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2023學年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2023學年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復習

資源簡介

第一章 知識點復習
1、地圖三要素:方向 、比例尺 、圖例和注記。
2.確定方向的三種方法: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②指向標法:指向標的箭頭一般指向正北方;
③經緯網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3.生活中確定方向的方法
①指南針:將指南針平放,一般情況下磁針總是指向南、北方向;
②北極星:在夜空中找到北極星,面對北極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③太陽:太陽東升西落;
④樹:年輪稀疏和樹葉茂盛的一方為東方;
⑤用衛星導航系統確定方向;
⑥根據地形、地物特征辨別方向,如中緯度地區,山地南側的積雪往往比北側先融化。
4.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方式
①線段式比例尺 如 ;
②數字式比例尺 如 1∶5 000 000 或1/5 000 000;
③文字式比例尺 如 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50千米。
5.比例尺大小的比較
比例尺是個分數,分子都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10=0.1 > 1/100=0.01
1∶5 000 000=1/5 000 00 < 1∶5 000 0=1/5 000 0(比較大小)
(注:比例尺默認單位為厘米,千米變厘米加 5 個0,米變厘米加 2 個0)
例:下列各組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 ) “因為形式不同,要先化成同一形式”
A.1:20 000
B.三十萬分之一 1:300 000
C.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30千米 1:3000 000
D. 1:10 000
6.根據比例尺大小、范圍與內容詳略的關系,填寫表格:
地圖 比例尺 范圍 內容
①中國地圖 大 小 詳細
②北京市地圖 小 大 簡略
7.地理與風土人情 “看熟組長提問時能說出就可就可”
內蒙古的那達慕大會摔跤;
南美洲巴西足球;
伊斯蘭教-開齋節;
非洲粗獷舞蹈;
歐洲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因紐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魚;
阿拉伯人穿白色長袍的原因(降水少氣候炎熱多風沙),作用(防風沙,透氣,反光); “背”何蘭多風車的原因(地勢低洼,降水多),作用(排水); “背”
8.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 “不用背,看熟就可”
旅游、找商店、出行 交通圖
查找廣州市在廣東省的位置 中國政區圖
查找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 世界政區圖
查找喜馬拉雅山脈 世界地形圖
了解“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我國的分布 中國地圖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狀況 世界人口分布圖
第二章(1)知識點復習
1.地球的真實形狀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坐地日行八萬里指赤道。
2..認識地球的過程: ①蓋天說(天圓地方) ②渾天說(蛋黃) ③根據日食月食現象(推測) ④麥哲倫船隊航行首次證明地球的形狀 ⑤衛星圖片(直觀認識)
3.地球是球體的證據:
①麥哲倫環球航行
②在海邊看遠處駛來的輪船,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
月食時,地球的影子
④登高望遠,(站的高看的遠)
⑤地球的衛星照片
4.在野外辨認方向的一般方法:
①指南針定向
②北極星定向(面向北極星的方向就是正北)
“北極點四面八方皆為南,南極點四面八方皆為北”
③太陽定向(東升西落)
④樹(年輪稀疏向陽(東)樹葉密集為向陽(東))
5.緯線和經線
緯線 經線
定義 在地球儀表面,與地軸垂直并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在地球儀表面,連接南北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
形狀 圓圈(除極點外) 半圓弧
長度 從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到兩極縮為一點 各條經線的長度相等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關系 相互平行 相交于南、北兩極
起始線 赤道(0°緯線) 本初子午線(0°經線)
符號 北緯“N”,南緯“S” 東經“E”,西經“W”
度數劃分 從赤道向南和向北,各分90° 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和向西,各分180°
變化規律 北緯:越向北,度數越大;南緯:越向南,度數越大南極點和北極點都為90° “北增北緯,南增南緯” 度東經:越向東,度數越大;西經:越向西,數越大。東、西經180°經線重合。 “東增東經,西增西經”
地球運動方式 自轉 公轉
圖片
旋轉中心 地軸 太陽
方向 自西向東(北逆南順) 自西向東
周期 一天(約24小時) 一年(約365天)
產生的地理現象 ①晝夜更替 ②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③時間差異(同一時間地球上一個地方白天另一個地方黑夜) ①晝夜長短變化 ②極晝極夜現象 ③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④四季冷暖差異(四季變化) ⑤五帶劃分
6.地球運動方式
第二章(2)知識點復習
1.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2.從南北半球看,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從東西半球看,陸地主要分布在東半球。
3.無論是南北半球,還是東西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4.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塊。
5.面積最大的洲:亞洲,面積最小的洲:大洋洲。
6.赤道穿過的大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大洋洲
