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積極維護人身權利》教學設計——基于“教學評一致性”備課專業化課題 1.2積極維護人身權利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 授課對象 高二級學生日期 設計人 廖俊遠 節次 教材來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第7-11頁目標確立依據 課標分析 課標摘錄: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識別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 課標分解: 1.學生學什么 理解正確認識公民常見的人身權利。 2.學生學到什么程度 理解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理解姓名肖像權;理解名譽隱私權。 3.學生怎么學 (1)針對校園欺凌社會熱點,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分析漫畫反映的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受害人的具體人身權利; (2)針對校園欺凌社會熱點,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理解公民常見的人身權利;同時,設計了6道針對性訓練題及時跟蹤學生的掌握情況。 (3)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討校園欺凌說不的途徑,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權利意識和法治觀念。同時,設計了2道針對性訓練題及時跟蹤學生的掌握情況。教材 分析 《積極維護人身權利》是第一課《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的第二框,這是第一框《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中民事法律關系中民事主體權利的具體表現。主要闡述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即依法維護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人身權利。本框主要通過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常識,讓學生識.別我國公民的一些具體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深入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尊重生命、自由和人格尊嚴,增強法治意識。學情分析 已有知識經驗:學生在初中及高中已經學過法律的基本知識。 已有生活經驗:學生生活在法治社會、法治國家,在生活中已經在遵循和運用相關法律知識。 已有策略經驗: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反思的學習方式較為熟練;學生的思辨能力較強。 學習困難障礙: 認識公民常見的人身權利; 突破措施:在議學情境中設計議學任務,讓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分尊重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多讓學生思辨,并聯系實際社會生活熱點,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標敘寫 學習目標 1.針對校園欺凌社會熱點,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分析漫畫反映的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受害人的具體人身權利; 2.針對校園欺凌社會熱點,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理解公民常見的人身權利; 3.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討校園欺凌說不的途徑,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權利意識和法治觀念。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理解公民常見的人身權利。評估任務 1.針對校園欺凌社會熱點,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分析漫畫反映的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受害人的具體人身權利。(對應目標1) 2.針對校園欺凌社會熱點,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理解公民常見的人身權利;同時,設計了6道針對性訓練題及時跟蹤學生的掌握情況。(對應目標2) 3.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討校園欺凌說不的途徑,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權利意識和法治觀念。同時,設計了2道針對性訓練題及時跟蹤學生的掌握情況。(對應目標3)活動設計 1.活動一:學生課前自主預習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并課前完成練習冊的主干知識的填空題。 2.活動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究、分享各個議學任務。 2.活動三:限時完成針對性訓練題。 3活動四:自主構建本課知識網絡。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評估要點新課預習檢查 學生:提前預習教材P7-11,課前自主預習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并課前完成練習冊的主干知識的填空題。 教師:檢查學生的預習資料,并在課堂上反饋。 全體學生都能完成。展示學習目標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學習目標,學生明確本節課要掌握的學生目標。 1.針對校園欺凌社會熱點,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分析漫畫反映的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受害人的具體人身權利; 2.針對校園欺凌社會熱點,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理解公民常見的人身權利; 3.已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討校園欺凌說不的途徑,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權利意識和法治觀念。 全體學生明確學生內容和學習任務。講授新課 一、正確認識公民常見的人身權利 議學情境 有同學也許認為:校園欺凌只是一個“開過分了的玩笑”,就是學生之間的打鬧嬉戲、惡作劇。真的是這回事嗎? 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 議學任務: 對受害者進行毆打、攻擊,導致受害者身體健康受到傷害。這是在開玩笑嗎? 議學提示: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小結。 議學任務: 用粗俗的語言侮辱受害者,導致受害者身心受到傷害。這能開玩笑嗎? 議學提示: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小結。 議學任務: 故意編造、丑化受害人的照片并上傳網絡,導致受害者名譽隱私受侵。這是在開玩笑嗎? 議學提示: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小結。 議學任務: 故意排斥、孤立受害者,導致受害者心理受創。這是在開玩笑嗎?