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部分 前 言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并存。這對每個人的人文素養和社會參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充分體現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努力吸收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切實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質,已成為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歷史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課程,力求遵循唯物史觀,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順應當代社會發展,突破原有的學科界限,整合歷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把握生活時空、人地關系,著力培養學生的國家認同、全球視野和環境意識,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一、課程性質《歷史與社會》是在義務教育階段7~9年級以歷史、人文地理和相關學科為載體,對學生進行公民教育的綜合文科課程。人文性。本課程的探究對象是人類的歷史發展和社會現實生活,它以歷史、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為支撐,從學生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出發,幫助學生適應社會變革,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樹立崇高美好的理想。綜合性。本課程注重史地知識的關聯性、整體性,在統籌相關學科知識、優化課程內容結構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具有綜合觀察事物的眼界、掌握綜合運用知識的方法、獲得綜合認識問題的能力。實踐性。本課程強調歷史與現實、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密切聯系,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提倡體驗、探究、合作的參與過程,采取多種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二、基本理念1.貼近社會生活,促進自主發展。本課程在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方面,重視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社會生活的實際能力,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形成真實而全面的社會生活觀念。2.提倡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養。本課程在培育學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的過程中,注重幫助學生更為理性、更有智慧地認識人類的歷史和生活的環境,正確理解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繼承和弘揚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3.關注事物聯系,體現綜合價值。本課程的綜合性來自相關內容的聯系。包括生活主題與史地知識的聯系;歷史與地理學科概念的聯系;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歷史現象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區域歷史的縱向聯系;區域之間的橫向聯系;重大事件的因果聯系;史地知識與相關學科知識的聯系。4.堅持唯物史觀,揭示發展規律。本課程把社會作為一個動態的過程來看待,借助歷史的眼光認識今天的社會,使學生縱向了解人類社會的進程,橫向了解社會生活的內容,通過這種學習,認識歷史與社會發展的規律,為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打下基礎。三、課程設計思路作為一門綜合課程,《歷史與社會》以歷史和地理為基礎,整合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內容,力求綜合范圍適當、建構形式合理。從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基于人類活動的地理環境,以人類文明的演進特別是中華文明的發展為主線,以當代社會的發展為主題,整合“歷史”與“地理”兩個相互關聯的學科領域,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整體規劃內容目標的設置與實施,這是本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路。依據這一設計思路,本課程的內容目標分設三個主題。主題一:生活的時空。以時間和空間為框架,幫助學生從生活的區域、生活的變化兩個視角觀察和感受生活的意義,同時獲得有關地理、歷史探究的專門技能和綜合能力。主題二:社會變遷與文明演進。以人類社會的變遷為框架,認識人類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傳承。主題三:發展的選擇。以進入20世紀后中國和世界發展道路的選擇為框架,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為主線。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本課程綜合歷史、地理及相關學科的教學內容,旨在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使他們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社會和自然環境中的各種問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中國與世界歷史進程的基本事實,了解中國與世界人文地理的概況。2.了解社會生活的豐富內涵以及參與社會生活的多種方式和途徑,理解個體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關系。3.了解人類面臨的生態問題,理解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理解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4.了解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基本脈絡以及人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發展的基本趨勢,理解近現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曲折歷程。5.運用多種方法和現代信息技術,收集、處理歷史材料、地理和社會信息。(二)過程與方法1.經歷觀察、體驗、感悟的過程,逐步提高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2.嘗試多角度探究當前生活中的挑戰與機遇,學會獨立思考、提出疑問、進行反思,逐步提高自主選擇與決斷的能力。3.采用比較、分析、綜合等方法,探究、解釋歷史和現實問題。4.運用辯證的、發展的觀點認識歷史進程,評估人們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該做什么。(三)情感·態度·價值觀1.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樹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2.逐步形成資源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確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3.逐步增強國家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4.學會尊重文明多樣性,欣賞不同民族和區域的人文特色。5.享受歷史與社會相關問題探究的樂趣,形成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第三部分 內容標準內容標準采取行為目標的陳述方式。其中,“內容目標”表達規定性要求,行為主體是學生;“提示與建議”表達指導性要求,為實現內容目標提供內容要點和教學活動建議,行為主體是教師。主題一 生活的時空本主題分四個專題。專題一,認識人類生活的“時空”;專題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區域”;專題三,體味自己生活中的“歷史”;專題四,學會獲取、整理相關信息的工具和方法。1-1 共有的家園,共同的歲月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1-1-1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況,說明陸地和海洋對人類生存的意義。要點提示:全球海陸面積的比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地球是人類的棲居地,人類的生存離不開陸地和海洋。活動建議:指導學生填繪全球海陸輪廓圖,或制作七大洲、四大洋拼圖;以“地球是人類家園”為題,討論陸地和海洋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條件。1-1-2 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氣候類型的總體特征及其分布,列舉自然條件對人類生活有重要影響的實例。要點提示: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世界一些著名地形區;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某些地區的氣候特點;世界著名的河流和湖泊。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影響人們的生活,會形成不同的生活特色。活動建議:向學生出示有關資料,表明不同自然條件下人類生活的差異;結合自己到異地旅游、探親等體會,交流對不同地區地形、氣候的感受。1-1-3 描述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宗教的概況及其分布,列舉人文要素對區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響的事例。 要點提示:世界人口的增長和分布;三大人種的特征及主要聚居地區;世界主要語言的分布;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區。區域文化特色的形成,與該區域自然和人文環境有密切關系。活動建議:設計不同的區域文化場景,如非洲黑人的叢林擊鼓舞蹈場景、北極因紐特人的生活場景等,并將其制作成展板,討論這些區域人文特色是如何形成的。1-1-4 概述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認識人類歷史演進的基本脈絡和主要階段。要點提示: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從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的演進過程;人類歷史的演進,呈現出從分散到整體的基本脈絡。