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設計制作小掛飾》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 《設計制作小掛飾》教材內容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通過“看一看”讓學生欣賞十二生肖手工縫紉掛飾獨特的藝術特色及魅力。第二部分通過教師演示教授縫制作品的步驟方法,放手讓學生“做一做”,自己設計制作喜愛的小掛飾。第三部分通過組內“評一評”,展示成果,實施有效地課堂評價,看一看誰的掛飾作品針法均勻,做工細致,造型美觀。二、學情分析:小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尤其是對于自己喜愛和感興趣的事情,更是愿意一顯身手。我執教的四年級的學生有了一些動手操作的能力,通過之前“小沙包”“小圍裙”的制作學習,已掌握了平針法、打針結等簡單的手工縫紉技能,為本節學習鎖針針法,縫制較難度的小掛飾奠定了基礎。學生能通過教師的示范引領,總結掌握較復雜的制作方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及技能基礎因勢利導,發展能力,以達到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學生能夠自己設計圖樣、制作紙樣板,并按圖樣劃線、下料。2)在平針法的基礎上,學習鎖邊針法。3)掌握縫制作品的一般制作步驟和技術要領。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藝術欣賞、新技法的學習和小掛飾的設計制作的過程,在小組合作中自主學習、實踐探究,學會鎖邊技法,掌握正確的手工縫制飾物的方法,嘗試到勞動帶來的成功和快樂。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動手動腦的實踐中,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勞動品質,養成初步的審美情趣及鑒賞美的能力,激發學生對民間縫紉藝術的興趣和熱愛;樹立安全的勞動意識。四、本課重難點:掌握鎖邊針法的起針、行針、收針的不同方法要領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它是縫制掛飾飾品的前提和重要的環節;學習制作成品的基本步驟和方法,縫制出喜愛的掛飾作品是本節的重點。也是師生教與學最終的落腳點。為突破重點化解難點,適應小學生教學特點,在活動環節的設計上我采取了如下教學策略: 1)適應小學生形象樂學的教學特點,激發興趣,采用情境教學法。2)實踐性是勞技課的基本特點,采用孩子們喜愛參與的小組合作探究,提高實踐效率。3)克服手工縫紉演示的局限性,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教學清晰流暢。五、教學具準備:是教師上好課及目標落實的前提和保證。教師要備好:多張生肖、掛飾幻燈片、配樂、自己教學小視頻等多媒體課件、自行設計的《最佳作品小獎狀》及成品演示掛飾。學生需備齊:紙板、絨布、紐扣、棉花、絲帶等材料 ; 針線、剪刀、劃粉等縫紉工具。六、教學過程及策略:適應小學生形象直觀的教學特點,為突破重點化解難點,在教法和活動環節的設計上,我采取了如下幾個步驟層層遞進,自然過渡,起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效果:(一)創設情境,興趣導入。* 課前預熱:幻燈片播放之前活動圖片和學生成果照片。營造課堂氛圍,調動有意注意。鈴聲響過,“讓我們先來觀看一組可愛的小動物吧!”興趣導入,創設美的教學意境。(播放12生肖動物配樂幻燈片)教師引言:“同學們喜歡這些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嗎?這節課我們就以生肖動物為例學習制作小掛飾,一起來欣賞一下!(出示精美的生肖手工縫紉掛飾幻燈片)激發學習欲望。教師鼓舞士氣:“只要大家認真學習、勇于實踐,相信不久的將來也能縫制出如此精美的作品!”(二)示范引領,學習新知。1、學習鎖邊針法,突破難點,為縫制小掛飾做準備。1)首先復習平針法及要領,自然過渡新課學習。“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把小掛飾做好,我們需要學習一種新的針法:那就是鎖邊針法。(出示幻燈美術字)請仔細觀看老師的操作 ”(播放自己的微課教學小視頻,演示鎖邊針法起針、縫制、收針時的不同方法要領)2)“拿出你們的小布片實際練習一遍。” 較好的的鎖邊作品放在投影下展示。3)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記住要領 “通過操練你能總結出一個小口訣或小順口溜來嗎?”(如“下上下上要跟緊,一針一針排著走!”等,只要學生能說出要點,朗朗上口就給予鼓勵! )突出主體,因材施教。2、展示制作過程,教授制作步驟,實施任務教學。1) 通過幻燈片提醒學生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播放3分鐘的自己的教學小視頻。(設計目的:解決手工縫紉演示的局限性,使教與學親切自然,過程清晰流暢)。2) 回憶制作步驟,通過幻燈片依次演示;再通過板書進行強化,畫出成品笑臉。(讓學生感知步驟,并心領神會、牢記于心。)(三)動手實踐 激勵創新。1) 教師通過幻燈把愛心提示送給大家,提醒手工操作過程中的安全及環保意識。2) 布置任務 ,鼓勵創新。“大家可以制作自己的生肖動物掛飾,也可以自己設計創作喜愛的掛飾作品。”調動學生的創造活力。3) 在優美的樂曲中學生動手實踐,教師巡視指導。(活動方式:采用小組合作,有效地進行小組內合作探究,達到互助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成果鑒賞 課堂評價 ( 課堂效果展示 )1)幻燈展示評比要求后,小組內進行賞評。2)評上的學生站起來展示介紹自己的掛飾作品。3)在《勞動最光榮》的優美配樂中,老師為獲獎同學頒發漂亮的《勞動小能手》獎狀。(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實施有效的課堂評價。)4)洞察學生的心里,“看著自己心愛的作品,肯定有許多心里話要說!誰來結合自身談談自己的制作感想和收獲?” 讓學生暢所欲言,袒露真情,展示教育效果。(五)教師總結 拓展延伸師生共同展示親手制作的心愛的掛飾作品,產生心靈共鳴。教師激勵“讓我們在美麗的春天里,多發現身邊的美,用我們勤勞智慧的雙手去創造美吧!然后布置作業,整理桌面。完整教學過程。七、課后反思:勞技課堂是學生創造勞動成果、展示美的課堂。本課中,我時刻以親和的教風,融合帶動學生,使親其師而信其道;通過幻燈、投影及音效的精心組合使課堂始終流動著“勞動藝術的美”!通過本課使我更加深深地感受到:“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自身的創造力具有很大的潛能,只要教師以興趣導入,環環相扣,把握好評價與激勵的有效策略,課堂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和喜悅”。因此,無論是教學具的準備,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教學環節的設計與展開我都作了較充分的準備,取得了比較滿意的課堂效果。學生通過欣賞、學習、實踐、賞評、激勵的五步環節,不僅學會了鎖邊和制作掛飾的技能技巧,鍛煉了動手合作及鑒賞美的能力,培養了細致耐心的勞動品質和習慣,達成了教學目標的完成。 勞動技術課是讓學生在勞動學習中長本領,增才干。作為教師首先要秉承終身學習、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適應新時期勞技教學的需求。但由于經驗欠缺,暴露出不足。如:課上沒有充分地放開學生,讓學生的自主學習得到更充分發揮等。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幫助,謝謝。附:板書設計:設計制作小掛飾(旁邊畫一塊彩布,放著針和線)制作步驟 : 畫--- 剪 --- 平針定型外翻 + 棉鎖邊----裝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