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小結。 議學小結 這些都不是玩笑!這是校園欺凌行為的表現。 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 ——《未成年人保護法》 針對校園欺凌社會熱點,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分析漫畫反映的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受害人的具體人身權利。講授新課 1.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 2.姓名肖像權 3.名譽隱私權 議學情境 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 議學任務: 我們如何正確認識公民常見的人身權利呢?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小結。 議學小結 一、正確認識公民常見的人身權利 1.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 (1)含義: 生命權:指自然人享有的以維護生命安全和生命尊嚴為內容的權利。 身體權:指自然人享有的以身體完整和行動自由受法律保護為內容的權利。健康權:指自然人享有的以身心健康受法律保護為內容的權利。 (2)地位: 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民法典將這三項權利置于人身權編的前列。 (3)民事法律責任: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針對性限時訓練 網上流傳著一組女童被養父毆打的照片,據調查,該女童因未完成養父王某布置的課外作業,遭到王某拳打腳踢,經法醫初步鑒定,已構成輕傷。王某的這一行為侵犯了其養女的( ) A.肖像權 B.受教育權 C.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 D.名譽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公民違反防疫要求,隱瞞行程,造成多人被隔離觀察或者疫情傳染,被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判處有期徒刑。這些人的行為( ) ①危害了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 ②維護了自身的隱私權 ③妨礙了他人行使身體權 ④是對他人的人身權的侵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姓名肖像權 (1)姓名權 ①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②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由父母決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權自己決定繼續使用或者改變姓名,但是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③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姓名的簡稱等,參照姓名權加以保護。 ④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 (2)肖像權 ①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②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 針對性限時訓練 某工廠工人劉某酒后駕駛,被交警查獲。劉某冒用同廠工人王某的姓名接受了處罰。本案中,劉某的行為侵犯了王某的( ) ①名譽權 ②隱私權 ③肖像權 ④姓名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某旅行社在其公眾號發文配圖“葛優躺”,并在顯著位置植入宣傳信息。葛優為此訴至法院,認為此舉極易使消費者誤認為其與該社存在某種合作關系。對此評析正確的是( ) ①該旅行社侵犯了葛優的名譽權,應向其賠禮道歉 ②該旅行社侵犯了葛優的肖像權,應給予經濟賠償 ③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應考慮社會公共利益不應斤斤計較 ④該案屬于民事訴訟,原告應向法院提供對方侵權的證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名譽隱私權 (1)名譽權(名譽權、榮譽權) (2)隱私權 針對性限時訓練 某小區業主吳亮與該小區寵物店老板趙勇因服務問題發生幾次爭執后,多次在小區業主微信群中發布信息指責趙勇,使用“欺騙客戶”“裝瘋賣傻”“人格分裂”等言辭,并用趙勇的照片作配圖。這對趙勇及寵物店經營造成了諸多負面影響。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吳亮在小區業主微信群中發表的言論貶損了趙勇的榮譽 ②吳亮在小區業主微信群中發表的言論侵犯了趙勇的名譽權 ③吳亮捏造、虛構事實的行為嚴重侵犯了趙勇的隱私權 ④趙勇有權要求吳亮在小區范圍內消除給其帶來的不良影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②④ 王某因所作小區被劃定為疫情風險地區而居家隔離。他將實情告訴朋友李某并提醒其注意防范風險。李某在朋友圈發布了王某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并戲稱小心“毒王”,被網友廣泛轉發。王某要求李某刪除期及圈遭拒后起訴李某。對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某的行為侵犯了王某的榮譽權 ②李某的行為侵犯了王某的隱私權 ③王某可要求李某承擔其違約責任 ④王某可要求李某支付精神撫慰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針對校園欺凌社會熱點,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理解公民常見的人身權利;同時,設計了6道針對性訓練題及時跟蹤學生的掌握情況。講授新課: 對校園欺凌說不的建議 議學情境 設計校園欺凌社會熱點,運用有關民法漫畫的形式設計議學情境,學生根據議學任務開展合作、探究。 議學任務:作為一名高中生,我該如何對校園欺凌說不?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小結。 議學小結 拒絕校園欺凌,從我做起! 一、遵紀守法,謹言慎行,不惡意辱罵或攻擊他人,不做任何侮辱他人人格的事。 二、不惡意傳播他人的消極謠言與閑話。 三、不惡意恐嚇、威迫他人或強迫他人做違反其自身意愿的事。 四、不惡意中傷、譏諷、貶抑評論他人的體貌、家庭等。 五、不得敲詐他人,強索其金錢或物品。 六、不分派系、結黨、孤立或排擠他人。 七、不攜帶違禁物品入校(如管制刀具等),不惹是生非,不參與打架斗毆。 八、不在網上發表具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言論。 九、學會換位思考,少一份怨恨,多一份寬容,不激化矛盾,不擴散矛盾。遇事冷靜,做事要考慮后果。 十、以理服人,以法維權,不以暴制暴,有糾紛時校內找老師,校外找警察。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討校園欺凌說不的途徑,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權利意識和法治觀念。課堂小結 1.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網絡。 2.學習對應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反思,對沒有達成的學習任務進行跟進。 全體學生進行知識回顧與反思作業布置 必做: (1)反思課堂學習內容、整理筆記; (2)限時完成練習冊配套練習題; (3)熟記原理內容 2.選做:《五三高考》 3.預習:下節課教材內容、練習冊預習內容 筆記留痕、錯題的歸因分析板書設計復盤反思基于目標的復盤式評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