7.半球位置
半球 大洲
全位于北半球 歐洲、北美洲
全位于南半球 南極洲(①跨經度最多的大洲②四周都是海洋)
主要位于東半球 亞洲、非洲、大洋洲、歐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8.北冰洋(①跨經度最多的大洋②四周都是陸地)
七大洲、四大洋在不同類型下的位置
9.洲洲分界線
大洲 口訣 分界線
亞洲與歐洲 烏烏里,大黑土 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洲與非洲 蘇非亞 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 南美北美愛吃洋芋巴 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北美洲 亞北美白 白令海峽
歐洲與非洲 歐非直地 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
南美洲與南極洲 兩南德 德雷克海峽
10.大陸漂移說魏格納提出
大陸漂移證據:①非洲凹處與南美洲凸處相對應
②古老地層相似性
③古生物的相似性
11.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且多火山地震)。
幾乎是海洋的板塊:太平洋板塊
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屬于亞洲,印度洋板塊。
12.兩大火山地震帶:①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①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13.板塊張裂 形成:裂谷、海洋(東非大裂谷、紅海)
板塊碰撞 形成:山脈(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14.常考題
一起來來看看題: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1)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2)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印度尼西亞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
東非大裂谷將不斷擴張,形成海洋的原因:是由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張裂拉伸形成。
紅海的面積不斷擴大的原因:是由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張裂拉伸形成。
地中海的面積會不斷縮小,最終將消亡的原因:是由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形成。
阿爾卑斯山脈的成因:是由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形成。
喜馬拉雅山脈的成因: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
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位于亞洲且位于印度洋板塊。
15.陸地地形
共同點 主要特征
地形類型 海拔 地面起伏
地表起伏小 平原 200米以下 平坦廣闊
高原 500米以上 邊緣陡峭,起伏不大
地表崎嶇不平 山地 500米以上 坡度較陡,溝谷較深
丘陵 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 坡度緩,
盆地 中間低,四周高
16.等高線地形圖
相對高度:兩個點之間的高度差。
等高線越密集,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陡度越緩。
知識點復習
1.人口自然增長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決定的。
2.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自然增長速度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自然增長速度快。
3.四大人口稠密地區:①歐洲西部(資本主義發展最早、商貿活動頻繁、工農業發展好)
②亞洲東部、南部(文化歷史悠久,氣候溫和,降水較多,農業生產條件好)
③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海運方便,礦產資源豐富)
分布規律:中低緯度的臨海平原地帶
原因:氣候溫和、降水較多、地形平坦,以平原和盆地為主、自然環境比較優越。
4.人口稀疏地區:①氣候濕熱雨林地區
②極端干旱沙漠地區
③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
④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原因:自然環境比較惡劣。
5.①人口增長過快(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的影響:會導致濫墾濫伐,資源枯竭、環境惡化,交通堵塞、就業困難、饑餓貧困等。
人口增長過快的解決措施:倡導節制生育
②人口增長過慢(發達國家、歐洲、意大利、德國、瑞典)的影響:
勞動力不足、人口老齡化、兵源短缺、社會負擔加重等。
人口增長過慢的解決措施:鼓勵生育
6.鄉村居民大多依山傍水,沿河、山麓、公路分布。
7.城市與鄉村的主要差別
聚落形式 城市 鄉村
規模與人口 人口密集 規模較小,人口稀疏
建筑特點 高大密集 低矮稀疏
交通條件 發達 不發達
生產方式 非農業產業活動 農業生產活動
8.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地區 民居特色 自然環境
寒冷地區 墻厚、窗小、屋頂高聳 寒冷多雪
濕熱地區 墻薄、窗大、排水系統完備 高溫多雨
干熱地區 墻厚、窗小、平頂 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多風沙
9.人種是根據人類的體質特征劃分的,體質特征包括膚色、眼色、毛發、頭型,臉型等。
10.世界三大人種: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黑色人種
11.三大人種特征
人種 白色人種 黃色人種 黑色人種
膚色 白色或淺棕色 黃色或黃棕色 黑棕色
眼色 較淺 棕色 黑棕色
毛發 頭發呈波浪狀,體毛較多 頭發黑直 頭發卷曲,體毛很少
鼻梁 細高 中等高度 鼻形扁平
嘴唇 較薄 中等 較厚
身材 高大 中等 四肢較長
分布 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屬于白色人種) 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屬于黃色人種)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12.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流傳最廣的語言是英語。
