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一《錘子的使用》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認識兩種工具器械(圓頭錘和羊角錘);掌握釘錘的使用技巧。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分析、了解釘錘的用途,認識釘錘使用時候的難點、技 巧、注意事項和質量要求;通過釘鐵釘、拔鐵釘的活動過程中,學會分工與合作,提高工作效 率,并體會釘錘的使用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做事觀察仔細、耐心細致的好習慣;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設計與合作意識、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從實踐中感受到勞動的艱辛與快樂,進而認識勞動的價值,珍惜勞動成果;鍛煉實踐的意志,養成精益求精的精神。二、教學重點認識兩種工具器械(圓頭錘和羊角錘);掌握釘錘的使用技巧三、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分析、了解釘錘的用途,認識釘錘使用時候的難點、技 巧、注意事項和質量要求;通過釘鐵釘、拔鐵釘的活動過程中,學會分工與合作,提高工作效 率,并體會釘錘的使用方法。四、教具準備教師準備:實物投影、電腦、課件制作。學生準備:材料工具準備 通過借或購買的方式,教師課前要充分地準備好以下材具 :以四人小 組,每組兩把錘(圓頭錘和羊角錘各一把),每組8 顆鐵釘,每組鉗子一把, 每組幾塊木條。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2 分鐘)1、師:出示兩種錘的實物。(課件展示)2、師:每組桌上放著兩把打錘,看一看,兩把錘究竟哪里不相同哪里又是相同的呢 (學生可能有如下的回答:一把是圓頭,另一把是羊角頭,兩把都有相同長度的木制錘柄)3、 師:“×同學回答得真好。常見的釘錘是有兩種?!币贿吪e起實物一邊說, “像這一把是圓頭錘,像這一把是羊角錘?!保ㄕn件展示)4、師:我們今天這節課就來學習這兩種釘錘的使用方法,板書課題:錘子的使用[設計意圖:落實目標a,巧用信息資源,并結合實物,豐富學生的感性 認識,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二)嘗試探究(24 分鐘)1、 師:根據所提供的材料工具,在四人小組里,你能把那一顆鐵釘釘入所 給的木板里嗎請你動手試一試。(課件出示) (學生在組內紛紛動起手來,做了大膽的嘗試。)師:(過渡語)我們對釘錘有了初步了解,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試 一試了!2、 師:在剛才你釘的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問題和困難(課件出示) (學生可能有如下的回答:把釘子頭釘歪了。錘會擊到左手上)(課件出示)3、 師:遇到困難并不可怕,只要大家有耐心,積極開動腦筋去思考,老師 相信每一個同學都能發現其中的奧秘!4、師:誰能說一說,釘子釘入板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有什么質量 要求有什么技巧(課件出示) (學生可能有如下的回答:蘭花指的手勢抓釘,先把釘子平齊釘進木板 面然后再加固。錘的著力點要準,以免擊到左手上。釘鐵釘時,要將鐵釘垂 直地釘入木板,釘子頭要平正,不要釘歪了,錘頭和錘柄結合處要緊,不能 松動。釘子的長度要合適,不要釘穿不該釘的物品)(課件10)5、師:根據所提供的材料工具,在四人小組里,你能把那顆釘子從木板里 拔出來嗎請你動手試一試。(學生在組內自主嘗試)6、 師:在你拔的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問題和困難(學生可能有如下的回答:拔的過程中很費力;錘柄扳到不再著力后不知該怎么辦)7、師:遇到困難并不可怕,只要大家有耐心,積極開動腦筋去思考,老師 相信每一個同學都能發現其中的奧秘!8、師:誰能說一說,拔釘子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有什么質量要求 有什么技巧 (學生可能有如下的回答:用羊角錘的角縫扣緊鐵釘,左手扶穩木板, 右手握緊錘柄往后扳。如果錘柄已經扳到不再著力而鐵釘還未拔出時,可以 用一根木條或鉗子墊在羊角錘的底部,再繼續扳,直到拔出鐵釘。費力是因 為右手握錘柄的位置不佳,握在柄上的位置離錘越遠,拔釘子就越省力)[設計意圖:落實目標,突出重點,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設計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三)創新實踐(10 分鐘)1、師:(點擊課件提示)我們在使用錘的時候,要注意工具的使用,確保 自己與他人的安全。以四人小組,請同學們把 3 顆釘子釘入所給的木板里。2、(學 生動手實踐) 以四人小組,請同學們把所給木板上的三顆釘子拔出來。(學 生動手實踐)[設計意圖:落實目標,突出重點,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設計意識和創新能力。](四)成果展評(2 分鐘)1、你使用錘子后,誰愿意把你釘或拔的成果質量向大家展示一下 請其他同學評價,提建議。