歷史階段的劃分,有不同的標準。活動建議:指導學生制作年代尺。表明年代的刻度和長度,可根據不同標準,如社會形態、生產工具、文明程度等。1-1-5 概述歷史上先后出現的主要區域文明及影響范圍,認識其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要點提示:尼羅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黃河與長江流域、印度河與恒河流域、愛琴海地區、中美洲等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區域文明的興衰、交融和變遷,構成了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畫卷。活動建議:借助歷史地圖,圈劃出各大洲的文明發祥地;著眼民族和宗教文化的分布,觀察幾個文明區域的變遷;提供當代世界各地的生活圖景,展示區域文明的傳統文化,如民居建筑、飲食服飾、音樂舞蹈等。1-1-6 知道生活的時間和空間意義,感悟記錄歷史、認識社會的時空條件。要點提示:人們記錄歷史、認識社會,要綜合時間和空間因素,關注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探究現實問題的來龍去脈。活動建議:以“回溯歷史、展望世界”為題組織討論。引導學生感悟:古往今來,每個人都生活在既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離開時空條件,就無從說明過去的經歷、把握現實的利益、規劃未來的發展,無法擴展生活的視野、品味生活的情趣、感悟生活的意義。1-2 生活在不同區域里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1-2-1 考察本地(縣、鄉、村或城市社區)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主要特點,探究兩者之間的關系以及本地在人地關系方面的主要問題。要點提示:自然環境,包括地形、氣候、河流等要素;社會生活,包括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社會生活的特點與當地自然環境的地域特點有密切關系。活動建議: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撰寫調查報告。包括:本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基本數據,自然環境影響社會生活的評估,以及人地關系方面存在的問題。1-2-2 比較鄉村與城市兩種聚落的景觀差別,以及居民生活內容的異同;找出影響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要點提示:聚落的基本形態,鄉村和城市的景觀特征、生活內容。聚落景觀和生活內容的差異,顯著地表現為鄉村和城市的差異;這種差異源于自然因素,也源于人文因素。活動建議:組織學生收集各種聚落的景觀圖,制作成展板,標明聚落稱謂。借助展板,解釋聚落景觀的成因,包括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兩方面。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歸納城市和鄉村的一般差別。1-2-3觀察不同區域之間在人員流動、物資交流、信息傳播、文化融匯等方面的聯系,認識區域聯系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意義。要點提示:區域聯系的內容和形式,包括人員流動、物資與文化交流、信息擴散等。區域差異是形成區域聯系的緣由;在現代社會,區域的發展不可能離開區域聯系。活動建議:結合本地生活的實例,以“因地制宜與互通有無”為題,組織學生討論區域聯系給生活帶來的好處。1-2-4概述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了解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要點提示:中國的位置、領土的四至點和國土面積(陸地面積和海域面積);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位置;鄰國的名稱和位置。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優越的區位和廣袤的疆域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活動建議:組織學生進行拼圖游戲,熟悉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相對位置。1-2-5描述中國自然和人文環境的總體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要點提示:自然環境特征,包括地勢地形、土壤植被、主要氣候類型、主要河流(長江、黃河)等;人文環境特征,包括人口數量與分布、鄉村與城市、少數民族分布、交通運輸狀況等。我國是一個山川秀美、物產豐富、人文薈萃的國度。活動建議:組織學生以“我的祖國”為題,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展示我國自然和人文環境的風貌。1-2-6 描述我國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特征,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特點。要點提示:四大地理區域的范圍和自然環境特征、人文環境特征;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特點,既展示了我國豐富多彩的區域人文特色,又反映了自然環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活動建議:選擇國內自然環境差異較大的典型區域,用圖片、文字、繪畫等方式進行比較。如北方與南方,沿海與內陸;或山地、平原、盆地、高原等。1-2-7綜述世界的國家和地區,了解大洲與國家、地區的對應關系。要點提示:國家和地區的含義,大洲與國家、地區的對應關系,世界一些主要國家的名稱和位置。各國的面積、人口、政治制度和發展水平有差異,但作為主權國家,它們的國際地位是平等的。活動建議:利用讀圖訓練、拼圖游戲等方式,熟悉我國周邊國家的名稱和位置,熟悉一些主要國家所在的大洲。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區和國家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點。要點提示:世界各國和地區,在自然環境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在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活動建議:可選擇自然環境差異較大的國家和地區,從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進行比較,展示世界各地自然環境和人文特色的多樣性。有條件的學校,可開展“每人提供一幅照片、一件禮物、一個故事”的活動,展示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1-3 生活在歲月變遷中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1-3-1歸納自己同長輩在生活情趣與價值判斷等方面的差異,探討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要點提示: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有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上留下了時代的印記。活動建議:引導學生就幾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如音樂欣賞、消費方式等,與長輩進行交流,比較各自的看法有哪些不同,從生活的變化中尋找代際差異的原因。1-3-2 觀察自己所在學校、社區或家鄉的變化,評析這種變化的快慢和好壞。要點提示:生活的變化表現在方方面面,這些變化無論是否令人滿意,都是歷史發展的過程。活動建議:以“正在發生的歷史”為題,指導學生通過羅列事實或剖析個案,評析本地近年發生的變化,如環境、物產、居民、交通等,感受這種變化的意義。1-3-3 知道居住地特有的習俗或文物,考察它們的歷史,探討它們存在的價值。要點提示:習俗作為歷史傳統的重要表現,文物作為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對于我們感受生活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活動建議:指導學生查找有關社區(或家鄉)的歷史資料,或考察文化遺址、名勝古跡,了解本地習俗的淵源,知道它們形成的年代。組織學生模仿推介活動,對本地文化藝術和文物的歷史價值,發表見解。1-3-4 列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規則或制度,了解這些規則或制度的演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要點提示:規則、制度作為公共生活的基本保障,是現實的需要,也是歷史的產物。它們的廢立和沿革,都折射著社會歷史的變化。 活動建議;組織學生調查某項規則的演變,如食品安全、消防、交通、物業、垃圾處理、人員流動、土地使用,以及社區公約或村規等,考察它們當初存在的原因、如今變化的理由。1-3-5歸納文化傳播的手段和方式,感受現代傳媒的發展、特點和影響。要點提示:文化傳播的手段包括口述、郵件、書刊、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等;文化傳播的方式包括日常交往、商貿旅游、人口遷徙、文化教育等。活動建議:選擇熱點問題組織討論。包括:說明獲取相關信息的途徑和手段;從時間和空間兩方面描述現代傳媒的特點;通過新舊變化的對比,感受大眾傳媒對現代生活的影響。1-4 相關信息的獲取、表達和理解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1-4-1 認識地圖三要素,知道地圖的基本種類,運用地圖獲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要點提示:各種類型的地圖,包括行政區劃圖、地形圖、交通圖、電子地圖等。使用地圖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基本技能。活動建議: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在實踐活動中選擇合適的地圖,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選擇最佳路線。1-4-2運用各種不同的地圖和圖表,描述區域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要點提示:從地圖中獲取信息,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和生活能力。活動建議:用政治地圖描述某大洲、某國家或地區的位置和范圍;用地形圖或地形剖面圖,描述某地的地形、地勢和河流的特點;用降水柱狀圖、氣溫曲線圖或氣候類型分布圖,說出某地的氣候特點;用人口增長折線圖或人口密度分布圖,分析某地人口數量的變化和人口分布特點;等等。1-4-3 熟知表示歷史時段的常用詞匯或習慣用法,恰當運用它們表述、說明歷史事件。要點提示:公元、紀年、年代、時代、朝代、國號。使用特定的詞匯,是表述、說明和辨識歷史事件的要求,也是形成歷史時序概念的要求。活動建議:結合相關教學內容,專門解釋某些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或歷史人物的生卒年代。用公元紀年的方法,計算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年代;用干支紀年和民國紀年的方法,計算近代中國的年代。