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風向標》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和掌握風向標的外形特征與科學原理及風向標的造型、功能與選材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的美好心愿。教學重難點:重點:運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設計、制作與眾不同的風向標。難點:如何讓風向標的標頭轉動。課前準備:教師: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示范作品、各種廢舊材料(方便面盒、易拉罐、長竹簽、吸管等),各類紙材以及制作類工具(剪刀、膠水等),吹風機。學生:各類材質紙、剪刀、雙面膠,各種廢舊材料(方便面盒、易拉罐、長竹簽、吸管等)還有自己收集的風向標資料。教學過程:一、體驗感受,激發興趣課前,教師讓同學們帶著絲巾,塑料袋等比較輕的物體到操場上去“放飛”,并且觀察國旗被風吹動時的狀態,體驗風是有方向的。上課時,課件直接展示風向標的圖片。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安置在房子頂端的是什么東西嗎?小結:對,這是風向標,是氣象部門用來測量風向的,標頭的指向是風吹的方向。教師揭示課題,板書:風向標。二、思維拓展,形成認知1、課件展示風向標的實物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然后說一說:風向標的外形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各部分是怎樣的?師小結:風向標的外形由尾翼、平衡錘、指向桿、轉動軸四部分組成(板書)。【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旨在初步了解風向標的結構和外形特征。】2、展示幾件運用不同材質制作出來的“風向標”示范作品,分發給各小組,讓同學們看一看:這些風向標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3、請同學們動手來拆一拆這些風向標,想一想:你能找出哪些制作方法?【設計意圖:通過探究交流,了解風向標的制作材料,總結制作方法】4、教師用吹風機吹動風向標,請同學們想一想:風向標的標頭為什么會轉動呢?【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節的學習,學生知道下面的基座要做的穩,中間的標桿要牢固,上面的風向標則要靈活、輕巧,便于轉動。】5、請同學們一起看一看教材中造型各異、用材廣泛、充滿想象學生作品,師生共同探論它的裝飾方法。【設計意圖:使同學們對選用材料及制作方法有所拓展、創新。為下一環節的創作做好鋪墊。】三、小組合作,自主表現1、提出作業要求:小組合作,用身邊的廢舊材料,通過巧妙設計制作一個有趣的風向標,提倡廢舊利用。2、生動手創作,師巡回指導(課件播放各類風向標的圖片資料)提醒學生開動腦筋,比一比哪組的創意多,鼓勵學生多交流。【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要特別注意學生大膽暢想的過程,使學生在團結協作的氛圍中,進行創作實踐。同時注意提醒學生安全使用工具與材料,有序地進行設計和制作活動。】四、交流評析,展示欣賞創設“風向標創意大展”這一情境,讓各小組的作品在集體中進行活動展示。每組由一名代表介紹本組作品的選材和意義以及獨特的一面,教師引導同學們評價。評選出“最精致”、“最奇特”、“最實用”、“最靈敏”的作品。【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我作品介紹及他人作品評價中互相欣賞、互相學習,培養了學生的欣賞評述能力。】五、課后拓展、展示延伸再美麗的風向標也要經得起風的考驗。讓同學們把自己制作的風向標帶到操場測試風向,成為一名“小小的氣象員”。【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的美好心愿。】板書設計:風向標外形:尾翼、平衡錘、指向桿、轉動軸制作方法:“最精致”、“最奇特”剪、卷、畫、貼……“最實用”、“最靈敏”2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