2、讓我們看看去年六年級部分學生的成果,也看看異地他人的成果, 大家來評一評。【設計意圖:完善自己的活動,鍛煉實踐的意志,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 精益求精的精神,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五)課堂小結(2 分鐘)1、師: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嗎(學 生交流匯報)2、師: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里,本課上,大家表現真棒。下節課我們將用本節課上同樣的方法去學習鉗子的使用。課后,希望大家去搜集與鉗子相關 的信息和材料工具。[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總結升華,拓展延伸,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實 現知識與技能的遷移。]課題二鉗子的使用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鉗子的使用方法2、了解鉗子的種類及功能教學重點1、鉗子的使用方法2、鉗子的現實意義教學準備:平口鉗,尖嘴鉗,鯉魚鉗各1把,精細相同的電線和鐵絲若干根。教學過程:一、出示實物給學生觀看,激發學習興趣。師述:鉗子是常用的金工工具,它有很多種類,用途也不同,今天向大家介紹3種常見的鉗子。(出示圖片)二、了解學生家中有無鉗子的情況,是否會使用鉗子。三、根據學生反饋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帶問題自學課文。四、認識鉗子。請學生觀察實物并試述特點,(學生自由說)教師總結,鉗子的手把較長,其原因是使用時更為省力。1、介紹平口鉗的握法。2、折正方形3、排順序填表五、利用實物,說說以下內容1、鉗子的使用意義2、不同類型的使用意義3、鉗子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六、注意事項折角要做到平正,夾斷要平直,整齊。 七、填寫個人收獲。課題三《螺絲刀的使用》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螺絲刀的使用方法2、了解螺絲刀的種類和功能、二、教學重點:初步了解螺絲刀的使用方法三、教學準備:一字形和形螺絲刀各一把,木板2塊,一字形和十字形螺絲釘各兩顆,鐵打1根或錐子1把。四、教學過程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置意圖一、激發導入二、了解工具 師:生活是我們勞動實踐的大舞臺。在這個大舞臺上你遇到過下面的這些情況嗎師:這個問題該用什么工具解決(師糾正:螺絲刀)板書:學用螺絲刀1.認識組成師出示螺絲刀,提問:螺絲刀由哪幾部分組成(黑板上畫出螺絲刀)或(出示圖片)師小結:由三部分組成:刀頭、刀桿、手柄 問:為什么手柄部分都是塑料或是木頭做成的了解類型師問:在生活中你都見過什么樣的螺絲刀啊大家說一說師:出示投影(各種類型的螺絲刀。這些樣式的螺絲刀你見過嗎連線:出示一組圖片。(螺絲刀和螺絲釘)讓學生根據螺絲釘的類型選擇所用的螺絲刀。 學生看視頻(幾張關于螺絲釘脫落的照片)(改錐或是螺絲刀)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回報學生匯報:(鐵棍和塑料把……)學生觀察,記憶學生匯報(絕緣;防觸電)生:一字型和十字型學生說出類型。有六角形的。還有四邊形的。還有五角形的-----學生上前連線 從生活實際出發,引出螺絲刀概念深入認識螺絲刀的組成。整合科學知識。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基礎豐富的學生的認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分析判斷能力。三、動手實踐 (一)初步體驗師:誰來說說你都用螺絲刀修過什么啊師:下面拿起桌上的木塞,觀察上面的螺絲釘,想一想用什么樣式的螺絲刀可以把它擰下來。師問:都是擰螺絲釘,誰來說說為什么選用的螺絲刀卻不同呢追問:要想使用螺絲刀擰螺絲,首先要干什么再怎么辦師投影展示使用步驟師:大家知道了螺絲刀的使用這兩個使用步驟了,你們想不想試試啊要求:1、怎樣把木塞上的螺絲釘松開、擰緊。2、先松下來,然后擰進去,比一比看誰完成的最快,一會兒匯報時思路最清晰。師:開始!師小結:簡單說順時針擰緊、逆時針松開(投影)師:誰能用最簡單的三個動詞概括一下這三個步驟板書:看 選 擰師:出示小掛鉤,把它固定在木塊上。安裝提示:1.小組分工、合作、密切配合。2.不要用力過猛,以防傷到手指。3.看哪個組安裝的既美觀又牢固師:大家評價一下各組的作品(二)設計制作:師:科技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創造,三個北京中提出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綠色北京。我們要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小小發明家:(投影)下面請取出小袋子,看看都有什么東西啊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廢舊物品。