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2023年 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知識梳理測試卷(二)考生須知:1.考生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上。2.選擇題的答案須用 2B鉛筆將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要改動,須將原填涂處用橡皮擦凈。3.非選擇題的答案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寫在答題紙上相應區(qū)域內(nèi),作圖時可先使用 2B鉛筆,確定后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描黑,答案寫在本試題卷上無效。第一部分 信息技術(共 50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2小題,每小題 2分,共 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下列有關計算機信息編碼和信息存儲的說法,正確的是A.計算機中存儲容量基本單位是比特(bit)B.將 AVI格式視頻存儲為其他格式,使用了模數(shù)轉換C.二維碼是將多條寬度不等的黑條和白條,按一定的編碼規(guī)則排列的圖形標識符D.將聲音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一般需要經(jīng)過采樣、量化、編碼三個過程2.下列有關信息系統(tǒng)的描述正確的是A.數(shù)據(jù)庫設計屬于系統(tǒng)搭建的概要設計階段B.信息系統(tǒng)由硬件、軟件、數(shù)據(jù)、通信網(wǎng)絡和使用者五個要素組成C.B/S架構是對 C/S架構改進后產(chǎn)生的一種軟件系統(tǒng)體系結構D.用戶誤操作導致系統(tǒng)癱瘓,說明信息系統(tǒng)對外部環(huán)境具有依賴性3.人工智能典型方法中還存在另外一種學習方式,即問題子引導下的試錯學習。在這種學習方法中,學習者事先不知道最終答案,而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然后根據(jù)結果反饋來調(diào)整相應的學習方法,這一學習機制叫強化學習。強化學習體現(xiàn)了一種自我學習的能力,即從過去的經(jīng)驗中不斷學習,提升能力。如圍棋人工智能系統(tǒng) AlphaGo Zero 不依賴人類棋手數(shù)據(jù)而在自我博弈中不斷提升棋力,卡耐基梅隆大學研制的 Libratus則在與人類選手博弈中不斷提高牌技。根據(jù)上面的文字描述,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與 AlphaGo的訓練需要標注的數(shù)據(jù)集,AlphaGo Zero不需要標注的數(shù)據(jù)集B.基于強化學習方法的人工智能程序不需要數(shù)據(jù)C.強化學習指導下開發(fā)的德州撲克人工智能 Libratus是混合增強人工智能D.強化學習采用的是聯(lián)結主義的人工智能方法4.下列關于網(wǎng)絡的分類,說法正確的是A.按網(wǎng)絡的結構可將網(wǎng)絡分為局域網(wǎng)、城域網(wǎng)和廣域網(wǎng)三種B.廣播電視網(wǎng)絡的特點是成本高、抗干擾能力弱C.移動通信網(wǎng)絡的實質是利用無線電波來傳遞信息D.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局域網(wǎng)5.在公共信道傳輸中確保數(shù)據(jù)的保密性需要對數(shù)據(jù)進行加密,簡單異或加密是一種常見的加密方式。異或運算規(guī)則如下: 0 0 0,0 1 1,1 0 1,1 1 0。例如: 01000001(明文 ) ,11100001(密鑰)=10100000(密文),現(xiàn)有密文“10100100”用密鑰“11100001”進行解密,下列明文正確的是A.01000101 B.11100001 C.01000001 D.10100000第 1 頁 共 15 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 6 至 7 題。小晨搭建了土壤濕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服務器端程序基于 Python 的 Flask Web 框架編寫,采用模板功能,以 index.html 為主頁模板。