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小小救護員學包扎包扎01怎樣包扎02目 錄contents包扎方法03注意事項04包扎Part.01包扎是外傷現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時正確的包扎,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相反,錯誤的包扎可導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傷害、遺留后遺癥等不良后果。01包扎是外傷現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時正確的包扎,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相反,錯誤的包扎可導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傷害、遺留后遺癥等不良后果。包扎是外傷現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時正確的包扎,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相反,錯誤的包扎可導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傷害、遺留后遺癥等不良后果包扎是外傷現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時正確的包扎,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相反,錯誤的包扎可導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傷害、遺留后遺癥等不良后果。包扎是外傷現場應急處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時正確的包扎,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相反,錯誤的包扎可導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傷害、遺留后遺癥等不良后果。怎樣包扎Part.02如何清潔傷口清潔傷口前,先讓患者適當位置,以便救護人操作。75%酒精75%酒精如周圍皮膚太臟并雜有泥土等,應先用清水洗凈,然后再用75%酒精或0.l%新潔而滅溶液(一種常用消毒液)消毒傷面周出的皮膚。消毒傷面周圍的皮膚要由內往外,即由傷口邊緣開始,逐漸向周圍擴大消毒區,這樣越靠近傷口處越清潔。如用碘酒消毒傷口周圍皮膚,必須再用酒精擦去,這種“脫碘”方法,是為了避免碘酒灼傷皮膚。應注意,這些消毒劑刺激性較強,不可直接涂抹在傷口上。傷口要用棉球蘸生理鹽水輕輕擦洗。自制生理鹽水,即1000毫升冷開水加食鹽9克即成。在清潔、消毒傷口時,如有大而易取的異物,可酌情取出;深而小又不易取出的異物切勿勉強取出,以免把細菌帶入傷口或增加出血。如果有刺入體腔或血管附近的異物,切不可輕率地撥出,以免損傷血管或內臟,引起危險,現場不必處理。傷口清潔后,可根據情況做不同處理。如系粘膜處小的傷口,可涂上紅汞或紫藥水,也可撒上消炎粉,但是大面積創面不要涂撒上述藥物。如遇到一些特殊嚴重的傷口,如內臟脫出時,不應送回,以免引起嚴重的感染或發生其他意外。原則上可用消毒的大紗布或干凈的布類包好,然后將用酒精徐擦或煮沸消毒后的碗或小盆扣在上面,用帶子或三角巾包好。包扎方法Part.03繃帶環形法這是繃帶包扎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般小傷口清潔后的包扎都是用此法。它還適用于頸部、頭部、腿部以及胸腹等處。方法是: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圈、第三圈作環形,并將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壓于環形圈內,這樣固定更牢靠些。最后用粘膏將尾固定,或將帶尾剪開成兩頭打結。繃帶蛇形法多用在夾板的固定上。方法是:先將繃帶環形法纏繞數圈固定,然后按繃帶的寬度作間隔的斜著上纏或下纏成。即成。繃帶螺旋法多用在粗細差不多的地方。方法是:先按環形法纏繞數圈固定,然后上纏每圈蓋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成螺旋形。三角巾頭部包扎先把三角巾基底折疊放于前額,兩邊拉到腦后與基底先作一半結,然后繞至前額作結,固定。三角巾風帽式包扎將三角巾頂角和底邊各打一結,即成風帽狀。在包扎頭面部時,將頂角結放于前額,底邊結放在后腦勺下方,包住頭部,兩角往面部拉緊,向外反折包繞下頜,然后拉到枕后打結即成。胸部包扎如右胸受傷,將三角巾頂角放在右面肩上,將底邊扯到背后在右面打結,然后再將右角拉到肩部與頂角打結。背部包扎與胸部包扎的方法一樣,唯位置相反,結打在胸部。手足的包扎將手、足放在三角巾上,頂角在前拉在手、足的背上,然后將底邊纏繞打結固定。手臂的懸吊如上肢骨折需要懸吊固定,可用三角巾吊臂。懸吊方法是:將患肢成屈肘狀放在三角巾上,然后將底邊一角繞過肩部,在背后打結即成懸臂狀。注意事項Part.04對較大創面、固定夾板、手臂懸吊等,需應用三角巾包扎法操作要領⒈普通頭部包扎:先將三角巾底邊折疊,把三角巾底邊放于前額拉到腦后,相交后先打一半結,再繞至前額打結。⒉風帽式頭部包扎:將三角巾頂角和底邊中央各打一結成風帽狀。頂角放于額前,底邊結放在后腦勺下方,包住頭部,兩角往面部拉緊向外反折包繞下頜。⒊普通面部包扎:將三角巾頂角打一結,適當位置剪孔(眼、鼻處)。打結處放于頭頂處,三角巾罩于面部,剪孔處正好露出眼、鼻。三角巾左右兩角拉到頸后在前面打結。⒋普通胸部包扎:將三角巾頂角向上,貼于局部,如系左胸受傷,頂角放在右肩上,底邊扯到背后在后面打結;再將左角拉到肩部與頂角打結。背部包扎與胸部包扎相同,唯位置機反,結打于胸部。繃帶包扎方法繃帶的包扎方法的注意事項 包扎卷軸繃帶前要先處理好患部,并放置敷料。包扎時,展開繃帶的外側頭,背對患部,一邊展開,一邊纏繞。無論何種包扎形式,均應環形起,環形止,松緊適當,平整無褶。最后將繃帶末端剪成兩半,打方結固定。結應打在患部的對側,不應壓在患部之上。有的繃帶無需打結固定,包扎后可自行固定。夾板繃帶和石膏繃帶為制動繃帶,主要用于四肢骨折、重度關節扭傷、肌腱斷裂等的急救與治療。可用竹板、木板、樹枝、厚紙板等作為夾板材料,依患部的長短、粗細及形狀制備好夾板。夾板的兩端應稍向外彎曲,以免對局部造成壓迫。包扎前先處置,在骨斷端復位及創傷處理后,用卷軸帶做螺旋形包扎3-4層,將陷凹處墊平,外加毛毯墊,狀夾板,外用細鐵絲或細繩捆綁固定。襯墊物的填充要適當,過多固定不確實,過少則會造成壓迫。石膏包扎⒈石膏未干以前不得用手壓迫、活動關節、搬運等,以免石膏變形、斷裂。⒉石膏包裹后應注意肢體血液循環(觀察肢體末端皮膚有否發紫、蒼白、知覺麻木或劇痛,如有以上情況速來醫院復查)。⒊如發現石膏斷裂,應立即來院調換,以免影響治療。⒋注意石膏衛生,防止臭蟲、跳蚤等進入,如固定肢體發癢只能用拍擊方法,禁用硬器、手插入搔扒,以免造成壓迫皮膚等意外。⒌肢體在固定中應鍛煉肌肉,增強血液循環,有利于傷口愈合。⒍未經醫生同意,不得自行拆除石膏。⒎拆除石膏后應及早進行康復訓練,促進關節功能、肌力、神經、局部腫痛的最大限度恢復。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