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奮斗中國一分鐘建設永續發展的美麗中國第九章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我國的基本國情,歸納我國的區域特色12運用資料,聯系現狀,理解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要性3運用資料,了解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成就,以及我國與世界的聯系學習目標大美中國大美中國大美中國大美中國大美中國4大高原4大盆地3大平原山區面積占2/3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5種溫度帶4個干濕地區5種氣候類型復雜的地形復雜的氣候自然條件復雜多樣基本國情1國土 面積 礦產 資源 耕地 面積 徑流 量 森林面積中國總量居世界的位次中國人均量占世界比值334661/33/51/31/41/5主要自然資源總量及人均比值表面積960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三2021年人口14.1億, 世界第一基本國情101地形方面五種地形齊全,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基本國情11.自然環境青藏高原 地勢崎嶇,峰林眾多內蒙古高原 溝壑縱橫,支離破碎黃土高原 雪山連綿,冰川廣布云貴高原 地勢坦蕩,一望無際四大高原的名稱叫什么?各自有什么特征?實戰演練01氣候方面氣候類型多樣,主要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高原氣候。基本國情11.自然環境南北溫差大東西干濕明顯基本國情11.自然環境01溫度帶和干濕地區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多樣,跨五個溫度帶和四類干濕地區。基本國情11.自然環境(2)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國土 面積 礦產 資源 耕地 面積 徑流 量 森林面積中國總量居世界的位次中國人均量占世界比值334661/33/51/31/41/5(3)人文環境特點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由于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占有量較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基本國情12.人文環境1、沿海地區特色區域特色2中國沿海地區海岸線長,擁有眾多的良港,對外聯系方便,有利于對外開放。沿海地區率先得以開發,京津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成為中國經濟的核心地域,并對內地產生越來越大的拉動作用。京津冀一體化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珠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1、沿海地區特色區域特色2中國沿邊地區少數民族相對集中,擁有壯美的山河和豐富的資源,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沿邊地區應積極利用邊境口岸,擴大對外貿易,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大力發展旅游業。2、沿邊地區特色區域特色2滿洲里口岸霍爾果斯口岸2、沿邊地區特色區域特色2活動一課堂活動1.找出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等5個經濟特區,說一說它們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這五個經濟特區都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區域特色2活動一課堂活動2.找出重慶、宜昌、岳陽、武漢、黃石、九江、蕪湖、南通等8個城市,議一議它們地理位置的共同點是什么,并具備哪些發展優勢。優勢:水陸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好等都分布于長江干流沿岸地區區域特色2長江、黃河都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們流經中國的西部、中部和東部,灌溉著無數農田,連接了眾多城鎮。黃河、長江流經中國的西部、中部和東部,灌溉著無數農田,連接了眾多城鎮。以上海為核心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以武漢為核心的長江中游產業帶,以重慶為核心的長江上游產業帶,加上黃金水道和諸多港口的建設,正使長江成為一條綜合實力雄厚的產業巨龍。3、長江、黃河流域特色區域特色2中國與世界3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舉辦北京奧運會舉辦上海世博會中國屬于世界,中國正在闊步走向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中國北京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九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2010年,中國上海成功舉辦了第四十一屆世界博覽會。中國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APEC在北京召開⑴“一帶一路”中的“一帶”指的是 ;⑵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由我國出發,從東向西依次經過了太平洋, 海峽, 印度洋,紅海, 運河,地中海,最后到意大利,聯系著亞洲、 洲和 洲。絲綢之路經濟帶馬六甲蘇伊士非歐中國與世界3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8783億美元,超過日本,僅次于美國,經濟總量升至世界第2位。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482億美元,居世界第10位。中國主要農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糧食產量達到54648萬噸,比1978年增長79.3%;棉花產量596萬噸,油料產量3230萬噸,分別比1978年增長1.8倍和5.2倍。中國工業建設取得巨大成績。2010年,鋼、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種工業品的產量居世界第1位,制造業總產值居世界第2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迅速成長起來。中國進出口貿易迅猛增長。1978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不到1%,居世界第29位。2010年,貨物出口額居世界第1位,貨物進口額居世界第2位。中國與世界3閱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4(1)存在問題:中國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水土流失,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自然災害加劇等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2)解決措施:國家明確提出了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從源頭上逆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創建美麗中國共同努力,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貢獻。1.目前存在的問題水土流失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自然災害走可持續發展道路4如何才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鼓勵發展的產業低能耗產業高科技產業創新產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4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控制人口增長,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積極發展科技,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等。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4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居世界第2位,但與居世界第1位的美國相比,尚存在著顯著差距。中國人均GDP居世界第121位。中國人均資源占有量明顯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目前,中國人均土地面積不到世界人均的1/3,人均森林面積不到世界人均的1/6,人均石油、天然氣儲量不到世界人均的1/10,人均主要金屬儲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4,人均水資源僅相當于世界人均的1/4。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資源、能源消耗水平居高不下。中國單位產值的能耗,約相當于美國的3倍、德國的4倍和日本的6倍。中國工業污染、生活污染等問題仍很突出,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可謂任重道遠。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但生產的多為勞動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產品,許多核心技術不得不依賴進口,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亟等加強。(1)說一說,上面的材料說明了哪些問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任務。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我國人均資源少資源利用率低,污染問題嚴重創新能力不足、科技水平還需提高(2)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3)青少年學生能為可持續發展做點什么?應該控制人口增長,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積極發展高新技術,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等。青少年應該做好以下幾點:宣傳;獻計獻策;做力所能及的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1.下列關于中國國情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候復雜多樣,自然災害較少 B.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C.地大物博,人均資源豐富 D.各類自然資源 分布均勻2.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我國的基本國情 ( )A.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大 B.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C.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D.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課堂檢測3.下列農業生產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的是( )A.東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種植甘蔗B.我國東部沿海灘涂發展水產養殖業C.長江中下游地區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D.內蒙古地區開墾草原,發展種植業4.下列說法符合可持續發展觀點的是( )A.陡坡開荒 B.圍湖造田 C.不準開荒D.在某水域的一定時間內實行“休漁”制度課堂檢測5.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 )A.印度 B.中國 C.越南 D.朝鮮6.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5位7.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間是( )A.2000年 B.2001年 C.2008年 D.2010年課堂檢測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建設永續發展的美麗新中國 課件.pptx 走進時代巨變.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