把這些廢舊物品變廢為寶,設計制作成一件我們可以使用的小物件。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北京的口號。出示要求教師巡視幫助 學生根據經驗匯報自己的經歷學生觀察思考學生匯報結果匯報:你是怎么把螺絲松開的----逆時針你是怎么把螺絲擰緊的----順時針用刀頭對準釘子,轉動手柄;向左右轉動-----學生動手操作、思考學生思考匯報學生觀察廢舊物品,構思小組分工合作設計、制作 了解學生的已有生活技能總結經驗。用先進經驗指導自己的操作。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得出使用步驟。明白按步驟操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熟練使用螺絲刀能力培養學生小組分工合作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評價能力培養學生使用螺絲刀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四、展示評價五、總結反饋 組織學生進行展評各小組逐個展示1,學情2,結束語 學生匯報、評價學生傾聽學生傾聽總結 培養學生評價能力和審美能力白勞動改變生活的道理。課題四學會使用體溫表教學目標1.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使用體溫表。2.了解使用體溫表的意義。教學重點:學會如何利用體溫表了測量人體的溫度。教學過程:一、自學課文二、出示體溫表,讓學生觀察,并介紹構造。三、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體溫表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意義”總結歸納以下內容:1.了解人體體溫的正常標準值應為36.5℃-37℃。2.知道我國計量體溫表采用攝氏標準標記法,用℃表示,體溫表的刻度是從35℃-42℃。3.了解學會使用體溫表的意義。⑴體溫表可以用來測量人體的溫度。⑵測量人體溫度可以幫助了解和診斷病情。⑶測量人體體溫的方法。⑷準確使用體溫表測量體溫的要求和步驟。四進行“成績展示”寫出學習過程中感受最深刻的一點,與同桌交流。課題五臺秤的使用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臺秤的使用方法。2.鞏固學生已有的使用稱稱量物體質量的一般常識。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臺秤的構造和使用方法。教學過程一、情景導人要知道物品的質量應使用哪種工具學生自由說。二、學習與探究1、出示臺秤,讓學生觀察。2、了解學生家中有無臺秤的情況,是否會使用臺秤的情況。(1)、師:同學們說得很好,秤是稱量物品質量的器具,它有許多的種類,誰能給我們說說自己認識的秤(指名說)隨機板書:臺秤(2)、介紹臺秤:出示臺秤并逐一介紹它的各個部分,同時說明各個部分的用途。3、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三、實踐與體驗1、利用實物或圖片,介紹臺秤的構造,通過師生對話,說說以下內容:(1)、稱的種類分為那些(2)、說說臺秤的構造和主要功能。(3)、認識一下砝碼的種類。(4)、簡單說一說臺秤的使用方法。(5)介紹砝碼介紹四種不同質量的砝碼及砝碼的使用方法,超過500克的物品,均要使用砝碼。2、讓部分學生進行操作練習3、臺秤的操作稱量質量在500克以內的物品。稱量質量在500克以上10千克以內的物品。四、總結與交流通過對臺秤的使用方法進行總結,引導學生使用臺秤的一般常識:1.看懂產品使用說明書。2.按說明書的指示學習使用方法。3.愛惜物品4.使用臺秤時的注意事項。保持砝碼干凈。秤盤上放好物品后,不能有其他物體磁觸秤盤。課題六布貼盆花教學目標:1、認識了解布貼花的制作方法和過程。2、充分發揮學生的設計和動手能力。重難點:掌握和制作布貼花教學準備:1、各種顏色的碎布若干。2、白紙1張,膠水1瓶,鉛筆1支,剪刀1把。教學過程:一.介紹布貼盆花。二.新知呈現。1.請學生欣賞后說一說作品是由什么構成的。2.說一說制作時應該注意什么三.小組制作1.構思2.畫圖3.襯紙4.剪圖拼5.拼圖、粘貼四、注意事項1.重視構思和搭配。2.重視輪廓和色彩。3.利用布的特點,突出藝術效果。4.注意比例要協調。五、交流、分享六、填寫個人主要收獲。課題七繩繪教學目標:1.了解和認識繩繪。2.掌握繩繪的制作方法。3.發揮個人的特長,設計和制作繩繪作品。教學準備:1.各種各樣的彩繩若干根。2.較厚的布。3.膠水、剪刀、毛筆、鑷子、鉛筆。教學過程:一.欣賞作品。1、請學生觀察作品,說一說感受。2、教師介紹繩繪作品。二、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通過設問、講解、板書,幫助學生總結以下幾方面:1、 制作繩繪的作用及意義。2、 制作的方法與過程是怎樣的3、材料工具的準備4、制作時的注意事項5、制作時的程序①拓圖——畫美麗的圖畫并印在布上②粘繩③裝飾6、制作時的質量要求三、制作方法1.在布上繪圖。2.粘繩:細小地方可使用鑷子。3.裝飾畫框或畫軸。四、小組制作,教師巡視并隨機指導。五、注意事項1.彩繩的顏色和粗細的搭配。2.貼要牢固。六、展示、交流七、填寫個人主要收獲教學目標1.使學生學會使用各種彩繩按圖制作繩繪的方法。2.了解繩繪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及作用。