1-4-4區分歷史敘述和文學作品的差別,知道獲取歷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徑及其功用。要點提示:歷史典籍、考古技術、口述歷史、文獻檔案。認識歷史現象、評述歷史事件和人物,必須依據可靠的證據,獲取、辨識真實的歷史信息。活動建議:推薦歷史文獻與文學名著,組織學生討論它們的異同。如比較《三國志》與《三國演義》、《大唐西域記》與《西游記》的描述,討論它們在反映歷史文化信息方面不同的作用和價值。1-4-5區分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解釋它們各自的意義和功用,運用不同的資料有理有據地論述問題。要點提示:文獻檔案、新聞報道、調查訪談。事實判斷是價值判斷的基礎,進行事實判斷應力求依據第一手資料,也可有選擇地借助第二手資料。活動建議:通過有關現實事件的報道或歷史事件的解釋,幫助學生識別哪些信息來自第一手資料,哪些信息來自第二手資料。在此基礎上,從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兩方面,指導學生感悟使用這兩種資料的不同意義。1-4-6 歸納獲取生活信息的基本途徑與方法;評估具體條件和需要,選用適當的社會調查方法。要點提示:各種傳媒、各類交流活動、專題調查研究。獲取生活信息,應廣泛利用多種媒體,更要依賴親歷親為的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建議:選擇本地熱點問題或公共政策,要求學生分組擬定社會調查的提綱。包括:為了什么目的、具備什么條件、按照什么步驟、采用什么方法、完成什么任務,并共同對其可操作性進行評估。主題二 社會變遷與文明演進本主題分四個專題。專題一,探索早期出現的幾大文明區域,突出中華文明的淵源;專題二,集中了解秦統一后古代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專題三,有側重地了解近代歷史發展的特點,凸顯發展模式的多樣性和世界整體化趨勢;專題四,綜合前三個專題的內容,明確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觀點。2-1 人類文明的發端與農業區域文明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2-1-1知道史前時期的工具制作和使用狀況,說明自然條件對遠古人類生活的制約,明確農耕技術進步的意義。要點提示:新石器時代的西亞。從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從采集漁獵到畜牧農耕,人類經歷了漫長的史前時期。活動建議:用早期人類生活想象圖和古人類分布略圖,劃分舊、新石器時代,顯示制陶業的進步和原始農業、畜牧業的出現,呈現原始社會的生活圖景。引導學生討論:定居對人類生活的好處,農耕技術進步對定居的作用。 2-1-2列舉中國境內遠古文化遺存,講述華夏先祖傳說,探尋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地域特征。要點提示:北京人遺址、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炎帝和黃帝。黃河和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活動建議:提供相應文化遺存的資料,幫助學生制作展板,排列其年代順序,標明其活動區域,描繪其地域特點;講華夏先祖功德的故事;以“中華文明探源”為題,組織學生討論。2-1-3 列舉表明文字出現,階級、等級和國家形成的實例,知道它們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要點提示: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拼音文字、法老和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種姓制、青銅器。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同時,進入了階級社會。活動建議:組織專題討論,如文字的發明對文明傳承的意義;國家與原始社會組織的區別。2-1-4 比較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古代希臘的地理特征,分析自然環境對早期區域文明的影響。要點提示:古代埃及、巴比倫、希臘等人類文明發祥地的環境因素,對文明的多樣性有重要影響。活動建議:結合1-1-5的教學,引導學生在地圖上圈劃出人類文明發祥地的區域,標明其年代;指導學生從當時的經濟生活和文化成就中找出環境影響的印記。 2-1-5 概述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體制,列舉古代希臘羅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們對后世的影響。要點提示:克里斯提尼與雅典民主、屋大維與羅馬帝國、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與科技。古代希臘羅馬文明,是人類重要的歷史遺產,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作用。活動建議:指導學生收集圖文資料,展示地中海區域文明的特色;幫助學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例,感受古代希臘羅馬文明的成就。2-1-6概述我國先秦時期的大致年代和區域,知道對早期中華文明的形成起過重要作用的人物、事件和文化成就。要點提示:夏商兩朝的年代、西周的分封制、春秋爭霸、戰國七雄、商鞅變法、百家爭鳴、老子與孔子。先秦是中華文明的形成時期,這一時期的文明成就,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活動建議:制作圖表,幫助學生識記夏商周三代的歷史時段;運用地圖,指導學生把握春秋戰國時期的區域及其變化,練習識讀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組織討論,引導學生認識“百家爭鳴”對中華文明發展的作用。2-1-7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創立年代與地區,分述它們歷史上的興盛時期和影響范圍。要點提示:釋迦牟尼與佛教、耶穌與基督教、穆罕默德與伊斯蘭教。在世界古代歷史的進程中,宗教的作用不可忽視,宗教文化對歷史和現實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活動建議:提供三大宗教傳播示意圖,對照當今世界主要宗教的區域分布,幫助學生了解宗教文化的廣泛影響。以不同宗教建筑的特色為例,引導學生體味宗教文化的多樣性。2-1-8描述歐亞古代歷史進程中出現的幾個區域文明,了解它們各自的特點,知道古代不同文明各自發展、相互碰撞和交融的概況。要點提示:法蘭克王國、中世紀城市、阿拉伯帝國、大化改新、蒙古帝國。世界古代歷史的發展不平衡。總的說來,亞洲和歐洲的發展程度較高,亞歐區域文明的演進各具特色又相互影響。活動建議:指導學生利用板報建立“歷史學習園地”,如繪制西歐封建等級制示意圖;舉辦故事會,講述相關歷史故事;撰寫小論文,表達對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區和各民族之間交往方式的看法。 2-2 中華文明的傳承與中國古代歷史進程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2-2-1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時序,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基本脈絡。要點提示:從秦漢到明清歷代王朝的稱謂、時間和順序。活動建議:根據教學進度,結合教材內容,幫助學生設計自秦漢到明清中國歷代王朝更替的年表、朝代時序表,使他們對中國古代歷史線索的識記更加清晰。通過著名歷史文化遺產的介紹,幫助學生感知中國古代每個時期的主要特征,把握中國歷史從未間斷的基本脈絡。2-2-2 列舉秦朝建立后中國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評析這些人物和事件對歷史進程產生的重要影響。要點提示:秦始皇統一中國、秦末大起義、文景之治、漢武帝大一統、赤壁之戰與三國鼎立、隋的統一與覆滅、貞觀之治、安史之亂、王安石變法、忽必烈建立元朝、朱元璋強化皇權、明末農民起義與清軍入關、清朝前期的興盛、鄭成功收復臺灣。從過程和結果上看,這些事件和人物對中國古代歷史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時空背景上看,事件的發生和人物的產生都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活動建議:根據教學進度,結合教材內容,開展閱讀討論會,撰寫歷史小論文;設計表格,列出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帝王,填寫其歷史作用。 2-2-3知道從秦代到清代中國歷史版圖的變化,認識中國歷史發展的統一大勢。要點提示:秦漢、隋唐、元明清時期的帝國疆域,魏晉南北朝與宋遼金夏時期各分立政權的疆域。中國古代有過地方割據、政權分立的時期,但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向心力。活動建議:指導學生利用歷史地圖、歷史年表等工具,對照今日中國的版圖,展現中國疆域的歷史演變。2-2-4講述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故事,說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要點提示:修建長城、漢朝與匈奴、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茶馬貿易、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元朝宣政院管轄西藏、清朝鞏固西北邊疆與改土歸流。歷史上中國疆域內的各族人民對中華文明的發展都作出了貢獻,中華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活動建議:結合不同歷史時期的教學,在歷史地圖上標明當時中國疆域內各古代民族的名稱和區域;對照今日中國的版圖,分時段描繪古代民族融合的圖景;講古代民族交融的故事,可組織學生自行收集、補充本地相關事例。2-2-5描述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情景和事例,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的影響。要點提示:春節、清明、端午等歲時節日的起源,唐宋時期各族生活習俗的互相影響,宋明城市生活、明清鄉村生活的變化。生活中的歷史與現實有割不斷的聯系,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有無法擺脫的影響,中華民族的親和力自古以來一脈相承。活動建議:提供各種文物、圖片或典籍,講述生動的故事,反映不同時期人們在衣食住行、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具體情況。組織學生訪談,了解本地人們節假日的娛樂活動、民間信仰、人生儀禮,以及民間創作的歌謠、故事和諺語,從中品味民眾傳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 2-2-6列舉實例,展現古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成就和特點,知道古代中華文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要點提示:官僚制、科舉制、長城和大運河、“四大發明”、《史記》、中醫學與針灸、《九章算術》和圓周率、《齊民要術》和《農政全書》、《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詩詞書畫與“四大名著”、昆曲和京劇、絲綢和瓷器。