語言 主要分布國家或地區
漢語 中國,東南亞
英語 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
西班牙語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
阿拉伯語 西亞和北非地區
俄語 俄羅斯,東歐的一些國家
法語 法國、比利時、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國家
13.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主要宗教 起源地 主要分布地區 宗教建筑 經典
基督教 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 巴勒斯坦 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 教堂、十字架 梵蒂岡圣彼得堡 《圣經》
伊斯蘭教 沙特阿拉伯 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清真寺、(鍋蓋建筑) 《古蘭經》
佛教 西游記西天取的經,西天指古印度 古印度 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斯里蘭卡 佛塔、廟宇、泰國佛塔 《佛經》
第四章 知識點復習
1.天氣特點:①時間短②多變
2.氣候特點:①時間長②穩定
3.例題:風和日麗。(天氣)
昆明四季如春。(氣候)
暴風驟雨。(天氣)
春旱多風沙,夏熱多暴雨,秋短晴朗,冬季干寒。(氣候)
今夜到明天晴轉多云,局部有雷雨,南風2-3級。(天氣)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天氣)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氣候)
風起云涌,電閃雷鳴。(天氣)
昨夜雨疏風驟,滿地落花飛走。(天氣)
4.天氣符號
長線表示2級
短線表示1級
三角形表示8級
5.在衛星云圖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區。
6.日較差:一天中氣溫最高與最低氣溫的差。
7.年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
8.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9.氣溫分布規律:①緯度因表:緯度越低,溫度越高。氣溫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等溫線密集——溫差大;等溫線稀疏——溫差小)
②海陸因表:同緯度的海洋與陸地氣溫不同。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氣溫高于陸地。
(北半球 夏季7月,冬季1月)
(南半球 夏季1月,冬季7月)
③地形差異:同緯度的陸地上,海拔高處氣溫比周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④等溫線越密集表示溫差越大,等溫線越稀疏表示溫差越小。
(為什么南半球的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答:因為南半球海洋面積大。)
10.降水: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都屬于降水。
11.降水形成的基本條件:①空氣中要有足夠的水汽
②空氣中要有足夠的凝結核
12.降水分布規律:①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②回歸線,分兩岸,東岸多西岸少
③中緯度,要看好,沿海多內陸少
④迎風多,背風少。(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陽坡氣溫高,陰坡氣溫低。)
13.降水的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對流雨 地形雨 鋒面雨
降水的主要類型 對流雨 濕潤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常見赤道附近,我國東部地區夏季午后常有陣雨,通常伴隨著大風、雷電,亦屬于對流雨。) 遇冷凝結而形成降水
地形雨 濕潤空氣水平運動時,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
鋒面雨 冷曖空氣相遇,相對輕的曖空氣被迫“抬升”
14.太陽高度角越大,照射的面積越小,太陽輻射越強,影子越短。
15.太陽直射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哪個半球的極圈內就有極晝現象。
16.【小竅門】: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的判斷方法:
(1)由于高原,山脈等造成的, 地形地勢因素;
(2)是南北位置的不同或產生氣溫差異的, 緯度位置因素;
(3)是東西位置的不同或產生降水差異的, 海陸分布因素;
(4)熱島效應、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 人類活動因素
例: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烏魯木齊多 (海陸因素)
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地形因素)
安第斯山脈南段西側降水充沛,而東側降水稀少 (地勢因表)
赤道地區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終年冰雪覆蓋 (緯度因素)
17.世界氣候類型表
氣候類型 主要特征 分布地區 代表城市
熱帶的氣候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 赤道附近,亞馬孫平原(最大),剛果盆地,馬來群島 新加坡
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孟買
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非洲的面積最為廣大 巴馬科
熱帶沙漠氣候 全年高溫少雨 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內陸和大陸西岸地區,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面積最為廣大 喀土穆
亞熱帶的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亞熱帶的大陸東岸地區 武漢
地中海氣候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地中海沿岸 羅馬
