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統編版 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三單元 第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統編版 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三單元 第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第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時空定位和史料分析,幫助學生梳理新航路開辟所引發的全球性流動的史實,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 時空線索分析能力以及辯證認識歷史實物的能力。
2.通過對“殖民擴張”和“三角貿易”等概念的歷史解釋,幫助學生梳理新航路開辟對世界各區域文明的不同影響。
3.通過對史料、史實的總結歸納,認識世界格局的演變和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培養學生歷史邏輯的構建能力,引導學生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
4.通過明確歷史上和當今中國在全球化發展中所做的貢獻,樹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家國情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明確新航路開辟所引發全球性流動的歷史史實。
難點:梳理新航路開辟對世界各區域文明的不同影響。
課前準備
1.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前期課前準備,教師有目的性地準備課程資料。
2.學生課前預習,查閱相關背景資料,搜集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通過課前導讀部分,導入本課內容
新航路的開辟,使人類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陸和海洋的 全球性聯系。各個大洲之間的相對孤立狀態被打破,世界開 始連成一個整體。比較這兩幅不同時期的世界地圖,可以看 到,到 16 世紀,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更為開闊。
【新課講授】
一、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
1.人口遷移
【教師活動】PPT展示史料,請同學們結合史料和課本內容,找出人口遷移的原因、表現和結果。
材料一:16世紀的修道士卡薩斯關于西班牙殖民者屠殺印第安人的一段記載: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陸的島嶼上屠殺了無數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災難。他們擄掠印第安人的吃少容易蹂躪他們整個島嶼全都被摧毀,一片荒涼。
——摘編自卡薩斯主編,孫家堃譯《印度毀滅述略》
材料二: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興起,殖民者對美洲當地居民印第安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導致當地土著居民銳減,而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需要大量勞動力,殖民者通過黑奴貿易,從非洲販賣大量黑奴到美洲以補充勞動力的不足。
材料三: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隨著地理大發現與新航路的開辟,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殖民主義的擴張,掀起了人口遷移的洪流。特點是從舊大陸移向新大陸,從已開發國家移向未開發國家。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原因: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往來,推動了人口遷移。
表現: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減少90%-95%;歐洲人大批來到美洲;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被販賣到美洲。
結果:美洲成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大洋洲、非洲和亞洲等地區也都有族群混合現象。
2.物種交流
【教師活動】PPT展示史料,請同學們結合史料和課本內容,找出物種交流的原因和表現。
材料一:16世紀中期,玉米傳入中國,初稱“番麥”“西天麥”“玉蜀黍”等。最初玉米在中國種植不廣,一度是皇家御用貢品,直到18世紀中期,玉米才在中國逐漸推廣,并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甘薯約在明朝后期從東南亞傳入中國,因來自番邦,又名“番薯”,萬歷年間已有相關記載。
材料二:1594年,福建發生饑荒,政府大力推廣甘薯種植,到17世紀,甘薯成為百姓的重要食物。玉米和甘薯的傳入,大大增加了糧食產量,對明清時期中國人口的增長和貧瘠地區的開發產生了直接影響。
材料三: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國重要的飲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為商品進口到歐洲。1658年9月23日,倫敦報紙上第一次出現了茶的廣告。不久,茶逐漸走進英國咖啡館,但直到17世紀末,飲茶在英國仍然是一個新鮮事物。18世紀英國的茶葉需求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英國人對茶的熱愛超過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國家。在整個18世紀,咖啡館都是提供茶飲料的主要場所。