中華文明的特點和價值,表現在各個領域;古代中華文明的輝煌成就,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活動建議:組織學生舉辦故事會、誦讀會、實地考察、藝術欣賞等活動。可著眼某一特定階段,綜合多領域的因素,歸納這一發展階段的特點;也可著眼整個古代社會歷史,綜合多個階段的發展,概括不同領域發展的總體特征。2-2-7列舉實例,展現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相互影響的歷史。要點提示:絲綢之路、佛教傳入、玄奘西行、鑒真東渡與日本遣唐使、海上絲綢之路與馬可·波羅來華、鄭和下西洋與明清時期的海外貿易、西學東漸與東學西漸。活動建議:講有關實例,應對照當今世界地圖,不但幫助學生知道歷史上中外交往的過程,而且識記相關區域的范圍和地理位置;不但引導學生認識有關事件發生的緣由,而且了解這種交往帶給中國和世界的影響。2-3 西方的興起與近代世界的變遷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2-3-1描述開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線圖,評估開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意義。要點提示:哥倫布到達美洲,達·伽馬到達印度,麥哲倫環球航行,世界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葡萄牙、西班牙與早期殖民掠奪。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也伴隨著早期殖民掠奪。從此,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活動建議:指導學生繪制新航路開辟的路線圖,并標明其年代;聯系當時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對照此前世界貿易的路線,說明資本原始積累的時代背景;從世界市場的大發展和殘酷的殖民掠奪兩方面,討論新航路的開辟給世界帶來的影響。2-3-2列舉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評析他們的主要成就。要點提示:但丁與《神曲》、達·芬奇與《蒙娜麗莎》、米開朗基羅與《大衛》雕像、莎士比亞的戲劇、哥白尼、伽利略與牛頓,伏爾泰、孟德斯鳩和盧梭。歐洲的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是人類精神的一次大解放,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先導。活動建議:以“產生文化巨人的時代”為題,組織學生舉辦文藝復興的展覽;結合語文課、藝術課的教學,推薦有關作品,引導學生賞析。2-3-3講述歐美建立資產階級國家的重大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說明它們對各自國家歷史進程的影響。要點提示:英國內戰、“光榮革命”與《權利法案》、美國獨立戰爭與華盛頓、《獨立宣言》與1787年憲法、法國大革命、拿破侖帝國與《拿破侖法典》。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取得政權,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具有普遍的歷史進步意義;各國社會變革的道路迥異,是各自歷史發展的結果。活動建議: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和美國實行總統共和制為例,指導學生比較資產階級革命后國家政治體制發生的變化,說明新體制的創立對歷史發展的影響。2-3-4列舉工業革命的重大發明,描述工業革命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要點提示:珍妮紡紗機、瓦特與蒸汽機、冶金與交通技術的進步、愛迪生與電的利用、工廠制。兩次工業革命使社會生產力獲得極大發展,給整個社會生活都帶來了深刻變化。活動建議:可歸納有關史料,如人口的增長、工業化與城市化、教育大眾化、婦女運動,幫助學生感受工業革命對社會進步的意義;可介紹狄更斯、巴爾扎克等近代文學家及其作品,引導學生從中認識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的面貌和問題。2-3-5 列舉近代歐洲著名的工人運動,說明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和時代意義。要點提示: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馬克思、恩格斯與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共產黨宣言》,巴黎公社。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到大工業時代的產物,《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活動建議:引導學生關注工人運動的發展與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關系,比較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區別。講述巴黎公社時,可聯系《國際歌》的創作,幫助學生體會歌詞的涵義、感受工人階級的斗爭精神。2-3-6簡述德國統一、美國內戰、俄國廢除農奴制、日本明治維新,評析相關事件和人物對各自國家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要點提示:俾斯麥與德國統一、克里米亞戰爭與俄國廢除農奴制、林肯與美國南北戰爭、日本明治維新與對外擴張。近代世界,一些強國、大國的社會變革,經歷了各自不同的旅程,表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活動建議:選擇專題,引導學生開展較為深入的探究。如:德國統一對歐洲歷史的影響;美國內戰的原因,及其對美國的發展的影響,俄國廢除農奴制的目的,及其對俄國發展的作用;日本明治維新為什么能夠成功,及其對日本的崛起的意義。2-3-7描繪殖民統治的歷史版圖,評析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被侵略、被壓迫民族的反抗斗爭。要點提示:奴隸貿易、玻利瓦爾領導的反殖斗爭、英國東印度公司。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統治和掠奪,是它們得以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活動建議:向學生推薦相關資料,幫助他們制作展板,展示殖民主義帶給殖民地國家的苦難;繪制“三角貿易”路線圖或西方國家瓜分非洲的版圖,就殖民統治作用的話題展開討論或辯論。2-3-8列舉實例,綜合多種因素,認識清末中國面臨空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要點提示:馬戛爾尼使華與閉關政策、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火燒圓明園、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從此中國面臨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步步加深。活動建議:組織學生討論馬戛爾尼使華事件,引導學生從生產水平、政治體制、思想文化等方面,探究清末中國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引導學生思考,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反侵略戰爭因何發生、為何失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帶來什么后果,幫助他們把握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線索。2-3-9 講述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列強侵略和專制統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國仁人志士探索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艱辛。要點提示:林則徐禁煙,洪秀全與太平天國,李鴻章與洋務運動,甲午海戰,康有為、梁啟超與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在近代,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使西方列強永遠不能滅亡中國,但中華民族對復興之路的早期探索充滿艱辛。活動建議:講故事,無論以人物為主還是以事件為主,都要注意結合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背景,從中歸納出不同的類型,并分析其失敗的原因。可指導學生選擇某一主題,如洋務運動,分組模擬洋務派和頑固派,圍繞“要不要興辦洋務”等問題進行辯論。2-4 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歷史發展的趨勢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2-4-1綜觀中外歷史發展的一般過程,明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要點提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有規律的。人們要創造歷史,首先必須生存,解決衣食住行等問題,這就要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社會生產的發展,引起國家政治制度、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從而使整個社會面貌都發生了變化。所以,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活動建議:教學的全程,都要結合相關內容,如古代農業社會的生產特點、近代工業社會的生產特點,幫助學生感悟這個道理。2-4-2引述相關資料,解釋地理條件對文明多樣性的作用,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要點提示:歷史聯系與區域差異,是解釋人與自然關系的兩個視角。講地理條件的作用,是指文明的多樣性,而不是地理環境決定歷史進程;講人類活動的影響,既有對自然條件的積極利用和改造,又有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及其消極后果。活動建議:從人類早期文明區域的出現、古代農耕與游牧民族的分布、近代工業城市的形成等,看地理條件的作用;從水利工程的興建、水陸交通的延伸、資源的開采、人口的遷移等,看人類活動的影響。2-4-3引用典型事例,說明教育、科技、文化在文明傳承中的顯著作用和重要意義。要點提示:自古以來,特別是近代以來,每次教育方式的重大變革、科學技術的重大發明、思想文化的重大進步,都會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活動建議:可在教學過程中,提醒學生關注有關事例;也可提供專題探究的機會,指導學生匯總有關事例,相對集中地展開討論。例如,以“科學的世紀”為題,組織學生討論近代科學的發展及其意義。2-4-4 比較不同時期區域之間相互交流與影響的事例,體會區域聯系日益密切的歷史趨勢。要點提示:區域之間的交往,在不同時期各有內容、方式、手段和程度上的特點。綜觀中外歷史進程,人類早期區域文明彼此相對隔絕;各區域文明之間的交往經歷了不斷擴展的過程;新航路開辟后,區域之間的聯系日益頻繁,到20世紀初,世界真正成為一個整體。從分散到整體,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活動建議:在教學中,注意從商貿活動、人口遷移、文化擴散、戰爭征服等視角,引導學生觀察區域聯系的方式和程度;在世界范圍的地理和歷史視野中,幫助學生形成人類文明從分散到整體的認知。