溫帶的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熱同期 亞歐大陸溫帶地區的東部,一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以北 沈陽、焦作、鄭州、北京
溫帶海洋性氣 候 冬無嚴寒,夏無醋暑,一年內降水均勻 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歐洲西部) 倫敦、巴黎
溫帶大陸性氣 候 冬冷夏熱,年溫差大,降水稀少 亞歐大陸和北美洲 莫斯科、烏魯木齊
寒帶的氣候類型 苔原氣候 長冬無夏,只有短暫的暖季,降水稀少 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 冰洋沿岸 巴馬科
冰原氣候 終年嚴寒,降水稀少 格陵蘭島和南極洲 中國南極東方站
18.葵花寶典:判斷氣候類型方法,三步①定半球 ②以溫定帶 ③以水定型
①定半球
等溫線向上凸為北半球
等溫線向下凹為北南球
②以溫定帶
③以水定型
最冷月>15℃ 熱帶型 (終高溫年) 熱帶雨林氣候 年雨型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夏雨型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最冷月0℃--15℃ 亞熱帶型 (冬暖夏熱)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中海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氣候
最冷月<15℃ 溫帶型 溫帶季風氣候 少雨型 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最熱月<10℃ 寒帶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 極地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氣候
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寒帶氣候
第五章 知識點復習
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
2.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3.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世界上的國家可分為發達國家(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與發展中國家(中國、巴西)。
4.“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關于經濟、政治等方面問題的商談。
5.“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
6.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經濟全球化
第一章 知識點考查
1、地圖三要素: 、 、 。
2.確定方向的三種方法:①一般方法:上 下 ;左 右 ;
②指向標法:指向標的箭頭一般指向 方;
③經緯網法:經線指示 方向,緯線指示 方向。
3.生活中確定方向的方法
①指南針:將指南針平放,一般情況下磁針總是指向南、北方向;
②北極星:在夜空中找到北極星,面對北極星的方向就是 方;
③太陽:根據太陽升、落的方向大致為東、西方;
④樹:年輪稀疏和樹葉茂盛的一方為 方;
⑤根據地形、地物特征辨別方向,如中緯度地區,山地南側的積雪往往比北側先融化。
4.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方式
① 比例尺 如 ;
② 比例尺 如1∶5 000 000 或1/5 000 000;
③ 比例尺 如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50千米。
5.比例尺大小的比較
比例尺是一個分子為1的分數,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
1∶5 000 000 1∶5 000 0(比較大小)
(注:比例尺默認單位為厘米,千米變厘米加 個0,米變厘米加 個0)
6.根據比例尺大小、范圍與內容詳略的關系,填寫表格:
地圖 比例尺 范圍 內容
①中國地圖
②北京市地圖
第二章 知識點考查
1. 分海洋, 分陸地。
2.從南北半球看,陸地主要分布在 半球;從東西半球看,陸地主要分布在 半球。
3.無論是南北半球,還是東西半球,都是海洋面積 (大于/小于)陸地面積。
4. 大洲, 大洋, 大板塊。
5.面積最大的洲: 洲,面積最小的洲: 洲。
6.赤道穿過的大洲: 洲、 洲、 洲、 洲
7.半球位置
半球 大洲
全位于北半球 洲洲、北美洲
全位于北南球 南極洲(①跨 度最多的大洲②四周都是 (海洋/陸地))
主要位于東半球 亞洲、非洲、大洋洲、歐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 洲、 洲
8.北冰洋(①跨 度最多的大洋②四周都是 (海洋/陸地))
大洲 口訣 分界線
亞洲與歐洲 烏烏里,大黑土 烏拉爾山脈、 、 、大高加索山脈、黑海、
亞洲與非洲 蘇非亞
南、北美洲 南美北美愛吃洋芋巴
亞洲與北美洲 亞北美白
歐洲與非洲 歐非直地 、
南美洲與南極洲 兩南德
9.大陸漂移說 提出
10.大陸漂移證據:① 相對應
② 相似性
③ 相似性
11.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 (穩定/活躍);板塊與板塊 (交12.界/內部)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且多火山地震)。
13.幾乎是海洋的板塊:
14. 半島、印度半島屬于 洲, 板塊。
15.兩大火山地震帶:① 、

16.板塊張裂形成: 、 (東非大裂谷、 )
形成:山脈( 、科迪勒拉山系)
17.面積最大的陸地: ;面積最小的島嶼: 。
18.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1)位于 板塊和 板塊 處,
地殼 (活躍/穩定)
(2)位于 帶
19.印度尼西亞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 板塊、 板塊和 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
20.東非大裂谷將不斷 (擴張/縮小),形成海洋的原因:是由 板塊和 板塊
(碰撞擠壓/張裂拉伸)形成。
21.紅海的面積不斷 的原因:是由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形成。
22.地中海的面積會不斷 ,最終將消亡的原因:是由 板塊和 板塊
(碰撞擠壓/張裂拉伸)形成。
23. 山脈的成因:是由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形成。
24.喜馬拉雅山脈的成因:是由 板塊和 板塊 (碰撞擠壓/張裂拉伸)形成。
25.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位于 洲且位于 板塊。
26.