部分網(wǎng)站框架示意如圖 a 所示,網(wǎng)站功能頁面規(guī)劃如圖 b 所示。圖 a序號 訪問地址 功能說明 備注1 / 主頁,顯示當前傳感器數(shù)據(jù),實時更新 訪問地址2 /gt id=1 以 JSON 數(shù)據(jù)格式返回 id 為 1 的濕度傳感器的所有數(shù)據(jù) id 為參數(shù)3 /up id=1&val=57 提交 id 為 1 的濕度傳感器的數(shù)據(jù)值為 57 id 和 val 為參數(shù)4 /vi id=1 顯示 id 為 1 的濕度傳感器的數(shù)據(jù)折線圖... ... ... ... 圖 b6.下列關于該系統(tǒng)網(wǎng)站框架及功能的說法,正確的是A.該系統(tǒng)只有 3 個路由及視圖函數(shù),對應 3 個不同的子頁面B.訪問該網(wǎng)站主頁的 URL 是 http://10.18.245.250C.不同的子頁面可以使用不同的網(wǎng)頁模板來實現(xiàn)D.子頁面一旦確定后,在后期維護的過程中不可以再增加和修改7.關于該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傳輸及存儲的說法,正確的是A.JSON 格式的數(shù)據(jù)可以基于 HTTP 傳送B.改變訪問地址中參數(shù) id 的值,顯示傳感器數(shù)據(jù)的圖表不會發(fā)生變化C.由于主頁上的傳感器數(shù)據(jù)是實時更新的,所以該數(shù)據(jù)沒有必要存入數(shù)據(jù)庫D.只要訪問服務器的地址正確,路由“/up”肯定可以將濕度數(shù)據(jù)提交給服務器并進行存儲8.循環(huán)字符串:將字符串 s的頭尾相連成環(huán),再從其中某處斷開得到字符串 s1,則 s1為 s的循環(huán)字符串。例如字符串 s=“abcd”,則“bcda”、“cdab”、“dabc”均為 s的循環(huán)字符串。現(xiàn)有如下程序。可判斷兩個字符串是否為循環(huán)字符串。s=input()s1=input()(1)for i in range(len(s)):(2)if s1==tmp:(3)if flag:print("兩個字符串是循環(huán)字符串")else:print("不是循環(huán)字符串")①flag=False ②flag=True ③tmp=s[i:len(s)]+s[ :i] ④tmp=s[i+1:len(s)]+s[ :i]若要實現(xiàn)上述功能,程序段方框中(1)(2)(3)應填入的代碼順序為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④② D.②④①第 2 頁 共 15 頁9.某 APP采用棧結構處理數(shù)據(jù),具體的規(guī)則如下:①輸入待加入的元素,并轉到②②若棧為空,則轉到⑤,否則轉到③③若當前待加入元素與棧頂元素的值相同,則轉到④,否則轉到⑤④將棧頂元素出棧,并轉到①⑤將當前待加入元素入棧,并轉到①將元素“ABBACAAAD”,按以上規(guī)則依次入棧,則處理后棧中元素從棧底至棧頂依次是:A.C D B.C A D C.AA C D D.A B CAD10.有如下 Python程序段:a=[2,4,5,10,8,13,11,7,2,6]que = [0] * len(a)k = int(input())key = int(input())msq = 0;sq = 0head,tail = 0,0for i in a:que[tail] = isq = sq + itail = tail + 1while sq > key or tail - head >= k:sq = sq - que[head]head = head + 1if sq > msq:msq = sq若輸入 k的值為 3、key 的值為 20,則程序運行后,變量 msq的值為A.18 B.19 C.20 D.3211.采用 Python 二維列表模擬鏈表, a=[['A', 1], ['B', 2], ['C', 3], ['D', 4], ['E', 5], ['F', -1]]表示鏈表為:A→B→C→D→E→F→None,有以下 Python程序:head=0;p=a[head][1]a[head][1]=-1while p!=-1:p=a[p][1]if p == -1:breakt=a[p][1]a[p][1]=headhead=pp=t執(zhí)行以上程序后,以 head為首的鏈表結構為A. E→C→A B. A→C→E C. B→D→F D. F→D→B12.某二分查找算法的 Python程序段如下:import randomkey=random.randint(0,4)*2+5n=10;ans=0a=[4,5,5,8,9,11,11,13,15,17]i=0;j=n-1while i<=j:第 3 頁 共 15 頁m=(i+j)//2if a[m]<=key:i=m+1else:j=m-1ans+=a[m]print(ans)執(zhí)行該程序段后,ans的值不.