2-4-5 辨識不同時期和不同區域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特點,知道各國的發展狀況和道路各具特色。要點提示:所謂“各具特色”,是基于事實的辨別,;有綜合的視角,也有某一領域的觀察;既表現為不同區域的差異,又表現于各自歷史的線索中。活動建議:按照教學進度,適時安排學生觀察、比較有關史實。例如,對比中國古代和近代社會發展狀況;對比中國古代文明和歐洲古代文明特點;對比歐美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等等。2-4-6評述重要歷史人物的功過,恰當說明他們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要點提示:重要歷史人物對歷史進程的作用,表現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要辯證地評價其功過,既充分肯定杰出人物對歷史的推動作用,又不過分夸大這種作用。活動建議:根據教學進程,選擇中外歷史上的重要人物,組織學生講述其生平業績,討論他們對歷史進程的作用,評價其是非功過。 2-4-7關注普通人的生活,確信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傳承文明的主體;引述人民群眾反抗壓迫的典型事例,認識民眾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要點提示:既關注普通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又關注普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既關注不同歷史時期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又關注不同歷史時期人民群眾反抗壓迫的斗爭。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主要力量。活動建議:可綜合相關內容,引導學生比較不同歷史時期普通人的生活特點;可結合古羅馬的奴隸起義和中國歷史上的農民戰爭等事例,指導學生感受人民反抗的力量;可選擇社會變革時期的事例,如“攻占巴士底獄”“來克星頓的槍聲”,組織學生討論人民群眾的作用。2-4-8重視女性在歷史上作出的貢獻,領會婦女社會地位提高的意義。要點提示:中外婦女在創造和傳承文明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歷史上長期受歧視、被壓迫。要明確婦女地位的提高是衡量社會進步的重要尺度。活動建議:可指導學生從生產活動、家庭生活,以及政治、科技、文化方面,列舉婦女的歷史貢獻;可引導學生從歷史典籍和文學作品的敘述里,感知舊道德與舊習俗中婦女的地位。主題三 發展的選擇本主題分四個專題。專題一,了解20世紀前半期世界的時代特點和中國革命的歷程,強調中國如何選擇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專題二,了解當代國際社會的時代特點與新中國建設、改革的歷程,強調當代中國怎樣選擇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專題三,認識世界和中國面臨的突出問題,強調可持續發展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選擇;專題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明確如何走向未來的選擇。3-1 20世紀的革命與戰爭年代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3-1-1概述20世紀初世界和中國的局勢,解釋造成這種局勢的復雜因素。要點提示: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世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成長。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在工業文明沖擊下發生巨變,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更加深重。活動建議:可通過閱讀《時局圖》展開相關教學,引導學生分析造成這種局面的多種因素。3-1-2簡述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要點提示:三民主義與同盟會、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武昌起義、創建中華民國與《臨時約法》、袁世凱復辟帝制、北洋政府與軍閥混戰。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對中國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但未能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命運。活動建議:以“復興之路的選擇”為題,引導學生對照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討論辛亥革命建設現代國家的理想未能實現的原因。3-1-3簡述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過程,說明五四運動為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要點提示:陳獨秀與《新青年》、蔡元培與北京大學、民主與科學的口號、北京學生五四游行、上海工商學聯合行動。新文化運動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五四運動是真正的反帝愛國的群眾運動。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使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活動建議:可推薦《恰同學少年》等影視作品,使學生感受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中國有為青年的精神,并討論在“復興之路”上如何承繼這種精神。3-1-4 講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意義;列舉事實,說明中國共產黨人怎樣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要點提示:李大釗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共一大,南昌起義、秋收起義與井岡山道路,紅軍長征與遵義會議,革命圣地延安,中共七大,人民領袖毛澤東。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人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活動建議:指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觀看影視作品、參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閱讀老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傳記、回憶錄。3-1-5 敘述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歷程,知道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要點提示: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與第二次國共合作、平型關戰役、南京大屠殺、臺兒莊戰役、敵后游擊戰與抗日根據地的建設、重慶談判與內戰爆發、土地改革、三大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政協會議與開國大典。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實現了近代以來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活動建議:組織學生討論: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能否不經歷流血的革命?不僅要聯系自鴉片戰爭以來近代中國爭取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的全部歷程,而且要聯系世界局勢的變化和影響,幫助學生在世界歷史進程的大背景下,理解中國革命的進程及革命道路的選擇。3-1-6敘述俄國十月革命取得勝利和社會主義蘇聯誕生的過程,評析十月革命的深遠意義。要點提示:布爾什維克黨、武裝起義和蘇維埃政權、蘇聯的成立、革命導師列寧。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社會主義的理想變成了現實;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建立,打破了資本主義世界的一統天下。活動建議:提供相關數據或文獻資料,幫助學生分析十月革命前夜世界和俄國形勢,既感悟爆發革命的歷史必然性,又認識抓住歷史機遇的重要性。3-1-7列舉實例,分述蘇聯早期社會主義建設、印度爭取獨立運動、土耳其革命、美國羅斯福新政和德國納粹黨上臺的歷史背景和國情特點。要點提示:新經濟政策、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甘地與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凱末爾與土耳其革命、經濟危機與美國羅斯福新政、希特勒與德國法西斯獨裁政權。十月革命后,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很大成就;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繼續發展。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空前的經濟危機,此后美國實行“新政”,德國則建立了法西斯政權。活動建議:指導學生收集資料(數據、圖片),制作兩幅展板。一幅反映蘇聯的建設成就,一幅反映同期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表現及其后果。對比這兩幅展板,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歷史條件,討論不同發展道路的選擇。 3-1-8知道影響兩次世界大戰進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探究戰爭的起因、性質和后果。要點提示: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薩拉熱窩事件、凡爾登戰役、《凡爾賽條約》、慕尼黑會議、德國進攻波蘭、斯大林格勒戰役、日軍偷襲珍珠港、《聯合國家宣言》、諾曼底登陸、雅爾塔會議、德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表明,帝國主義是現代戰爭的根源。活動建議:以“空前的戰爭浩劫”為題,指導學生分組收集相關材料,制作表格、展示圖片、撰寫短文,將兩次戰爭的起因、性質和后果進行比較。3-2 當代世界的變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3-2-1講述建立新中國和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要史實,評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就和艱辛探索。