共同點 主要特征
地形類型 海拔 地面起伏
地表起伏小 500米以上 邊緣 (陡峭/平坦)
200米以下 平坦廣闊
地表崎嶇不平 山地 坡度 (較陡/平緩),溝谷較深
500米以 (上/下),相對高度不超過 米 坡度緩,
盆地 中間 ,四周
27.等高線越密集,陡度越 ;等高線越 ,陡度越緩。
第三章 知識點考查
1.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自然增長速度較 ;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自然增長速度 。
2.四大人口稠密地區: ① (資本主義發展最早、商貿活動頻繁、工農業發展好)
②亞洲 、 (文化歷史悠久,氣候溫和,降水較多,農業生產條件好)
③ 洲和 洲的 部(海運方便,礦產資源豐富)
分布規律: 地帶
原因:氣候溫和、降水 、地形 ,以平原和盆地為主、自然環境比較優越。
4.人口稀疏地區:① 地區 ② 地區
③ ④ 地區
原因:自然環境比較惡劣。
5.①人口增長過快( 洲、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的影響:會導致濫墾濫伐,資源枯竭、環境惡化,交通堵塞、就業困難、饑餓貧困等。
人口增長過快的解決措施:倡導節制生育
②人口增長過慢(發達國家、 洲、意大利、德國、瑞典)的影響:勞
動力不足、人口老齡化、兵源短缺、社會負擔加重等。
人口增長過慢的解決措施:鼓勵生育
2.城市與鄉村的主要差別
聚落形式 城市 鄉村
規模與人口 人口密集
建筑特點 高大密集 低矮稀疏
交通條件 不發達
生產方式 農業產業活動 農業生產活動
3.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地區 民居特色 自然環境
地區 墻 (厚、薄)、窗(大、小)、屋頂高聳 寒冷多雪
濕熱地區 墻 (厚、薄)、窗(大、小)、排水系統完備 高溫多雨
干熱地區 墻厚、窗小、 (平頂、尖頂) 干旱少雨,晝夜溫差 ,多風沙
1.人種是根據人類的 劃分的,體質特征包括膚色、眼色、毛發、頭型。臉型等。
2.世界三大人種: 人種、 種、 人種
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 語;流傳最廣的語言是 語。
世界三大宗教: 教、 教、 教
人種 白色人種 黃色人種 黑色人種
膚色 色或淺棕色 色或黃棕色 黑棕色
眼色 較淺 棕色 黑棕色
毛發 頭發呈波浪狀,體毛 頭發 頭發 ,體毛
鼻梁 中等高度 鼻形
嘴唇 較 (厚、薄) 中等 較 (厚、薄)
身材 (高大、矮小) 中等 四肢 (較長、較短)
分布 洲、北美洲、非洲 部、亞洲的 部和 部及大洋洲( 人和阿拉伯人屬于 色人種) 亞洲 部(美洲 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屬于 色人種) 非洲的 部和 部
主要宗教 起源地 主要分布地區 宗教建筑 經典
教世界上信徒 和流傳最廣的宗教 洲、 洲、 洲及大洋洲 、十字架 梵蒂岡圣彼得堡 《 》
伊斯蘭教 洲的西部和東南部、 洲的北部和東部 寺、(鍋蓋建筑) 《 》
佛教 西游記西天取的經,西天指 、 和南亞的斯里蘭卡 、 、泰國佛塔 《佛經》
語言 主要分布國家或地區
漢語 ,
英語 英國、美國、 、 、菲律賓
西班牙語 西班牙, 洲的許多國家
阿拉伯語 和 地區
俄語 俄羅斯,東歐的一些國家
法語 法國、比利時、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國家
第四章 知識點考查
1.天氣特點:① (時間短/時間長)② (多變/穩定)
2.氣候特點:① (時間短/時間長)② (多變/穩定)
3.例題:判斷是天氣還是氣候
風和日麗。( )昆明四季如春。( )暴風驟雨。( )
今夜到明天晴轉多云,局部有雷雨,南風2-3級。( )
春旱多風沙,夏熱多暴雨,秋短晴朗,冬季干寒。( )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 )風起云涌,電閃雷鳴。( )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昨夜雨疏風驟,滿地落花飛走。( )
4.天氣符號填寫
5.在衛星云圖上,藍色表示 ,綠色表示 ,白色表示 。
6.日較差:一天中氣溫最高與最低氣溫的 (差/和)。
7. 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
8.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 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 前后。
9.氣溫分布規律:①緯度因表:緯度越低,溫度越 。氣溫由 向 逐漸降低。(等溫線密集——溫差 (大/小);等溫線稀疏——溫差 (大/小)