可.能.是A.19 B.27 C.37 D.44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小題,第 13小題 6分,第 14小題 10分,第 15小題 10分,共 26分)13.小明收集了 2022年 10月紹興市的天氣情況,并將相關數(shù)據(jù)存儲在文件“weather.xlsx”,如第 13題圖 a所示,并制作圖表如第 27題圖 b所示。第 13題圖 a 第 13題圖 b小明學習了數(shù)據(jù)處理的相關內(nèi)容后,編寫了以下程序: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設置中文字體df1=pd.read_excel("weather.xlsx")① #2022-10-02最高氣溫數(shù)據(jù)異常,修改為“36”df2= ②df2=df2.head(5)print(df2) #顯示溫差最大的 5行信息df3=df1.groupby("天氣",as_index=False). ③ #分組求平均x= ④y=df3["溫差"]plt.bar(x,y,label="平均溫差")plt.legend()plt.show()(1)劃線①處可以填入的代碼有 (可多選,填字母)A.df1.at[1,"最高氣溫"]=36 B.df1.at["最高氣溫",1]=36C.df1["最高氣溫"][1]=36 D.df1[1]["最高氣溫"]=36(注:全部選對的得 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 1分,不選或有錯選的得 0分)(2)劃線②處應填入的代碼是 (單選,填字母)A.df1.sort_index("溫差",ascending=True) B.df1.sort_index("溫差",ascending=False)C.df1.sort_values("溫差",ascending=True) D.df1.sort_values("溫差",ascending=False)第 4 頁 共 15 頁(3)劃線③④處填入合適的代碼。(4)觀察圖表,發(fā)現(xiàn)溫差最小的天氣是 (填寫天氣名稱)。14.機器人移動路線管理。機器人在一平面內(nèi)按照程序預置數(shù)據(jù)來完成移動操作(如圖 a所示),規(guī)則如下:①只能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動,方向取值:上:U、下:D、左:L、右:R,不能走斜線;每次移動 1-5 單位距離;②從起點出發(fā),經(jīng)過若干步后,盡可能返回到起點,如不能自動返回,則計算剩余移動次數(shù)。圖 a 圖 b(1)解決上述問題的主程序如下:bp=startpos() #輸入起點坐標dirt =[] #移動方向step =[] #移動距離readdata() #從 data.csv文件中讀取移動數(shù)據(jù)pos=[bp] #從起點開始存儲所有經(jīng)過點的 x、y坐標for i in range(0, len(dirt)): #利用預置數(shù)據(jù)移動tmp = move(pos[i],dirt[i],step[i])pos.append(tmp)print("經(jīng)過的位置點如下所示:", "n", pos)if tmp== #判斷能否返回起點print("可以直接返回起點位置!")else:print("不能直接返回起點位置!",end="")stpx=gettimes(pos[0][0], pos[-1][0])stpy=gettimes(pos[0][1], pos[-1][1])print("至少需要移動"+str(stpx+stpy) + "次才能返回起點位置!")(2)編寫函數(shù) startpos(),功能為輸入起點坐標,返回坐標的值,返回值類型為列表。代碼如下:def startpos():x=int (input('輸入起點的 x坐標:'))y=int(input('輸入起點的 y坐標:'))return(3)編寫 readdata()函數(shù),功能為從 CSV文件中讀取預置的移動數(shù)據(jù)。代碼如下:def readdata():import csvf=open("data.csv", "r", encoding="utf-8")f_csv = csv.reader(f)第 5 頁 共 15 頁title = next(f_csv) #讀取標題行for line in f_csv:dirt.append(line[0])step.append( )f.close()(4)編寫位置移動函數(shù) move(),實現(xiàn)計算移動到的新位置。