要點提示:恢復經濟與社會改造,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第一個五年計劃與中共八大;“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兩彈一星與大慶精神,“文化大革命”與粉碎“四人幫”。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的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活動建議:鼓勵學生收集影視資料和圖片資料,展示建國初期人們的精神面貌。3-2-2知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解析新時期的鮮明特點、顯著成就、突出標志,概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程。要點提示:十一屆三中全會,農村改革,對外開放,經濟特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雜交水稻、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普及義務教育,舉辦奧運會、世博會。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活動建議:訪問長輩,記錄他們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經歷和感受,學習口述史料的方法。3-2-3 列舉國內各民族的空前團結的實例,回顧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評析祖國大陸與臺灣的關系,表達維護國家統一的信念。要點提示: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的發展、“一國兩制”的提出、香港與澳門回歸、臺灣問題。新中國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團結。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是中國人民的堅定信念。活動建議:引導學生回顧歷史、展示現實,感悟56個民族空前團結,香港、澳門回歸的根本原因。以“祖國的寶島臺灣”為題舉辦演講:論述臺灣自古以來就屬于中國的事實。3-2-4簡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主要外交成就,展示當代中國的國際新形象。要點提示:萬隆會議、中國重返聯合國、中美建交、上海合作組織與中非論壇。社會主義中國徹底結束了近代以來屈辱外交的歷史,有力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民族尊嚴,國際地位和影響與日俱增。活動建議:組織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重大外交活動的圖片資料,按照時間順序配以圖說,展示新中國的外交成果。引導學生比較新舊中國的國際影響和作用,展示新中國的國際新形象,并以此為題舉辦演講會。3-2-5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冷戰”的概況,列舉世界殖民體系瓦解的實例,說明這一時期國際格局的特點。要點提示: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德國的分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華沙條約組織、“非洲年”、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以美蘇為首的東西方兩大軍事集團對峙,世界殖民體系瓦解與亞非拉崛起,是“冷戰”時期國際格局的重要特點。活動建議:指導學生用地圖呈現國際關系的圖景,比較二戰前后世界格局的變化;在明確東西方對峙的區域分布的同時,熟悉現代世界政治地理和地緣關系。3-2-6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蘇聯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評述它們各自發展道路的特點、經驗和問題。要點提示:美國成為超級大國、日本成為經濟大國、蘇聯的發展與改革、歐洲經濟共同體、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二戰后蘇聯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走不同的發展道路。借鑒各國經驗教訓,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我們的必然選擇。活動建議:幫助學生評析戰后不同國家的發展進程,一是注意聯系其歷史和區位特點;二是著眼基本事實,運用相關數據,既肯定其成就,也揭示其問題。3-2-7列舉事例和現象,描述“冷戰”的結束及當代世界格局,歸納經濟全球化的表現,說明世界多極化趨勢。要點提示: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歐元與歐盟、聯合國與“藍盔”部隊、世界貿易組織。“冷戰”結束后,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這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基本特征和趨勢。活動建議:講“經濟全球化”,可集中剖析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例,如某個著名品牌的生產、某種經濟資源的開發、某一國際經濟組織的作用。講“世界多極化”,可對比“冷戰”前后世界格局的變化,圈劃幾個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競爭力的區域。3-2-8列舉事例和現象,描述當代社會生活的一些重要變化及其特點。 要點提示:網絡與消費社會、婦女地位的提高。伴隨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進程,當今世界的社會生活也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活動建議:以“手機的便捷與煩惱”為題,組織學生討論現代社會生活的文明規范。3-3 和諧世界的追求與可持續發展的選擇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3-3-1 列舉實例,評述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理解建設和諧世界是我們的主張和追求。要點提示:“9·11”事件與恐怖主義,巴以沖突與動蕩的中東,南北差距,當代的自然災害、糧食危機與突發性傳染病。當今國際社會,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沖突和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全球經濟失衡加劇,南北差距拉大,傳統安全問題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面對諸多難題和挑戰,各國人民應攜手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活動建議:以“建設和諧世界”為題,組織學生舉辦演講會。可選擇熱點問題,闡述對其根源的見解;可針對文化差異,表達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對于建設和諧世界的意義。3-3-2 列舉實例,表明人口變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指出當前中國主要的人口問題,以及解決人口問題的途徑。要點提示:人口增長和人口遷移是人口變化的基本要素;從區域發展的角度,認識人口變化與區域發展的關系。從我國人口增長對環境和資源的壓力、人口年齡結構趨于老齡化、國民素質亟待提高等方面,闡述中國當前主要的人口問題。活動建議:可采用表格、柱狀圖、折線圖等,呈現不同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類型,幫助學生理解人口增長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可根據國家公布的統計數字,指導學生識讀統計圖表,凸顯中國人口問題的基本特點,幫助學生理解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3-3-3 運用圖表、數據,展現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的關系;列舉實例,說明主要自然資源合理開發的主要途徑;描述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和開發利用情況。要點提示:自然資源的種類、儲量、分布;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主要途徑,如資源循環利用與重復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可再生資源替代不可再生資源等;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如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等。從區域差異和聯系的角度,認識自然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活動建議:可選擇特定區域,如中東地區,結合新聞報道說明該地區最具影響力的自然資源;可制作圖表,呈現我國資源概況;可計算本地人均主要自然資源,如土地資源(耕地、草場、林地等)或淡水資源,并與其他區域比較,了解自然資源與本地發展的關系。3-3-4列舉實例,說明環境問題具有區域性和全球性的特點;描述我國主要的環境問題以及解決的途徑。要點提示:世界主要的環境問題,如氣候變暖、土地沙化、酸雨、水污染等;我國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各國的自身努力,更需要全世界的通力合作。 活動建議:以《京都議定書》為例,討論各國對環境保護應負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以“我們共有的家園”為題,請環保部門或環保組織成員講座,介紹環境保護與建設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成效,討論我們應該如何從實際出發,為環境治理作出自己的貢獻。3-3-5列舉實例,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特點,體會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的思想和方法;描述我國經濟發展的區域特點。要點提示:不同類型的農業區、工業區、旅游區,金融中心、城市群等;我國不同經濟區域的主要特點。發揮區位優勢、奉行互利共贏,對區域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活動建議:以“來自家鄉的報告”為題,組織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就本地區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人口優勢進行評估和論證。3-3-6 綜述人口、資源與環境的關系,領悟只有三者協調發展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點提示: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人們認識人口、資源和環境三者之間關系的歷史過程表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表現。活動建議:選擇一個項目方案,組織學生扮演官員、經營者、居民、環保人士等角色,模擬一場“聽證會”。以可持續發展為目的,從經濟效益、資源條件、區位優勢、居民生活、環境質量等方面展開討論,共同作出該項目是否實施、如何實施的選擇。