②海陸因表:同緯度的海洋與陸地氣溫不同。 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 季海洋氣溫 (高于/低于)陸地。
(北半球 夏季 月,冬季 月)
(南半球 夏季 月,冬季 月)
③地形差異:同緯度的陸地上,海拔越高氣越 。(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 ℃)
(為什么南半球的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答:因為 。)
10.降水: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都屬于 。
降水形成的基本條件:①空氣中要有足夠的 ②空氣中要有足夠的 ③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
11.降水分布規律:①赤道地區降水 ,兩極地區降水
②回歸線,分兩岸,東岸 西岸
③中緯度,要看好,沿海 內陸
④迎風 ,背風 。(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陽坡氣溫高,陰坡氣溫低。)
12.寫出下類降水的主要類型
降水的主要類型 對流雨 濕潤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常見 附近,我國東部地區夏季午后常有陣雨,通常伴隨著大風、雷電,亦屬于對流雨。) 遇冷凝結而形成降水
地形雨 濕潤空氣水平運動時,遇到 ,沿山坡“爬升”
鋒面雨 冷曖空氣相遇,相對輕的曖空氣被迫“抬升”
13.太陽高度角越大,照射的面積越 (小/大),太陽輻射越( 強/弱)小,影子越 (短/長)。
14.太陽直射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哪個半球的 (赤道/極圈)內就有 (極晝/極晚)現象。
15.【小竅門】: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的判斷方法:
(1)由于高原,山脈等造成的, 因素;(2)是南北位置的不同或產生氣溫差異的, 因素;
(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因素;(4)是東西位置的不同或產生降水差異的, 因素;
(5)熱島效應、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 因素
例:天津的年降水量比烏魯木齊多( 因素)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因素)
安第斯山脈南段西側降水充沛,而東側降水稀少( 因表)
赤道地區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終年冰雪覆蓋( 因素)
16.寫出氣候特征。
地中海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第五章 知識點考查
1.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是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
2. 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3.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世界上的國家可分為 (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與 (中國、巴西)。
4.“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
5.“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關于經濟、政治等方面問題的商談。
6.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锦市| 洛阳市| 林州市| 平南县| 济阳县| 伊吾县| 缙云县| 池州市| 南安市| 喀喇沁旗| 巴彦县| 兰州市| 德格县| 成武县| 鸡西市| 甘泉县| 咸丰县| 玛沁县| 东阳市| 崇义县| 台南县| 阿瓦提县| 临汾市| 金塔县| 乌鲁木齐县| 嘉祥县| 刚察县| 长宁区| 卢湾区| 五原县| 玉龙| 绥江县| 万源市| 青阳县| 如东县| 仁怀市| 喀喇沁旗| 牟定县| 乌鲁木齐县| 衢州市|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