代碼如下:def move(pos, dr, lg): #位置移動new_pos = [0,0]if dr =="U":x= 0;y = 1elif dr =="D":x = 0;y = -1elif dr =="L":x=-1;y =0elif dr =="R":x= 1;y=0new_pos[0] = pos[0]+x*lgreturn new_pos(5)編寫函數(shù) gettimes(),計算剩余移動次數(shù)。代碼如下:def gettimes(p1, p2):p = abs(p1 - p2)//5if abs(p1 - p2)%5 !=0:return p15.小明通過二維列表模擬單向鏈表中特定范圍內(nèi)節(jié)點的翻轉。輸入鏈表節(jié)點個數(shù) n、翻轉的范圍 left和 right,實現(xiàn)范圍內(nèi)節(jié)點的翻轉并輸出結果,Python代碼如下程序運行效果如圖所示。(1)若鏈表 L=[[4,1],[5,2],[7,3],[4,4],[8,-1]],輸入的邊界為 0和 2,則輸出鏈表的邏輯結構為(2)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import randomL=[];p=head=0n=int(input("鏈表節(jié)點個數(shù):"))#輸入鏈表節(jié)點個數(shù) nfor i in range(n): #生成 n個節(jié)點的鏈表① #節(jié)點值域范圍為 1~ 10內(nèi)的整數(shù)L.append([a,i+1])L[n-1][1]=-1print(f"翻轉前:{L}")left=int(input("翻轉區(qū)間左邊界:")) #輸入翻轉左邊界 leftright=int(input("翻轉區(qū)間右邊界:")) #輸入翻轉右邊界 rightif left == 0: #左邊界等于 0head=rightp=rightelse:第 6 頁 共 15 頁②if right == len(L)-1: #右邊界等于 len(L)-1③else:L[left][1]=right+1for i in range(left,right): #調(diào)整 left到 right范圍內(nèi)的節(jié)點指針域④print(f"翻轉后:{L}")while L[p][1]!=-1:print(L[p][0],end="->")p=L[p][1]print(L[p][0])第 7 頁 共 15 頁第二部分 通用技術(共 50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3小題,每小題 2分,共 2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1.如圖所示的鉗工操作臺的尺寸中,主要從人機關系角度考慮的是第 2題圖A.800 B.300 C.600 D.12002.如圖所示是“一帆牌”智能音箱,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第 4題圖A.顯示屏顯示時間,考慮了信息交互B.底部的防滑墊,體現(xiàn)環(huán)境要素C.對它呼喚“一帆一帆”即可激活響應,考慮了人的要素D.采用 220V標準電壓供電,考慮了物的要素3.如圖所示是一傳動結構,圓盤順時針轉動,有一連桿連接①、②、③三根立柱,帶動滑塊作左右的往復運動。下列關于該連桿的設計方案中較不合理的是第 8 頁 共 15 頁通用技術課上,小馬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工件。請根據(jù)題圖完成第 4~5題。4.以下四個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中漏標尺寸 2處,三視圖正確B.圖中漏標尺寸 2處,三視圖有 1處不正確C.圖中漏標尺寸 3處,三視圖正確D.圖中漏標尺寸 3處,三視圖有 1處不正確5.加工該工件時,對下端圓孔的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綜合考慮加工的方便性,下列工藝流程中最合理的是A.劃線→鉆孔→鋸割→銼削→彎折→劃線→鉆孔B.劃線→鋸割→銼削→鉆孔→彎折→劃線→鉆孔C.劃線→鉆孔→鋸割→銼削→彎折→鉆孔D.劃線→鉆孔→鋸割→銼削→彎折6.小明打算制作一款如圖所示的木制手機支架,下列關于該木制手機支架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1號木板的加工流程可以為畫線→鋸割→鑿削→銼削→砂紙打磨B. 2號木板的加工需要用到木工鉛筆、角尺和木銼刀C. 1、2號木板之間的連接方式屬于鉸連接D. 