——摘編自【英】馬克曼·艾利斯《咖啡館的文化史》等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原因:人口遷移促進了世界物種交流。
表現:歐洲人把歐亞大陸的馬、牛、豬、羊、雞等家畜,小麥、燕麥、大麥、裸麥等農作物,橄欖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產馬鈴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據統計,當今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約有1/3的品種源自美洲。
3.疾病的傳播
【教師活動】PPT展示史料,請同學們結合史料和課本內容,找出疾病的傳播的原因、表現和結果。
材料一:新航路開辟后,隨著人口的遷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僅美洲和大洋洲就有近1億人死于歐洲人所帶來的天花、麻疹和白喉。
材料二:歐洲人把瘧疾帶到了美洲,卻在美洲找到了治療該病的高效藥物。地理大發現期間由于美洲土著人身上沒有該病毒的抗體,天花導致了數百萬印第安人的死亡,但同時也促使了天花預防方法——種痘術的迅速發展成熟。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原因:人口和動物的全球流動導致了各種疾病的傳播。
表現:歐洲人將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體帶到美洲和大洋洲。
結果: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和原有社會解體,便利了歐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統治。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
【教師活動】PPT展示史料,請同學們結合史料和課本內容,找到有關于印度洋貿易和大西洋貿易的相關內容。
材料一:新航路開辟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成為水上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傳統的水上商路--地中海失去了壟斷地位。與此相應,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商業城市也逐漸衰落,而大西洋沿岸的城市作為新的商業中心相繼出現。
材料二:大西洋貿易連接了歐洲、美洲和非洲。新航路開辟之初的貿易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從美洲運回黃金、白銀以及可可、煙草、皮革等特產,同時從西南非洲運送黑奴到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17世紀“三角貿易”興起,并成為大西洋商貿圈中的典型模式。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1.印度洋貿易:歐洲商人在與阿拉伯商人的競爭中逐漸占據優勢。
2.大西洋貿易:歐洲人將生產的手工制品運到美洲出售,換回南美洲的貴金屬、蔗糖和煙草。由于殖民者的殘酷壓榨和傳染病的流行,美洲勞動力嚴重缺乏。歐洲商人把歐洲生產的紡織品、槍支和手工制品等運到非洲,從當地酋長手里換取黑人,把非洲黑人運到美洲賣為奴隸。由此形成了罪惡的“三角貿易”。
3.太平洋貿易
【教師活動】PPT展示史料,請同學們結合史料和課本內容,找到有關于太平洋貿易的相關內容。
材料一:16世紀中葉,西班牙經營橫跨太平洋的貿易,主要在其兩大殖民地菲律賓和墨西哥之間進行。堅固、快速和裝備精良的西班牙武裝商船“馬尼拉大帆船”,運載大量中國生產的生絲、絲綢、棉布和瓷器等產品到墨西哥交換白銀,再將這些白銀運回馬尼拉,形成墨西哥——馬尼拉——中國的太平洋航線,又稱“銀絲對流”。
材料二:在“新航路開辟”的背景下,一條被稱作“馬尼拉大帆船”的太平洋航線,利用季風和洋流來往于菲律賓群島與美洲大陸之間,使得貿易全球化得以初步實現。這條航路中運載了大量來自中國的絲織品和瓷器,堪稱十六世紀版的“太平洋海上絲綢之路”。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葡萄牙:葡萄牙商人把中國的生絲、瓷器等貨物經澳門運往印度果阿,再轉運到歐洲各國,獲取大量白銀,這些白銀的大部分又流入中國;葡萄牙人以澳門為據點,參與中日之間的絲銀貿易。
西班牙:其經營的橫跨太平洋的貿易,主要在菲律賓和墨西哥之間進行。西班牙將中國生產的生絲、絲綢、棉布和瓷器等產品運到墨西哥交換白銀,再將這些白銀運回馬尼拉。
影響:日本與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一個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也逐漸形成。
三、早期殖民擴張
1.早期殖民擴張的原因
【教師活動】PPT展示史料,請同學們結合史料和課本的相關內容,找出早期殖民擴張的原因。
材料一:16世紀的修道士卡薩斯關于西班牙殖民者屠殺印第安人的一段記載: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陸的島嶼上屠殺了無數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災難。他們擄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躪他們。整個島嶼全部被摧毀,一片荒涼。
——摘編自[西]卡薩斯著,孫家堃譯 《西印度毀滅述略》
材料二:1553年,葡萄牙商人借口風暴入居澳門。17世紀初,正式取得居住權。鴉片戰爭后不久,葡萄牙私自竊據澳門,在那里實行殖民統治。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收回澳門主權。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原因:
新航路的開辟拉開了歐洲海外擴張的序幕。
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發展需要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經濟動力:《馬可波羅游記》中對東方的描述激發西方人發財致富的動力
2.早期殖民擴張的表現
【教師活動】PPT展示史料,請同學們結合史料和課本內容,找出有關于早期殖民擴張的表現的具體內容。
材料: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
——【德】馬克思、【德】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1)葡萄牙的殖民擴張:16世紀,葡萄牙將巴西變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馬六甲和中國澳門等地建立了幾十個殖民據點和商站。
(2)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廣大地區,以及亞洲的菲律賓逐漸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3)其他國家的殖民擴張:17世紀,荷蘭、英國、法國也在亞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個殖民地。
【教師活動】知識拓展:教皇子午線。
“教皇子午線”:西班牙、葡萄牙為爭奪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銳。1493年,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做出仲裁:在亞速爾群島和佛得角群島以西100里格的地方,從北極到南極畫一條分界線,史稱“教皇子午線”。規定該線以西的一切土地屬于西班牙的勢力范圍,該線以東的一切土地屬于葡萄牙的勢力范圍。教皇子午線是西方列強瓜分世界、劃分勢力范圍的開始。由于葡萄牙不滿這一仲裁,西、葡兩國又于1494年締結條約,把這條線向西移動270里格。根據這個條約,巴西部分地區被劃入葡萄牙的勢力范圍。
3.早期殖民擴張影響
【教師活動】PPT展示史料,請同學們結合史料和課本內容,概括總結出有關于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的相關內容并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
——[德]馬克思《資本論》,《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材料二:殖民制度大大地促進了貿易和航運的發展。“壟斷公司”是資本積聚的強有力的手段。殖民地為迅速產生的工場手工業保證了銷售市場以及由市場壟斷所引起的成倍積累。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
——[德]馬克思《資本論》,《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材料三:美國學者杜波伊斯估計:16-18世紀歐洲奴隸販子向美洲大陸販運的黑奴共計1500萬人。他認為,每運一個黑人到美洲,至少有5個人死于獵奴戰爭和販運途中,加上販運到其他地區的黑人,總計使非洲損失了一億精壯人口,相當于1800年時非洲人口的總和,非洲的社會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破壞。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完成表格
美洲 印第安人被大量屠殺,文明遭到毀滅性打擊 殖民擴張中斷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打破了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
非洲 非洲人在三角貿易中成為奴隸
亞洲 古老帝國受到沖擊
歐洲 商業革命 商業貿易的大擴張使商品種類與流通量成倍增長;股份公司與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貿易中心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法國、荷蘭等新的商業強國崛起。
價格革命 大量貴金屬源源不斷流入歐洲,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投機活躍。封建領主經濟地位下降,商業資產階級實力上升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
整體 歐洲從殖民掠奪、商業貿易和奴隸貿易中獲得的財富最終轉化為資本,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的時代。
課后總結
板書設計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一、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
1.人口遷移
2.物種交流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
1.印度洋貿易
2.大西洋貿易
3.太平洋貿易
三、早期殖民擴張
1.早期殖民擴張的原因
2.早期殖民擴張的表現
3.早期殖民擴張影響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海县| 北流市| 安远县| 奉化市| 玉树县| 塘沽区| 新源县| 北宁市| 绥江县| 乾安县| 观塘区| 商河县| 黎川县| 什邡市| 嘉义市| 新源县| 文登市| 运城市| 灵石县| 东阳市| 改则县| 岳阳县| 兴城市| 乐都县| 龙门县| 澄城县| 南皮县| 留坝县| 寿阳县| 长汀县| 银川市| 长葛市| 宣武区| 咸丰县| 信宜市| 陕西省| 凤台县| 平顶山市| 阳江市| 凤山市|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