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寓言和神話》教案教學內容: 為“綜合·探索”類的課程,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主動探索、研究成語故事蘊含的哲理,引導學生在暢想故事情節、領會寓意的同時,培養和提升學生構思、取材、構圖、配色等綜合的藝術表現能力,綜合運用多種形式和基礎美術技法創造表現自己感興趣的故事情節,使得寓言或者神話故事的內容更加有趣。學生情況: 五年級學生由中年段跨入高年段,正是童年期向少年期過渡的轉型階段。他們對于成語故事已有較深入的認識,除了自己的課外閱讀,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也多次接觸此內容。但在如何將故事轉化為圖像插圖方面的實踐較少。教學方式、手段: 1. 小組互助式學習:在教學中嘗試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運用豐富有趣的圖片資料,結合已有的知識儲備,拓展思路,激發興趣,快樂地進行互助式藝術創作。2.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通過自編、自導、自演故事的誘發、聯想,使學生在領悟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的同時,更增加了對本課內容的學習興趣。在創設的情境中引導學生暢想故事情節領會寓意的同時,培養和提升學生構思、取材、構圖、配色等綜合的藝術表現能力。3. 化難為簡,提升創作激情:在具體學習和表現過程中強調用形象化的手法來表現自己感興趣的故事情節,運用線描方法,使得成語故事的人物造型更加簡單有趣。教師準備:教學課件,教學范畫。卡紙、鉛畫紙、彩色紙等材料,各種繪畫材料,制作材料。美術教室四周張貼各類學生平面繪畫作品或手工作品,增加氛圍。學生準備:各種繪畫材料,制作材料。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成語故事的基本情節及其表現方法,熟悉其配畫、插圖的畫法風格,進一步了解文學與藝術形式的聯系。過程與方法目標:用豐富的繪畫手段表現單幅或者連環畫面,在合適的機會利用學生的配畫作品與其他學科結合開展相關活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本課的學習,體會成語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習成語故事配畫的方法。教學難點:如何使所創作的成語故事角色形象、場面精彩。教學設計一、回憶語文課文 導入課題 1.回憶四年級的語文課文《九色鹿》,介紹壁畫是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故 ,師生互動,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個則故事所要表達內容2. 出示課題:奇妙成語故事二、感受與體驗 探究發現 1. 師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2. 人類很早就會使用這種極古老的文學形式,欣賞古老的壁畫. 巖畫. 畫像石,感受其獨特的魅力。3.看圖猜成語出示一些圖片,進行看圖猜成語的游戲。師:你是怎樣猜到的?4.引導學生說出畫面創作的要素: 抓住寓言的主要情節與場景; 抓住主要角色的特點、動態、表情。欣賞與研究 嘗試創作1.創設情景龐校為我們提出創作成語壁畫的要求2.選擇一個成語創作故事,以線描的形式單幅出現四、講解與展示 快樂評價 五、拓展與延生 激發興趣 1. 將課堂延伸,舉辦成語故事表演秀的主題活動,讓沒有表演的小組一一展示。2. 欣賞運用其他材料和方法表現的寓言故事作品,拓展學生的創作思維。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