1、2號木板加工和裝配完成后,可用砂紙打磨、噴漆的方式進行表面處理 第 6題圖7.如圖所示為某懸索橋的結構示意圖,以下關于該橋各構件主要受力形式分析錯誤的是A.設計中計算應力時應考慮各種可能的荷載 B.施工中擅自加長橋面可能對橋梁產(chǎn)生不利影響C.主纜受拉,吊桿受拉 D.加勁梁受彎曲,錨碇受壓如圖所示為朱一帆老師的可折疊屏手機,具有方便攜帶的特點。手機配備了微型處理器,新型的光、聲、力等多種傳感器,運行速度快,反應靈敏,令他愛不釋手。請回答第 8-9題。8.從系統(tǒng)的角度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一旦處理器損壞,手機就無法正常工作,體現(xiàn)了系統(tǒng)的整體性B.當外界環(huán)境亮度變化時,屏幕會自動調(diào)整到最適亮度,體現(xiàn)了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適應性C.手機橫向放置,傳感器獲取重力信息給處理器,屏幕隨之變成橫向,體現(xiàn)系統(tǒng)的相關性D.設計手機時,要先考慮基本功能的實現(xiàn),再考慮外觀設計,體現(xiàn)了系統(tǒng)分析的整體性原則9.對該手機的亮度控制子系統(tǒng)進行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該子系統(tǒng)屬于閉環(huán)控制B.光敏傳感器是該子系統(tǒng)的控制器C.外界環(huán)境亮度的變化是其干擾因素D.系統(tǒng)優(yōu)化時的預算金額屬于約束條件第 9 頁 共 15 頁10.如圖所示為某煙霧氣體報警器焊接套件,關于這個焊接套件,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在安裝焊接未經(jīng)處理的發(fā)光二極管前,需先判斷極性,長引腳為正極B.某電阻的四個色環(huán)分別為棕(1)、黑(0)、橙(3)、金(±5%),則它的標稱阻值為 10KΩC.焊接時當焊錫熔化為液態(tài)并充分浸潤焊點時可將焊錫絲撤離,再移開電烙鐵D.若用指針式多用電表的歐姆檔檢測套件中二極管正向導通情況,應用黑表筆接二極管帶色環(huán)一端,用紅第 10題圖表筆接另一端11.如圖 a所示是小馬搭建的電路,轉換開關“S”可與 A、B、C中任意一點接通,初始位置是“B”點。當溫度升高時,發(fā)光二極管 V3慢慢變亮,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就看不出亮度的變化了。接通電源,發(fā)光二極管 V4發(fā)光。用指針式萬用表測量 V4兩端電壓,測量結果如圖 b所示,則電壓檔位應該是第 11題圖 a 第 11題圖 bA.直流 2.5V B.直流 10V C.直流 50V D.直流 250V12.如圖 a所示的電路中,要實現(xiàn)圖 b的輸入輸出邏輯功能,在虛線框 1和虛線框 2中分別應加入的門為第 12題圖A.或門 或門 B.或門 與門 C.與門 與門 D.與門 或門13.如圖 a所示為電池充電電路,GB為充電電池,圖 b為 555電路內(nèi)部結構。當電池電壓低于下限時開始充電,超過上限時停止充電。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第 13題圖 a 第 13題圖 b第 10 頁 共 15 頁A.小幅調(diào)大 Rp1,GB電壓的上下限都升高B.適當調(diào)小 Rp2,GB的充電速度將變慢C.不斷調(diào)高 Rp3滑動端的位置,GB電壓的下限一定不斷降低D.不斷調(diào)高 Rp4滑動端的位置,GB電壓的上限一定不斷降低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小題,第 14小題 6分,第 15小題 9分,第 16小題 3 分,第 17小題 6分,共24分)14.小明購買了一臺電焊機,外觀和工作流程如圖所示。電焊機利用大電流將兩種金屬部件熔接在一起,踏板開關控制焊接啟停。請完成以下任務:第 14題圖(1)下列選項中,體現(xiàn)電焊機技術的綜合性的是 ▲A.能焊接鋼材、銅材、鋁材等多種金屬材料 B.用到了電學、熱學、材料力學等多種知識C.由機架、焊臺、電路、操縱機構等組成(2)由于不慎把鋼板焊臺上的螺紋孔擰壞了,小明打算在附近位置重新加工一個螺紋盲孔。下列工具中用不到的一項是 ▲(3)研發(fā)人員設計該電焊機時,遵循了嚴格的工作步驟。這體現(xiàn)了系統(tǒng)分析的 ▲A.科學性原則 B.整體性原則 C.綜合性原則(4)小明認為,增加“移開雙手”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安全生產(chǎn),最合理的插入位置是 ▲A.①②之間 B.②③之間 C.