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張PPT)制作營養粥粥的地位營養粥是一道以米為主要原料的粥品。粥還包括了食療藥粥。它作為我國食粥的特色,集傳統營養科學與烹飪科學于一體,對增進國民的健康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它從"醫食同源"、"藥食同用"的觀念出發,根據傳統營養學的理論,以各種養生食療食物為主,或適當佐以中藥,并經過烹調加工而成的具有相應養生食療效用的一類粥品,又屬于藥膳的一個組成部分。粥的制作一般有煮和燜兩種方法。煮法即先用旺火煮至滾開,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湯稠濃的方法。燜法是指用旺火加熱至滾沸后,即倒入有蓋的木桶內,蓋緊桶蓋,燜約2小時即成,具有香味較濃的特點。通常粥多采用煮法。此外,花色粥的制作,還有以煮好的滾粥沖入各種配料,調拌均勻即成的方法,如生魚片粥等。粥在制作時,應注意水要一次加足,一氣煮成,才能達到稠稀均勻、米水交融的特點。煮粥用的米既可先用清水浸泡5-6小時,然后下鍋再煮,也可淘洗干凈后直接下鍋煮粥。先浸后煮,可縮短煮粥的時間,但浸泡易致養分損失。若配方中有不能直接食用的中藥,則可先用中藥煮取湯汁,再加入米或面煮粥,或先將中藥研成粉末,再入粥與米同煮;若粥中的配料形體較大,應先進行刀工處理,再下鍋煮粥,以使粥稠味濃。粥的制作粥的營養粥在傳統營養學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與湯食一樣,也具有制作簡便、加減靈活、適應面廣、易于消化吸收的特點,甚宜養生保健長期食用,曾被譽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不僅如此,清代黃云鵠在其《粥譜》中還謂粥"于養老最宜:一省費,二味全,三津潤,四利膈,五易消化",對食粥養生大力推崇。陸游也極力推薦食粥養生,認為能延年益壽,并專作一首著名的《食粥詩》,詩中寫到"世人個個學長年,不司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粥多在早晨進食,以適應人體腸胃空虛的生理特點。正如北宋文人張耒在《粥記》中所說"每晨起,食粥線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良"。不僅晨起宜食粥,蘇東坡還提倡晚上進食白粥,認為它能推陳致新,利膈益胃,粥后一覺,尤妙不可言。粥的基本做法1、浸泡: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的好處:(a、熬起粥來節省時間;b、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c、熬出的粥口感好。)2、開水下鍋:冷水煮粥容易糊底,開水下鍋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3、火候:先用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熬煮約30分鐘。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4、攪拌:目的是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鐘,到呈酥稠狀出鍋為止。5、點油:粥改文火后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色拉油,色澤鮮亮,入口鮮滑。八寶粥:八種配料:大米、糯米、小米、黃豆、綠豆、紅豆、紅棗、桂圓。做法:1、各種豆類浸泡一夜,米類浸泡半天,紅棗洗凈,干桂圓去殼。2、所有材料加入適量水和冰糖,放砂鍋中,大火燒開,小火煮到粥軟爛粘稠即可。菠菜豬肝粥配料:大米 / 菠菜 / 豬肝 / 鹽 / 黑胡椒1.大米提前浸泡30分鐘,熟豬肝切小丁備用2.菠菜提前焯水,去掉多余草酸,切丁備用3.大米加水開大火煮,煮開后轉小火燉煮30分鐘4.米粥煮好后放入切好的豬肝丁,將拌均勻,蓋蓋燉煮10分鐘5.10分鐘后撒入菠菜丁,撒入鹽和黑胡椒,稍微煮一兩分鐘后即可出鍋紫菜蝦米粥配料:大米200g / 紫菜1小張 / 干蝦8只瘦肉 / 蔥 / 姜 / 蒜 / 食鹽 / 雞精 / 香油1.大米洗干凈放入鍋里,按煲粥鍵煮熟2.紫菜剪碎,瘦肉切絲(肉絲用淀粉、食鹽腌制一小會兒),蔥姜蒜切好,蝦仁泡軟剁碎3.蔥姜蒜放入油鍋爆香4.粥煲好開蓋放入蝦仁,放入瘦肉,加入剪碎了的紫菜5.倒入剛才爆香的蔥姜蒜油6.加入食鹽和雞精,撒入蔥花即可皮蛋瘦肉粥配料:大米 / 清水 / 皮蛋2個 / 蔥花瘦肉 / 食鹽 / 胡椒粉 / 食用油1.米淘洗干凈,用鹽、油和少許水將米浸泡,腌制30分鐘。豬瘦肉放沸水中煮變色撈出2.鍋中放足量水,燒開后放入米和1個切碎的皮蛋、豬瘦肉、姜末一起煮開。大火煮20分鐘,中途隨時攪拌,撇去浮沫,約用1—1.5小時將粥用小火煮至稠厚。3.關火,加適量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吃的時候撒上蔥花即可營養粥評價機制,調動勞動熱情項目內容 評價指標 勞動參與 勞動技能 參與度 參與熱情 品相 口味自我評價同學互評價家長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