3-4 新機遇、新挑戰、新選擇內容目標提示與建議3-4-1引用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的生動事例,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要點提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活動建議:結合3-2-2內容目標的教學,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的引領下”為題,組織學生評選改革開放以來感觸最深的幾件大事。3-4-2描述當代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明確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新要求。要點提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科學發展觀,是立足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活動建議:以“共享發展成果、共建和諧社會”為題,討論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如就業、教育、住房、交通、物價、社會風氣、社會治安等,表達我們的新期待。3-4-3關注國際社會發生的大事,知道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堅信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要點提示:國際組織、國際論壇與多邊會談,國際合作和援助。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活動建議:在世界版圖上圈劃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地域,引導學生回顧西方國家殖民征服、掠奪和統治的歷史,找出南北發展差距的根源。以“聚焦國際舞臺上的中國”為題,從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展示當代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聲音和身影。3-4-4關注當代科技發展的大勢,描述國際競爭的新特點,理解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要點提示:科技革命、學習型社會、文化軟實力。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活動建議:幫助學生了解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在此基礎上,可運用實例或圖表進行比較,感受當代科技發展的趨勢,以及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的優勢及其帶給我們的壓力;可收集相關資料供學生比較,認識當代國際競爭的優勢,越來越顯著地表現為科技和人才的優勢。 3-4-5總結歷史與社會探究的收獲,把握新的起點,思考自己成長之路的選擇。要點提示: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活動建議:采取多種方式,設計各種活動,組織學生共同總結本課程的學習心得。引導學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回顧歷史與社會發展的軌跡,認識現實與未來的挑戰;指導他們感悟“生活中的歷史”與“歷史中的生活”,個人發展的前途與國家興衰的命運,為規劃自己的成長道路,作出正確選擇。第四部分 實施建議一、教學建議《歷史與社會》要求教師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以學生發展為本,依據本課程標準展開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應體現綜合性、人文性、開放性和實踐性,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促進學生終身發展;要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之間的關聯,有機地把三者結合起來。(一)尊重身心發展規律,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本課程的教學,把握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了解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考慮學生當前的心理需要和價值取向。要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環境,為每個學生提供足夠的思維和表現空間,滿足不同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興趣,最大限度地為每個學生提供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二)協調課程之間的關系,統籌教學目標的設置本課程的教學,要考慮與思想品德課的聯系與分工,力求相互依托、形成互補,凸顯歷史、地理學科的特有價值和使命。例如,講述有關規則、制度問題時,側重點不在其具體內容,而在于說明規則、制度的形成是現實的需要、歷史的產物,它們的廢立和沿革都折射著歷史的變化。又如,講述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問題以及區域發展,宜側重經濟社會狀況的歷史成因和現實表現,而不宜過多地進行政策、國策方面的解讀。此外,還應關照自然地理在科學課程中的部分,教學中要有規劃地統籌相關內容。(三)把握相關知識的聯系,充分顯示綜合的追求本課程的教學,要抓住有關內容相互聯系的節點,凸顯綜合的意義。在以歷史線索為主導的總體框架中,采取相對集中與反復呈現的方式提供地理知識。例如,講古代中外交往,可對照當今世界地圖;講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歷史,可結合不同歷史時期的教學對照今日中國的版圖;從而使學生在歷史學習中識記相關區域的范圍和位置。又如,人類早期文明區域的出現、古代農耕與游牧民族的分布、近代工業城市的形成,都是地理條件影響文明多樣性的講點。把中國的發展置于世界舞臺上,在人類文明的歷程中,呈現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例如,可結合海上絲綢之路與馬可·波羅來華、“西學東漸”與“東學西漸”等,引導學生認識相關事件發生的緣由,并了解這種交往對中國和世界產生的影響。把歷史現象的記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例如,講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可聯系現實生活中傳統文化的表現,組織學生訪談,了解本地節假活動、民眾信仰、人生儀禮,以及民間歌謠、故事和諺語,從中品味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的影響。關注同一歷史時期特別是近代以來區域之間的橫向聯系。例如,繪制新航路開辟的路線圖,可聯系當時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對照此前世界貿易的路線,可說明資本原始積累的時代背景。又如,講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應聯系當時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中國的狂潮,呈現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在工業文明沖擊下發生巨變。從多個視角對某一重大事件進行解讀。例如,講“巴以沖突與動蕩的中東”,可聯系這一地區的地理環境、自然資源、領土糾紛、宗教信仰、文化傳統、民族矛盾等,從歷史淵源與現實利益兩方面觀察、評析。(四)實行開放教學,發展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本課程的教學,要充分展示開放性特點,盡可能給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更大的拓展空間。在加強教師引導的同時,要努力創設開放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幫助學生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收集并運用相關信息,自己得出結論,并有機會闡釋各自的觀點和看法。同時,要鼓勵學生依據材料,合理想象,多角度、多層面思維,大膽提出自己的創見。在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要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真實的社會生活,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現實社會中體驗生活,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并綜合地運用各種知識去解決問題,提高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和參與社會的實踐能力。(五)優化教學組織形式,倡導方法和手段多樣化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各有其優缺點,不應固執于某種形式,而應交替運用。只要創設多種情境,以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各種組織形式的優勢,就能引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有效合作。在教學中,在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教學環境及自身素質等多種因素的基礎上,應合理選擇和使用適合本課程的教學方法,如講授、問答、討論、圖示、演示、自學輔導、角色扮演、練習,以及參觀、訪問、調查等方法。只有創造出多種適宜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并加強學法指導,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除了要充分運用多種地圖、圖表、歷史年表、文物模型等傳統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更要適應現代教育發展需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積極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網絡資源等,開發教學課件和資源庫,創造性地開展教學。二、評價建議(一)明確評價目的,把握評價要求評價的目的,應從注重甄別與選拔轉為注重診斷、激勵和調控,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幫助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意義的評價,不僅在于對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狀況作出評價,而且在于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發展性評價。評價的要求,既針對特定內容的掌握,更來自于實際能力的表現,見之于具體材料的運用或闡釋。