③④之間(5)小明發(fā)現(xiàn),操作中可能存在“手腳并用”的危險,還存在被他人誤操作的危險。他提出了三種改進方案,最合理的是 ▲第 11 頁 共 15 頁15.小明發(fā)現(xiàn)爺爺每天服藥時都要費力搖晃藥瓶,想設計一款手搖式藥物搖勻裝置,如圖所示。藥瓶放入置物盒,用手擰螺絲通過 C孔卡緊,置物盒尺寸 150mm×100mm×90mm,厚度為 3mm,材料為鋼板;置物盒的 A、B孔與立柱的孔連接。請你幫助小明設計手搖柄與置物盒之間的機械部分,設計要求如下:①與置物盒、手搖柄連接牢固,置物盒和支架上允許鉆孔;②當連續(xù)緩慢轉動手搖柄時,置物盒能來回快速搖晃;③置物盒中部水平搖晃幅度不少于 30mm;④材料自選。第 15題圖請完成以下任務:(1)小明發(fā)現(xiàn)問題的途徑是 ▲ (A. 觀察日常生活;B. 收集和分析信息;C.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2)藥瓶尺寸為 120mm×60mm×60mm,小明將藥瓶放入置物盒并卡緊,發(fā)現(xiàn)置物盒會傾斜。以下優(yōu)化措施合理的是 ▲ (A.將 A、B孔改成水平方向的腰型孔;B.將 A、B孔改成豎直方向的腰型孔;C.在 A、B孔左側開孔,立柱與新孔連接;D.在 A、B孔右側開孔,立柱與新孔連接)(3)畫出該裝置機械部分的設計草圖,必要時用文字說明;(4)在設計草圖上標注主要尺寸。(5)小明設計、制作并組裝完成后進行以下試驗,其中合理的是 ▲ (A.往置物盒內(nèi)放入 20kg 的物體,觀察立柱是否變形;B.搖動手搖柄,觀察機械裝置是否脫落;C.快速搖動手搖柄,測試置物盒是否翻轉)16.請補全三視圖中所缺的 3條圖線(超過 3條圖線倒扣分)。17.如圖 a所示,單向鐵路上分段設置了一系列信號機,每臺信號機的電路都相同,圖中為第 n臺和第 n+1臺。用 V1和 Rg1、V4和 Rg2 分別檢測動車是否通過第 n臺信號機、第 n+1臺信號機,通過時光線被擋住。當動車駛入第 n路段,第 n臺信號機綠燈滅、紅燈亮,禁止后方動車駛入第 n路段;當動車駛出第 n路段,第 n臺信號機綠燈亮、紅燈滅,允許后車駛入第 n路段。初始時各信號機均為綠燈。路段長度遠大于動車長度。第 12 頁 共 15 頁第 17題圖 a(1)信號機紅綠燈控制系統(tǒng)屬于 ▲ (A.開環(huán)電子控制系統(tǒng);B.閉環(huán)電子控制系統(tǒng))(2)V2和 V6分別是 ▲ (A.紅燈,紅燈;B.綠燈,綠燈;C.紅燈,綠燈;D.綠燈,紅燈)(3)調(diào)試中發(fā)現(xiàn),發(fā)光二極管 V2和 V3亮度不夠,小明準備加裝兩個燈泡,如圖 b所示。請你在虛線框中畫出三極管驅動繼電器工作的電路,要求三極管采用共發(fā)射極接法,并標注 J1 和 J2。提供的元件有:2個 NPN三極管、2個普通二極管、2個電阻(10kΩ)和 2個繼電器(額定電壓為 5V,吸合電壓為 4V,線圈電阻 50Ω)。第 17題圖 b(4)小明想同步升級這批信號機,如圖 c所示,以第 n臺信號機為例:①增設手動功能:按一下 S1,第 n臺信號機綠燈滅、紅燈亮,按一下 S2,第 n臺信號機綠燈亮、紅燈滅;(S1、S2 均為按鈕開關,按下接通,松開斷開)②提高安全系數(shù):當動車駛入第 n路段,第 n臺信號機綠燈滅、紅燈亮;當動車駛出第 n+1路段,第 n臺信號機綠燈亮、紅燈滅。小明已經(jīng)畫好升級后的部分電路,請你在圖 c的虛線框中選擇合適的端子,使用一塊四 2輸入或非門芯片幫他完成電路設計,要求電路圖盡可能簡單。第 17題圖 c第 13 頁 共 15 頁2023 年 1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知識梳理測試卷(二) 技術參考答案第一部分 信息技術(共 50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2小題,每小題 2分,共 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D C A C A C A A B A A 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小題,第 13小題 7分,第 14小題 10分,第 15小題 9分,共 26分)13.(1)AC 2分 (2)D 1分 (3)③mean() 1分 ④df3["天氣"]或 df3.天氣 1分(4)小雨 1分【解析】本題考查 pandas的相關概念及代碼。(1)修改單個數(shù)值,方法一是用 at函數(shù),如 A選項;方法二是通過 df1["最高氣溫"]訪問到本列數(shù)據(jù)列表,再選出對應的值,即 C選項。