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紙娃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小學勞動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的多方面發展為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特征的國家指定性學習領域。但勞動技術教育的主旨并不僅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層面,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技術操作過程中技術意識的形成、技術思維的培養、技術能力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強調規范操作與技術創新意識的統一。學生的操作學習過程是富有生機、充滿探究的學習過程,是手腦并用的過程。本節教學以任務驅動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嘗試從雙正方形到雙四邊形,進而到成型,最后復原折痕。這一過程中,學生經歷了由已有的經驗向新技術的遷移,經歷了技術的形成過程。成型后需要將折好的錐體打開,在頂部輕輕一推,小錐體便可以向外翻轉。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與嘗試,實現了技術思想的提升,技術態度等方便也在操作中得到了發展。教學背景分析教學內容:《小錐體》是四年級上冊紙工單元《紙娃娃》一課的第一課時,主要是學習紙娃娃的組成部件——小錐體的折法。小錐體是采用復原折痕的方法完成的,這是折紙內容中的一個新的技法,因此本節教學的重點是利用復原折痕的方法制作小錐體。學生情況:四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脫離不了具體的形象和圖像。對于折紙,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折雙正方形和雙四邊形,在之前的學習中也曾經有過嘗試,大部分學生都已經掌握。但是復原折痕是新的技法,尤其是小錐體的最后一步,對于學生來說有難度。因此,本節教學的難點是掌握復原折痕的方法。教學方式:本節課主要采取探究學習的方式對小錐體的折法進行學習,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圖解來探究方法,主動嘗試學習新知識,領悟新技能。教學手段:為符合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采用形象的作品及圖像來引導學生進行小錐體的學習。其間,利用視頻、圖片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突破復原折痕的難點。技術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1.鞏固正折、反折兩種紙工加工符號的認識。2.在探究過程中,提高識圖、發散思維、自主探究能力。3.掌握“復原折痕”的方法,并且能夠根據此方法折出小錐體。4.體驗制作的樂趣,在折紙探究中激發學生對紙工加工的喜愛,以及主動探索的欲望。教學重點:利用復原折痕的方法制作小錐體教學難點:掌握復原折痕的方法教學過程【導入】激趣導入(一)拆解紙娃娃小時候我們都玩過布娃娃,你見過這樣的紙娃娃嗎?請你仔細觀察紙娃娃是由什么組成的?拆解紙娃娃展示小錐體沒錯,這些紙娃娃是用廢舊的包裝紙折成的小錐體組合而成的。(二)揭示課題 要想制作這樣的紙娃娃,首先要學會制作小錐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錐體的制作。(出示課題:小錐體)(三)鞏固加深折痕的方法在折小錐體之前,老師想先來考考你們,一張紙對折后會有折痕,如果讓折痕更深更清晰你有什么好辦法嗎?【活動】探究學習看來加深折痕,沒有難住大家。那下面我們就來挑戰一下小錐體的學習吧。(出示完整小錐體的流程圖)請你仔細觀察流程圖,看看折小錐體大致可以分為幾步?下面再來分布進行學習。(一)雙正方形1.請你取一張正方形的紙,根據圖解或用你自己的方法將正方形的紙折成雙正方形?(提示折整齊)2.匯報交流看來加深折痕,沒有難住大家。那下面我們就來挑戰一下小錐體的學習吧。(出示完整小錐體的流程圖)請你仔細觀察流程圖,看看折小錐體大致可以分為幾步?下面再來分布進行學習。(一)雙正方形1.請你取一張正方形的紙,根據圖解或用你自己的方法將正方形的紙折成雙正方形?(提示折整齊)2.匯報交流3.折痕比較 將不同方法折出的雙正方形打開,你發現了什么?4.總結雖然我們用的方法不同,但是最終得到的雙正方形都是一樣的,折痕也完全相同。所以大家在學習時,不必固守一種方法,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二)雙四邊形(出示四邊形圖解一)雙正方形折好了,觀察圖示,請你根據圖解折出雙四邊形。 雙四邊形也有第二種方法,請你課后去試一試,然后對比兩種方法,看看哪種方法更好?(三)成型 雙四邊形折好后,我們發現,現在小錐體的形狀已經快好了。(出示圖解)請你看圖,完成成型這一步。比一比哪個同學圖看的最仔細,折的既準確又整齊。誰折好了的同學請你再使勁壓壓折痕。 比較成型后的作品與小錐體,我們的小錐體是不是折好了?你覺得還有什么不一樣嗎?(四)復原折痕1.初步探究 請你從材料袋中取出小錐體,比較一下你折的和這個有什么區別和共同點。強調:只準觀察,不準拆 你猜猜怎樣做就能變成這樣了呢?可以動手試一試(板書:復原折痕)復原折痕顧名思義就是將紙按照折痕折回去,我們先復原小錐體的一部分。2.方法探究 復原首先應該做什么?作品打開后你看直接按照折痕復原行嗎?翻過來行嗎?提示用手指對著中心點往下按。下一步該怎么做呢?(圖解)咱們來看看提示。(巡視指導)折好的同學幫幫小組的其他同學,也可以大膽的將你的作品舉起來展示給大家!通過復原折痕的方法,我們將小錐體完成了。3.解決正反面問題(展示兩個作品)有沒有細心的同學發現什么問題,為什么同樣的紙,折完后有的是顏色面朝外有的白面朝外?【活動】展示評價小錐體折好了,你覺得自己完成的怎么樣?還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嗎?在這節課中,你認為自己哪里做的特別好?你認為小組同學哪里做的好?【作業】課堂延伸學會了小錐體,下節課我們就可以進行紙娃娃的制作了。改變錐體的大小,以及錐體的組合搭配方式,就可以制作出不同的紙娃娃。希望同學們課下先去試試。出示紙繡球一小錐體不僅可以做紙娃娃,還可以制作這樣的紙繡球。繡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最早是我國壯族男女青年的定情物,發展到現在成為少數民族的一項體育運動。出示紙繡球二這是另外一種紙繡球,雖然外形和剛才那個有區別,但老師告訴你這個也是用我們今天學的復原折痕的方法折出來的,是不是也很漂亮?利用我們掌握的基本部件的制作方法,開動腦筋,稍加改動,就可以創作出很多精美的作品,同學們可以去試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