點。左臂曲伸于頭左后,
手心向上;食、中指置于帽沿成托帽狀,右手壓腕上抬。面向 8
點。
第 4 拍:重心在右腳,左小腿向后稍抬起。
(注:左右動作可對換做。)
5.雙手提裙碎跑
第 1、2 拍:雙手提裙兩角,兩腳前腳掌碎步快速跑,同時上
身由前俯到挑胸直起,頭由低漸抬起。
6.移頸
頭向正前方,下頜微收,頸部向左橫移,回原位再向右橫移,
又回原位。(注:移頸時忌抻頭,拱肩。)
7.錯步
第 1 拍前半拍:右腳向前邁一步,雙手微張于身側如提裙,
身對正前方。后半拍,左腳前腳掌向前蹭半步至右腳后。
第 2 拍:右腳再向前邁一步。
(注:可換腳做。)
8.進退步
第 1 拍:身對正前方,面轉向左。左腳前腳掌為重心,腳跟
稍離地,左腳前腳掌向前點地,右手向前抬起,左手微張于身側。
第 2 拍:左腳腳跟著地成全腳為重心,右腳稍離地。
第 3 拍:重心移至左腳的前腳掌,右腳前腳掌向后點地,右
手甩向身后,面轉向右。
第 4 拍:左腳跟著地成全腳為重心。
四、課堂小結
課后反思:
教學總結
一、指導思想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指出音樂教
學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對人情感的陶冶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
過程,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教育,離開了
審美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將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須通過自身的體驗
才能獲得,因此,音樂審美教育不僅要完整地體現在課程中,更要體
現在音樂教學活動中。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二年級兩個班的音樂課。從整體的水平看,兩
個班的整體水平相差不是特別明顯。學生在音準、對歌曲的接受能力
和音樂表現能力方面學生相對可以。相比較而言,二(2)班的個別同學
對音樂的聽覺能力、感受能力很棒,二年級學生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
學習積極性非常高,積極舉手發言。從整體水平來看,這些學生經過
一個學期的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進步較大,學習目的性也有所增強,
個別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有所改進。因此,這學期在加強音樂常規教
學的同時要加強對他們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培養。
三、教學內容
二年級下冊總共 10 課,分別是《春天來了》、《難忘的歌》、
《童趣》、《快樂的舞蹈》、《獸王》、《愉快的勞動》、《小音樂
家》、《靜靜的》、《飛呀飛》、《跳起舞》,其中表演唱的歌曲有
《大樹媽媽》、《郊游》、《共產兒童團歌》、《賣報歌》、《打花
巴掌》、《、《蝸牛與黃鸝鳥》、《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哈里
羅》、《兩只老虎》、《貓虎歌》、《小漁簍》、《采山》、《音樂
小屋》、《蕭》、《小小搖籃曲》、《月光光》、《小蜜蜂》、《小
烏鴉愛媽媽》、,《新疆是個好地方》、《我愛雪蓮花》讓學生了解
幾首中國優秀的兒童歌曲和幾首優秀的外國歌曲,并配以群體的音樂
活動,如:齊唱、獨唱等,這是一種以音樂為紐進行的人際交流,它
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賞的
有《嘀哩嘀哩》、《春曉》、《兒童團放哨歌》、《中國少年先鋒隊
隊歌》、《玩具交響曲》、《出發》、《加伏特舞曲》、《霍拉舞曲》、
《獅子進行曲》、《老虎磨牙》、《拾稻穗的小姑娘》、《太陽出來
喜洋洋》、《單簧管波爾卡》、《青蛙音樂會》、《天鵝》、《月亮
河邊的孩子》、《蜜蜂》、《蝴蝶》、《新疆好》、《新疆舞曲》等
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
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
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
四、教學目標
1、演唱
(1)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2)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能夠背唱 4~6 首歌曲。
2、演奏
(1)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4、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5、創作實踐
(1)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從聆聽有關“春”的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展開想象、聯
想,即興創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
頌,教育學生要熱愛大自然,要保護環境,不能破壞生態,這樣才能
永遠看見春天。
2、從充滿童趣的作品中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教育學生要珍惜
童年的大好時光,從不同風格的樂曲中感受不同音樂作品的情緒并能
聽辯獨奏樂器的音色。
3、聆聽表演中外牧童題材的音樂作品,讓學生懂得音樂能成功
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種形象。
4、在愛國主義題材的作品的感染下,進異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
懷,欣賞、表演愛國主義題材的音樂作品,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熱愛
家鄉。
5、教育學生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六、教學的具體措施與要求
(一)創設情境,培養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
創設適于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腦、動口等多
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
強,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
學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具,培養興趣。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
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如:利用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歌聲去看、去
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
音樂,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擴大音樂視野。教師隨時抓住學生的
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學生心理,了解學生的心態,這樣才能不斷
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音樂氛圍,
引導學生抓住音樂特點,“讀”懂音樂,感受音樂。
(二)精選教法,快樂學習,提高音樂教學實效
1、創設舞臺,展示自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個展示自
我的舞臺是非常重要的。
2、趣味游戲,快樂學習。無論是什么樣的游戲對學生都具有極
強的吸引力。學生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們愿意參與教師為他們精心設
計的游戲。
3、以“賽”激趣促學。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
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在
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這一點,實現教學目的。
(四)教學滲透,展開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1、開放的音樂教學。開放音樂教學過程,應為學生拓展音樂學
習的空間,創設廣闊的自主創新的音樂學習環境。
2、開放的音樂教學方法是指依據學生發展需要和教學內容設計
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不是機械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例如通過學
生的行、走、跑、跳、拍手、點頭等動作感知和掌握音樂的節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衡阳市| 微山县| 六枝特区| 连平县| 双牌县| 连云港市| 桦川县| 葫芦岛市| 富顺县| 乌鲁木齐市| 密云县| 普兰店市| 孟连| 磐安县| 绥芬河市| 雷州市| 交城县| 凤城市| 应城市| 东阿县| 台东县| 石家庄市| 大同县| 西宁市| 黔西县| 南丰县| 白沙| 贵港市| 东海县| 岑巩县| 南乐县| 大宁县| 德保县| 教育| 子长县| 读书| 英吉沙县| 衡水市| 南充市| 当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