(2)由題意結合下面的代碼可知,本空對數(shù)據(jù)按溫差數(shù)值降序排序,選 D③空求平均,用函數(shù) mean()④空可觀察圖表,x軸數(shù)據(jù)來自于“天氣”字段,填:df3["天氣"]或 df3.天氣(4)由圖表可知,溫差最小的是小雨14. (1)pos[0] 或 bp 2分(2)[x, y] 漏掉[]扣 1分 2分(3)int(line[1]) 漏掉 int() 扣 1分 2分(4)new_pos[1] = pos[1] + y * lg 2分(5)p = p + 1 2分【解析】分析問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代碼體現(xiàn)模塊化程序中的自頂向下、逐步求精的設計思想;要求熟練掌握自定義函數(shù)。(1)這里比較簡單,按注釋,判斷是否起點。起點坐標保存在變量 bp中,還有列表 pos中索引為零的位置,所以填寫:bp 或 pos[0]。(2)這里按要求寫就是,關鍵是看清要求,返回值的類型為列表,代碼:[x, y]。(3)這里根據(jù)代碼上下文,容易想到的是:line[1],根據(jù)函數(shù)調(diào)用代碼 move(pos[i], dirt[i], step[i]),分析move函數(shù)相關代碼,step[i] 對應參數(shù) lg,lg應該是一個整數(shù),所以這里對應的代碼是:int(line[1])。(4)new_pos[0]是橫坐標,那么 new_pos[1]就應該是縱坐標,代碼:new_pos[1] = pos[1] + y * lg(5)根據(jù) return p,可知變量 p保存的是移動次數(shù)。根據(jù) p=abs(p1-p2)//5,如果條件語句不滿足(能整除 5),函數(shù)值就直接返回 p了。容易想到,如果不能整除,就要多移動一次,代碼:p=p+1 或 p+=1。這個有點類似根據(jù)人數(shù)確定分組情況。15.(1)7->5->4->4->8 (2)① a=random.randint(1,10) ② L[left-1][1]=right ③L[left][1]=-1 ④L[i+1][1]=i解析:(1)初始鏈表 L=[[4,1],[5,2],[7,3],[4,4],[8,-1]],邏輯結構為 4->5->7->4->8,輸入的邊界為 0 和 2,即對索引值為 0,1,2的三個元素進行翻轉,可得 7->5->4->4->8。(2)①節(jié)點值域范圍為 1~10內(nèi)的整數(shù),即生成 1~10范圍的隨機整數(shù),填入的代碼為 a=random.randint(1,10);②根據(jù)翻轉范圍 left 和 right 可知,left-1 節(jié)點指針域指向right所在節(jié)點,可知 L[left-1][1]=right;③條件 right==len(L)-1 滿足表示右邊界等于 len(L)-1,翻轉后 left節(jié)點為末位節(jié)點,指針域為-1,即 L[left][1]=-1;④調(diào)整 left 到 right 范圍內(nèi)的節(jié)點指針域,原前驅節(jié)點變?yōu)楹罄^節(jié)點,即 L[i+1][1]=i。第 14 頁 共 15 頁第二部分 通用技術(共 50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3小題,每小題 2分,共 2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A B B B A D D B D D B C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4小題,第 14小題 6分,第 15小題 9分,第 16小題 3 分,第 17小題 6分,共24分)14.(1)B (2)E (3)A (4)C (5)C15.(1)A (2)C(3)評分細則:①與置物盒連接牢固、合理(1分);②與手搖柄連接牢固、合理(1分);③手搖柄連續(xù)轉動時置物盒能來回晃動(1分);④有省力效果,手搖柄轉一圈,置物盒能來回晃動多次(1分)。方案一: 方案二: 方 案三:(4)(2分)與手搖柄連接孔直徑φ6 (1分);標注裝置總長度變化幅度有 30mm 即可(手搖柄轉軸到置物盒左邊框距離),如 135mm-165mm,但不能小于 100mm,不宜大于 200mm。或者裝置中某一部分長度能證明變化幅度至少有 30mm,如方案一中小齒輪半徑 15mm等。(1分)。(5)B16.17.(1)A (2)C(3) (4)第 15 頁 共 15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新高考選考科目技術知識梳理測試卷(二).pdf 浙江省新高考選考科目技術知識梳理測試卷(二)答案解析.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