課題八《貼布繡》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探究學習貼布繡的基本針法,掌握貼布繡的制作技巧。2、通過制作貼布繡作品,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刺繡知識的能力,增強創新意識。3、通過對貼布繡作品的賞析、評價等環節,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二、教學重點探究學習貼布繡的基本針法,了解制作貼布繡作品的一般步驟。三、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所學技能進行作品創作。四、教具準備教師準備:課件、貼布繡藝術品。學生準備:針、線、布料、剪刀等。五、教學過程(一)情景導人1、平日生活中,有一種刺繡作品是我們經常見到的,瞧!你認識這種刺繡作品嗎2、貼布繡,也稱補花繡,是一種將其他布料剪貼繡縫在繡布上的刺繡形式。貼布繡繡法簡單,圖案以塊面為主,風格別致大方。你見過這種布貼繡作品嗎你喜歡這種布貼繡作品嗎3、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這種既簡單又美觀的布貼繡的制作。(板書:巧手學刺繡——布貼繡)(二)學習與探究1、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大家準備學習布貼繡所需要的各種材料、工具,大家發現這些材料、工具和前面的活動所準備的材料工具有什么不同嗎它們有什么用處呢2、班級探究、交流,教師適時補充。3、制作貼布繡,我們要學習兩種常用的鎖邊縫針法。根據基本針法圖,學生嘗試聯系基本針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注意針腳的長短、疏密均勻。4、小組內交流各自的練習感受,相互評價。5、進一步質疑、探究:扦針法與碼針法有什么不同線頭應該怎樣處理呢(三)實踐與體驗1、學會了基本針法,我們就可以開始學習制作貼布繡作品了。老師今天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份貼布繡作品,請同學仔細觀察,討論應該按照怎樣的步驟制作貼布繡作品2、學生分組觀察、探究、交流。3、班級交流。(教師適時板書:設計圖案——剪裁布料——縫制布塊)4、教師提示:制作貼布繡時,使用不同的布料,可以用不同的鎖邊方法。5、學生動手嘗試制作。6、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問題,以實物投影展示問題作品,學生觀察、討論:這些作品有什么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該如何避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布面不平整,可以在鎖邊前,先用大針腳將布塊固定,再鎖邊;圖案不清晰,應注意布塊顏色的搭配,還要注意鎖邊線的顏色……)(四)總結與交流1、學生完成作品后進行班級展示交流。2、學生利用實物投影介紹自己的作品,同學及教師進行評價。3、完成優秀作品的學生介紹縫制經驗。(五)拓展與創新生活中,除了我們常見的彩繡,簡單易學的十字繡、活潑而富有動感的貼布繡,還有很多美觀、新穎的繡藝值得我們學習,課后我們可以嘗試一下哦!課件展示:珠繡、鏤空繡、貼線繡、絲帶繡等刺繡作品課題九抽紗手帕的制作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制作抽紗手帕的方法2.了解抽紗手帕在我國出口中的作用及現實意義教學重點制作抽紗手帕的方法教學準備:平紋布小手帕1塊,針一根,剪刀教學過程:一、課件展示抽紗手帕,組織學生討論抽紗手帕在我國出口中的作用和現實意義。二、學生自學課文三、分組,匯報討論結果四、動手制作,教師指導五、教師幫助學生總結作用和現實意義:1.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知名度2.美化家居環境3.體現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六、制作抽紗手帕的要求和步驟1.抽四周的經緯線2.抽對稱的經緯線3.結紗4.制作抽紗手帕的注意事項七、總結制作過程中的體會與收獲課題十做布制斑馬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制作布制斑馬的方法2、了解制作布制斑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學重點:制作布制斑馬的方法教具準備:條紋花布1塊,棉花1團或鋸末1袋,白紙1張,膠水1瓶,針1根,黑線數根,剪刀1把,鉛筆1支。教學過程一、自由談話引入課本二、學生自學課文三、學生分組交流,制作布制斑馬的具體方法與步驟:1、畫紙樣畫出斑馬的身體和胸腹部的紙樣2、貼粘紙樣把條紋布正面朝下,鋪在桌上,把紙樣粘貼在布上,再沿紙樣邊沿放寬厘米剪下。3、折邊粘貼4、繡眼眶,眼睫毛等線條5、縫制按胸——前肢——后肢的順序用藏針法縫制6、填棉花四.制作過程中的質量要求1、制作過程中,要做到形態形態逼真2、填充物要飽滿3、針腳要隱蔽五成績展示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在制作中學會了什么,有什么體會和感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