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微專題21 湖泊的特征圖爾卡納湖是東非裂谷帶上許多湖泊中的個,由于處于干旱區,水源不足,湖水具有明顯的滑膩感;湖區四周聳立著許多座火山;湖心有南、北、中并列的3個小島;奧莫河是圖爾卡納湖唯一的常年支流;下圖為圖爾卡納湖地理位置示意圖。1.描述圖爾卡納湖形狀特征,并據材料判斷圖爾卡納湖的南岸和北岸湖灘坡度、深度上的差異。(8分)北岸湖灘坡度緩,湖水較淺,南岸湖灘坡度陡,湖水深度較大。形狀特征:條帶狀,南北狹長。主題探究1 湖盆的特征湖盆特征形狀、大小、坡度、深度湖泊水文特征 描述語言 影響因素水量水位含沙量冰情鹽度水質必備知識1 湖泊的水文特征水量大(小)、季節變化自然原因:補給類型、流域面積、湖泊面積人為原因:調水、工農業用水等水位高(低)、水位的季節變化大(小)補給類型湖泊面積植被、河流、濕地等調節含沙量大(小)來沙量(影響因素);湖大水深,靜水環境,易沉積,含少量小;有(無)結冰期,結冰期長(短)氣溫、水量、鹽度、流動性等鹽度高(低)降水量與蒸發量、有無河流將鹽分帶出、結冰與融冰、高山冰雪融水補給、更新速度清澈(否)根據材料推測伊塞克湖屬于內陸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約1 608米,面積6 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終年不凍。該湖東西兩岸年降水量差異大,東岸地區有常年積雪。下圖示意伊塞克湖及其周邊區域。主題探究2 湖泊的水文特征(1)說明伊塞克湖的水位季節變化特點,并分析原因。特點:季節變化大,夏季水位(升)高,冬季水位(降)低。原因: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來源于河流水,而河流的主要補給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氣溫高,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氣溫低,冰雪融化量小。伊塞克湖屬于內陸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約1 608米,面積6 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終年不凍。該湖東西兩岸年降水量差異大,東岸地區有常年積雪。下圖示意伊塞克湖及其周邊區域。(2)簡述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終年不凍”的原因。清澈的原因:入湖徑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泥沙含量少;湖水處于靜水環境,泥沙大量淤積。終年不凍:湖泊北部山脈阻擋了冷空氣的侵入,冬季水溫較高;湖水鹽度較高,湖水不易結冰;湖泊水位深容積大,水量大,不易結冰。主題探究2 湖泊的水文特征湖泊的水文特征-影響結冰的因素伊塞克湖屬于內陸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約1 608米,面積6 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終年不凍。該湖東西兩岸年降水量差異大,東岸地區有常年積雪。下圖示意伊塞克湖及其周邊區域。(3)運用水循環原理,說明伊塞克鹽湖的形成原因。伊塞克湖為內陸湖,鹽分隨地表徑流匯入而不斷積累,且無徑流流出排泄鹽分;該湖及周邊區域降水稀少,蒸發旺盛,蒸發量大于降水量;主題探究二 湖泊的水文特征去鹽少去水多鹽(多)水(少)鹽度高來水少補給形式河流水被截留蒸發量大來鹽多河流攜帶入湖、海無河流流出或流出量少另外:結冰(鹽度高)與融冰(鹽度低)補給和蒸發的對比關系水鹽平衡原理湖泊的水文特征-影響鹽度的因素入湖徑流淡水鹽分湖泊咸水湖淡水湖蒸發損耗水分鹽分積累下來降水徑流流出排泄鹽分實質就是水鹽的運動湖泊的水文特征-影響鹽度的因素 馬拉開波湖位于委內瑞拉西北部,為南美洲最大的湖泊,系安第斯山北段一斷陷構造湖,面積達1.34萬平方千米。馬拉開波湖原本僅通過一條狹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連接,為了發展湖內的采油業,50多年前人們開始將連接外海的水道拓寬、挖深,湖水北淺南深,北咸南淡。(1)結合材料分析馬拉開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6分)南部(降水量大)入湖河流多,有大量淡水注入;北部與加勒比海有水道連接,湖水受海水混合不斷變咸;人工拓寬入海水道加劇了海水倒灌,增加了北部湖水鹽度。【典題精練】(2019年全國1卷)隨著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北移,地中海不斷萎縮,里海從地中海分離。有學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氣候轉暖,里海一度為淡水湖。當氣候進一步轉暖,里海北方的大陸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補給類型發生變化,里海演變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鹽度遠小于地中海的鹽度。圖6示意里海所在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為淡水湖。對此作出合理解釋。(6分)氣溫仍較低,湖面蒸發弱;受冰雪融水補給;補給大于蒸發淡水湖補給量冰雪融水量大氣候轉暖末次冰期晚期蒸發量蒸發較弱氣溫仍較低湖泊鹽度咸淡的轉化【真題鏈接】(2019年全國1卷)隨著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北移,地中海不斷萎縮,里海從地中海分離。