例如,針對“和平與發展”的內容,可選擇當前知名的國際論壇與多邊會談、國際合作與援助方面的材料,設計綜合性情境材料分析題,看學生:(1)能否清楚展示基本問題;(2)能否恰當應用相關學科知識分析問題;(3)能否以恰當方式來為基本觀點作說明;(4)能否為解釋基本觀點舉出說明力強的證據;(5)回答問題是否針對性強;(6)闡述問題的方式以及對問題的見解是否有獨到之處。(二)評價的基本內容1.關于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評價知識與技能,包括學科概念、原理和方法,又包括應用性知識及其操作規范。本課程的評價要著重考查學生對重點知識和技能的理解、運用。例如:(1)是否清楚中國和世界歷史進程的基本事實、脈絡,懂得歷史與現實的內在聯系;(2)是否清楚中國和世界人文地理的基本狀況、特征,懂得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發展的關系;(3)是否運用了已有的知識獲得新知識、發展新技能,并加深了對已有知識的理解;(4)能否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不同情境中面對了實際問題;(5)是否在運用多學科方法解決問題時,表現對知識和技能的整合能力。2.關于過程與方法的評價針對過程與方法的評價,是著眼于學生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學習中表現出來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合作能力,以及綜合運用各方面知識和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例如:(1)能否清晰地、有意義地與他人交流,并共同確定目標,完成學習任務;(2)能否通過恰當的、高效的方式和途徑,獲得對歷史、地理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把握;(3)能否對所探究的歷史現象、所考察的社會問題進行質疑、反思;(4)能否較為理性、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事件和社會問題,并作出自己的解釋;(5)能否依據自己收集到和整理過的有關材料,對所探究的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6)能否選擇并運用恰當的方式呈現研究成果。3.關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針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表現,更要堅持正確的價值標準,把握情感和態度的真實性及其變化趨向。例如:(1)能否重視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切實樹立科學發展的觀念。(2)是否熟悉祖國的歷史和疆域,認同國家的核心利益,真切表達中華民族歸屬感、自豪感。(3)是否關注全球性問題,對維護人類共同利益表示關切。(4)是否對歷史與社會的探究充滿渴望,并從中獲得對人生意義的感悟。從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實施評價,還要注意從整體上把握三者之間的關聯。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應有機地把三者結合起來。(三)采用多種評價方法課程標準是評價的依據。評價學業水平,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發展,需要采用不同評價方法。例如:紙筆測試。這是對學生在知識的了解、理解和簡單運用等方面的評價。這種評價,能迅速發現學生學習中的遺漏和錯誤,是一種操作性較強的評價方式。主題活動評價。針對真實的生活中的問題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主題,通過讓學生設計研究計劃、進行相關調查的方法實施評價。這種評價方法,有助于調整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觀察。在學生面對或解決某個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各種表現,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效。這種記錄,是教師及時了解學生情況、調整教學的依據,也是較為全面地評價學生學習狀況的參照。學生自評。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態度、策略和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有助于學生自己找到影響學習的因素,培養自己調控學習活動的能力。合作評價。學生之間,可就各自的學習經驗進行相互評價。這種評價,有助于學生接觸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觀點,逐步培養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和能力。個案分析。教師對某一學生學習的特殊狀況進行評估,通過這種評價,有助于教師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進步。學習成長檔案袋。教師有目的、有系統地收集一段時間內學生各種形態的、有代表性的學習成果。這種檔案袋可反映學生成長的軌跡,有助于對學習過程進行長期、穩定的綜合考察和評價。除以上評價方法外,教師應從本地區與學生實際出發,靈活運用并創造出更適合自己教學、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并注意各種評價方法的有機整合和綜合運用。(四)重視學習評價的反饋評價的反饋直接關系到評價的有效性和學生的未來發展,對學生的行為和教學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對學生評價的反饋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評價反饋時應強調學生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取得了哪些成績,同時指出存在的不足。教師在評價反饋過程中必須尊重學生,要公正、公平,不能帶有任何偏見和歧視,應以鼓勵、肯定和表揚等正面強化為主,杜絕一切輕視、為難、傷害學生的評價。反饋評價時還應給學生自我評價及家庭參與評價的機會。三、教材編寫建議教材包括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和教學地圖等,其中教科書最為重要,它是實施課程標準的基本工具。(一)依據課程標準,創造性地編寫教科書教科書可具有不同的編寫體例、切入視角、呈現方式、內容素材及圖像系統,但必須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在恪守基本理念、體現課程目標的前提下,教科書編者應依據內容標準,充分發揮創造性,編寫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行文規范的教科書。(二)把握基礎性,兼顧時效性教科書的內容不僅要涵括歷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的核心知識,而且應盡量反映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和突出問題,體現當今時代特征和歷史、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為教科書所采用的內容素材,既要注重基礎性,又要具有時效性。(三)內容體系應體現綜合性教科書內容的整合,應突破學科固有的內容體系,盡量通過具有整合功能的專題組織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建構具有綜合的意義的邏輯框架,統領和統籌相關學科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形成教科書特有的內容體系。(四)編排設計應突出活動性教科書內容的編排,在呈現具體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要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入手,啟發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教科書中應多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聯系密切、易于操作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五)呈現方式應避免成人化教科書的呈現方式要合乎學生的心智發展特點。教科書中的圖像和各類輔助資料應占有適當的比重;課文內容的表述應增強探究性和趣味性,在符合科學性要求的同時,語言盡可能通俗、生動;版式設計應新穎、美觀,符合學生的審美情趣。四、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對課程資源的積極開發與有效利用,是本課程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條件。教學中不僅要充分發揮教科書的作用,還要充分挖掘課程資源的功能,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實現課程目標。(一)調動各方面力量開發課程資源開發課程資源應充分利用教師和學生等人力資源。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在教學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重視學生主動開發和利用資源的作用,積極利用學生已有的社會閱歷、知識經驗及認知基礎,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教學的任務。開發課程資源,還要注重依賴專業人員和機構,發揮專家在開發課程資源中的作用。要爭取政府和社會和家庭的廣泛幫助,主動與學校所在政府部門和社區聯系溝通,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二)全方位挖掘課程資源課程資源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利用課程資源應不拘形式,充分發掘其多種功能,拓寬其適用范圍,綜合其各自的優勢,以求實際效果的最大化。本課程要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文本資源和音像資料,包括圖書、報刊、照片、地圖、圖表、影視節目、錄音錄像等;要注重挖掘社會上的各種實物資源,包括歷史遺跡、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地質公園、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世界遺產地等,以及各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包括計算機教學輔助軟件、多媒體課件、遠程教育課程、教學網站、資料數據庫(如地理信息系統)等。(三)創造性地使用課程資源在教學過程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根據實際需要科學選擇、認真甄別課程資源;創造性地使用課程資源,組合不同類型的資源,促進學生的理解課程內容和技能提升;充分發揮課程資源的效能,省時、高效地利用課程資源。目 錄第一部分 前 言 1一、課程性質 2二、基本理念 2三、課程設計思路 3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5第三部分 內容標準 8主題一 生活的時空 8主題二 社會變遷與文明演進 16主題三 發展的選擇 28第四部分 實施建議 39一、教學建議 39二、評價建議 43三、教材編寫建議 48四、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 5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