有學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氣候轉暖,里海一度為淡水湖。當氣候進一步轉暖,里海北方的大陸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補給類型發生變化,里海演變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鹽度遠小于地中海的鹽度。圖6示意里海所在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湖泊鹽度咸淡的轉化【真題鏈接】(3)分析補給類型發生變化后里海演變為咸水湖的原因。(6分)鹽份積累轉為河流補給淡水湖蒸發量加大氣溫升高補給量減少冰川消退咸水湖出無出口難排出河帶鹽入鹽水氣候進一步變暖有河流匯入,帶來鹽分;無出水口,鹽分無法排出;地處內陸,蒸發強烈,導致鹽度升高思維導圖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微專題21 湖泊的特征【探究一 湖泊的特征】圖爾卡納湖是東非裂谷帶上許多湖泊中的個,由于處于干旱區,水源不足,湖水具有明顯的滑膩感;湖區四周聳立著許多座火山;湖心有南、北、中并列的3個小島;奧莫河是圖爾卡納湖唯一的常年支流;下圖為圖爾卡納湖地理位置示意圖。描述圖爾卡納湖形狀特征,并據材料判斷圖爾卡納湖的南岸和北岸湖灘坡度、深度上的差異。(8分)【主題探究二 湖泊的水文特征】伊塞克湖屬于內陸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約1 608米,面積6 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終年不凍。該湖東西兩岸年降水量差異大,東岸地區有常年積雪。下圖示意伊塞克湖及其周邊區域。說明伊塞克湖的水位季節變化特點,并分析原因。簡述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終年不凍”的原因。(3)運用水循環原理,說明伊塞克鹽湖的形成原因。【高考鏈接】(2019年全國1卷)隨著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北移,地中海不斷萎縮,里海從地中海分離。有學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氣候轉暖,里海一度為淡水湖。當氣候進一步轉暖,里海北方的大陸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補給類型發生變化,里海演變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鹽度遠小于地中海的鹽度。圖6示意里海所在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為淡水湖。對此作出合理解釋。(6分)分析補給類型發生變化后里海演變為咸水湖的原因。(6分)【典題精練】馬拉開波湖位于委內瑞拉西北部,為南美洲最大的湖泊,系安第斯山北段一斷陷構造湖,面積達1.34萬平方千米。馬拉開波湖原本僅通過一條狹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連接,為了發展湖內的采油業,50多年前人們開始將連接外海的水道拓寬、挖深,湖水北淺南深,北咸南淡。結合材料分析馬拉開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6分)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江蘇省大縱湖是由古海岸潟湖(海岸潟湖是指海岸地帶由堤島或沙嘴與外海隔開的平靜淺海水域)演變來的淡水湖,湖盆淺平,天然餌料豐富,適合大閘蟹等多種水生動物生長。該湖南部和西部有多條河流注入,東北部有湖水流出。分析大縱湖湖水由咸水轉變為淡水的原因。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運城鹽池被稱為“中國死海”,位于山西省唯一的內流區內,地處中條山山前斷陷帶。運城鹽池自古就是中國食鹽生產重地,有“南風起,鹽始生”之說,近來考古學家在鹽池附近發現了古代“池外有堤,堤外有灘,灘外有渠”的護寶堤堰體系。描述運城鹽池的形成過程。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吉布提中部的阿薩爾湖湖面的海撥為-156m,是非洲最低點。地質歷史時期曾與塔朱拉灣相通,后來由于地殼運動而分離,被松軟的巖層隔開。阿薩爾湖是世界上唯一沒有地表入水口也沒有出水口且千年不枯的內陸湖泊,湖水平均鹽度高達34.8%,是全球鹽儲量最大的鹽湖之一。下圖為阿薩爾湖區域圖。分析阿薩爾湖千年不枯且鹽度極高的原因。(8分)參考答案:(其他答案見課件)典題精練1.南部(降水量大)入湖河流多,有大量淡水注入;北部與加勒比海有水道連接,湖水受海水混合不斷變咸;人工拓寬入海水道加劇了海水倒灌,增加了北部湖水鹽度。2. 古潟湖與海洋逐漸分離,海水不再進入湖泊;河水不斷注入,湖水不斷流出;降水量大于蒸發量(地處濕潤區),使得湖水鹽度不斷降低。3. 巖層斷裂下陷;流水在低洼處匯集成湖;氣候干旱,蒸發量較大,流水帶來的鹽分長期在湖泊內累積,形成鹽池。4.千年不枯:阿薩爾湖湖面海拔低于海平面,塔朱拉灣海水透過松軟的巖層補給阿薩爾湖,因此千年不枯。(2分)鹽度高:①該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無淡水河流注入,且蒸發旺盛,導致阿薩爾湖湖水鹽度極高。②補給水源為塔朱拉灣海水滲透,帶來大量鹽分;③阿薩爾湖無出水口,鹽分不斷累積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微專題21 湖泊的特征.doc 微專題21 湖泊的特征.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